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傳統安全與台灣軍事戰略的變革(六)



本文發表於「當前台灣戰略的發展與挑戰」學術研討會

主辦單位:台灣戰略研究學會、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時間:2010.1.8
地點:外講所



(四)資訊安全問題

21
世紀是資訊的世紀,電腦與網路便是資訊世界的神經中樞。多數開發中國家與先進國家社會的運轉已經與網路密不可分,不論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生活等領域都高度依賴網路。隨著現代化社會對網路的高度依賴,圍繞網路系統進行犯罪的新型態犯罪活動也從此誕生。

最常見的資訊犯罪模式為駭客(Hacker) 及其攻擊行為。所謂的駭客是指擁有豐富電腦知識與高超操作技能的電腦高手,他們通常以網路為突破口,透過嫺熟的電腦與密碼破解技術,非法入侵他人電腦系 統,或基於竊取情報、資料等目的,複製駭客們認為有用的資料,或近一步地破壞他人的電腦系統,刪除其中的資訊、破壞系統程序。[1]目前網路犯罪也出現了一些新特點、新趨勢,為全球網路資訊安全帶來日益嚴峻的挑戰,包括:[2]

1
、駭客活動日趨組織化、政治化。

目 前,駭客一改過去無組織狀態,開始組成駭客陣營,形成一個極其複雜的群體。它們不再侷限於盜取個人信息,正加速演變成一種社會力量,形成具有政治化傾向的 集團聯盟。越來越多駭客組織出於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等因素而介入國家之間的紛爭,他們的攻擊目標從政府部門網路、大型商業機構,拓展到普通的個 人電腦用戶,成為威脅國際秩序、國家間關係與社會秩序穩定的負面因素。「紅客聯盟」(Honker Union)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民間駭客組織,擁有八千餘名註冊會員。20014月,中美海南島軍機擦撞事件之後,中國駭客在該聯盟的號召下,曾有高達8萬名中共駭客對美國各大網站進行攻擊,高達800個美國政府及企業網站因而遭到癱瘓。[3]

2
、以蠕蟲為首的電腦病毒傳播速度、破壞力不斷強化。

帶有惡意程序的網頁、電子郵件、網路共享文件成為散播電腦病毒的主要媒介,病毒傳播的速度大大提高。同時,由於LINUXWINDOWS兩大作業系統因為編寫簡單,利用作業系統漏洞進行傳播的病毒,成為當前最主要與破壞力最大的病毒類型。

3
、資訊恐怖主義日趨頻繁

由於網路具有虛擬性、匿名性等特點,近年來,恐怖分子除積極利用網路從事招募成員、籌措資金、發佈恐怖攻擊的資訊外,恐怖組織也懂得利用網路進行跨國犯罪。例如,透過網路散佈恐怖襲擊畫面的數量自2005年起較以往增加了7倍,許多攻擊美國軍人與殺害平民的血腥畫面頻頻在網路上流傳,對美國民心士氣多少造成衝擊效應。[4]

一、
非傳統安全中的環境安全問題

1980
年代開始,人們逐漸意識到氣候異常、臭氧層破損、生物物種減少、土壤沙漠化等問題,對於人類生活空間、國家,甚至對於整個生物圈發展構成嚴重地威脅。因此,「環境安全」就此產生。時至今日,沒有任何人能否定環保的重要性。[5]環境安全所涉及的問題大致可分為三類:[6]

(一)環境退化對國家安全的威脅,表現形式如危險物質跨國界的流動、國民健康水準下降、經濟活動倚賴的自然資源基礎減少等。

(二)人類活動對於生物圈的恢復力與自我平衡的破壞,有時也被稱之為「生態安全」問題,如生物物種的減少、氣候變遷,甚至是核武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問題,都對生物圈的完整維持形成極大的威脅。

(三)環境惡化對人類安全構成的威脅,這類問題尤其關心現在與未來人類能否生存在一個健康而穩定的環境中。

在環境安全問題中,以溫室效應最受關注。由於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大量使用石油、煤炭等礦物燃料,改變了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溫度,導致全球氣溫持續升高造成暖化的現象,至2025年地表平均溫度將升高攝氏1度。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也造成北極冰山以每年3%的速率不斷溶化,至本世紀末海平面將上升60100公分,對全球沿岸城市與太平洋上的小島國家構成嚴重的生存威脅。[7]溫室效應同時更造成全球逐漸異常,對於幅員廣大、人口廣大的國家影響更為劇烈,因為大國往往跨越不同氣候帶,境內氣候也因此相互迥異,國土複雜的狀態增加了因應氣候變遷的困難與成本。[8]

土地荒漠化是另一個受關注的環境安全問題,荒漠化包括土地沙化與可供耕種地退化。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積已經由1984年的34.75億公頃,增加到1991年的35.92億公頃,占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全球六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已受到影響。[9]造成土壤荒漠化的原因包括:自然環境而造成沙漠化、人類的活動而造成的沙漠化、鹽類物質的侵蝕造成的沙漠化等因素。據統計全球每年表土流失達240億噸,撒哈拉沙漠正以每年150萬公頃的速度擴張,要是任其發展下去,非洲的大陸將會變成一個沙漠的大陸。土地荒漠化現象將引起的高頻率和嚴重程度不同的旱災,進而導致人類為了爭奪耕地與水資源爆發衝突。[10]

除此之外,水資源危機、海洋資源破壞、酸雨污染、森林植披破壞、臭氧層破損等,都是影響人類生存非傳統安全中的環境安全問題。[11]近年來,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環境安全災難,已有逐步加溫的趨勢。雖然有些生物專家認為氣候變遷不會導致災難與疾病,但是更多專家認為這是引發災難的主要原因,所以不論這些災難,如海嘯、颱風、龍捲風、地震等,只要發生都將影響人類的生存。[12]

(未完,待續七)

[1] 周效坤、楊世松,《信息反恐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69-70

[2] 唐嵐,〈非傳統安全中的信息安全問題〉,陸忠偉主編,《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頁389-391

[3] 陸麗心,〈洞悉中共積極發展資訊戰能力對我安全之威脅〉,《青年日報》,2008217日,版3

[4] 王崑義、呂炯昌,〈安全戰略環境丕變 美建構網路戰司令部〉,《青年日報》,2007719日,版3;周效坤、楊世松,前揭書,頁59

[5] 黃鶯,〈非傳統安全中的環境安全問題〉,陸忠偉主編,《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頁187

[6] Paul G. Harris, Th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U.S. Foreign Policy (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 69.

[7] 黃鶯,〈非傳統安全中的環境安全問題〉,前揭書,頁195;〈地球暖化令北極冰層解涷 多國覬覦天然資源〉,《中國時報》,2007104日,〈http://tech.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Inc/2007cti-news-Tech-inc/Tech-Content/0,4703,130509+132007100401261,00.html〉。

[8] 張弘遠,〈全球氣候異常對於中國總體經濟之影響〉,《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2009224日,〈http://www.faps.org.tw/issues/subject.aspx?pk=30〉。

[9] 黃鶯,〈非傳統安全中的環境安全問題〉,前揭書,頁196

[10] 楊于勝,〈非傳統安全系列之三-土地的沙漠化與國家安全(上)〉,《尖端科技》,第289期,20089月,頁60-67

[11] 黃鶯,〈非傳統安全中的環境安全問題〉,前揭書,頁196-197;曾任美國曼威爾公司(Manville Corp.)資深地質師的學者林中斌認為地球磁化為非傳統安全中的環境安全問題之一,他認為全球磁化是導致全球天災頻傳、人心浮動的主因之一,參閱林中斌,〈非傳統安全系列之一-全球磁變天災頻仍 非傳統安全日形重要人心浮躁自求沉靜〉,《尖端科技》,第286期,20086月,頁36-40

[12] United States Joint Forces Command, Ibid, pp. 2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