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核武試爆、試射飛彈之外,北韓又揚言退出六方會談、放棄韓戰停戰協定,手段一次比一次激烈,北韓採取此種戰爭邊緣策略,其主要原因包括金正日身體狀況 每況愈下,急著要為後繼政權接班鋪路,以及表達對中美日和南韓的不滿,刻意挑選各國假日過後嗆聲,以謀取談判籌碼。換言之,?金正日是腦袋清晰、密謀詭計 的不理智「狂人」,他玩的是一種理性計算的不理性遊戲。
北韓伺機向「中」美日與南韓示威北韓雖在三年前簽定放棄核武的第1718號決議案,但卻自認為主權獨立,有權研發 試爆核武。此次北韓核武試爆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因為今年四月初北韓利用大浦洞二號飛彈發射衛星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以主席聲明譴責北韓發射火箭,並加強實 施對北韓現行的制裁。北韓因而拒絕參與六方會談,並立即終止與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的一切合作,並重新啟動寧邊生產鈽的核設施,伺機向中美日與南韓示威。
首先,自歐巴馬上台後,北韓已向美國提出多項新要求,如應在北韓放棄核武器之前先實現建交;要求承認北韓為擁有核武的國家等。但歐巴馬政府為集中精力解決 經濟危機,不希望增長外交及安全領域矛盾,國際問題焦點則放在阿富汗問題的解決,因此與北韓的雙邊談判迄今遲遲沒有下文。北韓顯然已對美國目前以靜制動的 策略感到不滿,若美國仍對其採敵對政策,平壤將可一再製造危機或軍事衝突相逼,迫使歐巴馬政府對北韓讓步。
其次,北韓在盧武鉉自殺後第三天核試爆,顯然有意製造南韓國內情勢不穩。自從甫亡故的盧武鉉總統卸任之後,北韓的好日子就宣告結束。李明博上臺後實行新的 對北韓政策,不但拒絕簽署與執行先前達成的和解合作協議,還強硬表示北韓如果不解決核武問題,韓國將拒絕提供糧食援助。雖然李明博提出以北韓無核化為前提 的「無核化、開放、3000」構想,保證北韓若願意廢除核武並改革開放,將在十年內讓北韓人民年收入達到三千美元,但北韓卻認為李明博只是說空話,將其做 為恢復與美日兩國傳統同盟關係的工具,事實上並未嘉惠到金正日的政權。
於是從2008年3月開始,北韓突然要求韓國全數撤離常駐開城工業區的官員,並在 海上試射3枚艦對艦短程飛彈,且北韓戰機不斷跨越韓國設定的「戰術行動線」,逼近非軍事區和西海(黃海)北方分界的上空,甚至派遣精銳的815機械化軍團 南下,在北緯38度停戰線附近進行訓練。這使得南北韓關係陷入緊張。
近來朝鮮半島的衝突戲碼越演越烈。由於北韓之前表示,南韓如果加入美國的「防止武器擴散安全倡議(PSI)」將視同宣戰,因此南韓因為擔心觸怒平壤,過去 只是限制大規模殺傷武器交易的PSI的觀察員,但由於北韓在4月5號發射火箭,導致首爾當局日前已決定成為PSI正式會員國。這使得北韓更怒不可遏,採取 核武試爆、試射飛彈、放棄韓戰停戰協定等激烈手段,北韓這一系列的動作是為將軍事示威的水平提升至最大極限。
六方會談何去何從
北韓官方「朝鮮中央通信社」十四日引據外務省在平壤發表的聲明回應說,北韓拒斥安 理會主席聲明,且表明將「繼續根據國際法行使自主的太空利用權利」,暗示仍會持續試射長程火箭。聲明也稱,旨在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九.一九共同聲明》 所規定的尊重主權及主權平等精神,是六方會談的基礎,然六方會談已成為侵犯北韓主權及促使北韓解除武裝並改變制度的工具,因此已失去繼續推進的理由,北韓 絕對不再參與六方會談,且不再受六方會談達成的協議約束。
不僅如此,北韓的聲明更表示,鑒於敵對勢力仍不斷施加軍事威脅,北韓將進一步強化其自衛性的核嚇阻力量,復原已經去功能化的核武設施使其正常運轉,而寧邊 核設施的試驗核反應器用過的燃料棒也將「徹底再處理」。此外,為使自主核動力工業結構趨於完善,北韓還將積極自力研發輕水式核子反應器。這意味著北韓將重 啟並加強核子武器的研發。但北韓威脅重啟核武是要作為談判的籌碼,因此只要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北韓可能就會同意復談。
對於北韓正式聲明退出六方會談,更意圖重啟核子計畫一事,中國外交部鄭重呼籲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共同維護六方會談進程。事實上,北韓核武試爆也是向中國示 威。雖然中國是北韓的主要外援來源,北韓石油需求的90%、普通消費品的80%、糧食的45%都是從中國進口,對中國的依賴度非常高,但今年四月中國同意 聯合國譴責北韓的主席聲明,令北韓十分憤怒。此外,平壤認為中國可能在其政權繼承的敏感時機,以維持穩定為由,積極介入北韓內部事務,因此以二次核武試爆 告誡中國不得對其頤指氣使,也再次向世界宣示要直接與北韓進行對話。
基本上,試射飛彈或火箭還在可容忍範圍內,但中國對北韓核武試爆則相當不 滿。北韓在2006年第一次核武試爆時,北京當局即曾加以譴責,甚至封鎖丹東切斷進入北韓的糧食和石油供應,但此項中國的獨自制裁並未能使北韓放棄核武。 中國擔心因為北韓核武試爆,國際可能會研擬新制裁決議,最受地緣威脅的日本可能與美國合作,加強日本海上與空中武力,但此舉卻會對中國造成壓迫。因此,雖 然事先獲得通知,但對於北韓進行第二次核武試爆,中國政府發表強有力的反對聲明,甚至出現應該全面重新討論對北韓關係的說法。中國也擔憂如果強力制裁導致 北韓內部體制崩潰,將會有大批難民越過邊境湧向中國。直言之,中國實際上沒有有效制裁北韓的手段,但此次中國將會舉出「黃牌警告」,也會表現出會積極參與 安理會制裁的態度,但美國才是解決問題的當事人。
操縱核武主要目的是鞏固統治權
對北韓而言,大規模毀滅武器不但可作為國際與國內的宣傳工具,更可保持保持戰略主動,操縱西方國家的決策,並進行政治勒索。眾所周知地,在1994年核武 危機中,北韓嘗到備受國際矚目的甜頭,且在隨後與美國簽訂的協定中,不但獲得60億美元的援助,每年更可免費獲得50萬噸的重油。接著,北韓更得到南韓 「陽光政策」前後十年的善意回應,以及來自金大中與盧武鉉的大量資金援助,甚至與美國某程度的接觸與關係改善。這是北韓食髓知味的緣故。
事實上,「核武政治」與「飛彈政治」是北韓近年一直在玩的籌碼,北韓不理性的表象之後顯然有著極理性的邏輯與計算。對任何政府而言,維持政權的延續當是第 一要務,北韓的金正日獨裁政權尤其如此。北韓目前最大的危機是經濟困境與內部安定。因此,金正日積極發展核武和試射飛彈,主要是要鞏固其對內統治政權的穩 定,並試圖以此要脅美國、日本和南韓,希望藉此迫使美國進行雙邊會談,意圖藉此與其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保障北韓自身的安全,進而希望能取得國際援助,以解 決國內日益緊張的政治經濟問題。然而,北韓的舉措牽動整個東北亞地區安全環境的變化,而過度玩弄戰爭邊緣戲法,甚至有可能加速其敗亡。
(本文由台灣東北亞學會副秘書長李明峻寫作,刊登在青年日報「國際安全論壇」專欄,2009.6.30,版7)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