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國家庫克群島2月與中共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聯合行動計畫」,項目包括教育、經濟、基礎設施、漁業、災害管理,以及深海採礦等領域。由於庫克群島事先未告知關係密切的紐西蘭,令紐西蘭方面擔憂中共擴大在南太平洋影響力,影響區域和平穩定。
與紐國維持自由聯合關係
庫克群島位於美屬薩摩亞與紐西蘭之間,首府為阿瓦魯阿,由15個島嶼組成,其命名起源於遠航探索南太平洋,發現許多島嶼的詹姆士‧庫克船長。1888年,庫克群島被畫為英國保護地;1900年,納入紐西蘭領土;1964年,紐西蘭國會通過《庫克群島制憲法案》,將自治權釋放給庫克群島居民。
1965年4月,庫克群島完成公投,民意支持制憲與成立半自治政體。同年7月,紐西蘭通過《庫克群島憲法修正法案》,賦予庫克群島居民紐西蘭公民身分,可自由進出紐西蘭;庫克群島與紐西蘭間則以「自由聯合」型態合作,並透過選舉決定自己的政府。
庫克群島人口約逾2萬人,主要人種為毛利人,住在紐西蘭的庫克群島人口則約有6萬人,其公民同時擁有紐西蘭公民身分,具備紐西蘭護照,並可在當地享有工作、健保、教育方面等福利。庫克群島可採取獨立的外交政策,但與紐西蘭必須就安全、國防和外交政策問題進行磋商。
庫克群島總理布朗在今年2月10日率團訪問中國大陸,2月15日與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聯合行動計畫」,為兩國在貿易、投資、觀光、海洋科學、水產養殖、農業、基礎建設氣候韌性,及災害防範等領域奠定合作框架。
根據庫克群島總理辦公室發表聲明指出:「我們能在符合國家利益與長期發展目標領域上,與中國大陸有更多可能的合作,這提供我們官方、民間與民眾從中獲益的機會。」
雖然布朗宣稱與中共簽署決議基於庫克群島的「長期利益」,但卻引發庫克群島人民與紐西蘭當局的不滿。紐西蘭批評布朗政府未事前諮詢,並曾要求在布朗啟程前檢視他打算簽署的協議內容,卻未能如願。庫克群島並在2月25日對布朗發起不信任投票,儘管其度過政治危機,但仍在該國最大島嶼拉羅湯加島上,引發民眾示威活動,反對親「中」疏遠紐西蘭。
觀諸2022年4月,中共與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合作框架協定」,其中提到共軍可於特定條件下進駐該國,引發國際關注。澳洲外長黃英賢於同年6月訪問索羅門,意圖牽制中共在南太平洋影響力。
水文研究可軍用 紐澳憂慮
庫克群島與中共簽署戰略協定,是繼2022年中共與索羅門簽署安全協議後,再度有南太平洋島國和中共簽署協議,儘管庫克群島官員希望可吸引更多中國大陸觀光客到來,刺激經濟,並在發展深海採礦業時,中共能提供技術或財務支援,卻仍引發紐西蘭、澳洲等區域國家憂慮。
在軍事上,庫克群島與中共於水文和地理空間研究領域加強合作,這些研究可直接應用於軍事領域。在政治上,根據庫、「中」簽署的協議,中共支持庫克群島加入國際組織,紐西蘭當局擔憂其藉此挑撥庫克群島與紐西蘭關係,並在北京支持下,爭取更多自治權,甚至想要尋求獨立。布朗先前提出導入庫克群島護照提議,雖遭民意反對而取消,但也被認為是疏遠與紐西蘭關係的跡象之一。
紐地緣政治挑戰 10年來最危
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國際社會對地緣政治挑戰與極權國家造成的威脅,格外關注,許多國家提升國防預算因應。紐西蘭政府於2023年8 月公布首份國家安全戰略與第一階段國防檢討報告,直指所面臨的地緣政治挑戰堪稱數10年來最嚴重。
報告指出,「日益強大的中國大陸正動用所有國家權力手段,恐對國際現有規則及規範構成挑戰」。紐西蘭國防部長李特表示,紐西蘭的國防預算約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有必要再向上調。
紐西蘭安全情報局於去年9月公布的安全威脅年報指出,「中共對紐西蘭而言,仍構成複雜的情報問題」,試圖操縱紐西蘭媒體,影響該國資訊環境,並利用「魁儡組織」滲透與影響紐西蘭的華人社群。另指出「少數非自由國家對紐西蘭進行外國干涉,以此作為工具來推進他們的海外利益。」
長期以來,美國與澳洲在南太平洋具有軍事與安全方面的領導地位,澳洲更將周邊太平洋區域視為自家後院,但中共利用國際社會關注在烏俄戰爭、以哈戰爭之際,將黑手持續伸向南太平洋地區。中共挹注在太平洋島國的經費,短期內看似能夠改善這些小國的經濟,但實際上卻往往是弊多於利。
協定不透明 衍生安全問題
中國大陸勞工與資金源源不斷湧進太平洋島國,恐操控這些國家的經濟,甚至衍生治安問題。中共與太平洋島國簽署的協定欠缺透明性,也導致共軍能透過「黑箱」協定,在南太地區建立軍事基地。今年2月21至22日,共軍軍艦在澳洲東部外海無預警情況下進行「實彈演習」,驗證澳洲對中共軍事威脅的擔憂。
為防範共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擴張,美國勢必加強與印太民主同盟的合作,受到威脅國家也將持續強化軍備、提升國防預算,以一同應對區域內極權國家所引發的安全挑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