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政府縱容種族屠殺 達佛情勢惡化

前言
位 於蘇丹西部的達佛地區,原是一個獨立的小王國,二十世紀中葉時與蘇丹合併建國,但因種族、宗教及資源分配問題,近年來當地叛軍與親政府民兵,不時發生衝突 事件,也成為非洲東北地區動亂根源,目前聯合國已介入調停並派部隊維和。但欲達成長久和平,仍涉及如何解決蘇丹與周邊國家的緊張關係與國際強權插手干預等 問題,否則達佛地區勢將成為一顆威脅區域安全的不定時炸彈。


二十一世紀最慘重的人道危機

蘇丹位於非洲東北部,濱臨紅海西岸,面積約二百五十萬平方公里,是非洲最大的國家,人口約四千一百萬人,北部為信奉回教的阿拉伯人,過著遊牧生活,約佔全國總人口的四成;南部為信奉基督教,以農維生的黑人為主,約佔總人口的五成二。

非洲今日的種族、宗教與政治動亂,多半源自於列強在十九世紀末期,瓜分殖民地、隨意劃分疆界,以及爭奪資源所造成的後遺症,蘇丹達佛發生的動亂自然也不例外。

蘇丹於一九五六年脫離英國獨立,獨立之後爆發了多次內戰與政變,其中最慘烈的是一九八三年起開始爆發的內戰,超過二百萬人在這場內戰中喪生。二○○二年一 月在美國的調停之下,蘇丹政府與蘇丹人民解放軍終於在瑞士日內瓦簽署停戰協定。但是蘇丹的和平並沒有維持多久,隨即因為達佛問題於二○○三年再度陷入動亂 之中。

達佛地區位於蘇丹西部,早期達佛曾是獨立的王國,目前面積大約是五十一萬平方公里,人口約六百多萬。由於當地居民以務農為主,宗教上多數信奉天主教,也因此與信奉伊斯蘭教的蘇丹政府關係日漸疏離。

隨著達佛當地的水資源逐漸枯竭,為了爭奪水資源與土地,因而引發農耕與遊牧居民之間的衝突。此外,達佛地區的黑人長久以來受到以阿拉伯裔為主的蘇丹政府歧視,自從石油取代棉花成為蘇丹主要出口產品後,蘇丹黑人對於境內石油利益的分配不公,感到極度不滿。

二○○三年二月起,達佛地區的「蘇丹解放運動軍」(Sudanese Liberation Movement)與「正義平等運動軍」(Justice and Equality Movement)在鄰國查德的慫恿與支持下,與親政府的阿拉伯民兵開始發生一連串的武裝衝突。

為了鎮壓達佛地區的反叛勢力,蘇丹巴希爾政府縱容親政府民兵在達佛地區進行有計畫的種族屠殺。這場因為爭奪石油、土地與水資源引發的衝突,最終演變為二十一世紀以來最慘重的人道危機,保守估計至少超過二十萬人因為戰亂或饑荒而喪生,二百五十萬人因而被迫逃離家園。

雖然蘇丹政府與部分叛軍派系在二○○六年五月簽署停火協議,但是由於鄰國查德持續提供達佛叛軍武器援助,讓停火協定猶如虛設。另外,在停火協定簽署之後, 非洲聯盟雖然派遣七千名部隊前往當地進行維和任務,但是由於經費與裝備的嚴重不足,使得非洲聯盟的維和任務根本起不了太大作用,只能眼睜睜坐視達佛危機的 持續惡化。

由於一九九四年時,非洲的盧安達也曾發生種族大屠殺的悲劇,最終造成百萬人喪生,與南斯拉夫內戰共同成為冷戰結束後傷亡最慘重的區域衝突。聯合國與西方國 家也因為在盧安達大屠殺中袖手旁觀的態度,而招致輿論諸多批評。為了避免蘇丹達佛地區成為下一個盧安達,聯合國在二○○六年八月通過決議,將派遣二萬五千 名國際維和部隊進入蘇丹,取代成效不彰的非洲聯盟部隊。同時派遣特使前往蘇丹進行斡旋,敦促交戰各派系加緊談判,早日解決達佛人道危機。

聯合國部隊前往達佛維和

不過,聯合國通過的決議隨即遭到蘇丹政府的強烈反對,並且將前往蘇丹斡旋解決危機的聯合國特使普隆克驅逐出境。為了逼迫蘇丹政府接受聯合國的決議,聯合國多次提案就達佛問題對蘇丹實施更進一步的制裁,但是提案卻屢屢遭到中共以「不干涉內政」為由否決。

中共之所以包庇蘇丹政府,主要是出自於石油利益考量。石油是蘇丹的主要出口產品,蘇丹出口的石油中,有六成的石油出口到中國大陸,為了確保石油供應無虞, 中國大陸的國營石化公司在蘇丹投入大量資金,成為目前蘇丹最大的外來投資者。另一方面,中共是目前蘇丹最主要的軍火供應者。儘管聯合國對蘇丹實施武器禁 運,但是中共仍然不顧國際社會反對,持續提供蘇丹政府武器,而這些武器最後往往成為阿拉伯民兵屠殺手無寸鐵百姓的武器。一旦聯合國決議對蘇丹政府實施更嚴 厲的制裁行動,將影響中共的石油來源與武器輸出,於是乎中共不得不千方百計地阻撓聯合國的制裁提案。

但也由於中共與蘇丹政府的友好關係,讓北京當局在國際間面臨龐大的輿論壓力,最終還是在二○○七年七月三十一日投下了贊成票,通過一七六九號決議,同意聯合國與非洲聯盟合組二萬六千人的維和部隊,前往達佛地區執行維和任務。

對國際或區域局勢的影響

一、抵制北京奧運呼聲高漲

因為達佛問題而國際形象受損的中共,雖然在蘇丹達佛問題上做出部分讓步,但是身為蘇丹最親密的盟友,國際社會認為中共的作為還是不夠。國際間普遍認為北京 當局應該更進一步對蘇丹政府施壓,阻止親政府阿拉伯民兵在達佛當地燒殺擄掠的暴行,並且不再對蘇丹出售武器,直到達佛衝突危機解除為止。

如今,中共的蘇丹政策也因為即將來臨的北京奧運,而成為人權團體極力抨擊的議題,國際上抵制北京奧運的呼聲也不斷高漲。雖然中共一向反對國際間將達佛問題與北京奧運掛鉤,但多數國際人權組織認為,北京奧運是中共的「軟肋」,藉由奧運對北京當局施壓最為有效。

例如推動解救達佛人道危機不遺餘力的影星米亞法蘿,即曾在《華爾街日報》發表一篇名為《種族屠殺的奧運》文章,文中質疑北京奧運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 夢想」應該再加上「同一個噩夢」這句話。而好萊塢名導演史匹柏更曾以平民身分致函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希望中共能對蘇丹政府施壓,以解決達佛危機。但是如 同蘇丹反叛軍領袖所說:「中共只關心蘇丹的石油,而不是蘇丹的人權。」北京當局仍舊基於自身能源利益考量,不願改變蘇丹政策,史匹柏導演最後以「我的良心 不允許我繼續涉及這些工作」為由,宣布辭去北京奧運相關工作,以表達中共未盡力解決蘇丹達佛地區衝突的不滿。

如今隨著北京奧運開幕的日漸逼近,面對日益高漲的抵制奧運聲浪,中共如何妥善處理蘇丹達佛問題,將考驗中共領導人的智慧。

二、達佛戰火波及鄰國

達佛地區的戰火近來開始延燒到鄰國查德。蘇丹總統巴希爾為了報復鄰國查德支持達佛反叛勢力,因而提供武器給查德國內反對總統德比的叛軍。今年二月初查德叛 軍試圖攻佔首府恩加美那,並將總統德比包圍在官邸內,查德局勢因而岌岌可危。所幸在過去的殖民母國法國的協助下,德比政權才得以倖存下來。

為保護躲避戰亂的達佛難民,歐盟先前承諾在查德東部與中非共和國部署維持和平部隊,使他們不至於大舉湧向鄰國;但是歐盟的部署作業也因為達佛戰火蔓延到鄰國查德與中非共和國,而受到耽誤。

結論

中共過去一直宣稱他們是非洲國家的忠實盟友,與非洲國家交往不帶有任何目的;但是從蘇丹達佛危機爆發後,中共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北京當局關心的是非洲的 能源利益,而不是非洲的人權與政治發展,因此近來西方媒體與政治領袖批評中共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並非空穴來風。

(本文刊登在青年日報「全球軍事熱點」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