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美國的「戰略東移」

本文刊登玉山周報第59期「編輯室報告」.2010.7.29-8.4

1990年代冷戰剛結束之時,歐洲的安全威脅因為蘇聯的解體而減輕,當時中國的國際關係學者最擔心的是美國會採行「戰略東移」的政策,把過去部署在西方的戰略武器逐步移往亞洲來,進而改變美國過去「重歐輕亞」的戰略。

還好,這項憂慮當時並沒有發生,這是因為1990年代美國還需進行波斯灣戰爭,處理巴爾幹半島的連天烽火,以及打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使得美國還無暇關注亞洲的安全事務。

進入21世紀以後,九一一事件又把美國拖向反恐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戰場上,讓美國的安全戰略,還要在東西方之間游移,也讓中國多了好幾年的「戰略機遇期」,這不但讓中國有時間發展經濟,也有更多的機會發展各項戰略武器。

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雖然各國慘遭經濟蕭條的衝擊,但卻給中國又多了一次戰略機遇期,這次的「機遇」,不但讓中國可以在全球的視野中真正的崛起,也讓中國人民相信當前的世界已經形成了美中G2格局。

只是,在中國越相信自己已經崛起的時候,也正是美國開始擔心的時刻。畢竟,一個窮兵瀆武的北韓,不僅讓美國在東亞的威信蕩然無存,也因為中國的放任態度,更激發北韓不斷採用「戰爭邊緣」的政策,讓東北亞變成全球最具危險性的地區之一。

對美國來說,崛起的中國和「一窮二白」的北韓,不過是一丘之貉,美國為了制止中國在東亞地區不斷的戰略擴張,這次美國決定採取「殺雞儆猴」的戰略,讓北韓和中國知道誰才是東亞地區真正的老大。

所以,這次美韓在黃海的聯合軍事演習,表面上是以北韓炸毀南韓的天安艦為藉口,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中國當然不會不了解其中的道理,因此演習之前就已經引發中國多次的抗議,逼迫美國必須把航空母艦退出黃海,避免黃海變成美國的「內海」。

在中國的抗議以及在東海施行實彈射擊的對抗下,美國雖然把華盛頓號航空母艦退向日本海,但藉由這次的美韓聯合軍演,美國實質的已經把軍事力量推向黃海,直接面向中國的首都北京,讓中國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憂慮的美國「戰略東移」,最後還是發生了。所以中國以為他們逼退美國的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就認定他們獲得一次的大勝利,就是沒有思考到美國重要的戰略移轉。

這當然也是中國放任北韓的錯誤戰略所造成的後果,十幾年來北韓不斷的耀武揚威,美國在西方發動反恐戰爭之時,希望透過「六方會談」,讓中國有更多機會制止北韓的軍事叫囂,但成效不彰。美國在忍無可忍之下,今年決定自己出手,中國雖然發覺事態嚴重而進行抗議,但卻無助於改變美國戰略東移的步伐,所以中國在過去一段時間,顯然是誤判了戰略形勢,他們還活在冷戰的氛圍中,以為放任北韓叫囂,就可以像在家門前拴著一條狗一樣的守著中國的門戶。

現在我們擔心的是,在馬政府的傾中政策下,台灣是否也會像北韓一樣,變成守護中國東南沿海門戶的一條看門狗,如果是,台灣危矣!這一期,就讓我們來關心台灣在美中軍事較量中的角色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