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主導東南亞軍演 穩定區域情勢

東南亞地區最大規模的「金色眼鏡蛇」(Cobra Gold)聯合軍事演習,上月初在泰國中部的軍事基地展開。這項年度軍演始於一九八二年。初期僅限美、泰兩國,在二○○○年新加坡加入後,轉變為地區性的多邊聯合軍事演習。如今已發展成一項多邊、跨國的聯合軍演。今年演習地點選在泰國中部的主要海陸空軍事基地及演練場。聯合維和行動為演習焦點,項目包括救生、登陸、轉移戰區居民和維和等。此次「金色眼鏡蛇」聯合軍演共有包括泰國、美國、日本、新加坡與南韓等國共一萬四千多名軍事人員參與,其中,韓國為首度派員參加。根據泰國軍方指出,馬來西亞對於參演也表達高度興趣。另外,中國大陸、汶萊、智利、德國、寮國和紐西蘭等國亦派觀察員觀摩軍演。
東南亞紛爭危及美國利益
由於二戰之後中國大陸和北越相繼陷入鐵幕,美國深恐引發「骨牌效應」,加上全球「圍堵政策」所需,美軍亟需在東南亞地區建立一個區域性軍事防衛組織,於是有「東南亞公約組織」的誕生。不過,隨著美軍身陷越戰泥沼,尼克森總統開始反省亞太政策,在一九六九年七月提出「尼克森主義」,其要點為亞洲今後的和平應由亞洲國家自行負責,美國明確表達了不再積極涉入亞洲事務的立場,更讓東南亞公約組織從此名存實亡。
不過,經過越戰後的長期漠視,美國的戰略計畫人員再度發現東南亞的重要性。主要理由在於九○年代末期的亞洲金融風暴,不僅導致東南亞各國經濟陷入危機,同時還徹底摧毀各國政府的統治威信。尤其是印尼蘇哈托政權垮台,不僅使得印尼陷入政治與經濟危機之中,更導致伊斯蘭好戰分子趁機滲入這個全球回教徒人口最多的國家。九一一事件後,東南亞發生一連串的恐怖襲擊事件,彰顯東南亞國家遭伊斯蘭好戰分子滲透的事實。
此外,由於麻六甲海峽這個黃金水道,早在上個世紀就被美國列為必須掌握的全球十六個「咽喉水道」之一,東南亞地區盛產石油與天然氣,許多美國大型能源公司都在該地區巨額投資。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東南亞地區的海盜活動越加頻繁,嚴重危及美國能源安全利益。
美國積極建立亞太新安全體系
美國以最西邊的領土關島為核心,進行機動性的戰略部署,除了在亞太地區維持十萬駐軍外,更大幅增加了亞太駐軍的海空軍打擊力量。先是將超過半數的航空母艦、核潛艇、神盾級驅逐艦與戰略轟炸機陸續部署在亞太地區,接著把最先進的「全球鷹」與「哨兵」無人偵察機群部署到中國大陸周邊地區,無非是爭取洞燭機先的戰略優勢。
由於戰爭往往是一觸即發,所以透過軍事演習達成軍事嚇阻目的,在平時顯得格外重要。有鑑於此,美國在亞太地區內所進行的軍事演習日趨頻繁,規模也越加擴大。除了「金色眼鏡蛇」演習外,還有兩年一度的「環太平洋」軍演、美國與東南亞六國舉行的「卡拉」海上聯合演習、美國與日本舉行的「利刃」演習、美國與菲律賓舉行的「肩並肩」演習,以及美國與韓國「乙支焦鏡」等各類型演習。
美國積極在東南亞加強與傳統盟邦的合作、發展新盟友,清楚表明對於東南亞這一地區的重視。透過持續進行軍演,除了防禦任何可能在這個區域造成影響的強權國家,更可以威嚇潛在的戰略競爭對手。
東南亞國家爭相加入美軍軍演
冷戰結束之後,東南亞國家之所以歡迎美軍繼續留在亞洲,甚至相繼加入美國的軍事演習之中,主要係因東南亞的安全局勢十分複雜。在傳統安全問題上,區域內許多國家因為爭奪領土與資源,而從事軍備競賽;在非傳統安全問題上,本地區有日益高漲的跨國犯罪以及民族宗教衝突等,所以各國無不希望透過聯合軍演加強戰備和應變能力。
加以由於過去毛澤東時期,中共曾透過「輸出革命」的方式,支持部分東南亞國家的共黨與游擊隊,實行武裝革命運動。此外,中共在一九九二年通過立法,將南中國海視為合法領土的主張,亦令各國相當擔憂。雖然中共自九○年代中期的「美濟礁」主權爭議後放軟身段,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宣示,但是始終未曾放棄這些島嶼的主權,並持續加強在南沙群島的軍事部署,這些舉措不禁使得東南亞各國擔憂中共的戰略意圖,並對中共政權有所恐懼。
結論
儘管在許多國際事務上,東南亞國家對於美國動不動就干預內政頗有微詞,不過多數東南亞國家仍願意美國繼續在區域內維持軍事存在,希望藉此穩定區域的情勢。且自越戰結束之後,美國離開東南亞已經超過三十年,這段期間美國的安全政策鮮少重視東南亞的存在。隨著中共與伊斯蘭好戰團體成為美國亞太戰略利益的兩大挑戰,美國也無法再漠視東南亞地區的重要性,否則將會是一項風險過高的賭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