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已經逾半世紀沒有戰爭發生,且兩岸自馬政府上任後,已朝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努力,國軍的使命從反攻大陸轉為保衛台灣,而救災將成為國軍的重要任務,以下引用本會秘書長王崑義的文章,相信非傳統安全的議題,會成為戰略研究的重要一環。
莫 拉克颱風為南台灣帶來毀滅性的雨災,在全國總動員的救災行動中,國軍官兵不落人後也展現出人溺己溺的精神,全力投入救災任務,不只成立「南部地區救災前進 指揮所」,為了配合政府的整合性救援行動,更成立了「國防部災區服務小組」。原本救災如同作戰一樣,國軍官兵能夠把這種「非傳統性作戰任務」使命必達,確 是值得肯定的一面。
從冷戰結束以後,由於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已經不像冷戰時期般的嚴峻,於是「非傳統安全」的概念遂超越傳統安全的概念,更受到人們的注意。一般,「非傳統安 全」的內涵相當廣泛,主要是對國家及人類生存與發展所構成的威脅因素,包括生態安全、環境安全、恐怖主義、販毒走私、嚴重傳染性疾病、海盜活動、非法移 民、經濟金融安全和資訊安全等方面。其中尤以全球暖化所造成的環境改變,對整體人類生存的安全更具威脅性。
就因「非傳統安全」概念的日益受到重視,所以傳統上以戰爭作為存在價值的軍隊,變成必須轉型成為可以協同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的鋼鐵勁旅,軍隊不只在面對非 傳統安全威脅時,必須表現得跟戰爭時期一樣的勇敢和有秩序,還必須在面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時,比一般的群眾更具動員力與時效性,讓非傳統安全的威脅降到最 低。這種被稱為「非傳統性的作戰任務」,不只軍隊本身必須做好投入緊急救原行動的準備,民眾對軍隊救災任務的期待也越來越具依賴性。
國軍官兵因應這種非傳統性任務的轉型,近年來已經在各級部隊做好平時災害應變編組,並藉由上、下級與橫向單位協調、聯絡工作,形成完整救災體系,以便達到 「時間搶第一、資源不浪費、人力不閒置」的救災效能。特別是近年來,國軍官兵更在國家安全的總體戰略目標,以貫徹「預防戰爭」、「國土防衛」、「反恐制 變」的使命,並以「掌握危機發展」、「迅速消弭」為著眼,置重點於「穩定局面」、「掌握危機重心」與「統合應對作為」,在非傳統安全的範圍裡提供國家及人 民安定的力量。
在這些目標下,在這次莫拉克颱風帶來災變之後,國軍先是成立「莫拉克防災應變中心」全力投入兵力、機具及各項物資,不僅展現出高效率的救災能力,同時更成 為地方縣市政府乃至於民眾倚靠的對象。依據統計國軍官兵針對這次災變,已經動員了三萬四千餘人次的兵力,另外包括飛行器、裝甲車、各型載重車、工程機具等 三千四百餘輛(架)次,其餘民生物資更不計其數;更可貴的是,藉由國軍的精英部隊深入道路中斷的災區,成功地將受困災民救出,亦展現出官兵平日的戰訓優 良,同時也印證了國軍積極扮演「救難急先鋒」的角色。
從這些精良的救災表現來看,國軍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的救災效能,確實已經達到如同在戰場上作戰的任務,在未來完成救災任務以後,國人確實應該給予國軍弟兄一些掌聲。
莫 拉克颱風為南台灣帶來毀滅性的雨災,在全國總動員的救災行動中,國軍官兵不落人後也展現出人溺己溺的精神,全力投入救災任務,不只成立「南部地區救災前進 指揮所」,為了配合政府的整合性救援行動,更成立了「國防部災區服務小組」。原本救災如同作戰一樣,國軍官兵能夠把這種「非傳統性作戰任務」使命必達,確 是值得肯定的一面。
從冷戰結束以後,由於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已經不像冷戰時期般的嚴峻,於是「非傳統安全」的概念遂超越傳統安全的概念,更受到人們的注意。一般,「非傳統安 全」的內涵相當廣泛,主要是對國家及人類生存與發展所構成的威脅因素,包括生態安全、環境安全、恐怖主義、販毒走私、嚴重傳染性疾病、海盜活動、非法移 民、經濟金融安全和資訊安全等方面。其中尤以全球暖化所造成的環境改變,對整體人類生存的安全更具威脅性。
就因「非傳統安全」概念的日益受到重視,所以傳統上以戰爭作為存在價值的軍隊,變成必須轉型成為可以協同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的鋼鐵勁旅,軍隊不只在面對非 傳統安全威脅時,必須表現得跟戰爭時期一樣的勇敢和有秩序,還必須在面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時,比一般的群眾更具動員力與時效性,讓非傳統安全的威脅降到最 低。這種被稱為「非傳統性的作戰任務」,不只軍隊本身必須做好投入緊急救原行動的準備,民眾對軍隊救災任務的期待也越來越具依賴性。
國軍官兵因應這種非傳統性任務的轉型,近年來已經在各級部隊做好平時災害應變編組,並藉由上、下級與橫向單位協調、聯絡工作,形成完整救災體系,以便達到 「時間搶第一、資源不浪費、人力不閒置」的救災效能。特別是近年來,國軍官兵更在國家安全的總體戰略目標,以貫徹「預防戰爭」、「國土防衛」、「反恐制 變」的使命,並以「掌握危機發展」、「迅速消弭」為著眼,置重點於「穩定局面」、「掌握危機重心」與「統合應對作為」,在非傳統安全的範圍裡提供國家及人 民安定的力量。
在這些目標下,在這次莫拉克颱風帶來災變之後,國軍先是成立「莫拉克防災應變中心」全力投入兵力、機具及各項物資,不僅展現出高效率的救災能力,同時更成 為地方縣市政府乃至於民眾倚靠的對象。依據統計國軍官兵針對這次災變,已經動員了三萬四千餘人次的兵力,另外包括飛行器、裝甲車、各型載重車、工程機具等 三千四百餘輛(架)次,其餘民生物資更不計其數;更可貴的是,藉由國軍的精英部隊深入道路中斷的災區,成功地將受困災民救出,亦展現出官兵平日的戰訓優 良,同時也印證了國軍積極扮演「救難急先鋒」的角色。
從這些精良的救災表現來看,國軍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的救災效能,確實已經達到如同在戰場上作戰的任務,在未來完成救災任務以後,國人確實應該給予國軍弟兄一些掌聲。
(本文為本會秘書長王崑義教授寫給漢聲短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