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右派反多元社會 凸顯東西文化衝突

◎ 沈明室
因 為每年頒授諾貝爾和平獎項而被視為和平國度象徵的挪威,在今年七月二十三日竟然爆發同一人所為的兩起恐怖攻擊事件,不僅造成超過七十六人死亡,這次的暴力慘劇也使得挪威的和平中立形象蒙上陰影。其實,當恐怖攻擊事件發生時,許多媒體第一時間立即聯想到可能是伊斯蘭恐怖分子為了替賓拉登復仇,發起對參與及支持反恐戰爭國家的攻擊行動。荒謬的是,竟有伊斯蘭恐怖組織出面承認策畫攻擊行動。但經過調查之後,出乎意料之外,居然是一名有正當工作,卻極度自戀的右翼人士布雷維克,因為出於歐洲逐漸伊斯蘭化的焦慮,並且反對左派政黨的多元文化政策,讓許多伊斯蘭人士進入歐洲,才促成他殺害無辜的動機。
從「九一一事件」以來,歐洲一直非常關注伊斯蘭恐怖主義的攻擊行動,此次挪威攻擊事件的發生,似乎標誌著右翼分子反對伊斯蘭種族與文化進入歐洲所發起的暴力行動,隱然成為新形態的恐怖主義,並且源自於伊斯蘭文明與基督教文明反恐戰爭的後遺症。歐洲恐怖主義的分類與運作
歐盟刑警組織有關恐怖主義的報告,將歐洲恐怖主義區分為伊斯蘭主義者、種族民族主義者、分離主義者、左翼及無政府主義者、右翼恐怖主義及單一議題訴求恐怖主義者。伊斯蘭恐怖主義是指同情伊斯蘭恐怖組織,或是中東地區伊斯蘭恐怖組織在歐洲的分支機構所採取的恐怖攻擊行動。例如在二○○四年西班牙馬德里車站及二○○五年英國倫敦爆炸案,都是伊斯蘭恐怖組織所為。
在種族民族主義與分離主義恐怖主義方面,多數集中在法國的科西嘉島及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區。如「巴斯克民族和自由組織」就被美國及歐盟列為恐怖組織。左翼與無政府恐怖主義方面,主要集中在希臘、義大利、西班牙與德國,所造成影響較輕微;其動機主要是國內政治的需求。主要的恐怖主義組織有「革命人民解放政黨/陣線」,無政府主義之恐怖團體計有「非官方無政府主義聯邦」。右翼恐怖主義方面,通常是以極端主義而不是恐怖主義來定位,但右翼極端主義活動仍為組織性且跨國性。計有「安提納粹陣線」、「血腥、領土及榮譽」等組織;上述組織都是延續性的,其攻擊的次數已經下降。
在單一議題的恐怖主義方面,二○○九年在奧地利及法國發生單一議題恐怖主義者的攻擊事件,其他成員國則將動物權利犯罪活動視為極端主義者。這些單一議題極端主義者使用「改良式爆炸裝置」進行攻擊行動,以凸顯其政治主張與訴求。
根據挪威警方調查結果,此次挪威恐怖攻擊事件兇嫌布雷維克一向仇視左派社會主義政黨,強調開啟一場歐洲人的聖戰,才能完全淨化受伊斯蘭「污染」的歐洲。從其主張來看,其實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右翼分子的攻擊行動,且非常高調的以為暴力行動是在實踐理想,冷血的態度令人心生恐懼。
挪威恐怖攻擊的政治與社會因素
平心而論,挪威右翼恐怖組織尚未蓬勃發展,雖然有少數政黨如進步黨持續推廣極右派主張,但是仍採取政黨政治路線,希望透過議會政治推動相關的政見,卻因為主張較為偏激,無法獲得多數人的支持。以此次攻擊事件的兇嫌布雷維克為例,他曾參加挪威極右派的進步黨長達十年,但因為對政黨政治的議會路線失望,轉而主張採取暴力手段,以「搶救」逐步被伊斯蘭化的歐洲。當布雷維克在退出進步黨後,便積極與歐洲的激進右派團體,如英國保衛陣線接觸,這個團體經常發表反伊斯蘭教的意識形態,宣揚以激進暴力行動,改變英國政府接受移民的政策。
然而在一個開放多元的社會中,追求單一種族所成立的國家,已經不合時宜,更何況以暴力做為手段,希望藉此改變政府政策,更對社會大眾缺乏說服力,因而造成兩種極端現象的發展。一方面歐洲國家非常擔心更多伊斯蘭人士進入歐洲,讓伊斯蘭激進組織在歐洲蓬勃發展,造成反恐預防工作困難度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因為歐洲社會伊斯蘭人士增加,引起右派激進主義者排他性主張的出現,激化內部的衝突。雖然極右派的人數不多,但只要發生一次,對社會穩定所造成的震撼卻是非常嚴重的。如美國在一九九五年曾經發生右翼分子麥克維,在奧克拉荷馬市的一棟聯邦大樓內引爆汽車炸彈,結果造成一六八人死亡的悲劇。
挪威恐怖攻擊事件影響所及,英國政府已提高警覺,嚴防明年倫敦奧運時可能發生的暴力攻擊。此外,德國本來就有極右派的新納粹團體,過去幾年來,右翼新納粹主義者經常攻擊伊斯蘭的土耳其移民的事件,德國政府也擔心會有骨牌效應,引發右翼與伊斯蘭教徒的暴力衝突。另法國極右派政黨民族陣線因為挪威攻擊事件而受到關注,法國情治單位則將三四百名右翼分子列為監控對象。
未來歐洲反恐的省思
歐盟恐怖主義對於網路科技的運用愈來愈普遍,如網際網路及通訊工具的運用,如網路社群、即時通都被恐怖組織用來作為宣揚訴求、組織活動、收集未來目標資訊、號召攻擊、告知其他組織訊息、以最大誘因招募新血等。在微網誌日益流行下,不論伊斯蘭教或是右翼恐怖組織成員及國家內恐怖組織的聯絡管道更加多元化,而且布雷維克透過網站郵購方式,從英國貿易商購得製作爆裂物的硫磺粉、防護衣和達姆彈頭的製作工具,以及從香港貿易商買到步槍握把;自中國大陸購入可變焦距的單筒望遠鏡;從美國零售商買到手槍刺刀等,更顯示網路已成為恐怖犯罪工具獲得的重要平臺。
除了網路運用之外,因為歐洲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增加,對於外來移民的福利與就業機會的競爭,也會引來右翼不滿分子人數的增加,而且相關的包裝反猶太及仇外情緒的宣傳愈趨專業,更在社群網絡日益活躍。右翼極端主義的公開宣言經常會觸發極端左翼組織的反對運動。這類衝突無可避免地會演變為肢體衝突。如挪威警方在今年公開出版的國家安全展望報告中,已預見未來右翼激進分子可能會提高行動層級,當左右兩個不同主張團體對立衝突時,將直接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因為挪威一向是和平穩定國家,犯罪率不高,所以警察面對重大治安或攻擊事件應變明顯不足。根據挪威總理史托騰柏格的說法,這次事件是挪威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暴力犯罪。但是挪威警方反應不及所造成的嚴重後果,更加證明挪威情治機構對發生恐怖攻擊可能性掉以輕心。在此次事件後,歐洲國家勢必會以此事件為戒,關注右翼恐怖組織所可能造成的安全威脅,並完成相關的應變準備工作。
(作者為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