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決定從明年度起,降低F-16C/D戰機與潛艦等軍購案的預算金額,由「實質編列」變成只有「象徵性編列」。面對中國軍事崛起,台灣逐步放棄軍事上的投資、退役將領訪中失言風波,究竟會對台美關係、台灣的國家安全產生何種影響?6月21日,新台灣國策智庫特別邀請前國防部長蔡明憲、前駐美大使吳釗燮以及台灣智庫國際部主任賴怡忠、前國安會研究員蘇紫雲等專家學者,為大家進行深入的評析。
落實國防自主 強化台灣戰力
蔡明憲指出,馬英九總統上台後不斷對外重申軍購立場不變,但是馬政府主政3年多來,國防預算逐年下降,而且國防部沒有正式向美國提出重大武器的採購意願書,2010年甚至以預算不足為由,延緩了民進黨政府時期已提出的重大武器採購與交付時程,今年對兩項重大軍購預算更是「象徵性編列」,在在說明馬總統的言行不一。
蔡明憲呼籲台灣朝野領袖應繼續支持F-16C/D戰機、潛艦與黑鷹直升機等軍購案。他也建議台灣應落實國防自主,以強化台灣戰力,具體作為就是武器國造化。例如,台灣採購3,000噸以上潛艇有難度,台灣應該考慮自我建造小型潛艇,不只能降低生產成本,又能擴大海洋縱深,周邊日本、韓國、印度、澳洲都已能建造300噸級或更小的潛艇,台灣應有此能量研發與部署適合於台灣海峽潛航的小型潛艇。
台美關係惡化 台中交往過熱
馬總統說台美關係已經大幅改善,但是吳釗燮卻認為,台美關係已到最糟的地步。他表示,美國不只對馬政府在處理瘦肉精態度上感到失望,馬政府在許多安全與區域戰略相關作為,同樣令許多美方友人感到失望與憂慮,包括:在朝鮮半島發生危機時,馬政府發言幾乎與中國一致、中日釣魚台衝撞事件發生時,國安會發布的英文新聞稿,指稱台灣和日本有主權糾紛,但是卻對中國的主張默不吭聲、與中國極微熱烈,但是對美方卻只是敷衍了事,在南海立場上也與美國站在一起、退休將領頻繁訪中等。
吳釗燮以最近華府越來多人主張棄台論、廢除《台灣關係法》、限縮對台軍購為例,說明兩岸交往過於熱烈,美方內部檢討對台政策的聲浪開始浮現。雖然這些不利台灣的言論未成主流,但若不斷擴大,必然對台產生致命影響。即使2012年民進黨重新執政,他認為民進黨所繼承的將是一個基礎薄弱的台美關係。
編列國防預算 凸顯防衛決心
賴怡忠表示,由於馬政府宣示兩岸關係高於外交,這使得原本就對國民黨持續杯葛軍購案不滿的美方,開始懷疑對台軍售不是有助於兩岸談判的正面因素,而是兩岸關係的麻煩製造者,因此美國對台軍售有日趨回歸「817公報」的趨勢。
中國對台威脅並沒有因為兩岸關係和緩而降低,中國反而還不斷擴軍與加強阻美奪台作為。賴怡忠認為,台美安全合作應該在此時刻加強,馬政府卻因此交出白卷,國防預算編列降低會讓美國質疑台灣自我防衛的決心,因此他呼籲馬政府應該編列特別預算予以補救。
周全配套措施 再落實募兵制
蘇紫雲指出,如果依據二戰時期諾曼地登陸模式,解放軍犯台必須動員60萬兵力渡海來台,才能「解放」台灣,依據3:1的人員交換比估算,國軍至少要維持20萬的大軍才能嚇阻解放軍犯台。
然而在少子女化問題影響下,不只衝擊國家競爭力,更導致國軍人員招募困難,如果國軍要實施「全」募兵制,招募20萬兵員根本是不可能。事實上,就連國防預算充沛、人口規模是台灣幾十倍的美國與日本也都面臨士兵招募不足的難題。因此,他認為台灣不應該急著實施「全募兵制」,應有相關配套措施。
本文刊登於玉山周報106期
落實國防自主 強化台灣戰力
蔡明憲指出,馬英九總統上台後不斷對外重申軍購立場不變,但是馬政府主政3年多來,國防預算逐年下降,而且國防部沒有正式向美國提出重大武器的採購意願書,2010年甚至以預算不足為由,延緩了民進黨政府時期已提出的重大武器採購與交付時程,今年對兩項重大軍購預算更是「象徵性編列」,在在說明馬總統的言行不一。
蔡明憲呼籲台灣朝野領袖應繼續支持F-16C/D戰機、潛艦與黑鷹直升機等軍購案。他也建議台灣應落實國防自主,以強化台灣戰力,具體作為就是武器國造化。例如,台灣採購3,000噸以上潛艇有難度,台灣應該考慮自我建造小型潛艇,不只能降低生產成本,又能擴大海洋縱深,周邊日本、韓國、印度、澳洲都已能建造300噸級或更小的潛艇,台灣應有此能量研發與部署適合於台灣海峽潛航的小型潛艇。
台美關係惡化 台中交往過熱
馬總統說台美關係已經大幅改善,但是吳釗燮卻認為,台美關係已到最糟的地步。他表示,美國不只對馬政府在處理瘦肉精態度上感到失望,馬政府在許多安全與區域戰略相關作為,同樣令許多美方友人感到失望與憂慮,包括:在朝鮮半島發生危機時,馬政府發言幾乎與中國一致、中日釣魚台衝撞事件發生時,國安會發布的英文新聞稿,指稱台灣和日本有主權糾紛,但是卻對中國的主張默不吭聲、與中國極微熱烈,但是對美方卻只是敷衍了事,在南海立場上也與美國站在一起、退休將領頻繁訪中等。
吳釗燮以最近華府越來多人主張棄台論、廢除《台灣關係法》、限縮對台軍購為例,說明兩岸交往過於熱烈,美方內部檢討對台政策的聲浪開始浮現。雖然這些不利台灣的言論未成主流,但若不斷擴大,必然對台產生致命影響。即使2012年民進黨重新執政,他認為民進黨所繼承的將是一個基礎薄弱的台美關係。
編列國防預算 凸顯防衛決心
賴怡忠表示,由於馬政府宣示兩岸關係高於外交,這使得原本就對國民黨持續杯葛軍購案不滿的美方,開始懷疑對台軍售不是有助於兩岸談判的正面因素,而是兩岸關係的麻煩製造者,因此美國對台軍售有日趨回歸「817公報」的趨勢。
中國對台威脅並沒有因為兩岸關係和緩而降低,中國反而還不斷擴軍與加強阻美奪台作為。賴怡忠認為,台美安全合作應該在此時刻加強,馬政府卻因此交出白卷,國防預算編列降低會讓美國質疑台灣自我防衛的決心,因此他呼籲馬政府應該編列特別預算予以補救。
周全配套措施 再落實募兵制
蘇紫雲指出,如果依據二戰時期諾曼地登陸模式,解放軍犯台必須動員60萬兵力渡海來台,才能「解放」台灣,依據3:1的人員交換比估算,國軍至少要維持20萬的大軍才能嚇阻解放軍犯台。
然而在少子女化問題影響下,不只衝擊國家競爭力,更導致國軍人員招募困難,如果國軍要實施「全」募兵制,招募20萬兵員根本是不可能。事實上,就連國防預算充沛、人口規模是台灣幾十倍的美國與日本也都面臨士兵招募不足的難題。因此,他認為台灣不應該急著實施「全募兵制」,應有相關配套措施。
本文刊登於玉山周報106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