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第一次去中國的大連,看到停泊在大連港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還僅是一艘沒有任何裝備的空殼航母,既使如此,但在靠近大連港的一間大飯店頂樓,還是設有望眼鏡,只要投入人民幣一元,就可以讓大家觀看這艘幾近報廢的航空母艦。
但是,最近香港大公報報導,近日一組最新的瓦良格號航母圖現身網路。圖中能看到艦上施工腳手架已經基本拆除。有媒體記者接近瓦良格號,發現航母的甲板相比一個月前整潔許多。艦載機助降裝置菲涅爾雙棱鏡已經安裝到位,後半部飛行甲板艦區已經畫出,同時開始有大量海軍人員列隊在艦上熟悉環境。7月31日17時許,有數百人在甲板上統一列隊,大概半小時後解散。
有記者在現場觀察期間看到,瓦良格號航母煙囪短時間內兩次冒出黑煙,說明動力系統正在加緊試驗,同時桅桿最高位置上的雷達天線一直不停轉動。到天色漸暗時,瓦良格號上依然挑燈夜戰,繼續處於施工狀態。
這艘原本預定8月1日要開始試航的航母,不知為何被延宕到8月15日才進行試航行動。事實上,這艘航母的編制已經完成,目前歸屬海軍司令部直接管轄,行動要報中央軍委批准,級別屬於正師級,李曉岩現在的軍銜是大校。航母編隊現在還沒有服役到哪個艦隊,未來在東海、北海或者南海三個艦隊服役的可能性都存在。
而被指定為首任航母艦長,中國海軍少將楊毅表示,航母艦長一般只管航空母艦,不管編隊,艦長的職責只確保航母的航線正確,能夠進行對空作戰和對海作戰的航線和航速的調整。事實上,航母上還有一個飛行聯隊,在國外發達國家也是上校級,跟航空母艦艦長是同等級別的。此外,航母上還有一個航母戰鬥群指揮官,一般是海軍少將,有一個小參謀部,整個指揮航母編隊,包括航母本身、護航艦艇、水面艦艇,還有其他的作戰平台。
● 瓦良格航母的由來
瓦良格號與目前俄羅斯服役中的「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屬同一級別,俄羅斯為了取得跟印度聯盟,也曾想送一艘給印度,但就怕印度無法維護這樣龐大航空母艦的費用,所以遲遲沒有做出贈送的動做。
瓦良格號在蘇聯時期原先計劃把號碼編為1143.6號的重型航空巡洋艦。當時,蘇聯設想把該級航母建造成一種九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性能與美國配備有蒸汽彈射器的航母相似。不過,由於資金緊缺,再加上現代航母的複雜性,蘇聯被迫降低標準。最終,該級航母在建造完成後為65000噸級,且放棄配備蒸汽彈射器,轉而採用滑跳式甲板。
但是1988年下水後,瓦良格號尚未完成儀表裝置,蘇聯就已經解體,由於船隻在烏克蘭建造,因此蘇聯解體後這艘建造中的航空母艦就由烏克蘭接收。一直到1991年,該艦建造率只達68%。
由於冷戰後烏克蘭經濟狀況無力建造如此複雜的艦船,因此建造計劃也就終止,瓦良格號也就閒置在烏克蘭造船廠好幾年,直到1997年詹氏雜誌報導「瓦良格號即將解體」,這艘半途而廢的航艦才再度引起世人關注,不過當年的工程並非解體,而是將船上所有機電設備通通拆除,拆除機電後的空船烏克蘭發出希望以 2000萬美金的代價拆除此艘船艦的訊息。
當時中國為了擁有航空母艦,遂偽裝由香港的「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作為白手套向烏克蘭表達購買意願,並在當年簽訂合約,還佯稱購買後將作為澳門海上賭場使用。這期間日本、美國等國也有意購買該艦,以阻撓中國的購買行動,但是由於美、日開出的價格烏克蘭認為不合理,因而烏克蘭放棄了與美、日的交易。
中國和烏克蘭達成交易後,在該艦拖往中國的途中,土耳其方面以無動力大型航艦的拖運如發生意外,有可能阻塞博斯普魯斯海峽或達達尼爾海峽為由,拖延發放航行許可;經過中國多次外交協商後於2001年達成協議放行,後經歷四個月的航行在2002年3月3日拖抵大連港,結束了歷時四個月、花費500萬美元、航程一萬五千二百海里的跋涉。
●瓦良格號裝備進展神速
從2010年開始,中國裝備瓦良格號的速度加快,這有點像中國高鐵的進展一樣,先從普通火車「提速」,再增建高速鐵路,這之中有一半是從國外引進的技術。
瓦良格號也一樣,從粉刷、瘦身、換桅杆後,最近已經有明顯的開盾跡象,兩個明顯地相控陣雷達安裝位置顯現出來,並且有跡象表明,瓦良格號已經安裝頂板雷達。中國期待早日服役,船體部分已經粉飾一新。
中國在瓦良格號上可沒少花心血和精力,當然這些完全是拜中國所謂的友邦所賜。說到瓦良格號,還是忍不住說一下它的歷程,當時的前蘇聯與老美爭霸,在航母建造方面已經擁有了不少經驗和實力,蘇聯在只有一艘庫艦的情況下,實施遠海作戰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於是瓦良格號與1985年開始製造,並於1988年底就實現了下水。也就是在建造一艘庫艦時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並成功的運用於瓦良格號上面。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上來說,瓦良格號雖是庫艦的姊妹艦(原形一樣),但性能和工藝肯定優於庫艦,某種意義上來說,有必要對瓦良格號上面,需要很多方面去瞭解。
就航母本身,中國應該是以蘇聯未完工的烏裡揚諾夫斯克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做為版本,發展自己的航空母艦。其排水量達80000噸以上,滿載排水量可達 95000噸以上。載固定翼飛機70架以上。採用核動力,蒸汽輪機,航速最大可達30節。並佈置完整的遠、中、近程艦空飛彈,全部採用垂直發射。配備各種對空、對海等搜索雷達,艦島並做簡潔、隱射化處理。最值得一提的是烏裡揚諾夫斯克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居然有了2個蒸汽彈射器,看來俄羅斯人也知道沒有彈射器的缺點了,不僅無法起飛預警機,連攜帶重型反艦飛彈的戰機都無法加滿油起飛。
●中國改裝航母的瓶頸
事實上,中國在改裝瓦良格號航母也有它的技術瓶頸,這主要是在艦載機、彈射器、以及航母上的「神經中樞」--C4ISR系統和航母編隊的附屬軍艦等。
首先對中國海軍來說這個彈射器問題比較複雜,如果中國海軍選擇的是大型航母,由於航母本身起飛跑道長度不算短,加上使用重型艦載機完全可以採用俄羅斯已經使用成熟的滑躍式起飛方式即可。但中國海軍如果是選擇中型航母則由於受艦體跑道長度等本身條件的限制,就是配備中型艦載機,也需要安裝電磁或蒸汽彈射器。這對中國海軍來講是一個從來沒有使用過,國外也不可能有任何國家會賣給中國的重大技術專案。
其次是,中國也應該清楚認識到中國的未來艦載機,以及世界空軍第四代戰機相比可能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中國空軍目前裝備的和即將投入現役飛機裡沒有一種具備航母艦載機條件的戰機。中國空軍通過過去10年的改造已經完成從二代戰機到將三代戰機作為主力飛機的升級換代工作。但隨著中國航空工業通過引進和生產俄羅斯的三代戰機取得的寶貴經驗,以及中國自己的航空製造領域的取得的進步,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可以自主生產三代軍用飛機整機的少數幾個航空大國之一。
過去中國一直想建造「藍水海軍」,目前在主力驅逐艦和護衛艦的建造數量還是軍艦本身的作戰水準都已經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所以中國海軍藍水艦隊的雛形已經顯現出來。作為一個國家藍水海軍艦隊所必須裝備的艦艇除了航母之外都已具備。其它作為航母編隊的附屬艦艇,包括中國海軍的驅護艦隊、核潛艇、遠洋大型補給船、都已經投入現役。現在只是還沒有巡洋艦和艦隊指揮艦。另外最重要的還是航空母艦,如果這些配備都能夠完成,那麼中國建構一個完整的「藍水海軍」將為其不遠,這也是美國最憂慮的地方。
1990年代美國一些戰略專家最大的憂慮,就是在歐亞大陸可能出現一個新的強國,如果中國因為擁有航母,而在歐亞大陸崛起,這對美國的圍堵戰略,將成為巨大的挑戰。
(本文轉載於玉山周報,第113期,2011.8.17-23)
但是,最近香港大公報報導,近日一組最新的瓦良格號航母圖現身網路。圖中能看到艦上施工腳手架已經基本拆除。有媒體記者接近瓦良格號,發現航母的甲板相比一個月前整潔許多。艦載機助降裝置菲涅爾雙棱鏡已經安裝到位,後半部飛行甲板艦區已經畫出,同時開始有大量海軍人員列隊在艦上熟悉環境。7月31日17時許,有數百人在甲板上統一列隊,大概半小時後解散。
有記者在現場觀察期間看到,瓦良格號航母煙囪短時間內兩次冒出黑煙,說明動力系統正在加緊試驗,同時桅桿最高位置上的雷達天線一直不停轉動。到天色漸暗時,瓦良格號上依然挑燈夜戰,繼續處於施工狀態。
這艘原本預定8月1日要開始試航的航母,不知為何被延宕到8月15日才進行試航行動。事實上,這艘航母的編制已經完成,目前歸屬海軍司令部直接管轄,行動要報中央軍委批准,級別屬於正師級,李曉岩現在的軍銜是大校。航母編隊現在還沒有服役到哪個艦隊,未來在東海、北海或者南海三個艦隊服役的可能性都存在。
而被指定為首任航母艦長,中國海軍少將楊毅表示,航母艦長一般只管航空母艦,不管編隊,艦長的職責只確保航母的航線正確,能夠進行對空作戰和對海作戰的航線和航速的調整。事實上,航母上還有一個飛行聯隊,在國外發達國家也是上校級,跟航空母艦艦長是同等級別的。此外,航母上還有一個航母戰鬥群指揮官,一般是海軍少將,有一個小參謀部,整個指揮航母編隊,包括航母本身、護航艦艇、水面艦艇,還有其他的作戰平台。
● 瓦良格航母的由來
瓦良格號與目前俄羅斯服役中的「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屬同一級別,俄羅斯為了取得跟印度聯盟,也曾想送一艘給印度,但就怕印度無法維護這樣龐大航空母艦的費用,所以遲遲沒有做出贈送的動做。
瓦良格號在蘇聯時期原先計劃把號碼編為1143.6號的重型航空巡洋艦。當時,蘇聯設想把該級航母建造成一種九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性能與美國配備有蒸汽彈射器的航母相似。不過,由於資金緊缺,再加上現代航母的複雜性,蘇聯被迫降低標準。最終,該級航母在建造完成後為65000噸級,且放棄配備蒸汽彈射器,轉而採用滑跳式甲板。
但是1988年下水後,瓦良格號尚未完成儀表裝置,蘇聯就已經解體,由於船隻在烏克蘭建造,因此蘇聯解體後這艘建造中的航空母艦就由烏克蘭接收。一直到1991年,該艦建造率只達68%。
由於冷戰後烏克蘭經濟狀況無力建造如此複雜的艦船,因此建造計劃也就終止,瓦良格號也就閒置在烏克蘭造船廠好幾年,直到1997年詹氏雜誌報導「瓦良格號即將解體」,這艘半途而廢的航艦才再度引起世人關注,不過當年的工程並非解體,而是將船上所有機電設備通通拆除,拆除機電後的空船烏克蘭發出希望以 2000萬美金的代價拆除此艘船艦的訊息。
當時中國為了擁有航空母艦,遂偽裝由香港的「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作為白手套向烏克蘭表達購買意願,並在當年簽訂合約,還佯稱購買後將作為澳門海上賭場使用。這期間日本、美國等國也有意購買該艦,以阻撓中國的購買行動,但是由於美、日開出的價格烏克蘭認為不合理,因而烏克蘭放棄了與美、日的交易。
中國和烏克蘭達成交易後,在該艦拖往中國的途中,土耳其方面以無動力大型航艦的拖運如發生意外,有可能阻塞博斯普魯斯海峽或達達尼爾海峽為由,拖延發放航行許可;經過中國多次外交協商後於2001年達成協議放行,後經歷四個月的航行在2002年3月3日拖抵大連港,結束了歷時四個月、花費500萬美元、航程一萬五千二百海里的跋涉。
●瓦良格號裝備進展神速
從2010年開始,中國裝備瓦良格號的速度加快,這有點像中國高鐵的進展一樣,先從普通火車「提速」,再增建高速鐵路,這之中有一半是從國外引進的技術。
瓦良格號也一樣,從粉刷、瘦身、換桅杆後,最近已經有明顯的開盾跡象,兩個明顯地相控陣雷達安裝位置顯現出來,並且有跡象表明,瓦良格號已經安裝頂板雷達。中國期待早日服役,船體部分已經粉飾一新。
中國在瓦良格號上可沒少花心血和精力,當然這些完全是拜中國所謂的友邦所賜。說到瓦良格號,還是忍不住說一下它的歷程,當時的前蘇聯與老美爭霸,在航母建造方面已經擁有了不少經驗和實力,蘇聯在只有一艘庫艦的情況下,實施遠海作戰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於是瓦良格號與1985年開始製造,並於1988年底就實現了下水。也就是在建造一艘庫艦時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並成功的運用於瓦良格號上面。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上來說,瓦良格號雖是庫艦的姊妹艦(原形一樣),但性能和工藝肯定優於庫艦,某種意義上來說,有必要對瓦良格號上面,需要很多方面去瞭解。
就航母本身,中國應該是以蘇聯未完工的烏裡揚諾夫斯克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做為版本,發展自己的航空母艦。其排水量達80000噸以上,滿載排水量可達 95000噸以上。載固定翼飛機70架以上。採用核動力,蒸汽輪機,航速最大可達30節。並佈置完整的遠、中、近程艦空飛彈,全部採用垂直發射。配備各種對空、對海等搜索雷達,艦島並做簡潔、隱射化處理。最值得一提的是烏裡揚諾夫斯克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居然有了2個蒸汽彈射器,看來俄羅斯人也知道沒有彈射器的缺點了,不僅無法起飛預警機,連攜帶重型反艦飛彈的戰機都無法加滿油起飛。
●中國改裝航母的瓶頸
事實上,中國在改裝瓦良格號航母也有它的技術瓶頸,這主要是在艦載機、彈射器、以及航母上的「神經中樞」--C4ISR系統和航母編隊的附屬軍艦等。
首先對中國海軍來說這個彈射器問題比較複雜,如果中國海軍選擇的是大型航母,由於航母本身起飛跑道長度不算短,加上使用重型艦載機完全可以採用俄羅斯已經使用成熟的滑躍式起飛方式即可。但中國海軍如果是選擇中型航母則由於受艦體跑道長度等本身條件的限制,就是配備中型艦載機,也需要安裝電磁或蒸汽彈射器。這對中國海軍來講是一個從來沒有使用過,國外也不可能有任何國家會賣給中國的重大技術專案。
其次是,中國也應該清楚認識到中國的未來艦載機,以及世界空軍第四代戰機相比可能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中國空軍目前裝備的和即將投入現役飛機裡沒有一種具備航母艦載機條件的戰機。中國空軍通過過去10年的改造已經完成從二代戰機到將三代戰機作為主力飛機的升級換代工作。但隨著中國航空工業通過引進和生產俄羅斯的三代戰機取得的寶貴經驗,以及中國自己的航空製造領域的取得的進步,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可以自主生產三代軍用飛機整機的少數幾個航空大國之一。
過去中國一直想建造「藍水海軍」,目前在主力驅逐艦和護衛艦的建造數量還是軍艦本身的作戰水準都已經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所以中國海軍藍水艦隊的雛形已經顯現出來。作為一個國家藍水海軍艦隊所必須裝備的艦艇除了航母之外都已具備。其它作為航母編隊的附屬艦艇,包括中國海軍的驅護艦隊、核潛艇、遠洋大型補給船、都已經投入現役。現在只是還沒有巡洋艦和艦隊指揮艦。另外最重要的還是航空母艦,如果這些配備都能夠完成,那麼中國建構一個完整的「藍水海軍」將為其不遠,這也是美國最憂慮的地方。
1990年代美國一些戰略專家最大的憂慮,就是在歐亞大陸可能出現一個新的強國,如果中國因為擁有航母,而在歐亞大陸崛起,這對美國的圍堵戰略,將成為巨大的挑戰。
(本文轉載於玉山周報,第113期,2011.8.17-23)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