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瓦那的春天 仍在冰雪中

1968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發生「布拉格之春」革命,布拉格群眾上街向蘇聯要求實施「帶有人性面孔的社會主義」。雖然這場革命最後因為蘇聯血腥軍事鎮壓而告終,卻也造成共產國家內鬨,加速東歐鐵幕的瓦解。



防茉莉花 宣布多項改革

2011年4月19日,因病沉寂多年的卡斯楚(Fidel Castro)在古巴共黨第6屆全國黨代表大會上宣布將權力交棒給胞弟勞爾.卡斯楚(Raul Castro),結束對古巴近半世紀的統治,會中並通過300多項改革措施。5月份,古巴更破天荒宣布允許民眾出國觀光,被外界普遍視為這個西半球最老牌共產國家邁向改革之路。但這就是否意味著哈瓦那的春天即將要來臨了嗎?

4月19日在哈瓦那閉幕的古巴共黨代表大會中,除了達成領導人權力交接外,還發表多達300項改革措施,包括設立領導人任期限制、允許民眾買賣房產等。如果這些措施真的實施,將是古巴共黨創立之後最大的政治改革措施。

古巴共黨願意推動改革措施,與最近阿拉伯世界蔓延的「茉莉花革命」不無關係。雖然這場革命沒有延燒到古巴家門口,但是古巴不是民主國家,打壓人權與囚禁政治犯在古巴更是家常便飯、人民月平均所得不到新台幣500元、政府官員貪污嚴重,這些特徵都與被推翻的突尼西亞班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與埃及穆巴拉克(Muḥammad Ḥusnī Sayyid Mubārak)政權相似,加上強鄰美國過去一直試圖推翻卡斯楚政權,都使得古巴共黨對近期這波民主化潮流感到緊張萬分。



老人政治 阻礙古巴政改

不過,就算卡斯楚宣布交棒,並仿效中國設定兩任10年的領導階層任期上限,但是短期之內要看到古巴走向民主之路,恐怕不是那麼樂觀。首先,在胡錦濤與溫家寶交棒之後,中國至少還可以知道習近平將是新一代接班人,但是外界實在看不出誰將是下一代的古巴領導人。

由於現在古巴領導班子多半是1959年推翻巴蒂斯塔(Batista)政權的革命世代,新人難以進入領導班底,所以「老人政治」相當嚴重。84歲的卡斯楚雖然交棒給其胞弟,但是勞爾•卡斯楚也不能稱之為「小卡斯楚」,因為他也高齡79,排名第2與第3順位的政治局委員分別高齡80歲與78歲,因此古巴很快將面臨政權的接班問題。

其次,掌管古巴權力的共黨政治局15人名單中,雖有3位新人加入,但是卡斯楚退位時仍囑咐「堅持革命原則」,所以就算古巴給予新人掌權,但是在先人「千交代、萬交代」的情況下,新人預料不敢有大破大立的改革作為。



中國模式 經改成果有限

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之後,美國不但將古巴視為後院的一顆不定時炸彈,更聯合西方國家對古巴實施經濟制裁與石油禁運,再加上古巴過去因為仿效毛澤東大搞「輸出革命」而惡名昭彰,也讓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對古巴敬而遠之。因此,古巴只好進一步向共產主義老大哥蘇聯靠攏。

不過,世事總是難料,1990年代初期東歐鐵幕瞬間瓦解、蘇聯解體,讓古巴越形孤立,大批古巴難民逃往美國佛羅里達州,迫使古巴只好在政治上向中國靠攏,經濟上開始師法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事實上,新領導人勞爾.卡斯楚相當重視具有「中國特色」的計畫性經濟發展模式,曾於1997與2005年親自前往中國取經,回來後還成立專門部門吸取中國的改革開放經驗。

但是古巴歷經20年的經濟改革,所帶來的成效並不如中國那樣顯著。2007年古巴經濟成長達7.1%、2008年降至4.3%、2009年因為全球金融風暴與國際糖價大跌,經濟成長率更是只有慘淡的1.4%,2010年好不容易回到2.1%的水準,但是仍低於周邊拉丁美洲國家平均超過5%的經濟成長率。

雖然經濟改革成效不如預期,但是一般預料古巴仍會繼續效法中國的經濟改革模式。事實上,對於是否完全照抄中國大陸的經改模式,或是仿效其他前蘇聯國家採行經濟「休克療法」,其實古巴共產黨也是有諸多顧慮。



插標:怕引外資 被美和平演變

除了古巴擔心經濟改革會衝擊反對資本主義的立國基礎外,古巴其實更擔心一旦美國的資金藉機進入古巴市場,會利用「先經後政」的方式鼓舞古巴民眾唾棄共產政權。

因為在2008年歐巴馬總統上台後,一改過去共和黨政府敵視古巴的態度,積極緩和兩國緊張關係,例如放寬探親和匯款到古巴的規定,而歐巴馬總統也請與古巴關係良好的西班牙代為傳話(古巴與西班牙在2007年建交),希望在卡斯楚時代即將落幕之際,能跟古巴化敵為友,但是另一方面歐巴馬總統也要求古巴能夠提出相關改革措施。

就美國企業的觀點來看,對於古巴願意進一步拓展經濟改革,多半抱持樂觀其成的看法,因為部分美國企業意識到,如果兩國關係恢復正常,就有希望收回1959年之後遭到共黨政府沒收的資產,但是更多投資者則更關心古巴蘊藏的投資潛力,認為在古巴投資的春天已經來臨。

由於美國過去曾利用非政府組織在東歐與中亞的前蘇聯加盟國大搞「顏色革命」,哈瓦那方面當然會擔憂美國透過外資在古巴炮製「顏色革命」。



插標:經濟相異 無法照抄北京

另一方面,古巴的經濟結構也與越南、中國等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共產國家不盡相同。中國與越南人口中,農村人口比例較多,但是古巴1,000多萬人口中,大多數居住在城市中;眾所皆知,中國與越南是全球民生消費品主要生產工廠,古巴的經濟型態則是高度依賴外貿,糖與鋅礦為輸出大宗,而旅遊與勞務出口也是古巴外匯的來源。

有鑑於此,一方面要擔心過度引進外資被美國「和平演變」;二方面,古巴又無法照抄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所以古巴的經濟改革依舊是條漫長的道路。也由於政治改革與經濟前景不明朗,改革恐怕還是原地打轉,大家想在這個西半球碩果僅存的共產國家看到「哈瓦那之春」,短期之內恐怕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本文刊登於玉山周報102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