美模組化旅戰力升級 符新安全環境需求

美智庫蘭德公司依國會要求,對美陸軍自二○○三年展開的模組化兵力轉型,進行分析比較,並 提出極為詳盡完整的評估報告。相關內容同時納入美軍於伊拉克、阿富汗之實戰經驗,極具參考價值。本報特摘要譯介,供讀者參考。(編按) 
近二十年來,美國陸軍對如何推動組織轉型,應付冷戰後,乃至近年反恐作戰之需要,有極為全面、深入的討論,並自二○○三年起,開始執行兵力結構調整,將傳統以「師級」為主的部隊,轉型為以「旅級」為主的新型態,並注入「模組化」的特性。美陸軍同時希望提高戰力、增加更多可用部隊;並轉用部分後備員額至現役,達成平衡兵力目標。
  美國陸軍主要的兵力轉型,自二○○六年啟動,原本規劃的十七種不同類型「旅級戰鬥隊」(BCT),最後被分為三類,即步兵旅級戰鬥隊、重裝旅級戰鬥隊以及史崔克旅級戰鬥隊。
  美國國會對相關轉型的成效,十分關注,並要求進行獨立研究調查。蘭德公司乃接受美國防部委託,組成研究小組,並依國會要求,期能了解新兵力結構在以下數個層面的表現:
  一、美陸軍執行核心任務之作戰能力,以在聯合作戰中,貢獻地面戰力。
  二、對美陸軍部隊從事各種軍事作戰時之彈性與多功能性之管理能力。
  三、與重、中、輕型模組化旅級戰鬥隊,以及功能支援、維持旅相關之戰術、作戰及戰略風險。
  四、美陸軍企達之終期強度(end strength)。
  研究小組自美國會、陸軍等單位,獲得多種資料,特別是美陸軍訓準部「陸軍戰力整合中心」提供之「陸軍編組通報」(Army Structure Messages),使研究人員可以對二○○三至二○○八年間,多數部隊轉型至新型態期間,整體兵力結構的改變,進行追蹤。研究小組也獲准運用「美陸軍架構與人員配置系統」資料庫等,了解部隊人力及組織特性等;同時訪談多位曾在伊拉克、阿富汗戰地擔任旅戰鬥隊指揮官的幹部,將早期重型、以師為中心的兵力結構,與現今的部隊結構進行分析比較。
  研究結果認為,美陸軍現行部隊結構,不論在作戰能力,或對作戰彈性、功能性之管理,乃至風險方面,均較舊結構為佳。分析亦證明,模組化兵力結構可以產出更多具備較大總合戰力的戰術單位。報告並詳盡比較新舊部隊編組,在現役/備役、專業部隊、多人操作武器等方面的增減差異,為武裝部隊編裝調整,提供了寶貴的實證數據。
  其中,在現役、國防兵、後備部隊的調整方面,報告指出,自二○○二至二○○八年,步兵營總數即由一○一(現役五十一、國民兵五十)增加至一二二個(現役六十八、國民兵五十四);而機械化營雖維持在五十五個,但現役單位也由二十一增加至三十八個,國民兵則相對減少。至於裝騎營,則由二十一(現役十三、國民兵八)增加至七十九個(現役四十六、國民兵三十三)。戰鬥支援方面,維修旅由二十八(現役十八、國民兵八、後備二)增加至三十二個(現役十四、國民兵九、後備九),個別的支援營由一四五增加至二○三個。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工兵、通信、民事、心戰等專業部隊,編制數亦有所調整。其中工兵旅由二○○二年十八個(現役五、國民兵十一、後備二),至二○○八年略減兩個旅;民事與心戰營自二○○四至二○○八年,雖同樣維持在三十二與十四個,但心戰連總數卻自二○○二年的十九個,增加至二○○八年的三十三個。至於後勤人力,不論重裝或步兵旅,亦均明顯增加(見附表一)。  
  研究小組並以新編組部隊控制區域大小、保護人口數的多寡,凸顯其戰力成長。其間以五十平方公里之作戰空間為例,模組化重裝旅級戰鬥隊與傳統的裝甲部隊,擁有相近的兵力密度(force-to-space ratio),但略低於傳統的機械化部隊;步兵旅級戰鬥隊同樣與傳統輕步兵相當,但低於空降部隊。不過在考量反暴亂及穩定作戰狀況下,有效控制(保護)一千名人口所需之兵力數後,模組化重裝旅戰鬥隊優於傳統裝甲部隊、較機械化部隊差;而模組化步兵旅戰鬥隊不論與傳統的輕步兵或空降部隊相較,表現均較優。
  在火力部分,研究小組同樣以五十平方公里作戰空間內,多人操作武器密度進行比較(見附表二),結果顯示模組化重裝旅之拖式飛彈、一二○迫砲、七點六二公釐機槍、狙擊槍均較轉型前單位為優;模組化步兵旅之一二○迫砲、標槍飛彈、五○機槍、七點六二公釐機槍、四○榴彈槍及狙擊槍,亦均較轉型前部隊為佳。
  分析報告也指出,美陸軍長期以來的「任務編組」作法,並不代表組織設計有缺陷,而是讓指揮官可以依特定任務需要調整。例如,指揮官可自所屬任務較簡單的單位中,抽出部分兵力,編配給任務較困難者。此種任務編組對陸軍維持彈性與功能性,以適應多變環境,具有貢獻。
  其次,新編旅級戰鬥隊、師及軍級擁有編組較大的指揮部,並非自我膨脹。報告指出,較大的指揮部編組可使單位日以繼夜地運作,同樣有利於保持彈性及功能性。由於比傳統組織擁有更多的資深士官及校級軍官,因此可提出更佳的計畫、執行更廣範圍的管制。易言之,新型指揮部可以更有效地部署、管制較多的機動性基層部隊,以及編配單位。此外,資深軍士官也可以部署至連部、營級特遣部隊,或其它特殊組織,使旅級戰鬥隊、師與軍可有效回應意外挑戰(或機會)。
  報告進一步指出,目前的兵力結構,係針對當前作戰而發展。此與早期陸軍以前蘇聯為敵手所採取的兵力編組設計大不相同,但那樣的敵人已不存在。目前的兵力結構,相對於當今各種敵人,可提供壓倒性優勢;且目前陸軍野戰部隊的調適仍在進行。就此而言,當前兵力結構的調整,不應被視為「革命性」的成果,而是陸軍長期以來,即擅於針對環境之改變而精進其編組、準則與裝備。
  最後,報告認為重裝及步兵旅級戰鬥隊缺乏第三個機動營,值得關注。因為幾乎自組織轉型開始,美陸軍即意識到,缺乏機動營對兵力之影響與限制,並透過精進戰術、技術與程序的方式加以改進。研究小組訪談的前旅級戰鬥隊指揮官,多贊同增列第三個機動營,但並不認為現行兩個營的編組,可能在當前作戰中,導致太大風險。報告認為,若未來環境產生變化、出現更強的敵人且確有必要,則美陸軍可以少量編成具備三個營、更大的旅級戰鬥隊,並維持其戰力強度。

文、表:孫立方

青年日報7月31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