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7月29日在中共駐芝加哥總領事館,為旅美台胞代表舉行招待會時,特別為未來的兩岸關係畫出底線,他以三個「共同」來概括,其中第二項提到堅決「反對台獨」,以及「認同九二共識」是兩岸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礎」,這句話顯然是說給未來若重新執政的民進黨人聽的,如果沒有這個共同政治基礎,他很難想像兩岸將如何交往下去。
過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相信,兩岸只要在「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努力下,她若取得政權,就可以「延續前朝政策」。但是這次王毅已經明白的畫出兩岸交流的底線,也就是沒有「九二共識」,就不可能有兩岸繼續交流的可能性,這對民進黨而言,恐怕是必須面對如何解開的一個結。
恐重回扁時代僵局
過去3年多來,大陸願意與國民黨進行協商談判,就是雙方有「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民進黨人總是相信只要他們能執政,大陸不可能再把已經熱絡交往的兩岸關係,讓它「倒退嚕」。
但王毅這次很明白的說:「推翻這一前提、否認這一共識,將難以想像兩會如何繼續通過平等協商解決兩岸間的各種現實問題;難以想像兩岸如何在政治分歧猶存的情況下繼續建立互信、良性互動;難以想像兩岸如何為彼此頻繁交流、深化合作繼續提供良好氣氛和必要環境。」亦即,如果沒有「九二共識」作為兩岸協商的「共同政治基礎」,大陸可能不惜讓兩岸回到陳水扁時代的僵局。
民進黨人相信沒有跟大陸進行交流,台灣一樣可以自行發展得很好,這是以過去台灣發展的案例來考量,但現實上,過去台灣發展的案例是否適合現今全球的發展情勢,恐怕值得深思。在1990年代以前,美國、日本的發展一直領先全球,所以台灣完全依靠美、日,也可以維持發展的高峰。
這也是為何民進黨人一直強調「鎖國」,不能把台灣「鎖進中國」。所以蔡英文希望以「多邊架構」來跟各國談判,然後,再從全球走向中國的思考點。
只是,談到發展策略,卻有一個矛盾之處,也就是拉丁美洲學者在1980年代提出的「依賴發展理論」,台灣以前不擔心對美、日形成依賴發展,是因為有共同的「民主價值」。
善加利用大陸市場
但現在擔心過度投資大陸,在沒有共同的「民主價值」下,會讓台灣「鎖進中國」的憂慮,這才是台灣發展最矛盾之處。
其實,台商很清楚,在大陸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之後,大陸不僅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台灣跟大陸這麼近,有這樣一大塊「工廠」和「市場」存在,卻不善加利用,而必須跑遍全球,再繞回大陸,這是何種邏輯?
所以,台灣跟大陸交流,並非是誰依賴誰的問題,而是像溫家寶說的:「因為我們是兄弟」,有了這一層關係,兩岸交流再熱絡,也不可能發生誰吃掉誰的問題。
但是,民進黨一直不願意承認「九二共識」,硬說那是「沒有共識的共識」,這種說法,只是增加兩岸交往的干擾,無助於兩岸交流的暢旺。未來如果民進黨重新執政,繼續把兩岸交流的問題,放在有沒有「九二共識」的爭論上,大陸想必不會再跟民進黨進行爭論,有可能直接切斷這3年多來,馬英九執政所建立的兩岸經貿關係。
如果結局是如此,民進黨可以擋得住民意的壓力,可以放任台灣經濟的消長嗎?民進黨人應該要好好思考。
台灣或成為受害者
以大陸仍是「一黨專政」的情況下,大陸並非不會做出讓台灣意想不到的事情,尤其是台灣依賴大陸發展得多,大陸依靠台灣發展得少,兩岸關係如果再倒退到之前民進黨執政時代的僵局,受害者還是台灣,而非大陸。
在這種情況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實在不該再拿一些模糊話語,陳述她未來的兩岸政策,蔡英文唯有把清楚的兩岸政策端上檯面,讓人民有一個公平的選擇,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爭」,否則如果當選以後,她違背大陸畫出的底線,讓兩岸關係回到從前,那可是誰都擔當不起的責任。
(本文轉載自旺報,2011.8.2,第C7版)
過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相信,兩岸只要在「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努力下,她若取得政權,就可以「延續前朝政策」。但是這次王毅已經明白的畫出兩岸交流的底線,也就是沒有「九二共識」,就不可能有兩岸繼續交流的可能性,這對民進黨而言,恐怕是必須面對如何解開的一個結。
恐重回扁時代僵局
過去3年多來,大陸願意與國民黨進行協商談判,就是雙方有「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民進黨人總是相信只要他們能執政,大陸不可能再把已經熱絡交往的兩岸關係,讓它「倒退嚕」。
但王毅這次很明白的說:「推翻這一前提、否認這一共識,將難以想像兩會如何繼續通過平等協商解決兩岸間的各種現實問題;難以想像兩岸如何在政治分歧猶存的情況下繼續建立互信、良性互動;難以想像兩岸如何為彼此頻繁交流、深化合作繼續提供良好氣氛和必要環境。」亦即,如果沒有「九二共識」作為兩岸協商的「共同政治基礎」,大陸可能不惜讓兩岸回到陳水扁時代的僵局。
民進黨人相信沒有跟大陸進行交流,台灣一樣可以自行發展得很好,這是以過去台灣發展的案例來考量,但現實上,過去台灣發展的案例是否適合現今全球的發展情勢,恐怕值得深思。在1990年代以前,美國、日本的發展一直領先全球,所以台灣完全依靠美、日,也可以維持發展的高峰。
這也是為何民進黨人一直強調「鎖國」,不能把台灣「鎖進中國」。所以蔡英文希望以「多邊架構」來跟各國談判,然後,再從全球走向中國的思考點。
只是,談到發展策略,卻有一個矛盾之處,也就是拉丁美洲學者在1980年代提出的「依賴發展理論」,台灣以前不擔心對美、日形成依賴發展,是因為有共同的「民主價值」。
善加利用大陸市場
但現在擔心過度投資大陸,在沒有共同的「民主價值」下,會讓台灣「鎖進中國」的憂慮,這才是台灣發展最矛盾之處。
其實,台商很清楚,在大陸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之後,大陸不僅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台灣跟大陸這麼近,有這樣一大塊「工廠」和「市場」存在,卻不善加利用,而必須跑遍全球,再繞回大陸,這是何種邏輯?
所以,台灣跟大陸交流,並非是誰依賴誰的問題,而是像溫家寶說的:「因為我們是兄弟」,有了這一層關係,兩岸交流再熱絡,也不可能發生誰吃掉誰的問題。
但是,民進黨一直不願意承認「九二共識」,硬說那是「沒有共識的共識」,這種說法,只是增加兩岸交往的干擾,無助於兩岸交流的暢旺。未來如果民進黨重新執政,繼續把兩岸交流的問題,放在有沒有「九二共識」的爭論上,大陸想必不會再跟民進黨進行爭論,有可能直接切斷這3年多來,馬英九執政所建立的兩岸經貿關係。
如果結局是如此,民進黨可以擋得住民意的壓力,可以放任台灣經濟的消長嗎?民進黨人應該要好好思考。
台灣或成為受害者
以大陸仍是「一黨專政」的情況下,大陸並非不會做出讓台灣意想不到的事情,尤其是台灣依賴大陸發展得多,大陸依靠台灣發展得少,兩岸關係如果再倒退到之前民進黨執政時代的僵局,受害者還是台灣,而非大陸。
在這種情況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實在不該再拿一些模糊話語,陳述她未來的兩岸政策,蔡英文唯有把清楚的兩岸政策端上檯面,讓人民有一個公平的選擇,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爭」,否則如果當選以後,她違背大陸畫出的底線,讓兩岸關係回到從前,那可是誰都擔當不起的責任。
(本文轉載自旺報,2011.8.2,第C7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