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的運氣實在不是十分的好,2008年初上任就遇上全球金融海嘯,讓他的633政策變成一張「空頭支票」,台灣的股市也從他上任時的九千多點,一口氣跌到3955點。現在馬上又要面臨選舉了,卻又碰上全球股災,8月5日台灣的股市一天竟然跌掉464點,跌幅高達5.58﹪,幾乎是全球之冠。
雖然這三年多來,馬政府也努力把兩岸關係搞好,希望藉由中國市場來提升台灣的經濟活力,但從今年8月5日股市5.58﹪的跌幅,可以想見,台灣的市場還是受到美國和歐洲影響最大,美國股市出了問題,全球還是要發生股災,雖然中國已經變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很明顯的,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還是沒有歐美來得管用。
●歐債危機的延續
從幾年前起,「金磚四國」被國際社會所稱道,對於新興國家的中國、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的發展,讓人看到新興國家發展的希望。但兩年前起,「歐豬五國」的債務危機,卻又變成新興世界經濟一顆顆的未爆彈。
「歐豬五國」這個名詞最早是由美國《新聞周刊》專欄作家Juliane Von Reppert-Bismarck在2008年7月7號發行的《新聞週刊》雜誌上刊登的文章「為甚麼豬不能飛」(Why Pigs Can't Fly)率先使用,本來只是指南歐四國,即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希臘(Greece)、西班牙(Spain)等四個國家組成的非正式經濟體。
由於這四個國家文化傳統、地理位置比較接近,而且最近幾年經濟成長停滯不前,失業率高,又有財政赤字,而四個國家的字頭又剛剛好可以堆成一個「PIGS」字,所以許多人將它擺在一起使用。後來連愛爾蘭(Ireland)的經濟都開始出現問題,同樣面對財政赤字,所以大家就將愛爾蘭也歸納進去,讓歐豬四國變成歐豬五國(PIIGS)。
這「歐豬五國」在過去兩年間已經讓各國的股市心驚膽跳,所以台灣既使有中國經濟的利多加持,但馬英九執政三年多來,台灣的股市最高就漲到九千二百多點,連一萬點都碰不到,更難以像國民黨高喊一萬五千點、甚至兩萬點的指數躍動。
所以,在全球化的時代,沒有一個國家的經濟可以完全靠另一個國家的經濟而起飛,國民黨當初把跟中國經濟交流想像得太美,卻沒想到全球經濟會有那麼多問題,這是國民黨最大失策的地方,也是馬英九雖然不斷營造兩岸和平,但卻救不了台灣經濟的主因。
●美債危機帶來更大波動
最近一波全球經濟的變動,首先是由美債危機所引起,在美國兩黨到底要不要通過美債上限爭論不休,就已經讓全球的股市動盪不安,台灣的股市每天更是動輒下跌上百點。經過美國兩黨國會的折衝之後,美國債限雖然通過了,但瀰漫在國際社會一股不安的氣氛,仍然揮之不去。
其中最重要的是,全球是否會進入第二次衰退的疑慮,才是引發這次全球股災的最重要因素。畢竟,美國經濟遲滯,可能帶動全球再次進入像2008年的金融海嘯,這是所有的股市投資人最擔心的地方。以台灣為例,8月5日台灣投資人一天就殺出將近130億元融資,顯見大家對2008年金融海嘯的恐慌性。
當然,會引發台灣投資人非理性的殺出融資,想必是2008年由美國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已經讓大家賠怕了,所以一有風吹草動,大家就先保本為先。
而這些風吹草動,也不是沒來由,最早先是諾貝爾經濟得獎人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裡寫說,政府削減支出,疲弱的經濟會更低迷。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費爾德思丁接著提出美國經濟有五成機率會再陷入衰退的說法,接著華爾街分析師惠特妮更大膽的認為,由於美國地方政府財務因聯邦政府削減支出,而持續萎縮,企業開始裁員,美國經濟已經出現「第二次衰退的跡象」。甚至連曾任歐巴馬白宮最高經濟顧問的桑莫斯也警告,美國至少有33﹪的機會會陷入二次衰退危機。
這些預言一再出現以後,全球的恐慌指數便一再飆高,再加上歐盟執委會主席也警告,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可能擴散其他國家,他憂心全球經濟衰退陰影會再度浮現,於是反應恐慌指數的VIX急遽升高到31.8,悲觀加上恐慌性,終於引爆全球股市的大崩盤。
●股市的「黑色星期五」
全球經濟可能進入二次衰退的預言一再出來以後,首先是由歐洲股市開始崩盤,德國在8月4日跌了3.40﹪,8月5日跌了3.19﹪,兩天就跌掉6趴多;英國在8月4日跌3.43﹪,8月5日跌掉2.77﹪;法國兩天也跌掉6.97﹪;美國8月4日跌掉4.31﹪,這是引發台灣股市崩盤的主因,其他像澳洲8月5日跌掉4.21﹪,中國跌了2.15﹪,日本跌了3.72﹪,韓國跌了3.70﹪,香港跌了4.29﹪,新加坡跌了3.63﹪,台灣則是跌了5.58﹪,台灣在一天內所跌掉的趴數,幾乎是全球之冠,這不只反應台灣股市是淺碟型的市場,也顯現台灣股市投資人對台灣經濟不確定性,要比其他的國家高。
當然,全球發生股災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
1、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8月4日表示,目前歐元區經濟有下滑的跡象,經濟不確定性仍然很高,更糟的是經濟下挫風險加劇。
2、西班牙國債拍賣結果不如預期,引發市場對歐洲債務危機加劇的擔憂。歐債危機未解決,投資者覺得歐洲領導人在掩蓋問題的嚴重性。
3、美國公布7月就業統計,市場原本預期本次美國失業率會維持9.2﹪的高位不變,顯示美國經濟依舊疲軟不振。
4、悲觀經濟數據成為美股大跌的元凶,市場擔憂經濟恐怕會遭到二次衰退疑慮的衝擊,尤其是針對美國經濟惡化的擔憂。
5、歐債危機、美國經濟疲軟等多項利空同時發酵,市場累積一個多月的擔憂,突然爆發起恐慌,資金大舉從股市逃離,釀成全球股災。
6、分析師認為,美國股市和美國經濟都依賴政府支出,這次美股暴跌根源就是市場擔心政府正在失去對局勢的控制,尤其是二輪量化寬鬆措施都無法提振美國經濟,恐怕會導致全球經濟再墜入谷底。
當然,這次股災也會產生一些後遺症,包括有:
1、這波股災已經讓全球股市市值蒸發4.4兆萬美元,而台股單日市值就蒸發1.2兆,每位股民平均損失15萬元。
2、歐美各國股市及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大跌,恐慌情緒使市場對美元避險需求遽升,導致美元攀升。
3、市場大舉拋售資產增值現金,甚至黃金也遭拋售下跌,美國債券市場也陷入恐慌,一個月期國債甚至再現負收益率,為雷曼兄弟破產後首見,顯示美國債成為投資人搶進的避風港。
4、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副主席陳慶炎警告,美國下半年可能出現二次衰退,未來幾個月全球經濟恐怕會出現「完美風暴」,由歐美開始,最後影響亞洲。
5、台股融資戶慘遭殺戮,若被斷頭,恐怕會面臨系統性風險,除非短線美股大漲,帶動台股反彈,否則指數很難重回8100點。
6、分析師表示,美股暴跌,中國股市也遭殃,顯示中國股市近期走勢逐漸和國際接軌,中國8月9日所公布的七月統計數字,一般預料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將居高不下。
●美國信用評等被降
在全球預估可能發生二次衰退之際,美國的信用評等也被降到負面,也就是從過去的AAA降到AA+。這是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有史以來第一次把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所做出的第一次評級展望是「負面」的報告,這也是美國首次失去AAA的信用評級,這不只震撼了全球金融體系,美國財政部也立即回擊,說標準普爾的計算出現二兆美元的誤差,因此質疑報告的可信度。
但標準普爾既然開出第一槍,全球經濟景氣的二次衰退恐怕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為此,七大工業國家(G7)將於近日召開財長的緊急會議。而台灣為穩定新台幣的匯率,央行也在8月8日對股匯市的波動進行沙盤推演。
不管如何,一場新的經濟戰爭與貨幣大戰,將從美股的崩盤開始,各國為了穩定股匯市,日本極力讓日元升值,美國也將在信評被調降以後,找來七大工業國家一起背書,避免二次衰退引發像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同樣的中國是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如果美國為了救市,而在第三季採取「量化寬鬆政策」,這對中國也將是一大危機,畢竟,中國是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美國過不了這一關,中國變成是最大的受害者,而台灣這三年來依賴中國經濟日升,台灣當然也難以輕易的逃過難題。
(本文刊登於玉山周報,第112期,2011.8.10-8.16)
雖然這三年多來,馬政府也努力把兩岸關係搞好,希望藉由中國市場來提升台灣的經濟活力,但從今年8月5日股市5.58﹪的跌幅,可以想見,台灣的市場還是受到美國和歐洲影響最大,美國股市出了問題,全球還是要發生股災,雖然中國已經變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很明顯的,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還是沒有歐美來得管用。
●歐債危機的延續
從幾年前起,「金磚四國」被國際社會所稱道,對於新興國家的中國、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的發展,讓人看到新興國家發展的希望。但兩年前起,「歐豬五國」的債務危機,卻又變成新興世界經濟一顆顆的未爆彈。
「歐豬五國」這個名詞最早是由美國《新聞周刊》專欄作家Juliane Von Reppert-Bismarck在2008年7月7號發行的《新聞週刊》雜誌上刊登的文章「為甚麼豬不能飛」(Why Pigs Can't Fly)率先使用,本來只是指南歐四國,即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希臘(Greece)、西班牙(Spain)等四個國家組成的非正式經濟體。
由於這四個國家文化傳統、地理位置比較接近,而且最近幾年經濟成長停滯不前,失業率高,又有財政赤字,而四個國家的字頭又剛剛好可以堆成一個「PIGS」字,所以許多人將它擺在一起使用。後來連愛爾蘭(Ireland)的經濟都開始出現問題,同樣面對財政赤字,所以大家就將愛爾蘭也歸納進去,讓歐豬四國變成歐豬五國(PIIGS)。
這「歐豬五國」在過去兩年間已經讓各國的股市心驚膽跳,所以台灣既使有中國經濟的利多加持,但馬英九執政三年多來,台灣的股市最高就漲到九千二百多點,連一萬點都碰不到,更難以像國民黨高喊一萬五千點、甚至兩萬點的指數躍動。
所以,在全球化的時代,沒有一個國家的經濟可以完全靠另一個國家的經濟而起飛,國民黨當初把跟中國經濟交流想像得太美,卻沒想到全球經濟會有那麼多問題,這是國民黨最大失策的地方,也是馬英九雖然不斷營造兩岸和平,但卻救不了台灣經濟的主因。
●美債危機帶來更大波動
最近一波全球經濟的變動,首先是由美債危機所引起,在美國兩黨到底要不要通過美債上限爭論不休,就已經讓全球的股市動盪不安,台灣的股市每天更是動輒下跌上百點。經過美國兩黨國會的折衝之後,美國債限雖然通過了,但瀰漫在國際社會一股不安的氣氛,仍然揮之不去。
其中最重要的是,全球是否會進入第二次衰退的疑慮,才是引發這次全球股災的最重要因素。畢竟,美國經濟遲滯,可能帶動全球再次進入像2008年的金融海嘯,這是所有的股市投資人最擔心的地方。以台灣為例,8月5日台灣投資人一天就殺出將近130億元融資,顯見大家對2008年金融海嘯的恐慌性。
當然,會引發台灣投資人非理性的殺出融資,想必是2008年由美國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已經讓大家賠怕了,所以一有風吹草動,大家就先保本為先。
而這些風吹草動,也不是沒來由,最早先是諾貝爾經濟得獎人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裡寫說,政府削減支出,疲弱的經濟會更低迷。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費爾德思丁接著提出美國經濟有五成機率會再陷入衰退的說法,接著華爾街分析師惠特妮更大膽的認為,由於美國地方政府財務因聯邦政府削減支出,而持續萎縮,企業開始裁員,美國經濟已經出現「第二次衰退的跡象」。甚至連曾任歐巴馬白宮最高經濟顧問的桑莫斯也警告,美國至少有33﹪的機會會陷入二次衰退危機。
這些預言一再出現以後,全球的恐慌指數便一再飆高,再加上歐盟執委會主席也警告,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可能擴散其他國家,他憂心全球經濟衰退陰影會再度浮現,於是反應恐慌指數的VIX急遽升高到31.8,悲觀加上恐慌性,終於引爆全球股市的大崩盤。
●股市的「黑色星期五」
全球經濟可能進入二次衰退的預言一再出來以後,首先是由歐洲股市開始崩盤,德國在8月4日跌了3.40﹪,8月5日跌了3.19﹪,兩天就跌掉6趴多;英國在8月4日跌3.43﹪,8月5日跌掉2.77﹪;法國兩天也跌掉6.97﹪;美國8月4日跌掉4.31﹪,這是引發台灣股市崩盤的主因,其他像澳洲8月5日跌掉4.21﹪,中國跌了2.15﹪,日本跌了3.72﹪,韓國跌了3.70﹪,香港跌了4.29﹪,新加坡跌了3.63﹪,台灣則是跌了5.58﹪,台灣在一天內所跌掉的趴數,幾乎是全球之冠,這不只反應台灣股市是淺碟型的市場,也顯現台灣股市投資人對台灣經濟不確定性,要比其他的國家高。
當然,全球發生股災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
1、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8月4日表示,目前歐元區經濟有下滑的跡象,經濟不確定性仍然很高,更糟的是經濟下挫風險加劇。
2、西班牙國債拍賣結果不如預期,引發市場對歐洲債務危機加劇的擔憂。歐債危機未解決,投資者覺得歐洲領導人在掩蓋問題的嚴重性。
3、美國公布7月就業統計,市場原本預期本次美國失業率會維持9.2﹪的高位不變,顯示美國經濟依舊疲軟不振。
4、悲觀經濟數據成為美股大跌的元凶,市場擔憂經濟恐怕會遭到二次衰退疑慮的衝擊,尤其是針對美國經濟惡化的擔憂。
5、歐債危機、美國經濟疲軟等多項利空同時發酵,市場累積一個多月的擔憂,突然爆發起恐慌,資金大舉從股市逃離,釀成全球股災。
6、分析師認為,美國股市和美國經濟都依賴政府支出,這次美股暴跌根源就是市場擔心政府正在失去對局勢的控制,尤其是二輪量化寬鬆措施都無法提振美國經濟,恐怕會導致全球經濟再墜入谷底。
當然,這次股災也會產生一些後遺症,包括有:
1、這波股災已經讓全球股市市值蒸發4.4兆萬美元,而台股單日市值就蒸發1.2兆,每位股民平均損失15萬元。
2、歐美各國股市及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大跌,恐慌情緒使市場對美元避險需求遽升,導致美元攀升。
3、市場大舉拋售資產增值現金,甚至黃金也遭拋售下跌,美國債券市場也陷入恐慌,一個月期國債甚至再現負收益率,為雷曼兄弟破產後首見,顯示美國債成為投資人搶進的避風港。
4、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副主席陳慶炎警告,美國下半年可能出現二次衰退,未來幾個月全球經濟恐怕會出現「完美風暴」,由歐美開始,最後影響亞洲。
5、台股融資戶慘遭殺戮,若被斷頭,恐怕會面臨系統性風險,除非短線美股大漲,帶動台股反彈,否則指數很難重回8100點。
6、分析師表示,美股暴跌,中國股市也遭殃,顯示中國股市近期走勢逐漸和國際接軌,中國8月9日所公布的七月統計數字,一般預料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將居高不下。
●美國信用評等被降
在全球預估可能發生二次衰退之際,美國的信用評等也被降到負面,也就是從過去的AAA降到AA+。這是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有史以來第一次把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所做出的第一次評級展望是「負面」的報告,這也是美國首次失去AAA的信用評級,這不只震撼了全球金融體系,美國財政部也立即回擊,說標準普爾的計算出現二兆美元的誤差,因此質疑報告的可信度。
但標準普爾既然開出第一槍,全球經濟景氣的二次衰退恐怕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為此,七大工業國家(G7)將於近日召開財長的緊急會議。而台灣為穩定新台幣的匯率,央行也在8月8日對股匯市的波動進行沙盤推演。
不管如何,一場新的經濟戰爭與貨幣大戰,將從美股的崩盤開始,各國為了穩定股匯市,日本極力讓日元升值,美國也將在信評被調降以後,找來七大工業國家一起背書,避免二次衰退引發像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同樣的中國是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如果美國為了救市,而在第三季採取「量化寬鬆政策」,這對中國也將是一大危機,畢竟,中國是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美國過不了這一關,中國變成是最大的受害者,而台灣這三年來依賴中國經濟日升,台灣當然也難以輕易的逃過難題。
(本文刊登於玉山周報,第112期,2011.8.10-8.16)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