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蘇紫雲 (前國安會研究員)
中國軍事威脅對台灣已經是迫切的危機,美國防部近年公布的「中國軍力」報告再度明白指出,台海軍力已經失衡,解放軍在質量上都已超越國軍。易言之,此種軍事情況若再惡化,台海的軍事主動權將完全易手,中國攻打台灣的時間、手段,可由共軍單方面決定,國軍的接戰能力已經不構成障礙,共軍在戰場上可享有最大的行動自由。
2020 的共軍威脅究竟如何,雖然沒有水晶球可以告訴我們,但有一個相對可信的評估方式,也就是共軍與美軍的「技術代差」。一般估計,目前共軍落後美軍與西方國家的軍隊約15 年左右,但若加計技術擴散、經濟發展所帶來的「隔代升級」效應,未來的技術落差可拉近至10年左右。也就是說,國軍在2020 年面對的共軍,約略等同2010 年的美軍戰力水準。屆時除了更多更精準的彈道、巡弋飛彈外,航艦、匿蹤戰機都將成為共軍新寵,保衛台灣的國軍將更為傷神。
北京合理化戰爭選項
台海和平是台、中兩國與周邊各國的共同利益,然而中國挾著綜合國力大幅增加,加上大一統的落後意識型態,雖一方面喊出「軍事互信」,但如徐才厚這類共軍將領仍揚言「武力係針對未統一地區」,在兩手策略下,難保北京不對台鋌而走險。換句話說,中國軍力站在「經濟的肩榜上」猛爆發展,加上北京本著舊世紀的民族主義思維,以武力逼使台灣就範的成功機率大為增加,在中南海的戰略選項中,若台灣「長期拒絕統一」,那麼戰爭自然就成了「理性」的政策選項。而台灣防衛力量若繼續原地踏步,將進一步誘使北京鷹派採取冒進行動。
事實上,由1992 年引進Su-27 戰機開始,解放軍在17 年間像是練了易筋經一樣脫胎換骨,除傳統的陸、海、空三軍各種新式裝備陸續到位之外,二砲部隊、航天(太空)、乃至於資訊部隊的戰力發展都快速發展,可說是「新三軍」。
二砲部隊專長「隔山打牛」,除對台發動遠距直接攻擊外,也肩負阻嚇、遲滯美軍進入接戰區的功能,如同「天眼」的航天部隊則藉由衛星發揮戰區偵察、指管通信、精密導航的作用,在台海戰場扮演「看得到、打不到」的角色,資訊部隊的網路戰則是「看不到、打得到」,藉網路攻擊癱瘓國軍指揮體制、乃至擾亂電力、金融、交通等資訊系統,攻擊各網路節點與伺服主機,造成類似捷運「柵湖線」系統當機一般,拿住台灣網路系統的「任督二脈」讓基礎設施全面停擺,進一步削弱台灣總體反應能力。
經濟和平論不可靠
在這些威脅下,馬政府的中國政策似乎架構在「經濟和平」論的幻想之中,寄望藉由ECFA 等手段加強兩國的經濟鏈結,也就能構築台海的和平陣地。遺憾的是,歷史上想倚賴經濟和平的下場多是戰爭。 1914 年一次大戰爆發前夕,歐陸一片歌舞昇平,各主流意見都認為戰爭打不起來,主因是「各國的經濟利益犬牙交錯」,戰爭沒有國家會有好處,因此也就不會發生。1941 年日本對美國珍珠港攻擊前夕,情勢雖然緊張,但美國也認為日本不會開戰,因為東京的石油與經濟都依賴美國。
特別是中國慣用的策略就是「談打互用」,目的就是在塑造絕對有利的時機,一次徹底吃掉對手。中國內戰時如此、韓戰時如此、越戰時依然如此。馬政府想倚賴經濟關係維繫和平,恐怕是催化台海戰爭的種子加速發芽。
相較共軍的大幅躍進,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由於國民黨惡意阻擾,國軍主戰裝備無法提升,反彈道飛彈、潛艦、反潛機等主要的軍事投資都告停滯。2008 年國民黨執政後,也無心於軍力整備,因此國軍的戰力進步程度不甚樂觀。明白的說,屆時國軍就像是拿著手槍去跟擁有衝鋒槍的共軍拚命,在質量都落後的情況下,國軍如何成為打敗巨人的大衛,成功守護台灣,就只能倚賴戰略智慧了。台灣要打贏未來戰爭,不是一兵一槍的純軍事問題,最重要的反而是非軍事問題。
政治是軍事的上層建築,台灣最大的戰略資產,絕不是飛機、坦克、大砲等有形的軍事力量,而是民主政治與民心士氣。民主體制及自由的價值,將是爭取國際支持的最大力量。馬政府傾斜的中國政策,對國內外釋放出錯誤訊息,若不予以扭轉,將嚴重腐蝕台灣心防與國際支持。
國家武裝力量的目的在於確保生存、繁榮,就如同雷根的名言:「有實力就有和平」。中國一再公開揚言以武力攻擊台灣,這也一再說明台灣面對的是真實的威脅。台灣有權利保護自己的生存,自由的價值,以及民主生活,因此維持自衛的決心武力也就顯得更為重要。
當然,心防的建立不是八股教條的「愛國」、「愛台灣」口號喊喊,而是更深刻的作法讓人民與土地結合,各國強化公民防衛意識的作法甚多,有心人士不妨參考。
人類有追求安全的權利,作為台灣人更有此需要。就如同傑佛遜的精神,「我們學習軍事,是要讓下一代能夠學習藝術、文學」,台灣應鞏固自我保護的防衛決心,支撐和保衛繁榮景象的卻是隱身於后、靈敏應變、隨機而動的全民防衛,將是抵禦中國威脅的最佳防衛縱深。
創造戰略價值 結合盟國利益
跟講究「地點」的房產原則一樣,上天賦予台灣的地緣位置是另一無價戰略資產。除了是東亞海空交通的樞紐外,更是陸權與海權的板塊交接處,同時又是台灣、新加坡、澳洲此一「亞太黃金戰略三角」的頂點,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特別是,中國的軍事崛起使得陸權與海權交鋒的「戰略鋒面」出現在第一島鏈,此一特殊戰略地位賦予台灣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
因此,台灣不僅要有絕對的自我防衛能力,也需為區域安全做出貢獻。台灣為標準的海洋國家,因此無論就國家防衛特性抑或地緣政治而言,發展適度的海權影響力將是我國國家防衛的重要礎石。對於我們的盟友而言,擁有強大海上力量的台灣,亦更將被視為「安全伙伴」而非「安全依賴者」,台灣的安全問題將更為國際化,有利於我國家安全,同時也照顧盟邦的安全利益。
進一步看,台灣周邊是重要的國際水域,東亞對外的主要航線皆在鄰近台灣。同時台灣也鄰近南海、東南亞等海盜出沒,卻是國際重要貿易航道所在的國際水域。
海盜的威脅有多嚴重?依照「國際海事組織」(Inyernational Maritime Orgnisation, IMO) 統計,迄今所接獲的海盜事件,由1984 年累計至今為4,296 件,而2006 年為241 件。平均每年造成實際商業損失約達160 億美元之譜。
面對此一情勢,特別是我國的海上武力,包括海軍、海巡署等,實力在亞洲中排名前五大,也因此,台灣的武裝力量對於區域安全事務可以採取積極的態度參與,以善盡區域成員的責任。反海盜、反恐、反走私偷渡,及海上救難等非傳統安全事務。
同時,台灣周邊水域潛藏龐大資源,除各類底土資源外,黑潮所能提供的洋流發電電量超過台灣所需的兩倍,若予合理開發,不僅可滿足台灣全國所需,更可輸出,這都是我國海洋國力的新利基。
簡單說,我國在國防力量上的投資,不僅可以滿足自衛的需求,更可保護商業利益,並與盟邦共享安全利益。
精兵簡政才有戰力
國軍經過數年的努力兵力規模已日趨合理化,甚至要走向全募兵制,達成精兵政策的目標。然而完成精兵的同時,最重要的配套政策就是「簡政」。也就是在人力精簡、組織整併之後,如何調整參謀作業,減少重複與不必要的公文、作業流程,以減輕參謀的負擔並同時提高組織效率。
所謂簡政,除了減輕參謀作業負擔、提升組織效率與反應速度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釋放參謀的思考能力,避免承參人員遭文書作業壓垮,讓參謀人員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將本職學能用於國防規劃,業務企畫等策略思考,讓參謀人員成為軍隊的真正大腦而非文書處理人員。
精兵簡政可說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就如彼得‧ 杜拉克(Peter F. Drucker) 所說「知識型社會真正的投資不在機械或是工具,而在知識型員工。」讓軍文職人員的腦力得以完全發揮,得到專業的尊重、才能同時提升效率及戰力。
情報偵察與蒐集是危機預防機制的基礎,也是軍事行動的核心,可作為預測事件發生、評估局勢發展的重要依據。另一方面,機密保護、間諜查察等反情報作為也極為重要。換句話說,無論在承平或戰時,情報作業都具有極大價值。其中除了電子情報外,人工情報更是重要的戰略資產。
由於職業軍人的水準與民主素養日益提升,軍事情報作為已回歸正軌,以國家為服務對象。因此,朝野政黨應以新觀點看待情報作為,尊重專業人員並在人材培養以及運作投入合宜資源。對於因任務所招致的意外,也應以國家整體力量進行營救。情報人員為國家奉獻,國家則必須成為有力後盾。同時,對情報資源、預算的投入更不可「摳門」,並賦予更大彈性,只有完全信賴,情報人員才能發揮戰力,在承平時期提供盟國合作所需的情資、危機時期提供預警情資、戰爭時期提供決勝情資。
前瞻未來,台灣的有限軍力應該以「模組化」的特性加以建構。模組化的部隊組織,將可以更大程度的增加任務彈性,以及提升最為關鍵的快速反應能力。並使部隊在面臨未來改革時,能以最小的成本完成調整,以適應未來不斷轉型的國防環境。
同時,此種部隊結構也可彌補國軍在數量上的相對不足。藉由快速的戰略、戰術機動力,建立戰場快速到達的能力,不僅可使國軍的兵力運用更為自由,更可藉由快速集結來創造絕對或局部優勢,徹底擊潰梯次入侵的對手。簡單說,模組化的部隊組織將使國軍如同變形金剛一般,能夠因應任務需要快速投入合宜的規模與戰力,以快速高效的完成使命。
我國的相對國力有限,在建軍備戰的策略上必須以更精緻與前瞻性的規劃,找出未來戰場的致勝利基,以在成本效益比上取得最佳效益。因此唯有採取焦距型的軍事戰略發展途徑,才能充分發揮己長擊敵短的效益。
此種焦聚型的發展途徑,應以戰力為評估物件,而非軍種。清朝著名宰相劉羅鍋也早就體認:「用傳統的武器,現在的戰術,是無法打贏明日的戰爭。」易言之,未來的軍事投資應以全新思維,進一步打破軍種藩籬,同時又使各軍種發揮最佳效能,並反映在聯合作戰的總和戰力上。
掌控中國戰略弱點
中國雖然龐大,但就像恐龍一般,為了維繫機能的運作,潛在弱點自然浮現,相對劣勢的台灣軍隊若能善加運用,扼住要害,就有機會以小搏大。找到「阿奇里斯腳踝」,小個頭的大衛也能扳倒巨人。
由宏觀面來看,我國防部之前就曾估算,中國到2020 年時人口將達到15 億規模,屆時糧食、能源的需求數量都極為龐大。糧食每年必須進口0.6 億噸,石油則需進口4 億噸,這些戰略物資主要都是海運方式運輸。
很明顯的,中國未來對於能源、礦產、糧食等物資都極仰賴海運,2020 年將有40艘30 萬噸油輪,每年進口石油至少需要1800 艘次的30 萬噸級油輪運輸。同時,中國海運線過於集中, 且都必定要經過台灣兩側的國際航線, 暴露在我軍的打擊圈, 海上生命線成為中國脆弱的大動脈。
從另一角度看,如我方儘速建立潛艦、攻陸飛彈等戰力,將迫使中國解放軍須在反潛、飛彈防禦兵力上面進行大量投資因應,包括空中反潛、水面艦、潛艦、掃雷等兵力與水下監偵系統、地面預警雷達、反飛彈系統等,約將耗資1200 餘億美元,是我方採購潛艦、攻陸飛彈的10 倍經費,可有效壓迫中國軍事投資轉向。其最大效益就在使中國侵略性的攻勢投資減少,防禦投資增加,如此則有益於東亞區域安全與穩定的健康發展,使台灣安全與區域利益產生正向結合。
戰爭與和平是一體兩面,和平不可能依照單方面的善意而存在。中國的威脅,就如著名哲人雨果所說的:「專制制度侵犯精神的疆界,正如武力侵犯地理的疆界。」台灣唯有準備戰爭,才能擁有和平。戰備整備更是「今日不做,明天後悔」的事,也因此,國防預算應視為對和平投資,在執政國民黨軟弱的國防主張、缺乏建軍配套下,形同討好民眾的募兵制,民進黨與有識之士應提出強有力的替代主張,才能確保明日台灣的安全。
第22期 / 2009-11-05
中國軍事威脅對台灣已經是迫切的危機,美國防部近年公布的「中國軍力」報告再度明白指出,台海軍力已經失衡,解放軍在質量上都已超越國軍。易言之,此種軍事情況若再惡化,台海的軍事主動權將完全易手,中國攻打台灣的時間、手段,可由共軍單方面決定,國軍的接戰能力已經不構成障礙,共軍在戰場上可享有最大的行動自由。
2020 的共軍威脅究竟如何,雖然沒有水晶球可以告訴我們,但有一個相對可信的評估方式,也就是共軍與美軍的「技術代差」。一般估計,目前共軍落後美軍與西方國家的軍隊約15 年左右,但若加計技術擴散、經濟發展所帶來的「隔代升級」效應,未來的技術落差可拉近至10年左右。也就是說,國軍在2020 年面對的共軍,約略等同2010 年的美軍戰力水準。屆時除了更多更精準的彈道、巡弋飛彈外,航艦、匿蹤戰機都將成為共軍新寵,保衛台灣的國軍將更為傷神。
北京合理化戰爭選項
台海和平是台、中兩國與周邊各國的共同利益,然而中國挾著綜合國力大幅增加,加上大一統的落後意識型態,雖一方面喊出「軍事互信」,但如徐才厚這類共軍將領仍揚言「武力係針對未統一地區」,在兩手策略下,難保北京不對台鋌而走險。換句話說,中國軍力站在「經濟的肩榜上」猛爆發展,加上北京本著舊世紀的民族主義思維,以武力逼使台灣就範的成功機率大為增加,在中南海的戰略選項中,若台灣「長期拒絕統一」,那麼戰爭自然就成了「理性」的政策選項。而台灣防衛力量若繼續原地踏步,將進一步誘使北京鷹派採取冒進行動。
事實上,由1992 年引進Su-27 戰機開始,解放軍在17 年間像是練了易筋經一樣脫胎換骨,除傳統的陸、海、空三軍各種新式裝備陸續到位之外,二砲部隊、航天(太空)、乃至於資訊部隊的戰力發展都快速發展,可說是「新三軍」。
二砲部隊專長「隔山打牛」,除對台發動遠距直接攻擊外,也肩負阻嚇、遲滯美軍進入接戰區的功能,如同「天眼」的航天部隊則藉由衛星發揮戰區偵察、指管通信、精密導航的作用,在台海戰場扮演「看得到、打不到」的角色,資訊部隊的網路戰則是「看不到、打得到」,藉網路攻擊癱瘓國軍指揮體制、乃至擾亂電力、金融、交通等資訊系統,攻擊各網路節點與伺服主機,造成類似捷運「柵湖線」系統當機一般,拿住台灣網路系統的「任督二脈」讓基礎設施全面停擺,進一步削弱台灣總體反應能力。
經濟和平論不可靠
在這些威脅下,馬政府的中國政策似乎架構在「經濟和平」論的幻想之中,寄望藉由ECFA 等手段加強兩國的經濟鏈結,也就能構築台海的和平陣地。遺憾的是,歷史上想倚賴經濟和平的下場多是戰爭。 1914 年一次大戰爆發前夕,歐陸一片歌舞昇平,各主流意見都認為戰爭打不起來,主因是「各國的經濟利益犬牙交錯」,戰爭沒有國家會有好處,因此也就不會發生。1941 年日本對美國珍珠港攻擊前夕,情勢雖然緊張,但美國也認為日本不會開戰,因為東京的石油與經濟都依賴美國。
特別是中國慣用的策略就是「談打互用」,目的就是在塑造絕對有利的時機,一次徹底吃掉對手。中國內戰時如此、韓戰時如此、越戰時依然如此。馬政府想倚賴經濟關係維繫和平,恐怕是催化台海戰爭的種子加速發芽。
相較共軍的大幅躍進,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由於國民黨惡意阻擾,國軍主戰裝備無法提升,反彈道飛彈、潛艦、反潛機等主要的軍事投資都告停滯。2008 年國民黨執政後,也無心於軍力整備,因此國軍的戰力進步程度不甚樂觀。明白的說,屆時國軍就像是拿著手槍去跟擁有衝鋒槍的共軍拚命,在質量都落後的情況下,國軍如何成為打敗巨人的大衛,成功守護台灣,就只能倚賴戰略智慧了。台灣要打贏未來戰爭,不是一兵一槍的純軍事問題,最重要的反而是非軍事問題。
政治是軍事的上層建築,台灣最大的戰略資產,絕不是飛機、坦克、大砲等有形的軍事力量,而是民主政治與民心士氣。民主體制及自由的價值,將是爭取國際支持的最大力量。馬政府傾斜的中國政策,對國內外釋放出錯誤訊息,若不予以扭轉,將嚴重腐蝕台灣心防與國際支持。
國家武裝力量的目的在於確保生存、繁榮,就如同雷根的名言:「有實力就有和平」。中國一再公開揚言以武力攻擊台灣,這也一再說明台灣面對的是真實的威脅。台灣有權利保護自己的生存,自由的價值,以及民主生活,因此維持自衛的決心武力也就顯得更為重要。
當然,心防的建立不是八股教條的「愛國」、「愛台灣」口號喊喊,而是更深刻的作法讓人民與土地結合,各國強化公民防衛意識的作法甚多,有心人士不妨參考。
人類有追求安全的權利,作為台灣人更有此需要。就如同傑佛遜的精神,「我們學習軍事,是要讓下一代能夠學習藝術、文學」,台灣應鞏固自我保護的防衛決心,支撐和保衛繁榮景象的卻是隱身於后、靈敏應變、隨機而動的全民防衛,將是抵禦中國威脅的最佳防衛縱深。
創造戰略價值 結合盟國利益
跟講究「地點」的房產原則一樣,上天賦予台灣的地緣位置是另一無價戰略資產。除了是東亞海空交通的樞紐外,更是陸權與海權的板塊交接處,同時又是台灣、新加坡、澳洲此一「亞太黃金戰略三角」的頂點,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特別是,中國的軍事崛起使得陸權與海權交鋒的「戰略鋒面」出現在第一島鏈,此一特殊戰略地位賦予台灣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
因此,台灣不僅要有絕對的自我防衛能力,也需為區域安全做出貢獻。台灣為標準的海洋國家,因此無論就國家防衛特性抑或地緣政治而言,發展適度的海權影響力將是我國國家防衛的重要礎石。對於我們的盟友而言,擁有強大海上力量的台灣,亦更將被視為「安全伙伴」而非「安全依賴者」,台灣的安全問題將更為國際化,有利於我國家安全,同時也照顧盟邦的安全利益。
進一步看,台灣周邊是重要的國際水域,東亞對外的主要航線皆在鄰近台灣。同時台灣也鄰近南海、東南亞等海盜出沒,卻是國際重要貿易航道所在的國際水域。
海盜的威脅有多嚴重?依照「國際海事組織」(Inyernational Maritime Orgnisation, IMO) 統計,迄今所接獲的海盜事件,由1984 年累計至今為4,296 件,而2006 年為241 件。平均每年造成實際商業損失約達160 億美元之譜。
面對此一情勢,特別是我國的海上武力,包括海軍、海巡署等,實力在亞洲中排名前五大,也因此,台灣的武裝力量對於區域安全事務可以採取積極的態度參與,以善盡區域成員的責任。反海盜、反恐、反走私偷渡,及海上救難等非傳統安全事務。
同時,台灣周邊水域潛藏龐大資源,除各類底土資源外,黑潮所能提供的洋流發電電量超過台灣所需的兩倍,若予合理開發,不僅可滿足台灣全國所需,更可輸出,這都是我國海洋國力的新利基。
簡單說,我國在國防力量上的投資,不僅可以滿足自衛的需求,更可保護商業利益,並與盟邦共享安全利益。
精兵簡政才有戰力
國軍經過數年的努力兵力規模已日趨合理化,甚至要走向全募兵制,達成精兵政策的目標。然而完成精兵的同時,最重要的配套政策就是「簡政」。也就是在人力精簡、組織整併之後,如何調整參謀作業,減少重複與不必要的公文、作業流程,以減輕參謀的負擔並同時提高組織效率。
所謂簡政,除了減輕參謀作業負擔、提升組織效率與反應速度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釋放參謀的思考能力,避免承參人員遭文書作業壓垮,讓參謀人員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將本職學能用於國防規劃,業務企畫等策略思考,讓參謀人員成為軍隊的真正大腦而非文書處理人員。
精兵簡政可說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就如彼得‧ 杜拉克(Peter F. Drucker) 所說「知識型社會真正的投資不在機械或是工具,而在知識型員工。」讓軍文職人員的腦力得以完全發揮,得到專業的尊重、才能同時提升效率及戰力。
情報偵察與蒐集是危機預防機制的基礎,也是軍事行動的核心,可作為預測事件發生、評估局勢發展的重要依據。另一方面,機密保護、間諜查察等反情報作為也極為重要。換句話說,無論在承平或戰時,情報作業都具有極大價值。其中除了電子情報外,人工情報更是重要的戰略資產。
由於職業軍人的水準與民主素養日益提升,軍事情報作為已回歸正軌,以國家為服務對象。因此,朝野政黨應以新觀點看待情報作為,尊重專業人員並在人材培養以及運作投入合宜資源。對於因任務所招致的意外,也應以國家整體力量進行營救。情報人員為國家奉獻,國家則必須成為有力後盾。同時,對情報資源、預算的投入更不可「摳門」,並賦予更大彈性,只有完全信賴,情報人員才能發揮戰力,在承平時期提供盟國合作所需的情資、危機時期提供預警情資、戰爭時期提供決勝情資。
前瞻未來,台灣的有限軍力應該以「模組化」的特性加以建構。模組化的部隊組織,將可以更大程度的增加任務彈性,以及提升最為關鍵的快速反應能力。並使部隊在面臨未來改革時,能以最小的成本完成調整,以適應未來不斷轉型的國防環境。
同時,此種部隊結構也可彌補國軍在數量上的相對不足。藉由快速的戰略、戰術機動力,建立戰場快速到達的能力,不僅可使國軍的兵力運用更為自由,更可藉由快速集結來創造絕對或局部優勢,徹底擊潰梯次入侵的對手。簡單說,模組化的部隊組織將使國軍如同變形金剛一般,能夠因應任務需要快速投入合宜的規模與戰力,以快速高效的完成使命。
我國的相對國力有限,在建軍備戰的策略上必須以更精緻與前瞻性的規劃,找出未來戰場的致勝利基,以在成本效益比上取得最佳效益。因此唯有採取焦距型的軍事戰略發展途徑,才能充分發揮己長擊敵短的效益。
此種焦聚型的發展途徑,應以戰力為評估物件,而非軍種。清朝著名宰相劉羅鍋也早就體認:「用傳統的武器,現在的戰術,是無法打贏明日的戰爭。」易言之,未來的軍事投資應以全新思維,進一步打破軍種藩籬,同時又使各軍種發揮最佳效能,並反映在聯合作戰的總和戰力上。
掌控中國戰略弱點
中國雖然龐大,但就像恐龍一般,為了維繫機能的運作,潛在弱點自然浮現,相對劣勢的台灣軍隊若能善加運用,扼住要害,就有機會以小搏大。找到「阿奇里斯腳踝」,小個頭的大衛也能扳倒巨人。
由宏觀面來看,我國防部之前就曾估算,中國到2020 年時人口將達到15 億規模,屆時糧食、能源的需求數量都極為龐大。糧食每年必須進口0.6 億噸,石油則需進口4 億噸,這些戰略物資主要都是海運方式運輸。
很明顯的,中國未來對於能源、礦產、糧食等物資都極仰賴海運,2020 年將有40艘30 萬噸油輪,每年進口石油至少需要1800 艘次的30 萬噸級油輪運輸。同時,中國海運線過於集中, 且都必定要經過台灣兩側的國際航線, 暴露在我軍的打擊圈, 海上生命線成為中國脆弱的大動脈。
從另一角度看,如我方儘速建立潛艦、攻陸飛彈等戰力,將迫使中國解放軍須在反潛、飛彈防禦兵力上面進行大量投資因應,包括空中反潛、水面艦、潛艦、掃雷等兵力與水下監偵系統、地面預警雷達、反飛彈系統等,約將耗資1200 餘億美元,是我方採購潛艦、攻陸飛彈的10 倍經費,可有效壓迫中國軍事投資轉向。其最大效益就在使中國侵略性的攻勢投資減少,防禦投資增加,如此則有益於東亞區域安全與穩定的健康發展,使台灣安全與區域利益產生正向結合。
戰爭與和平是一體兩面,和平不可能依照單方面的善意而存在。中國的威脅,就如著名哲人雨果所說的:「專制制度侵犯精神的疆界,正如武力侵犯地理的疆界。」台灣唯有準備戰爭,才能擁有和平。戰備整備更是「今日不做,明天後悔」的事,也因此,國防預算應視為對和平投資,在執政國民黨軟弱的國防主張、缺乏建軍配套下,形同討好民眾的募兵制,民進黨與有識之士應提出強有力的替代主張,才能確保明日台灣的安全。
第22期 / 2009-11-05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