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關注的卅三名智利礦工救援行動,在昨日上午八時五十五分(台北時間)最後一位被困工頭鄂蘇亞搭乘「鳳凰號」救生艙順利升上地面後,這起全球救援史上最困難的任務終於宣告完成。面對這項不可能的救援行動,智利政府不計代價請來全球一流團隊和設備,全國人民更是空前團結,絕不放棄任何希望,由智利海軍設計的「鳳凰號」,也成為這次成功救出礦工的最大功臣。智利政府於此次礦災中所展現的救災能力,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另如媒體、受困礦工、家屬、社會大眾等所展現的理性耐心態度,更是值得稱許,全部救援過程不僅撼動全球人心,創下人類史上的紀錄,更為全球災難搶救行動立下成功的典範。聖荷西礦場位於智利北部科帕波附近,今年八月五日發生嚴重崩塌,各方原以為卅三名礦工生還無望。不料十七天之後,從地底傳來紙條,表示他們都還活著,這個奇蹟般的好消息立即傳遍全球,智利政府也全力展開救援,並且得到其他國家的協助。搶救智利礦工全程,救援團隊足足準備了六十八天,當一切就緒後,終於在台北時間十月十三日展開營救,並於當日上午十一時十二分絞車自井中拉起第一位搭乘「鳳凰號」獲救的卅一歲礦工阿瓦洛斯,當他跨出窄小的救生艙時,圍觀眾人歡聲雷動。
事實上,此次的救援不易,包括危機發生時,如何探勘知道是否有人生還,如何在最短時間準備好救援,均考驗著政府與救災人員的能力與智慧;整體救援行動無任何失誤,表現可圈可點,值得學習。尤其這起礦災事故也成為除了二○○九年中國大陸貴州省礦坑三名礦工受困二十五天,以及一九八三年中國大陸東北部兩名礦工受困二十三天獲救事件之外,受困時間超過近年礦災生還者的最長紀錄。
從智利礦災各國所發揮聯合救援的成功事件可以看出,近年來國際社會不斷在具體事例中創造出各種人類求生存的新價值,其中以「人類生命的價值」,以及「國際聯合救援的價值」最具普世化的效用。就人類生命的價值而言,如二○○四年南亞海嘯造成二十多萬人喪生,以及我國八八水災、海地、智利接連發生的大地震等,都引起全球的關注,各國均紛紛投入各項救援與協助,這是國際社會不分種族、國家共同對人類生命價值的重視。
再就國際聯合救援的價值而言,國際社會已普遍認同在災難發生之後採取聯合救援的行動,此一行為更被視為是普世價值,沒有人會因為不同的種族、膚色,甚至敵對國家發生災難而幸災樂禍。畢竟我們同處在一個地球上,沒有人能夠完全避免災難的發生,所以近年來國際社會對各地發生災難的態度,無不主動採取聯合救援行動,特別是在大地震發生之後,各地的災區都可以看到各國救難隊的身影,顯見國際聯合救援行動已是身處地球村各國不可推卸的責任。
對於人類生命價值的重視,以及聯合救援行動的新價值,是人類繼創造出民主、和平、博愛、人權這些抽象價值之後,繼續為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所創造出新的典範價值,唯有國際社會對各種災難展現協同救援行動,才能讓受難者降至最低,這也是人類社會在追求和平之外,另一種最難能可貴的新價值。因我國同樣處在這個地球上,當然也樂見這些典範性價值的創造,尤其我國是一個海島型的國家,風災、水災、震災等天然災害頻仍,諸如過去九二一大地震和去年的八八水災,我國都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與協助。同樣的,我國對今年初海地所發生的大地震伸出援手,也曾經寫下動人的篇章,這是我國在國際災難中展現「德不孤,必有鄰」的最佳寫照。
儘管現代科技文明不斷地開發與進步,意外災難發生時,卻仍顯現出人類脆弱的一面。許多災害我們無法預期或掌控,導致生命財產安全遭受威脅,因此,如何有效處理災難善後問題,便成為重要課題。以危機管理的角度來看,除了消極處理災難事件,更要積極投入重建工作,並從中汲取經驗,以達到防災之終極目的。事實上,近年來在我國各種災難的救援中,國軍所發揮的救援功能,不但已為救災行動立下良好典範,國軍在災防法完成修正立法後,所肩負的角色與任務已經不僅止於傳統的作戰功能,而是結合國土防衛之所需,在災難發生時將非軍事戰鬥行為發揮到極致,這是國軍官兵為人類新價值所付出的最大貢獻。
事實上,此次的救援不易,包括危機發生時,如何探勘知道是否有人生還,如何在最短時間準備好救援,均考驗著政府與救災人員的能力與智慧;整體救援行動無任何失誤,表現可圈可點,值得學習。尤其這起礦災事故也成為除了二○○九年中國大陸貴州省礦坑三名礦工受困二十五天,以及一九八三年中國大陸東北部兩名礦工受困二十三天獲救事件之外,受困時間超過近年礦災生還者的最長紀錄。
從智利礦災各國所發揮聯合救援的成功事件可以看出,近年來國際社會不斷在具體事例中創造出各種人類求生存的新價值,其中以「人類生命的價值」,以及「國際聯合救援的價值」最具普世化的效用。就人類生命的價值而言,如二○○四年南亞海嘯造成二十多萬人喪生,以及我國八八水災、海地、智利接連發生的大地震等,都引起全球的關注,各國均紛紛投入各項救援與協助,這是國際社會不分種族、國家共同對人類生命價值的重視。
再就國際聯合救援的價值而言,國際社會已普遍認同在災難發生之後採取聯合救援的行動,此一行為更被視為是普世價值,沒有人會因為不同的種族、膚色,甚至敵對國家發生災難而幸災樂禍。畢竟我們同處在一個地球上,沒有人能夠完全避免災難的發生,所以近年來國際社會對各地發生災難的態度,無不主動採取聯合救援行動,特別是在大地震發生之後,各地的災區都可以看到各國救難隊的身影,顯見國際聯合救援行動已是身處地球村各國不可推卸的責任。
對於人類生命價值的重視,以及聯合救援行動的新價值,是人類繼創造出民主、和平、博愛、人權這些抽象價值之後,繼續為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所創造出新的典範價值,唯有國際社會對各種災難展現協同救援行動,才能讓受難者降至最低,這也是人類社會在追求和平之外,另一種最難能可貴的新價值。因我國同樣處在這個地球上,當然也樂見這些典範性價值的創造,尤其我國是一個海島型的國家,風災、水災、震災等天然災害頻仍,諸如過去九二一大地震和去年的八八水災,我國都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與協助。同樣的,我國對今年初海地所發生的大地震伸出援手,也曾經寫下動人的篇章,這是我國在國際災難中展現「德不孤,必有鄰」的最佳寫照。
儘管現代科技文明不斷地開發與進步,意外災難發生時,卻仍顯現出人類脆弱的一面。許多災害我們無法預期或掌控,導致生命財產安全遭受威脅,因此,如何有效處理災難善後問題,便成為重要課題。以危機管理的角度來看,除了消極處理災難事件,更要積極投入重建工作,並從中汲取經驗,以達到防災之終極目的。事實上,近年來在我國各種災難的救援中,國軍所發揮的救援功能,不但已為救災行動立下良好典範,國軍在災防法完成修正立法後,所肩負的角色與任務已經不僅止於傳統的作戰功能,而是結合國土防衛之所需,在災難發生時將非軍事戰鬥行為發揮到極致,這是國軍官兵為人類新價值所付出的最大貢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