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巴政經合作 開創「 區域夥伴 」新時代

◎ 楊建平
美國前總統甘迺迪早於一九六一年即成立「進步聯盟」,提供資金協助拉美國家建立民主、消除文盲、提高國民所得、穩定經濟及土地改革,但因總統易人後而未能持續,最後無疾而終,成為美國在「後院」外交政策的一大敗筆。拉美國家陸續出現如委內瑞拉、厄瓜多、尼加拉瓜、玻利維亞等民選政府,並在國際間大倡反美政策。歐巴馬上任後,為展現對拉美國家的重視,於今年三月間訪問巴西、智利和薩爾瓦多。期藉出訪行程深化友誼,並刺激美國出口貿易、創造就業機會與振興經濟,開創美國與拉丁美洲「區域夥伴」關係的新時代。

巴西國際影響力日增
身為「金磚五國」的巴西,不僅為拉美第一大國,面積與人口占世界第五位,日前更躍升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預期在二○一六年成為第五大),其政治、經濟成就對全球的影響力日趨顯著。巴西外匯存底高居世界第六位(約三千億美元),使得迄今尚未走出金融危機的美國,不得不高度重視這位「鄰居」。歐巴馬更表示此次訪問,除重要政治意義外,美國最關心的仍是實質經濟利益。

歐巴馬此行與巴西首位女總統羅賽芙就雙邊經貿、投資、氣候及環保等議題達成共識,在聯合記者會上,羅賽芙公開表示,巴西希望與美國發展更公平的貿易關係,敦促美國政府消除對巴西產品(酒精、牛肉、鋼鐵)進口限制;歐巴馬則回應,對美國與巴西在能源、科技及奧運基礎建設的合作前景表示樂觀,同時美國希望參與巴西深海石油開採及增加自巴西的石油進口。巴西將於二○一四年及二○一六年舉辦世界盃足球賽與奧運,美國不僅瞄準其逾兩千億美元的龐大基礎建設與商機,更關切雙邊的能源合作,巴西在二○○七年於東南海域發現蘊藏量達五百億桶的大油田,預計到二○一九年,巴西將成為世界十大產油國。巴西為所有石油出口國之中民主程度最高、沒有外在戰爭或內部動亂威脅的國家,且反美情緒也較不明顯。美國企圖增加巴西的石油進口,建立長期穩定合作,減輕對委內瑞拉石油進口的依賴。

此外,巴西和美國在生質酒精生產和消費上名列前茅,兩國產量總和占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八十八(美國約百分之五十,巴西約百分之三十八),雙方在生質能源領域,有很大的貿易和技術合作空間。歐巴馬在記者會中也表示,將持續加強與巴西在軍事領域合作。

「入常」議題令巴西失望
美國與巴西在國際事務中,雖有合作但亦存在眾多分歧,如二○○九年宏都拉斯「政變」、伊朗核能、巴勒斯坦地位、美國制裁古巴等。以近期利比亞局勢為例,當聯合國安理會討論英、法等國提出實施第二波制裁的《第一九七三號決議案》,安理會十五成員國中,巴西以非常任理事國身分,和金磚四國成員及德國投下棄權票。歐巴馬訪問拉美期間強調利比亞政府侵犯人權,有必要給予制裁;對此,羅賽芙則持相反意見,主張以對話化解問題。

巴西對美國的期望,除藉歐巴馬此行強化雙邊關係外,最關心的當數國際地位問題,其中聚焦於聯合國安理會改革及增加常任理事國席位。雖然聯合國改革未有具體構想及期程,但有美國的口惠支持,對爭取「入常」的巴西仍具有相當重要的象徵意義。金磚五國中,俄羅斯與中共已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巴西和印度兩國均積極爭取為新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去年十一月歐巴馬訪問印度時,公開表示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巴西自然希望此次歐巴馬的拉美之行能比照辦理,給予巴西相同程度的公開支持。但歐巴馬在聯合記者會上,對羅賽芙的期盼僅回應:「我們繼續與巴西一同推動聯合國組織改革,使安理會成為更有效率的機構,加強與巴西在聯合國的合作」;由於拉美地區爭取「入常」的國家尚有墨西哥及阿根廷,美國不便公開表態支持巴西,但相較於歐巴馬公開支持印度的差異,對於亟欲提昇國際地位的巴西,可謂大失所望。

歐巴馬此行另一個目的,就是爭取巴西支持,聯手向匯率低估的中共施壓,加速人民幣升值,但是此目標並未成功。由於中共近年成為巴西最大貿易夥伴,中共目前不但是巴西第二大進口國,同時也是巴西最大出口國,因此,人民幣升值對巴西而言不見得有利。美國為振興經濟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導致巴西貨幣對美元升值近百分之四十,使巴西對美國貿易由順差變逆差,並造成巴西失業率快速攀升,也讓羅賽芙對人民幣議題採中立立場。反觀羅賽芙應中共主席胡錦濤邀請,於四月中旬出席「金磚五國」首次高峰會,同時進行國是訪問,並與大陸企業代表會面,就經貿、投資、安全、環境及國際問題舉行雙邊會談,依巴西與中共目前的友好現況來看,要羅賽芙表態支持美國向人民幣施壓實屬不易。

展望美、巴未來關係
巴西近年國力大幅提昇,穩居拉美領導地位,未來若想持續加強國際社會的政治影響力,除自身實力外,美國的支持亦為關鍵因素。同時,美國近年面臨國內經濟衰退及伊拉克、阿富汗戰爭的牽絆,欲藉巴西的影響力,改善與拉美國家間的關係。

魯拉總統執政期間即與美國保持良好互動,曾於二○○三及二○○五年與美國前總統布希分別於巴西及美國會晤,魯拉更於二○○九年三月赴華府,與歐巴馬非正式會面,提供美國改善與拉美關係的意見。羅賽芙上任後即任命前巴西駐美大使帕特里奧塔為外交部長,並疏遠伊朗,降低與美國在國際事務上的分歧,被視為魯拉重要政策之延續,以及巴西欲與美國保持密切合作的表現。

歐巴馬此次拉美之旅,除強調拉美國家對美國的重要性外,亦深化與巴西的友好關係,在美國與巴西各有所需的情況下,西半球兩大經濟體的未來發展,呈現相當樂觀的局面,巴西也跳脫「後院」形象,成為美國的「區域夥伴」。

(作者為致理技術學院拉美經貿研究中心研究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