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台灣戰略研究學會、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時間:2010.1.8
地點:外講所
二、國防轉型再檢討
後冷戰時期,緣於時代環境與科技的轉變,現代軍事作戰已不再需要大規模的兵力部署,作戰決勝關鍵在於兵力的適時部署與運用,所以多數國家在90年代開始進行軍事戰略調整與國防轉型。台灣為建立一隻「量小、質精、戰力強」的現代化國軍,也於1996年開始進行「國軍軍事組織與兵力調整規劃案」(簡稱精實案)。規劃在新世紀來臨時,將國軍建設為21世紀現代化的軍事組織。這波精實案裁減6萬餘兵力,幅度約11.6%。[1]
近年來,國軍根據敵情威脅變化與軍事戰略構想,持續縮減兵力規模與調整兵力規模,由2001年的40萬員、2006年的29萬6千餘員,精簡至2008年的27萬5千餘員。[2]根據國防部2009年發表的《中華民國四年期國防總檢討》與《98年國防白皮書》都將「全募兵制」列為未來的國防重點規劃。自2008年5月至2014年底,將區分為「規劃準備」、「計劃整備」、「執行驗證」等三個階段,兵員總額將逐步精簡至21萬5千人。[3]
台灣這番國防轉型作為卻可能是弊多於利。首先,為吸引優秀青年報效國家,依國防部的募兵規劃將募兵薪資定為基本薪資的兩倍(約3萬5千元),同時必須改善營區設備。依此規劃,至2010年時人事費用將占國防預算之45%,約1350億元,每年將增加200餘億元的人事支出,勢必對於其他軍事投資產生排擠效應;其次,依據美軍自1973年實施募兵制的經驗,軍中一度成為許多低階層、教育不足青年或幫派青年的出路,使得軍中人力素質嚴重低落。[4]
尤其是這一波的精簡計畫也造成另一種惡果,原本軍隊因為擁有數量眾多的兵員、機具與高度機動力,因而適合大面積的救援任務。921集集大地震發生之後,雖然震出了台灣防災體系的諸多缺失,所幸國軍適時運用作戰指揮體系支援救災,大幅降低地震災情。[5]在2009年3月發表的《中華民國四年期國防總檢討》中即強調,國軍應在既有的部隊編組與兵力規模下,組成防災制變部隊。[6]然而,在莫拉克風災救災過程中,因為工兵、衛生兵、化學兵與軍犬等單位在近年來遭到大規模裁減,使得國軍在救災時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致使救災表現遠不如921大地震時,而招致輿論諸多批評。[7]足見國軍在非傳統安全危害日益突顯的態勢下,有必要對於國防轉型再檢討,應以防範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威脅作為國軍未來建軍備戰方向。
三、運用「全民國防」培養全民防災觀念
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的交界帶,使得地殼活動劇烈。同時,由於地狹人稠,造成山坡地過度開發,每當遭逢颱風與地震等天然災害,容易造成嚴重的 生命與財產損失。為了將天然災害降至最低,台灣有必要運用國防部全力推廣的「全民國防」理念,培養全國同胞的防災觀念,具體措施包括:
(一)定期發佈《防災白皮書》
台灣的山坡地分布極廣,約占國土總面積的四分之三,由於各地區的災害發生原因並不相同,政府應整合氣象、水土保持、消防、警政等單位資訊,每年定期發表《防災白皮書》,詳細列出各項防災預算、防災資訊與防災作為,以提升國人的防災觀念。
(二)將防災觀念納入學校教材
(三)社區危機治理機制的建立
美國在1993年開始,「社區危機反應團隊計畫」在全美獲得推廣,該危機反應計畫團隊由社區為基礎的志願者隊伍組成,所有成員必須經過25個小時的危機應變訓練,以掌握基本的危機應變技巧。當非傳統安全危機發生初期,特別是專業危機處理人員因通訊、交通中斷,而無法在第一時間進入災區提供救災服務時,社區危機反應團隊就能夠依靠自身的力量,進行有效的自救,降低社區居民生命與財產的損失。[9]我國可仿效美國社區危機治理的制度,對社區自治、巡守單位進行危機應變訓練,讓社區民眾在非傳統災害發生初期,在救援部隊未到達之前,能夠有效地自救。
四、發展相關救災科技
後冷戰時期,由於認為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的機率不高,取而代之是局部衝突與非傳統安全威脅,所以世界先進國家的軍隊都根據自身所面臨的戰略環境進行轉型。 除了軍事組織進行轉型外,更投資經費用於新技術的研發。反觀台灣,長期將國防預算投注於人事費用與武器採購等方面,缺乏對於新技術的觀察與投資。[10]
有鑒於台灣救災設備不足之缺失,2009年8月8日發生的莫拉克風災中全部暴露無遺,我國應該發展相關救災科技。例如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s)之研發。[11]雖 然美國在越戰時期將無人飛行載具投入戰場從事作戰偵察任務,但是直到感測技術與網路寬頻技術突飛猛進,無人飛行載具才在近十年來開始蓬勃發展。在平時,無 人飛行載具的滯空時間超過人體的忍受極限,因而能長時間從事國境巡邏、環境資料蒐集等任務;地震、颱風等天然災害發生之後,在人員無法第一時間深入災區評 估災情。搭載遙感探測設備的無人飛行載具,就能在如此緊要關頭派上用場。[12]
另外,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的發展,亦有助於台灣加強災害防治工作。地理資訊系統是一種包含硬體、軟體、圖形與屬性資料的空間資料庫,它能夠藉由電腦設備與地理資料的組合,快速準確 地提供空間資料的連結、儲存、規劃、查詢、分析及展示等功能。由無人飛行載具所監測之災害資訊,可透過地理資訊系統傳送至使用者端。[13]地 理資訊系統的另一項功能就是建立「避難場所的決策支援系統」。災害發生前,先利用地理資訊系統進行基礎資料建置,一旦災害發生後,再根據災害等級、交通的 狀況與災害範圍影響等因素,選擇出學校、公園、寺廟、停車場等地作為「緊急避難場所」、「中長期收容所」。地理資訊系統,也可提供相關單位平時進行災前演 練與物資調度外,在災害降臨時將造成的影響降至最低。[14]
柒、結論
冷 戰結束以後,民主與共產兩極對峙情況不在,傳統上以軍事安全作為建構國家安全的核心議題,不再是國家唯一的安全選項,特別是九一一事件發生以後,非傳統安 全議題更是受到世人的關注,儘管美國進行反恐戰爭時,仍然以傳統軍事安全的力量作為打擊恐部分子的後盾,但更多發生在環境、疾病、天然災害等非傳統因素的 安全議題,已經是無法使用傳統的安全思維來加以解決。為此,非傳統安全的議題,遂成為21世紀以後尋求人類安全更為關注的議題。
從傳統安全過渡到非傳統安全的思考,台灣在經歷兩岸關係的對峙與和解之後,軍事戰略更面臨急需進行轉型與變革的時刻,這方面2008年馬 英九總統上台以後,即指示國軍應該朝向「小而精、小而強、小而巧」的現代化部隊轉型,其中,「小而精」是指部隊在組織上的轉型,包括人力與組織都應該追求 精緻化、優質化,讓人力資源得以充分運用,形成一支無堅不摧的鋼鐵勁旅。「小而強」則是指對新式武器的掌握,國軍必須能夠與時俱進,讓武器性能在人力的操 作下發揮最大功效,以確保國軍捍衛國土的效能。「小而巧」是指針對戰爭形態改變,國軍必須強化應對新形態戰爭的需求,以期能夠靈活對應各種戰備任務,包括 傳統戰爭與非傳統戰爭的應變。[15]
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台灣的軍事變革也要求必須建立「防災制變部隊」,以執行各種「非戰爭軍事行動」,如打擊恐怖主義、災害緊急應變、危害控制、事後救援與人道救援等安全事項。特別是2009年10月所發布的《98年國防白皮書》中,更再度闡述恐怖主義、傳染性疾病、資訊安全危害等非傳統安全威脅,對維持全球安全情勢穩定發展的影響。因此,建立起足以應付疾病、環境災害、資訊防護等非傳統安全部隊,已經是當前台灣國防軍事上重要的變革項目。
事實上,人類生活離不開安全的需求,不管是傳統安全或非傳統安全,安全的語言本身就是一種價值遭到威脅的情境,誠如布贊所說的「安全的底限就是生存」,任何危及到人類生存的威脅項目,都是安全研究者所需關注的領域。過去安 全研究的主流理論向來是由現實主義所主導,他們以國家為研究中心,強調軍事面向的研究主題,但隨著冷戰結束與國際關係理論研究的變化,安全研究的範圍、主 題、層次已經發生擴展與變化,安全研究也超越既有的傳統,而產生新的研究學派與觀點,非傳統安全的研究只是諸多安全研究中的一種觀點,儘管這種觀點仍然在 發展中,但它對解釋台灣軍事戰略的變革確有著豐富的思考範疇,台灣如何在兩岸步入和解之後,繼續尋求軍事戰略的轉型,這不僅是一個起點,也是一種超越。
(完)
[1] 精實案原訂於2001年6月底執行結束,實際上已於2000年底執行完畢,參閱曾美智,〈國軍「精實案」政策評估之研究〉,《台北: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頁3;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小組,《89年國防白皮書(修訂版)》,(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2000年),頁184。
[2] 國防部「四年國防總檢討」編纂委員會,前揭書,頁35。
[3] 國防部「四年國防總檢討」編纂委員會,前揭書,頁34-37。
[4] 王志鵬,〈由莫拉克風災觀察國軍因應非傳統安全的能力〉,前揭書,頁38;〈實施幕兵制應從長計議〉,《中央日報網路版》,2009年3月23日,〈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0&docid=100705225〉。
[5] 劉遠忠,〈從八八水災談起指管通情系統運用〉,《尖端科技》,302期,2009年10月,頁9。
[6] 國防部「四年國防總檢討」編纂委員會,前揭書,頁44。
[7] 〈五百隻軍犬營若沒撤 就好了〉,《中國時報》,2009年8月20日。
[8] 趙成根,《國外大城市危機管理模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313-328。
[9] 趙成根,前揭書,頁40-44。
[10] 陳宗逸,〈養兵千日 用在一時?從美軍救援 看國軍的救援作戰實力〉,《玉山周報》,第12期,2009,頁19。
[11] 美國國防部將無人飛行載具定義為:「一種沒有搭載操作人員的動力飛行載具,使用空氣動力提昇升力,以自主或遙控方式飛行,可以是消耗品,亦可以重複使用,且能攜帶殺傷性或非殺傷性武器。不過以單道或半彈道飛行的載具、巡弋飛彈及砲彈等都不屬於無人飛行載具」,參閱Joint Publication (JP) 1-02, DOD Dictionary of Military and Associted Terms, 30 November 2004, 〈http://www.dtic.mil/doctrine/jel/doddict/data/u/05601.html〉.
[12] Manjeet Singh Pardesi著,陳克仁譯,〈無人飛行載具/無人戰鬥飛行載具-未來政策的可能任務及挑戰〉(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nmanned Combat Aerial Vehicles-Likely Mission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Policy-Relevant Future),《國防譯粹》,第33卷第5期,2006年5月,頁5
;王旭東,〈「無人機」風光並低調奢華著〉,《兵器知識》,第8期,2009年8月,頁23-24。
[13] 用戶端包括個人電腦、網際網路、個人數位助理(PDA)或行動電話等。
[14] 周天穎,〈防救災的地理資訊系統科技〉,《科學發展》,第365期,2003年5月,頁34-41。
[15] 王崑義,〈國軍轉型建構可恃武力 確保台海和平〉,《王崑義部落格》,2009年12月9日,〈http://blog.sina.com.tw/wang8889999/article.php?pbgid=22448&entryid=594441〉。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