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劉曉波獲獎與中共政改

由於起草《08憲章》,呼籲中國大陸進行政治改革,而遭到判刑11年的民運人士劉曉波,因為「長期以非暴力方式為中國大陸的基本人權奮鬥」而榮獲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劉曉波獲獎的消息傳遍世界,舉世讚頌,不過卻在中國大陸遭到全面封殺,中國大陸4大入口網站同時刪除諾貝爾獎專題,搜尋引擎輸入「劉曉波」、「諾貝爾獎」等關鍵字,一律遭到過濾無法顯示。


然而,自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10月15日開幕以來,中共官方喉舌《新華社》與《人民日報》等媒體一改過去幾日對劉曉波獲獎新聞的冷處理態度,接連重砲抨擊諾貝爾委員會21年來將和平獎頒給達賴喇嘛和劉曉波,是西方國家試圖要干涉中國內政的行為。

然而這種封鎖消息作為與譴責諾貝爾和平獎的動作,卻無法抹殺中國大陸政治體制迫切需要改革的事實。回顧最近一個多月以來,中共總理溫家寶先後6次發出政治改革的呼聲,引起各界高度矚目。話說得最重的一次是8月份在深圳視察時,溫家寶說:「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復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他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時表示,言論自由「不可或缺」、人民對民主的渴望「無從抗拒」,不論是邁向開發的國家,或是已經壯大的國家。

當然,溫家寶這些談話的內容是有他的背景因素。從1989年「天安門事件」之後,中共內部堅持保守與改革的兩派對峙力量不在,在一切以拚經濟優先的目標下,中共內部官僚體制自我整肅的動能早已不復在,隨著經濟不斷的成長,官僚貪污腐化的情形加劇。因此,溫家寶擔心經濟成果會被政治的貪污腐化給吃掉,這就是他呼籲政改的主因。當然,溫家寶多次呼籲政改並不是要再造兩派的政治鬥爭,而是期望透過政治體制改革,讓中共官僚體制能夠走上理性化的監督機制,以確保經濟改革的成果。

事實上,檢視溫家寶的政改談話內容,與劉曉波的民主訴求頗多雷同,更不難在《08憲章》中找到影子。由此可知,中國大陸領導人與知識份子都深知,若不馬上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後所締造的豐碩經濟成果都將付諸東流,所謂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也將不復存在。而中國大陸200多名學者近日更聯署發表公開信,要求中共當局儘快釋放劉曉波,證明過往採取的打壓措施已經無法獲得成效。

劉曉波的獲獎不單鼓舞了中國大陸的民運人士而已,同時提供了外界檢驗中國大陸政治改革虛實的大好機會。或許這就如同樣遭受中共長期囚禁的時事評論員程翔所言:「劉曉波獲獎後,我們將見到中國大陸正處於劇變的前奏。」所以中共如果能夠藉由劉曉波獲獎作為政改的起步,這將是政改成功的第一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