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雙方於1991年簽訂的「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已於2009年12月5日失效,美俄雙方針對新約部分已經起草完畢,兩國均希望在2010年初簽署新條約,俄方則希望新條約能從根本上進行大規模的縮減進攻性戰略武器著手。
「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是於1991年7月,由美國總統布希與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簽署,條約中規定雙方在條約生效後7年內將雙方各自擁有的核武彈頭減至6000枚,運載工具減至1600件。因受蘇聯解體等因素影響,該條約一直到1994年12月生效,有效期達15年。爾後,美俄雙方於1992年倡議在第一階段條約的基礎上簽署進一步削減戰略核子武器條約,條約規定美俄雙方在部屬進攻性戰略核子武器的核子彈頭總數,將分別削減至3500枚和3000 枚,並銷毀所有分導式陸基洲際多彈頭彈道導彈,但因多種原因該條約遲未生效。
2002年5月,美國總統布希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在莫斯科簽署「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又稱「莫斯科條約」。條約規定到2012年底之前,美俄雙方將各自的進攻性戰略核彈頭削減到1700枚至2200枚。該條約2003年6月正式生效後,美國和俄羅斯代表每年舉行兩次會議,商討條約執行情況。
然而,關於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部分,美俄雙方自1992年起展開談判,但談判結果卻是不彰。其原因包括蘇聯解體、北約東擴影響俄羅斯國家安全之外,美俄兩國領導人互信皆有不足之處。尤其俄羅斯出兵喬治亞之後,美俄雙方關係已經降至冰點。
美國總統歐巴馬上台以後,旋即加強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並致力於推動新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作為改善美俄緊張關係的一部分。今年4月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與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倫敦舉行會晤後表示,美俄雙方將立即展開就新的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進行談判,爭取在條約到期之前達成一項「內容廣泛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新條約。
事實上,歐巴馬上台後,希望擴大和加強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略關係,並且不斷對俄國表示善意,包括歐巴馬親自訪問俄國,派遣華裔商務部長駱家輝,帶領美國企業在俄羅斯的投資至少增加15億美元,包括百事可樂的10億美元與農業機械大廠寶鹿的5億美元。歐巴馬提議與梅德維捷夫成立一個雙邊委員會,由兩人擔任主席,推動能源、反恐、緝毒、商業和科技合作。使兩國在中東問題、伊朗和北韓核武問題上正式展開合作。美國方面並宣布將恢復自去年俄羅斯出兵喬治亞後中止的軍事交流。俄國方面對於歐巴馬政府也提出善意,同意美軍借道領空,向阿富汗戰區運送部隊與武器。
雖然新條約在協商過程中,雙方仍然有相當大的差異存在,但是在美俄雙方交流持續加深的情況下,目前大致已經達成共識,名年初簽署新條約應該可以順利完成。
(王崑義-台灣戰略學會秘書長、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所教授)
「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是於1991年7月,由美國總統布希與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簽署,條約中規定雙方在條約生效後7年內將雙方各自擁有的核武彈頭減至6000枚,運載工具減至1600件。因受蘇聯解體等因素影響,該條約一直到1994年12月生效,有效期達15年。爾後,美俄雙方於1992年倡議在第一階段條約的基礎上簽署進一步削減戰略核子武器條約,條約規定美俄雙方在部屬進攻性戰略核子武器的核子彈頭總數,將分別削減至3500枚和3000 枚,並銷毀所有分導式陸基洲際多彈頭彈道導彈,但因多種原因該條約遲未生效。
2002年5月,美國總統布希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在莫斯科簽署「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又稱「莫斯科條約」。條約規定到2012年底之前,美俄雙方將各自的進攻性戰略核彈頭削減到1700枚至2200枚。該條約2003年6月正式生效後,美國和俄羅斯代表每年舉行兩次會議,商討條約執行情況。
然而,關於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部分,美俄雙方自1992年起展開談判,但談判結果卻是不彰。其原因包括蘇聯解體、北約東擴影響俄羅斯國家安全之外,美俄兩國領導人互信皆有不足之處。尤其俄羅斯出兵喬治亞之後,美俄雙方關係已經降至冰點。
美國總統歐巴馬上台以後,旋即加強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並致力於推動新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作為改善美俄緊張關係的一部分。今年4月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與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倫敦舉行會晤後表示,美俄雙方將立即展開就新的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進行談判,爭取在條約到期之前達成一項「內容廣泛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新條約。
事實上,歐巴馬上台後,希望擴大和加強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略關係,並且不斷對俄國表示善意,包括歐巴馬親自訪問俄國,派遣華裔商務部長駱家輝,帶領美國企業在俄羅斯的投資至少增加15億美元,包括百事可樂的10億美元與農業機械大廠寶鹿的5億美元。歐巴馬提議與梅德維捷夫成立一個雙邊委員會,由兩人擔任主席,推動能源、反恐、緝毒、商業和科技合作。使兩國在中東問題、伊朗和北韓核武問題上正式展開合作。美國方面並宣布將恢復自去年俄羅斯出兵喬治亞後中止的軍事交流。俄國方面對於歐巴馬政府也提出善意,同意美軍借道領空,向阿富汗戰區運送部隊與武器。
雖然新條約在協商過程中,雙方仍然有相當大的差異存在,但是在美俄雙方交流持續加深的情況下,目前大致已經達成共識,名年初簽署新條約應該可以順利完成。
(王崑義-台灣戰略學會秘書長、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所教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