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志雲
丹麥日前成功開發了一種可搭載於戰鬥機武器掛架上的飛彈警告系統(MWS),同時也已於六月二十一日獲得鄰國皇家挪威空軍訂購合約,同為北約組織成員國的皇家丹麥空軍和挪威一樣是F-16機隊的使用國,由於丹麥和挪威已使用F-16系列機隊達三十年以上,同時也都已加入F-35「閃電II號」的聯合發展計畫,因此如何運用各型自製機載莢艙讓這架唯一在戰鬥序列中的噴射戰鬥機役期結束前功能更加多元化,便成為北約F-16使用國的空中軍備發展重點。提昇防護預警能力
這套空用警告系統是從特馬(Terma)公司先前所發展的「整合型派龍投放系統」(PIDS)進一步改良而成,它分別掛載於F-16左右翼下的第三和第七武器掛架上,各自擁有三具飛彈警告感應器,藉以有效掌握從地球弧度曲線以上來襲飛彈的防護預警能力,這項計畫早在一九九八年起便展開測試,當年北約各F-16使用國和美國空軍空中國民兵,即已著手於該項裝備的可行性評估,以期測出飛彈警告裝置可滿足作戰需求的實際效益,但在電戰莢艙更新換代的期程中,北約各國空軍逐漸和美製系統產生戰術運用上的差異性質,復以系統開發成本考量,遂以在空中任務機的自身防禦為優先項目,如此便促成了丹麥自行開發可配合第十五批構型的F-16使用之系列空用電戰系統的背景。
這項飛彈警告系統測評的結論概念對安裝在F-16機身上具有高效益與低成本的效果,同時,它的性能也完全滿足作戰需要,皇家丹麥空軍遂指派特馬航電公司進一步發展飛彈警告系統與機翼派龍整合的機載莢艙工程,以便為既有的美製AN/ALQ-213(V)型空用電戰處理系統研發出包括三維聽覺功能在內的控制軟體,並且已獲得美國空軍為北約F-16機隊專設的「尋鷲」辦公室之全部認證,而北歐的這兩個最早的F-16使用國都共同採用了歐洲EADS防務集團旗下的卡西迪安電子公(MILDS-F),其他像部分北約空軍的C-130、P-3和多種戰鬥搜救直升機也多裝設有這套系統。
組成這套系統的另一部分由丹麥特馬電戰系統公司所承製的AN/ALQ-213(V)原本已是挪威空軍F-16的現役裝備,從它開始量產時就為附屬的飛彈警告系統研發預作了伏筆,這也是新型全彩先進威脅顯示器(ATD))之所以能取代原來的1310型雷達警告接收器與威脅信號告知裝置,以及反制信號處理器(CSP)用於威脅告知的背景因素,它裝在武器掛架上的飛彈警告感應器提供了重要的空戰利基,例如:它配置在F-16機比安裝在其他機型上更為妥適,其次也明顯減少了飛機修改構型的必要性,同時由於它搭載於武器掛架上能具有環繞整個編隊的電子探測能力,所以需要的附屬支援系統也相對較少。
降低飛行員負擔
對於皇家挪威空軍而言,這項裝備對於維持現役的F-16機隊戰備有具可觀的效益,至於該系統的原始範本AN/ALQ-213(V)電戰系統原來也是特馬公司為丹麥空軍F-16機隊專門發展研製而成,它被原廠稱為「電戰處理系統」(EWMS),是一種更為多元的電戰反制裝置控制器。
目前,澳大利亞、比利時、丹麥、挪威、德國、葡萄牙、荷蘭和美國的空軍採用AN/ALQ-213(V),都是基於減低單座機電戰工作量的目的;同時,它也能融合多種機載電戰次系統的情資供飛行員參考,降低其負擔。組成AN/ALQ-213(V)的單元概分為可消耗性電戰分配裝置、雷達警告接收器、雷達干擾器、飛彈發射警告系統。這些單元均符合美軍第一五五三標準軍用規格(MIL-STD-1553),也能依實際需要再和其他的次系統做成連接,AN/ALQ-213(V)還能將已知的敵對威脅參數藉由插入式「戰術資料匣」(TDC)輸入系統,這具數位資料匣甚至還能在飛行任務中收錄新的情資參數,在任務機安返基地之後更可便於空軍指揮與研析層級的情報分析員和任務計畫員使用。
有鑑於電戰系統的軟體提昇為軍備工程的必然項目,以北約各國為例,由於丹麥和挪威這兩國空軍所使用的F-16同屬「中期壽限提昇型」MLU之機身構型與我國空軍所使用之F-16 Block 20相近,空用武器掛載邏輯亦同為遵循美軍教範,因此,其航電整合工程的經驗和規律對以守勢防禦型制空作戰的我國空軍而言,相對所附屬的電戰單元多半具有高度參考價值,如能適度對其電戰工程範例予以運用,將能有效提昇我國空軍F-16機隊之戰備潛力與服役期程。再就純粹空對空作戰能力觀察,配合新一代機載雷達之換裝將可達到接近F-16 Block 50之標準。(作者:資深軍事專欄作家
丹麥日前成功開發了一種可搭載於戰鬥機武器掛架上的飛彈警告系統(MWS),同時也已於六月二十一日獲得鄰國皇家挪威空軍訂購合約,同為北約組織成員國的皇家丹麥空軍和挪威一樣是F-16機隊的使用國,由於丹麥和挪威已使用F-16系列機隊達三十年以上,同時也都已加入F-35「閃電II號」的聯合發展計畫,因此如何運用各型自製機載莢艙讓這架唯一在戰鬥序列中的噴射戰鬥機役期結束前功能更加多元化,便成為北約F-16使用國的空中軍備發展重點。提昇防護預警能力
這套空用警告系統是從特馬(Terma)公司先前所發展的「整合型派龍投放系統」(PIDS)進一步改良而成,它分別掛載於F-16左右翼下的第三和第七武器掛架上,各自擁有三具飛彈警告感應器,藉以有效掌握從地球弧度曲線以上來襲飛彈的防護預警能力,這項計畫早在一九九八年起便展開測試,當年北約各F-16使用國和美國空軍空中國民兵,即已著手於該項裝備的可行性評估,以期測出飛彈警告裝置可滿足作戰需求的實際效益,但在電戰莢艙更新換代的期程中,北約各國空軍逐漸和美製系統產生戰術運用上的差異性質,復以系統開發成本考量,遂以在空中任務機的自身防禦為優先項目,如此便促成了丹麥自行開發可配合第十五批構型的F-16使用之系列空用電戰系統的背景。
這項飛彈警告系統測評的結論概念對安裝在F-16機身上具有高效益與低成本的效果,同時,它的性能也完全滿足作戰需要,皇家丹麥空軍遂指派特馬航電公司進一步發展飛彈警告系統與機翼派龍整合的機載莢艙工程,以便為既有的美製AN/ALQ-213(V)型空用電戰處理系統研發出包括三維聽覺功能在內的控制軟體,並且已獲得美國空軍為北約F-16機隊專設的「尋鷲」辦公室之全部認證,而北歐的這兩個最早的F-16使用國都共同採用了歐洲EADS防務集團旗下的卡西迪安電子公(MILDS-F),其他像部分北約空軍的C-130、P-3和多種戰鬥搜救直升機也多裝設有這套系統。
組成這套系統的另一部分由丹麥特馬電戰系統公司所承製的AN/ALQ-213(V)原本已是挪威空軍F-16的現役裝備,從它開始量產時就為附屬的飛彈警告系統研發預作了伏筆,這也是新型全彩先進威脅顯示器(ATD))之所以能取代原來的1310型雷達警告接收器與威脅信號告知裝置,以及反制信號處理器(CSP)用於威脅告知的背景因素,它裝在武器掛架上的飛彈警告感應器提供了重要的空戰利基,例如:它配置在F-16機比安裝在其他機型上更為妥適,其次也明顯減少了飛機修改構型的必要性,同時由於它搭載於武器掛架上能具有環繞整個編隊的電子探測能力,所以需要的附屬支援系統也相對較少。
降低飛行員負擔
對於皇家挪威空軍而言,這項裝備對於維持現役的F-16機隊戰備有具可觀的效益,至於該系統的原始範本AN/ALQ-213(V)電戰系統原來也是特馬公司為丹麥空軍F-16機隊專門發展研製而成,它被原廠稱為「電戰處理系統」(EWMS),是一種更為多元的電戰反制裝置控制器。
目前,澳大利亞、比利時、丹麥、挪威、德國、葡萄牙、荷蘭和美國的空軍採用AN/ALQ-213(V),都是基於減低單座機電戰工作量的目的;同時,它也能融合多種機載電戰次系統的情資供飛行員參考,降低其負擔。組成AN/ALQ-213(V)的單元概分為可消耗性電戰分配裝置、雷達警告接收器、雷達干擾器、飛彈發射警告系統。這些單元均符合美軍第一五五三標準軍用規格(MIL-STD-1553),也能依實際需要再和其他的次系統做成連接,AN/ALQ-213(V)還能將已知的敵對威脅參數藉由插入式「戰術資料匣」(TDC)輸入系統,這具數位資料匣甚至還能在飛行任務中收錄新的情資參數,在任務機安返基地之後更可便於空軍指揮與研析層級的情報分析員和任務計畫員使用。
有鑑於電戰系統的軟體提昇為軍備工程的必然項目,以北約各國為例,由於丹麥和挪威這兩國空軍所使用的F-16同屬「中期壽限提昇型」MLU之機身構型與我國空軍所使用之F-16 Block 20相近,空用武器掛載邏輯亦同為遵循美軍教範,因此,其航電整合工程的經驗和規律對以守勢防禦型制空作戰的我國空軍而言,相對所附屬的電戰單元多半具有高度參考價值,如能適度對其電戰工程範例予以運用,將能有效提昇我國空軍F-16機隊之戰備潛力與服役期程。再就純粹空對空作戰能力觀察,配合新一代機載雷達之換裝將可達到接近F-16 Block 50之標準。(作者:資深軍事專欄作家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