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的中亞戰略利益
在訪問哈薩克的行程中,胡錦濤與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進行會談,雙方並簽署合作協議文件,其中包括兩國能源貸款協議、中共國營的中石油公司將為哈薩克煉油廠進行設備的更新等;在土庫曼之行中,胡錦濤與土庫曼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進行元首會談,並贈送一千多套漢語圖書給土國國際語言學校的漢語班學生。
最後,胡錦濤與哈薩克、土庫曼、烏茲別克等國元首,一同出席中亞至中國大陸天然氣管道的開通儀式。這條天然氣管道的興建經費全由中方提供,全長1833公里,從土庫曼開始,橫貫烏茲別克與哈薩克,最後進入中國大陸新疆地區。預計每年能夠輸送30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正好能夠解決中國大陸日益嚴重的天然氣荒。
算一算,這已經是胡錦濤任內第五次訪問哈薩克,同時也是一年半之內第二度訪問土庫曼。中共領導人之所以會如此頻繁地訪問這些中亞國家,彰顯了北京當局對中亞地區的高度重視。中共對中亞的戰略目標可以歸納如下:
一、能源利益
隨著經濟的急速發展,中國大陸正面臨能源需求劇增的問題。自1993年起,中國大陸的能源早已無法自給自足,必須仰賴進口。但是中國大陸的能源進口管道主要路徑經由海路運輸,由波斯灣,經印度洋、麻六甲海峽,運到中國大陸。這條海上航線航程大約兩萬公里,途中不僅可能遭遇橫行於麻六甲與印度洋上的海盜襲擊,更可能途經美國、日本與印度海軍所控制的海域,所以中共長期以來一直苦思如何解決航運上的「麻六甲困境」。
為了確保能源安全,中共採取「北連、南通、東擴、西進」的「四面出擊」策略,其中西進是向中亞尋油。自1997年起,中共與哈薩克、土庫曼建立能源開採計畫。在此同時,中亞各國也在尋求能源出口多樣化,以期擺脫俄羅斯的控制。在雙方各取所需之下,中共與中亞的能源外交逐漸增溫。
二、安全利益
中亞各國可說是因為蘇聯忽然解體,在歷史的偶然間所倉促獨立。由於缺乏國家建構的準備過程,也欠缺作為現代國家的經驗,更因為保留舊蘇聯解體前的許多積病,包括缺乏治理能力、貪污腐敗蔓延、大眾貧窮、犯罪猖獗與社會分裂,再加上複雜的族群分布、混亂的國家認同,導致中亞地區成為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和暴力恐怖勢力等「三股極端勢力」猖獗的區域。
除此之外,美國在阿富汗進行反恐戰爭,掃蕩恐怖份子,導致阿富汗恐怖份子向中亞流竄。從清朝統一新疆到清朝覆滅,中國西部地區曾爆發過20餘次的大小動亂,其中絕大多數與來自中亞的勢力有關,所以中共擔心中亞地區的恐怖份子與境內的極端勢力合流,將危及「西部大開發」計畫的發展。
三、防阻美國勢力
911事件之後,美國藉由反恐之名將其勢力逐步伸入中亞,北京認為美國在中亞駐軍等於是入侵中共的西翼,讓中共日益感到不安。中共必須擴大在中亞的影響力,將美國勢力防阻在外。因此,中共有必要維持中亞地區的穩定發展。除了透過成立「上海合作組織」,以軍事聯盟方式,防堵三股極端勢力對西部地區的危害外,還透過對中亞各國投資與貸款,以維持中亞地區的穩定與發展。
哈薩克是中亞最大國,所以自然是中共的首要經營重點。1997年中共國營的中石油公司正式進入哈薩克,與哈薩克石油公司合作開採石油,目前中共擁有該合資公司七成的股權。2005年6月哈薩克至中國大陸的輸油管道開通,這是中共首條境外輸油管道,預估每年可輸送2000萬噸原油。2009年,中共貸款一百億美元給哈薩克,以換取在哈國更多的重要能源產業經營權。
土庫曼原本都是透過老舊的蘇聯時代管線,將大多數天然氣出口至俄國。但因為去年初土國油管爆炸,引發土國與俄國之間的嚴重爭執,最後導致土國的能源出口管道全被切斷,迫使土國必須盡速尋找其他出口途徑。土庫曼與俄羅斯之間的爭執,給予了中共可乘之機插手土國能源事務。2009年中共已經投資土庫曼的石油天然氣產業四十億美元,另外更跨足土國的建築、交通、化工與製藥等領域,投資金額高達五億美元。
中亞是俄羅斯的戰略後院
如果說拉丁美洲是美國的戰略後院,那麼中亞就是俄羅斯的戰略後院。簡單而言,俄羅斯在中亞的戰略利益可以歸納如下:
一、經濟利益
中亞地區蘊含豐富的礦產及農牧產品,是俄羅斯主要的原料來源地。另一方面,中亞地區也是俄羅斯工業產品的主要消費市場,俄羅斯與中亞國家之間的經濟互賴,對於維持俄羅斯的經濟成長、提供就業機會提供了重大的貢獻。
二、能源利益
中亞地區號稱有2000億桶石油的儲存量,被譽為「中東第二」。俄羅斯近來積極參與中亞裡海地區能源的開發與輸出,更嘗試建立類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那樣的能源組織,除了可以藉此獲得龐大的經濟利益外,更可以避免因為與中亞國家在全球能源市場的競爭,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
三、安全利益
在地緣戰略上,中亞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由於長期的戰亂與貧困,阿富汗人民為求溫飽,而選擇從事毒品種植與販賣勾當。該地帶所生產的毒品經由中亞進入俄羅斯國內,對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所以如何阻止毒品經中亞進入俄羅斯國內,成為維護俄羅斯國家安全的重要工作。同時,中亞地區也是俄羅斯防範伊斯蘭極端宗教勢力擴張的重要緩衝區,更是俄羅斯面對北約組織積極東擴的重要緩衝地帶。
四、民族情感利益
為了掠奪中亞的資源,在帝俄與蘇聯時期紛紛向中亞大舉移民。在蘇聯解體前,中亞的俄羅斯裔居民高達900多萬人,這些居民同時擁有中亞的政治與經濟主導地位。蘇聯解體後,中亞的主從關係就此反轉,俄語系居民受到中亞極端勢力的敵視與排擠,近百萬的俄裔居民被迫返回俄羅斯。基於血濃於水的民族情感,俄羅斯有義務保障留在中亞俄裔居民的安危。
中共西進中亞有成 引發俄羅斯不安
中共在中亞國家宣佈獨立後二周,隨即與這些新興國家建交,並長期維持著良好的關係。然而,中共近二十年來西進中亞有成,卻引起俄羅斯的極度不安。在能源議題方面,俄羅斯向來主張中亞能源應由各國共同合作開採,而不是由特定國家所獨占。中亞天然氣管道的開通,讓中共多了一個與俄羅斯對抗的籌碼,更讓俄羅斯感受到重大的戰略挫敗。
除了能源領域外,中共與俄羅斯也都在競爭對中亞的影響力。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表面上是促進中共、俄羅斯與中亞國家之間的安全與經濟領域合作,但是由於中亞五國都是內政不修、資本有限的小國,所以中共與俄羅斯才是上合組織的真正領導者。
「中」俄雖然在中亞有排拒極端勢力蔓延、圍堵西方勢力擴張的共同利益,卻也有著能源上的利益衝突。俄羅斯的國際事務專家普遍認為,中共一面透過上海合作組織,一面透過與中亞各國發展雙邊關係取得中亞能源,策略相當成功。俄羅斯《獨立報》甚至明白指出,北京已成為莫斯科在中亞地區的主要競爭對手。無怪乎俄羅斯會如此的不安,所以在胡錦濤出訪中亞之後,俄羅斯總統梅德維傑夫馬上訪問土庫曼,進行鞏固邦宜之旅。
雖然中共與俄羅斯都加入上海合作組織,但是這個組織仍無法解決中俄之間存在的許多分歧與利益糾葛。隨著中共的崛起與俄羅斯的東山再起,未來兩國在中亞的戰略競逐只會更加激烈。
(本文刊登在青年日報韜略談兵版,2010.2.28,第3版)
從去年12月12日起,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前往中亞國家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並參加中亞至中國大陸天然氣管道的開通儀式。然而胡錦濤的中亞行,卻也因而引發俄羅斯的強烈不安。不到兩周之後,俄羅斯總統梅德維傑夫訪問土庫曼,並與土國簽署能源合作協定。「中」俄領導人的這番一來一往,凸顯兩國和諧表象的背後,其實隱藏著許多的戰略矛盾。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