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昨日在總統府接見前往海地救災的國際救援團隊及國防部慈航團隊,讚許他們是真英雄、台灣之光。馬總統說,「台灣有你們,真好!」他並指出,自上任以 來,在國際事務上最重要的目標,就是維護中華民國主權與台灣的尊嚴,在全世界能夠受到尊敬,讓其他國家感受到台灣的愛心、實力與效率,這些都是增加他國對 台灣尊敬最有效的方法,他希望透過正派、人道來展現台灣的軟實力。從馬總統的談話與此次久博之旅所獲得成果來看,充分彰顯政府全力推動的「活路外交」,已 經受到全球各界的善意回應。此外,馬總統昨日也特別肯定我國空軍C│130專機飛抵達多明尼加,把物資運交給海地的政府,圓滿達成任務。
馬總統說,「這是 我們空軍建軍史上出航最遠的一次任務」。他認為,所展現出來的意義是多重的,一方面是台灣能夠主動規劃國際救災行動;第二則是台灣與美國軍方的合作空前順 暢;更重要的是代表國軍平常訓練、整備的具體成效,應變能力都在這次行動中展現出來。
今天我們要在世界立足,一定要與各方都維持良好關係,並做一個負責任的利害關係者與和平締造者。因此,馬總統上任後提出「活路外交」與「外交休兵」的務實 外交理念,配合兩岸「正視現實、建立互信、擱置爭議、共創雙贏」的政策原則,讓兩岸不再出現外交戰,使我國在推展國際空間議題上,不再是一項遙不可及的目 標。而這一年多來,「活路外交」不僅展現出更多活力與內涵,也讓我國在國際社會中成功扮演「和平締造者」的角色,甚至遠在歐美的國家都同樣能感受得到這股 和平的氛圍。
過去我國受限於種種主客觀條件,無法參與國際主流組織,政府推動兩岸「外交休兵」政策,使我國可以集中手裡可用的資源,透過「援外」與「活路外交」的接軌,務實拓展我國外交生存空間,並持續強化與現有邦交國之間的關係,讓我國有更多機會參與各種專業性與功能性的國際組織。誠如馬總統所強調,這次「久博之旅」即特別凸顯了二十個月以來政府推動的活路外交,也就是說,用「活路外交」來取代「烽火外交」、用「正派外交」來取代「金元外交」,而政府緊扣普世的價 值,也就是民主與人道,讓我們有機會在這方面展現台灣的堅持。
目前我國援外政策以「巴黎宣言」為基礎,讓我國援外行動能夠與當前國際主流價值接軌。近幾年我國在有計畫的推動援外政策下,所建立的國際友誼可謂遍及四 海。以海地地震救災為例,馬總統中美洲訪問的「久博之旅」雖未直接抵達海地,但是扣除專機所需燃油、行李與人員外,特地攜帶十噸的救援物資經由多明尼加轉送至海地災區。我國政府也與多明尼加及海地高層當面商討相關援助的問題,並決定在醫療與公共衛生、住宅、職業訓練與就業及孤兒認養等四個領域提供協助。也 因為這次海地的救援行動,我國政府與民間社會全力投入,近來國際社會及媒體均給與我國高度評價與支持。例如歐盟總部主流媒體英文「議會雜誌」雙週刊,二○ 一○年第一期即呼籲:「台灣有權利全面參與聯合國機構,致力對抗氣候變遷」;另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委員譚諾克也呼籲歐盟,應該支持我國尋求參與國際組織的 心願及努力。
須知,一項有用的國際援外計畫,通常被認為會形成援助國與被援助國在政治、經濟與社會永續交往的基礎,進而成為援助國與該區域交往的典範,這也是推動對外 援助最重要的「外交附加價值」。因此,在「活路外交」的理念下,搭配人道主義的援外行動,確實是我國最佳的外交選項,尤其是在我國政府力量還未到達的地 區,我國民間公益團體,更先行以人道主義精神,遠渡重洋散發全球休戚與共的人類價值。以路竹會為例,多年來他們的足跡已經遍及全球四十餘國,其中許多國家 與台灣並沒有邦交關係,而這股草根的公民力量,更是「活路外交」的最好的支柱。
相信未來政府在結合民間力量的相互配合下,我國的外交空間將會愈來愈寬廣,也會愈來愈受到國際間的重視。正如海地駐多明尼加大使辛尼亞斯在接受我國救援物 資時表示:「台灣對海地的貢獻,海地的人民會永遠記住」,我國這種「德不孤、必有鄰」的援外政策,透過海地救災行動所獲得的回饋,即是活路外交成效的最佳 明證。
馬總統說,「這是 我們空軍建軍史上出航最遠的一次任務」。他認為,所展現出來的意義是多重的,一方面是台灣能夠主動規劃國際救災行動;第二則是台灣與美國軍方的合作空前順 暢;更重要的是代表國軍平常訓練、整備的具體成效,應變能力都在這次行動中展現出來。
今天我們要在世界立足,一定要與各方都維持良好關係,並做一個負責任的利害關係者與和平締造者。因此,馬總統上任後提出「活路外交」與「外交休兵」的務實 外交理念,配合兩岸「正視現實、建立互信、擱置爭議、共創雙贏」的政策原則,讓兩岸不再出現外交戰,使我國在推展國際空間議題上,不再是一項遙不可及的目 標。而這一年多來,「活路外交」不僅展現出更多活力與內涵,也讓我國在國際社會中成功扮演「和平締造者」的角色,甚至遠在歐美的國家都同樣能感受得到這股 和平的氛圍。
過去我國受限於種種主客觀條件,無法參與國際主流組織,政府推動兩岸「外交休兵」政策,使我國可以集中手裡可用的資源,透過「援外」與「活路外交」的接軌,務實拓展我國外交生存空間,並持續強化與現有邦交國之間的關係,讓我國有更多機會參與各種專業性與功能性的國際組織。誠如馬總統所強調,這次「久博之旅」即特別凸顯了二十個月以來政府推動的活路外交,也就是說,用「活路外交」來取代「烽火外交」、用「正派外交」來取代「金元外交」,而政府緊扣普世的價 值,也就是民主與人道,讓我們有機會在這方面展現台灣的堅持。
目前我國援外政策以「巴黎宣言」為基礎,讓我國援外行動能夠與當前國際主流價值接軌。近幾年我國在有計畫的推動援外政策下,所建立的國際友誼可謂遍及四 海。以海地地震救災為例,馬總統中美洲訪問的「久博之旅」雖未直接抵達海地,但是扣除專機所需燃油、行李與人員外,特地攜帶十噸的救援物資經由多明尼加轉送至海地災區。我國政府也與多明尼加及海地高層當面商討相關援助的問題,並決定在醫療與公共衛生、住宅、職業訓練與就業及孤兒認養等四個領域提供協助。也 因為這次海地的救援行動,我國政府與民間社會全力投入,近來國際社會及媒體均給與我國高度評價與支持。例如歐盟總部主流媒體英文「議會雜誌」雙週刊,二○ 一○年第一期即呼籲:「台灣有權利全面參與聯合國機構,致力對抗氣候變遷」;另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委員譚諾克也呼籲歐盟,應該支持我國尋求參與國際組織的 心願及努力。
須知,一項有用的國際援外計畫,通常被認為會形成援助國與被援助國在政治、經濟與社會永續交往的基礎,進而成為援助國與該區域交往的典範,這也是推動對外 援助最重要的「外交附加價值」。因此,在「活路外交」的理念下,搭配人道主義的援外行動,確實是我國最佳的外交選項,尤其是在我國政府力量還未到達的地 區,我國民間公益團體,更先行以人道主義精神,遠渡重洋散發全球休戚與共的人類價值。以路竹會為例,多年來他們的足跡已經遍及全球四十餘國,其中許多國家 與台灣並沒有邦交關係,而這股草根的公民力量,更是「活路外交」的最好的支柱。
相信未來政府在結合民間力量的相互配合下,我國的外交空間將會愈來愈寬廣,也會愈來愈受到國際間的重視。正如海地駐多明尼加大使辛尼亞斯在接受我國救援物 資時表示:「台灣對海地的貢獻,海地的人民會永遠記住」,我國這種「德不孤、必有鄰」的援外政策,透過海地救災行動所獲得的回饋,即是活路外交成效的最佳 明證。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