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將開放中國學生來台就讀,雖然能夠舒緩私立大學招生不足問題,但是開放中國學歷認證與雙聯學制卻有可能讓更多台灣學生前往中國就讀,加速私校倒閉危機。
由於國內大專院校數目過於氾濫,加上台灣少女子化問題日趨嚴重,台灣私立大學普遍面臨新生招收不足的困境。據教育部統計,2010年全台大學招生缺額已逼近7萬人,並以每年平均20%的速度成長。由於招生缺額不斷擴大,去年全國164所大專校院中,有54所學校教職員面臨資遣、遇缺不補的情況。預計到了2016年,如果全台再短少5,500名學生的話,全台將有半數私校將應聲倒下。
中國操控 傳限制中生選課
因此,教育部開放中國學生2011年8月來台就讀,被各大學引頸盼望,認為是維持學校運作的一劑強心針。2月8日,教育部公布全台132所大學院校中生來台名額,共計有2,141人,其中一般大學占了1,100多人、技職體系則有800多人,若加上雙聯學制等短期交流學生近5,000人,預計今年將有超過7,000名的中國學生來台讀書。以私校平均每學期5萬元學費、公立學校平均3萬學費來計算,7,000多位中生確實能為台灣教育界帶來豐厚收入。
另一方面,中國學生與台灣學生朝夕相處,潛移默化台灣的民主與社會制度,回國之後能夠成為民主的種子,在中國內部推廣台灣的民主價值觀。冷戰時期,美國並沒有禁止蘇聯學生前往美國就讀,反而還積極招收來自於鐵幕的學生。藉由耳儒目覽,讓這些學生成為推廣美國價值觀的種子。這項作法的確奏效,這些學生歸國後成為推翻鐵幕的重要功臣、許多親西方的領導人過去也曾到過美國求學。
不過較令人擔憂的是,中國方面會對於來台中生進行思想操控,反而不利於台灣對中國進行「和平演變」。在台灣教育界就謠傳一份名單,內容列出中國學生禁止選課的學者名單,立場深綠的學者通通榜上有名,例如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羅致政等。所以台灣必須要求中生來台選課不受限,同時強制修習社會、人文等通識課程,才能真正學到台灣的精隨。
雙聯學制將造成吸磁效應
這次來台就讀的中生中,有5,000多人是透過「雙聯學制」來台短期學習交流。所謂的「雙聯學制」是指簽有合作協定的兩校間之大學生或研究生,在原學校修業滿至少兩學期後,即可免考托福、多益或其他相關入學測驗,而直接到有合作協定的學校就讀,繼續修習剩下的相關學分,只要符合雙方學校的畢業資格後,就可以較短的修業年限同時取得兩校的學位。
雙聯學制不僅提供國外學生來台留學的另一管道,而國內學生亦可循此模式出國留學。不過由於雙聯學制涉及兩校之間所有的學分、學程相互承認問題,因為合作層面過於深入,因此目前只有台灣大學、清華大學等少數學校與國外學校簽署雙聯學制合作計畫。
由於透過雙聯學制能夠吸引更多中生來台就讀,所以從「陸生三法」於立院通過後,國內許多大院校就盼望兩岸大學能夠施行雙聯學制。短期而言,這項學制的確能夠讓大學收到更多學生,但是長期來看,並不那麼樂觀。
一位負責招收中生來台,不願具名的大學教授指出,由於台灣對於招收中生限制不能提供獎學金,在這個前提下,他懷疑頂尖的中生來台唸雙聯學制的意願;反之,一旦台灣學生發現只要在台灣讀2年書,去中國再讀2年書就能拿頂尖大學的雙學位,反而會造成更多台灣學生大學讀一半,就跑到中國去讀書。
另外,像是中國學歷認證由過去「985工程」認證的47所頂尖大學,擴大為「211工程」(21世紀100所大學)也會招致更多台灣學生赴中國求學,對於有經營危機的私校而言,根本是禍不是福。
正如俗話常說的:「教育是百年大計。」開放中生來台或許是挽救台灣大學經營困境的一劑強心針,但是如果沒有做好長遠、妥善的相關配套措施,反倒可能是加速私校倒下的毒針。
本文刊登於玉山周報87期
由於國內大專院校數目過於氾濫,加上台灣少女子化問題日趨嚴重,台灣私立大學普遍面臨新生招收不足的困境。據教育部統計,2010年全台大學招生缺額已逼近7萬人,並以每年平均20%的速度成長。由於招生缺額不斷擴大,去年全國164所大專校院中,有54所學校教職員面臨資遣、遇缺不補的情況。預計到了2016年,如果全台再短少5,500名學生的話,全台將有半數私校將應聲倒下。
中國操控 傳限制中生選課
因此,教育部開放中國學生2011年8月來台就讀,被各大學引頸盼望,認為是維持學校運作的一劑強心針。2月8日,教育部公布全台132所大學院校中生來台名額,共計有2,141人,其中一般大學占了1,100多人、技職體系則有800多人,若加上雙聯學制等短期交流學生近5,000人,預計今年將有超過7,000名的中國學生來台讀書。以私校平均每學期5萬元學費、公立學校平均3萬學費來計算,7,000多位中生確實能為台灣教育界帶來豐厚收入。
另一方面,中國學生與台灣學生朝夕相處,潛移默化台灣的民主與社會制度,回國之後能夠成為民主的種子,在中國內部推廣台灣的民主價值觀。冷戰時期,美國並沒有禁止蘇聯學生前往美國就讀,反而還積極招收來自於鐵幕的學生。藉由耳儒目覽,讓這些學生成為推廣美國價值觀的種子。這項作法的確奏效,這些學生歸國後成為推翻鐵幕的重要功臣、許多親西方的領導人過去也曾到過美國求學。
不過較令人擔憂的是,中國方面會對於來台中生進行思想操控,反而不利於台灣對中國進行「和平演變」。在台灣教育界就謠傳一份名單,內容列出中國學生禁止選課的學者名單,立場深綠的學者通通榜上有名,例如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羅致政等。所以台灣必須要求中生來台選課不受限,同時強制修習社會、人文等通識課程,才能真正學到台灣的精隨。
雙聯學制將造成吸磁效應
這次來台就讀的中生中,有5,000多人是透過「雙聯學制」來台短期學習交流。所謂的「雙聯學制」是指簽有合作協定的兩校間之大學生或研究生,在原學校修業滿至少兩學期後,即可免考托福、多益或其他相關入學測驗,而直接到有合作協定的學校就讀,繼續修習剩下的相關學分,只要符合雙方學校的畢業資格後,就可以較短的修業年限同時取得兩校的學位。
雙聯學制不僅提供國外學生來台留學的另一管道,而國內學生亦可循此模式出國留學。不過由於雙聯學制涉及兩校之間所有的學分、學程相互承認問題,因為合作層面過於深入,因此目前只有台灣大學、清華大學等少數學校與國外學校簽署雙聯學制合作計畫。
由於透過雙聯學制能夠吸引更多中生來台就讀,所以從「陸生三法」於立院通過後,國內許多大院校就盼望兩岸大學能夠施行雙聯學制。短期而言,這項學制的確能夠讓大學收到更多學生,但是長期來看,並不那麼樂觀。
一位負責招收中生來台,不願具名的大學教授指出,由於台灣對於招收中生限制不能提供獎學金,在這個前提下,他懷疑頂尖的中生來台唸雙聯學制的意願;反之,一旦台灣學生發現只要在台灣讀2年書,去中國再讀2年書就能拿頂尖大學的雙學位,反而會造成更多台灣學生大學讀一半,就跑到中國去讀書。
另外,像是中國學歷認證由過去「985工程」認證的47所頂尖大學,擴大為「211工程」(21世紀100所大學)也會招致更多台灣學生赴中國求學,對於有經營危機的私校而言,根本是禍不是福。
正如俗話常說的:「教育是百年大計。」開放中生來台或許是挽救台灣大學經營困境的一劑強心針,但是如果沒有做好長遠、妥善的相關配套措施,反倒可能是加速私校倒下的毒針。
本文刊登於玉山周報87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