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於玉山周報第46期,2010.4.29-5.5日
一首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英雄)(Eroica)一路陪伴因斯摩稜斯克空難悲劇而身亡返國安葬的波蘭故總統卡辛斯基,這是繼一九四三年波蘭前領導人賽柯斯基將軍空難後,近年波蘭最大一次的國殤。俄製圖波列夫T-154M型波蘭統專機搭載眾多波蘭政要參加卡廷森林屠殺的七十周年悼念會途中,因人為操作疏失發生空難,機上所有乘客與機組員全部罹難。
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不僅讓波蘭驟失國家菁英,更讓世界各國領導人錯愕;回顧波蘭近代歷史,有著寫不盡的傷痛、有著寫不完的期待。自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於一九八七年展開政經改革(Perestroika)起,波蘭跟其他蘇聯盟國一樣已悄悄開始展開「脫離共黨、追求民主」的政治改革活動。而一聯串工潮反共抗議活動,漸漸吞噬波蘭共黨統治的能量。
一九八九年波蘭共黨眼見大勢已去,提出圓桌論壇協議(Rozmowy Okrągłego Stołu),做為政權力挽狂瀾的最後一搏。雖圓桌論壇協議替波蘭共黨爭取國會(Sejm kontraktowy))席次的保留權,但此協議提供的三分之一國會席次開放競選的妥協,卻加快波蘭邁向政治改革的速度。
一九八九年九月波蘭國會不僅通過第一任非共黨總理任命案,並且通過經濟改革法案,正式宣告揚棄計畫經濟、擁抱自由經濟;在此同時亦通過憲法修正案,免去波蘭共黨絕對領導的優越性,並更改國名為波蘭共和國,而長期反共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波蘭人權領袖華勒沙,於隔年當選為波蘭總統。一九九一年波蘭全面開放國會選舉,約一百餘各民主政黨相繼投入,在此看見波蘭後共黨時代民主政治百家爭鳴的盛況。
一九九五年華勒沙總統連任失利,也引爆波蘭九○年代後期的政爭,在克瓦希涅夫斯基(Aleksander Kwaśniewski)總統時期,「與諜共舞、共黨幫兇」的指控從總理到閣員無一倖免。學生時期,克瓦希涅夫斯總統在波蘭學生社會主義聯盟表現十分活躍,在波蘭共產政權時期擔任體育部長;波蘭共黨垮台後,熟稔共黨意識教條的克瓦希涅夫斯成為左派政黨的共主。
一九九五年克共黨繼子的瓦希涅夫斯擊敗民主之子的華勒沙,不僅引起政敵的公憤,紛紛提供他學歷造假的證據,更讓國際東歐政治觀察家十分憂慮波蘭民主化的進程。克瓦希涅夫斯實踐「全民的波蘭」(Wspólna Polska)的選舉支票,不僅在總統連任選舉順利贏得選民的青睞,更成為推動波蘭擁抱西歐的重要推手,帶領波蘭於一九九九年加入北約組織、二○○四年加入歐盟。二○○五年華沙市長卡辛斯基贏得總統大選,不僅繼承克瓦希涅夫斯總統擁抱西歐路線,更誓言改造波蘭成為更有公義的國家。
卡辛斯基從政歷程
卡欽斯基於一九四九年生於波蘭首都華沙,童年時期(一九六九年)與雙胞胎哥哥一起參加兒童電影「那兩個人偷走了月亮」(O dwóch takich, co ukradli księżyc)演出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卡欽斯基畢業於華沙大學法律與行政學系,之後在格旦斯克大學取得法律博士,之後分別在母校與華沙樞機主教史帝芬 維新斯基(Stefan Wyszyński)大學任教。
卡欽斯基在大學生時期十分熱衷「挺民主、反共黨」社會運動,取博士學位後先後擔任企業罷工聯盟與團結運動聯盟顧問,一九八一年波蘭祭出「戒嚴法」手段後,卡欽斯基隨即瑯鐺入獄。在擔任反共社會運動顧問期間,結識民權鬥士華勒沙,兩人因反共理念契合,相互扶持波蘭八○年代的反共運動,並隨華勒沙參與波蘭政治轉型最重要的談判—圓桌論壇協議。
一九八九年六月卡欽斯基被選為國會議員,並且擔任團結聯盟副主席,正式踏出從政第一步;隔年反共革命同志華勒沙當選總統,卡欽斯基被延攬總統府國家安全辦公室主任,但波蘭經濟改革政策引發兩人見解不同,最後讓兩人合作情誼劃下休止符。一九九二年華勒沙任命布傑克任擔任總理,卡欽斯基被延攬擔任司法部長,在其任內由於堅持反貪腐的強硬立場,讓卡欽斯基迅速成為波蘭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
二○○一年堅持反貪腐的卡欽斯基,與雙胞胎哥哥成立「法律與公義黨」(PiS),並於隔年代表此黨贏得華沙市長的選舉。卡欽斯基兌現競選市長支票的承諾致力打擊貪腐問題,而其施政方向除兼顧市政外,亦經常針對國家大政出招,尤其針對波蘭遭受二戰賠償問題、華沙反共運動、納粹德國屠殺等問題,均可見到卡欽斯基的鑿痕。
作風保守的卡欽斯基,在其市長任內屢屢公開反對同志權益遊行,認為波蘭應該要遵守純樸的民風。卡欽斯基表示,同志權益遊行會鼓勵波蘭人走向同志生活,一但此風潮蔓延,將會是波蘭的災難;反同志權益的卡欽斯基,在二○○七年被歐洲人權法庭宣判有罪,但他依舊不改反同志的強硬立場與態度。雖然卡欽斯基反同志立場備受朝野議論,但其長久打擊貪腐的行動,卻深受民心。
二○○五年卡欽斯基再度批上反貪腐戰袍,投入波蘭總統大選並取得勝利;他十分關注波蘭從計畫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私有化衍生貪污的問題,也特別關注自由經濟體制中財富分配問題,此外卡欽斯基總統也是知名的疑歐論者之一,深怕加入歐盟的波蘭會因為創始會員國的強勢,讓波蘭的國家利益受損。
對歐盟的猜忌雖不會誘發卡欽斯基退出運作的動機,但卻促使他轉向重視波羅的海與烏克蘭等前蘇聯成員國的合作,但卡欽斯基仇俄的心態依舊沒有改變,求其波俄兩國發生數此能源糾紛、覆加上波蘭否決「歐盟俄國戰略夥伴對話」一事,讓此兩國關係長期陷入緊張。
斯摩稜斯克空難悲劇
一九三九年蘇聯在與納粹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the Ribbentrop-Molotov Pact),佔領波蘭東部後,隔年史達林就下令祕密警察(NKVD) 在俄國西部卡廷(Katyn)、特爾(Tver)、科哈克夫(Kharkov)等地,槍殺兩萬一千名被紅軍俘虜的波蘭軍官和社會菁英。卡欽斯基總統長期關注卡廷慘案,其積極替罹難家屬爭取歷史真相的行動,讓波俄兩國外交關係長期處於烽火。
俄國長期否認參與卡廷慘案,波蘭在共黨統治時期,此話題更是禁忌;但隨著波蘭政治氣氛的轉變,要求公佈歷史真相、賠償罹難家屬的行動陸續出現,到卡欽斯基擔任總統時期,此行動更是成為高峰。俄國對於卡廷慘案雖持續規避真相調查,但是對於罹難者弔念的行動,也開始付諸實行。俄國總理蒲亭聯袂與波蘭圖斯克總理參加卡廷屠殺七十週年的悼念儀式,這是俄羅斯有史以來公開悼念卡廷慘案層級最高的官員,國際觀察家肯定這是是波蘭與俄羅斯邁向歷史和解的起點。
長期替卡廷慘案家屬爭取權益的卡欽斯基總統自然不會在此弔念會上缺席,他在四月十日搭乘俄製俄製圖波列夫T-154M型波蘭總統專機前往參加儀式,但意外地墜毀在斯摩稜斯克( Smolensk)機場跑道外三、四百公尺處。此次斯摩稜斯克空難不僅奪走波蘭總統夫婦性命,三軍與特種部隊將領、國安局長、國會議員、央行總裁等波蘭政經要員無一倖免。
「卡廷果然是個遭到詛咒的不祥之地啊!讓人難以置信,感覺毛骨悚然。」波蘭前總統瓦希涅夫斯的感嘆,讓波蘭民眾連結此次與卡廷慘案的國殤。斯摩稜斯克空難原因眾說紛紜,俄國中央新聞社(RIA)報導是總統專機駕駛不聽從塔台指揮強硬降落導致,波蘭媒體報導(TVN24)是天候不佳,專機在準備降落時機翼碰撞樹枝墜毀等。由於此次空難造成波蘭政局大震盪,俄國擔心雙邊關係可能會因此事件雪上加霜,因此俄國總統麥維德夫指派總理普亭擔任事故調查委員會主委,除找出墜機真相也挽救雙邊關係。
後卡辛斯基的波蘭政局
卡辛斯基總統身亡後安葬在波蘭歷史古城克拉克夫瓦維爾城堡大教堂,其總統職權由波蘭國會議長科莫羅夫斯基暫代,但波蘭前總統瓦希涅夫斯對媒表示,根據波蘭憲法總統選舉必須在七十四天內舉行,而為儘快補上權力真空,波蘭總統大選已卻定提前至今年六月廿日舉行。此次總統大選值得觀察的三大問題為波俄雙邊關係、經濟改革、反貪腐行動與飛彈防禦系統等問題。
目前國會議長、總理與卡辛斯基總統胞兄三人是角逐波蘭總統大選的熱門人選,而此三人對上述三大問題的態度迥然不同;而此三人同曲不同調的經濟政策主張,也決定位於全球十八大經濟體的波蘭,能夠可以繼續在全球不景氣中脫穎而出,更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央行總裁繼任者的施政能力,將會決定未來波蘭未來會是成為歐元貨員國或歐盟笨豬五國。
一首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英雄)(Eroica)一路陪伴因斯摩稜斯克空難悲劇而身亡返國安葬的波蘭故總統卡辛斯基,這是繼一九四三年波蘭前領導人賽柯斯基將軍空難後,近年波蘭最大一次的國殤。俄製圖波列夫T-154M型波蘭統專機搭載眾多波蘭政要參加卡廷森林屠殺的七十周年悼念會途中,因人為操作疏失發生空難,機上所有乘客與機組員全部罹難。
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不僅讓波蘭驟失國家菁英,更讓世界各國領導人錯愕;回顧波蘭近代歷史,有著寫不盡的傷痛、有著寫不完的期待。自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於一九八七年展開政經改革(Perestroika)起,波蘭跟其他蘇聯盟國一樣已悄悄開始展開「脫離共黨、追求民主」的政治改革活動。而一聯串工潮反共抗議活動,漸漸吞噬波蘭共黨統治的能量。
一九八九年波蘭共黨眼見大勢已去,提出圓桌論壇協議(Rozmowy Okrągłego Stołu),做為政權力挽狂瀾的最後一搏。雖圓桌論壇協議替波蘭共黨爭取國會(Sejm kontraktowy))席次的保留權,但此協議提供的三分之一國會席次開放競選的妥協,卻加快波蘭邁向政治改革的速度。
一九八九年九月波蘭國會不僅通過第一任非共黨總理任命案,並且通過經濟改革法案,正式宣告揚棄計畫經濟、擁抱自由經濟;在此同時亦通過憲法修正案,免去波蘭共黨絕對領導的優越性,並更改國名為波蘭共和國,而長期反共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波蘭人權領袖華勒沙,於隔年當選為波蘭總統。一九九一年波蘭全面開放國會選舉,約一百餘各民主政黨相繼投入,在此看見波蘭後共黨時代民主政治百家爭鳴的盛況。
一九九五年華勒沙總統連任失利,也引爆波蘭九○年代後期的政爭,在克瓦希涅夫斯基(Aleksander Kwaśniewski)總統時期,「與諜共舞、共黨幫兇」的指控從總理到閣員無一倖免。學生時期,克瓦希涅夫斯總統在波蘭學生社會主義聯盟表現十分活躍,在波蘭共產政權時期擔任體育部長;波蘭共黨垮台後,熟稔共黨意識教條的克瓦希涅夫斯成為左派政黨的共主。
一九九五年克共黨繼子的瓦希涅夫斯擊敗民主之子的華勒沙,不僅引起政敵的公憤,紛紛提供他學歷造假的證據,更讓國際東歐政治觀察家十分憂慮波蘭民主化的進程。克瓦希涅夫斯實踐「全民的波蘭」(Wspólna Polska)的選舉支票,不僅在總統連任選舉順利贏得選民的青睞,更成為推動波蘭擁抱西歐的重要推手,帶領波蘭於一九九九年加入北約組織、二○○四年加入歐盟。二○○五年華沙市長卡辛斯基贏得總統大選,不僅繼承克瓦希涅夫斯總統擁抱西歐路線,更誓言改造波蘭成為更有公義的國家。
卡辛斯基從政歷程
卡欽斯基於一九四九年生於波蘭首都華沙,童年時期(一九六九年)與雙胞胎哥哥一起參加兒童電影「那兩個人偷走了月亮」(O dwóch takich, co ukradli księżyc)演出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卡欽斯基畢業於華沙大學法律與行政學系,之後在格旦斯克大學取得法律博士,之後分別在母校與華沙樞機主教史帝芬 維新斯基(Stefan Wyszyński)大學任教。
卡欽斯基在大學生時期十分熱衷「挺民主、反共黨」社會運動,取博士學位後先後擔任企業罷工聯盟與團結運動聯盟顧問,一九八一年波蘭祭出「戒嚴法」手段後,卡欽斯基隨即瑯鐺入獄。在擔任反共社會運動顧問期間,結識民權鬥士華勒沙,兩人因反共理念契合,相互扶持波蘭八○年代的反共運動,並隨華勒沙參與波蘭政治轉型最重要的談判—圓桌論壇協議。
一九八九年六月卡欽斯基被選為國會議員,並且擔任團結聯盟副主席,正式踏出從政第一步;隔年反共革命同志華勒沙當選總統,卡欽斯基被延攬總統府國家安全辦公室主任,但波蘭經濟改革政策引發兩人見解不同,最後讓兩人合作情誼劃下休止符。一九九二年華勒沙任命布傑克任擔任總理,卡欽斯基被延攬擔任司法部長,在其任內由於堅持反貪腐的強硬立場,讓卡欽斯基迅速成為波蘭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
二○○一年堅持反貪腐的卡欽斯基,與雙胞胎哥哥成立「法律與公義黨」(PiS),並於隔年代表此黨贏得華沙市長的選舉。卡欽斯基兌現競選市長支票的承諾致力打擊貪腐問題,而其施政方向除兼顧市政外,亦經常針對國家大政出招,尤其針對波蘭遭受二戰賠償問題、華沙反共運動、納粹德國屠殺等問題,均可見到卡欽斯基的鑿痕。
作風保守的卡欽斯基,在其市長任內屢屢公開反對同志權益遊行,認為波蘭應該要遵守純樸的民風。卡欽斯基表示,同志權益遊行會鼓勵波蘭人走向同志生活,一但此風潮蔓延,將會是波蘭的災難;反同志權益的卡欽斯基,在二○○七年被歐洲人權法庭宣判有罪,但他依舊不改反同志的強硬立場與態度。雖然卡欽斯基反同志立場備受朝野議論,但其長久打擊貪腐的行動,卻深受民心。
二○○五年卡欽斯基再度批上反貪腐戰袍,投入波蘭總統大選並取得勝利;他十分關注波蘭從計畫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私有化衍生貪污的問題,也特別關注自由經濟體制中財富分配問題,此外卡欽斯基總統也是知名的疑歐論者之一,深怕加入歐盟的波蘭會因為創始會員國的強勢,讓波蘭的國家利益受損。
對歐盟的猜忌雖不會誘發卡欽斯基退出運作的動機,但卻促使他轉向重視波羅的海與烏克蘭等前蘇聯成員國的合作,但卡欽斯基仇俄的心態依舊沒有改變,求其波俄兩國發生數此能源糾紛、覆加上波蘭否決「歐盟俄國戰略夥伴對話」一事,讓此兩國關係長期陷入緊張。
斯摩稜斯克空難悲劇
一九三九年蘇聯在與納粹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the Ribbentrop-Molotov Pact),佔領波蘭東部後,隔年史達林就下令祕密警察(NKVD) 在俄國西部卡廷(Katyn)、特爾(Tver)、科哈克夫(Kharkov)等地,槍殺兩萬一千名被紅軍俘虜的波蘭軍官和社會菁英。卡欽斯基總統長期關注卡廷慘案,其積極替罹難家屬爭取歷史真相的行動,讓波俄兩國外交關係長期處於烽火。
俄國長期否認參與卡廷慘案,波蘭在共黨統治時期,此話題更是禁忌;但隨著波蘭政治氣氛的轉變,要求公佈歷史真相、賠償罹難家屬的行動陸續出現,到卡欽斯基擔任總統時期,此行動更是成為高峰。俄國對於卡廷慘案雖持續規避真相調查,但是對於罹難者弔念的行動,也開始付諸實行。俄國總理蒲亭聯袂與波蘭圖斯克總理參加卡廷屠殺七十週年的悼念儀式,這是俄羅斯有史以來公開悼念卡廷慘案層級最高的官員,國際觀察家肯定這是是波蘭與俄羅斯邁向歷史和解的起點。
長期替卡廷慘案家屬爭取權益的卡欽斯基總統自然不會在此弔念會上缺席,他在四月十日搭乘俄製俄製圖波列夫T-154M型波蘭總統專機前往參加儀式,但意外地墜毀在斯摩稜斯克( Smolensk)機場跑道外三、四百公尺處。此次斯摩稜斯克空難不僅奪走波蘭總統夫婦性命,三軍與特種部隊將領、國安局長、國會議員、央行總裁等波蘭政經要員無一倖免。
「卡廷果然是個遭到詛咒的不祥之地啊!讓人難以置信,感覺毛骨悚然。」波蘭前總統瓦希涅夫斯的感嘆,讓波蘭民眾連結此次與卡廷慘案的國殤。斯摩稜斯克空難原因眾說紛紜,俄國中央新聞社(RIA)報導是總統專機駕駛不聽從塔台指揮強硬降落導致,波蘭媒體報導(TVN24)是天候不佳,專機在準備降落時機翼碰撞樹枝墜毀等。由於此次空難造成波蘭政局大震盪,俄國擔心雙邊關係可能會因此事件雪上加霜,因此俄國總統麥維德夫指派總理普亭擔任事故調查委員會主委,除找出墜機真相也挽救雙邊關係。
後卡辛斯基的波蘭政局
卡辛斯基總統身亡後安葬在波蘭歷史古城克拉克夫瓦維爾城堡大教堂,其總統職權由波蘭國會議長科莫羅夫斯基暫代,但波蘭前總統瓦希涅夫斯對媒表示,根據波蘭憲法總統選舉必須在七十四天內舉行,而為儘快補上權力真空,波蘭總統大選已卻定提前至今年六月廿日舉行。此次總統大選值得觀察的三大問題為波俄雙邊關係、經濟改革、反貪腐行動與飛彈防禦系統等問題。
目前國會議長、總理與卡辛斯基總統胞兄三人是角逐波蘭總統大選的熱門人選,而此三人對上述三大問題的態度迥然不同;而此三人同曲不同調的經濟政策主張,也決定位於全球十八大經濟體的波蘭,能夠可以繼續在全球不景氣中脫穎而出,更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央行總裁繼任者的施政能力,將會決定未來波蘭未來會是成為歐元貨員國或歐盟笨豬五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