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防政策轉型 裨益軍事革新

去年十月英國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政府,在接掌政權五個月後,針對國家安全及國防戰略,首次提出以「在前景不明年代中確保英國安全」(Securing Britain in an Age of Uncertainty)為題之「國防及安全戰略檢討報告」(The Strategic Defense and Security Review)政策白皮書。
英國運用政策白皮書,明確說明未來裁軍撤兵計畫進程,其實對於安定人心,以及能夠循序漸進,達成國防轉型與改革,具有正面效益,此種作法實具參考價值。 (編按)由於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政府是英國二次大戰後,首度因為全國大選並無政黨能獲得過半席次,所組成聯合政府。兩黨之間對於國家安全及國防戰略觀點有所落差,因此政策仍須磨合;再加上歐洲各國面對金融危機,裁撤軍力縮減政府預算勢在必行。所以在此政策白皮書正式推出前,媒體、歐洲各國,以及北約盟友,皆高度關切英國未來國家安全政策調整發展軸向。
依據英國政治常例與傳統,政策白皮書慣由首相宣稱承君王之命向國會提出,因此這份政策白皮書在封面,會明確標示係由首相向國會提出本項文件;但由於目前英國係由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組成聯合政府,兩黨領袖保守黨卡麥隆(David Cameron)及自由民主黨克雷格(Nick Clegg)分任正副閣揆,在本份政策白皮書序言之後,卻是由正副閣揆共同具名簽署,以明政治責任。這也顯現出英國這個古老政權,面對政治現實又能兼顧體制傳統,所展現出之智慧與彈性。
事實上在其他地方,亦能看出英國政府確實能夠跟上時代潮流腳步。本份文件循例在網路刊載,其印行版運用大量回收再生材料,同時英國政府更是將其百分比絕不含糊地明確列出。因此英國政府還是不改其實事求是的一貫風格,毫不客氣地將標價十九點七五英鎊印在政策白皮書上,其實這些小節,更可以看出其公務人員老派作風。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由於目前英國正副閣揆年齡都屬四十餘歲壯年,亦以思想觀念開明著稱;因此本項政策文件在寫作文風上亦有創新之處,許多英國政府政策文件中所使用的艱澀辭語都不復見,在文字處理上亦力求淺顯。從此可以看出,此份政策白皮書表面上是提交給國會議員等知識精英審閱;但實際上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整份文件真正訴求對象,顯然是針對關心國防事務以及國家安全之產官學界人士,以及關心國家政策的英國普羅大眾。因此就順應讀者口味與水準,調整文辭俾能增加其可讀性來說,「約翰牛」算是能夠迎合時代潮流,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亦能認知到行銷政府政策重要性所在。
從整個政策白皮書內容來看,全文共計六章,編排結構相當完整,分別就國家安全任務及計畫作為指導(National Security Tasks and Planning Guidelines)、國防事務願景與綜論(Defence)、戰略嚇阻構想(The Deterrent)、安全環境評析(Wider Security)、盟友關係(Alliances and Partnerships)及落實國防結構調整(Structural Reform and Implementation)等六個面向,說明英國政府未來國防及安全戰略構想與發展軸向。
但是整份政策白皮書最為經典之文稿首推其序言,其中在檢討以往國防安全政策與實踐狀況時,文字極為辛辣毫無保留;直言英軍任務負荷過重、計畫作為不全、裝備不符任務需求、訓練未達完備、兵力數額不足及缺乏戰略指導,如此坦言足以令人立即信服,不容懷疑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政府,推動國防及安全事務改革決心。在此短短三頁半序言中,扼要陳明當前所面對問題,以及未來所將面對挑戰,再依序就各軍種現況需求,以簡要文字說明未來建軍發展主要軸向,以及武器裝備籌購更新換裝重點所在。
規劃未來建軍願景
在此要為讀者特別指出,由於英國已將所有核子嚇阻任務,交付皇家海軍戰略彈道潛艦兵力執行,英國陸軍及皇家空軍並未具有任何核子打擊戰力,因此在檢討兵力需求及載臺換裝時,雖將其置於海軍之下合併研討。但此並不意味其戰略核武指揮管制機制有所改變,其仍係由英國政府領導當局,跨越軍種指揮結構直接管控。
針對本份政策白皮書雖以國防事務為主軸,但在序言中亦明顯強調國家安全具有跨部會全方位之特性,因此必須統合所有各項資源與資產,結集軍事、警政、情報及外交官員,甚至動員民間團體與專家,群策群力共同維護國家安全。明確點出國家安全所面對威脅亦在變化,從傳統性之外敵軍事武力,到跨國犯罪集團,乃至國際恐怖活動,以及宗教極端主義,整個國家安全威脅頻譜,勢必將繼續擴大延伸。
承接序言所作舖陳,首章就英國國家安全任務及計畫作為指導加以論述說明;就英國政府所定義國家安全任務而言,並不諱言英國仍具有涉入全球事務之雄心,同時亦自認在全球具有相當程度之國家利益。因此其國家安全事務所涉及之地理疆域,其實並不限於其領土,因此其國家安全亦不僅限於抵禦外敵入侵。其明確表明將力圖在潛在威脅發展成氣候前,就預先予排除永絕後患。藉由外交手段、國際援助及海外用兵,軟硬兼施希冀能制敵機先弭禍於前。
所有戰略算計都會面對同樣問題,就是資源有限而企望無窮,因此依據事物輕重緩急,制定任務優序實乃必要戰略計畫作為指導事項內涵。英國政府在此臚列出八項國家安全計畫作為指導重點,分別為確認掌握國家安全危機所在、消弭動亂根源、創造有利機勢管控危機、強化國內外法制應處威脅維護權益、排除來自各方不同形式威脅確保國內外利益、採取必要手段積極解決衝突維持國際穩定和平、在面對危難時維持國家體系正常運作,以及與盟友合作增強應對挑戰實力。 並就此八個面向,次遞發展更綿密之下屬政策指導細則。
第二章則是先自英國國防武力所面對之戰略環境,以及任務需求進行分析,說明目前在伊拉克及阿富汗所正承擔之作戰任務,並且就此探討未來所將面對挑戰形式,再據此推導出英國國防武力未來所須具備之戰力重點,以及所將執行之七項主要軍事任務,其中包括保衛英國本土及海外屬地、提供戰略預警情資、負責核子嚇阻、在國家遭逢危機時支持民防應變組織、實施戰略性武力投射或海外遠征作戰維護國家利益、藉由國防事務活動增加國家影響力,以及推動諸般安全作為維持和平穩定。
依據前述任務,英軍規劃出二○二○年之建軍願景,分別就各軍種投資建案、組織編裝調整、兵力部署及戰備執勤狀況,加以分析說明。雖然在章節中係以不同軍種方式依序說明,但在文字間經常跨越軍種界線,論及聯合任務需求及執行構想。此種不因建軍之軍種本位思維,影響統合戰力發揮之聯戰精神,讀者確實能有此政策白皮書中有所感受。
國防轉型具正面效益
儘管在政策白皮書中花費十餘頁說明建軍構想於實施細目,但最後還是提出專節,討論軍職人員福利與待遇,其中闡明將立法維護軍人與軍眷權益,可見英軍重視以人為本,作為蘊養戰力基礎並非空言,此外還設專節論及國防工業政策檢討研擬進程,並藉此向英軍官兵保證,將盡力滿足其在戰場所需個人配備,可見英國政府勇於面對問題,絕不因循敷衍,積極展現改正缺失之決心。
最後在政策白皮書中提出專節,討論未來國防組織調整轉型所將面對衝擊,亦就此說明英國政府之基本立場及政策。其實所有國防改革,包括調整兵力部署、關閉基地設施、裁減部隊員額,都會對社會、軍人及眷屬造成衝擊,英國運用政策白皮書,明確說明未來裁軍撤兵計畫進程,其實對於安定人心,以及使其能夠循序漸進,達成國防轉型與改革,具有正面效益。
此外,此次檢討報告亦針對英國整體戰略嚇阻構想、安全環境評析等,進行相當深入的分析。本報將在下週的專欄中,繼續為讀者譯介。

文:張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