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鐵道戰略發展 鄰國備感威脅

中共鐵道發展史
中國大陸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分布不均,所以快捷且成本低廉的鐵路運輸,成為被廣泛使用的輸運方式。自一八七五年吳淞鐵路通車起始,至一九四九年為止,大陸已經興建長達二萬三千五百多公里的鐵路。目前中國大陸完工的高速鐵路網,長達八三五八公里,居全球第一。中國大陸的高速鐵路網,至少包括了五種類型的線路:連接直轄市、省會城市及大中城市間長途高速鐵路的﹁縱橫﹂客運專線、建設於各都市圈內部的城際客運系統、將既有鐵路網提昇速度改造後的既有線、西部地區開發性新線,以及福建省的海峽西岸鐵路。
中共積極鋪設聯外鐵路
除了建設境內鐵路網外,中共更積極鋪設往中亞、南亞與中東的鐵路網。二○一一年五月上旬,美國國防政策智庫﹁詹姆斯頓基金會﹂的︽中國簡報︾半月刊披露了中國大陸的鐵道戰略發展,報告中並列舉三條值得關注的聯外鐵路網路,包括:
中伊(中國大陸-伊朗)鐵路
  二○一○年十月,中國大陸、吉爾吉斯、塔吉克、阿富汗和伊朗交通部長,在塔吉克首都杜尚別簽訂協議,開始建造﹁中﹂伊鐵路。該鐵路始於中國大陸新疆,通過中亞直達伊朗。至伊朗之後再一分為二,南線進入波斯灣地區,西線經土耳其進入歐洲。在此之前,大陸已經和伊朗簽訂一項二十億美元的協議,在伊朗西部建設長達五三OO公里的鐵路系統,該鐵路系統會繼續向西進入伊拉克,最後與敘利亞、土耳其及地中海沿岸國家相連。
中土(中國大陸-土耳其)鐵路
  二○一○年十月,中共與土耳其關係提昇為﹁戰略夥伴關係﹂之後,兩國也開始進行鐵道合作。中共將提供三百億美元資金,建設一條長七千公里,跨越土耳其的高速鐵路;另外還將升級連接土耳其 和巴基斯坦的鐵路,規劃一條沿土耳其凡湖到巴基斯坦的鐵路。
﹁中﹂伊︵中國大陸-伊拉克︶鐵路
  由於中國大陸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各項能源投資,高達三十四億美元,在美軍撤離陸續伊拉克與阿富汗之後,中共除可會派遣共軍,前往當地進行維和任務外,還可能利用上海合作組織,加強區域合作,建設經阿富汗到伊朗,最終連接伊拉克的鐵路網。
中共鐵道戰略發展意涵
除了貨物與旅客運輸外,中共的鐵道戰略,大致可以由下列面向思考:
強化軍事運輸能力
由於鐵路運輸具有快捷、運輸量大的特點,因此,自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起,從事戰爭的內陸國家,普遍運用鐵路從事軍事運輸之用。中共興建龐大的鐵路網,有助於軍事運輸用途,因此在中國大陸建設鐵路網的同時,也不斷強化鐵路軍事化作用。中共已陸續在全國一千多座火車站,裝備軍事運輸設施,企圖增強解放軍的戰略投射能力。
青藏鐵路為最顯著例證,為提昇對﹁中﹂印邊界的軍事投射能力,目前中共在西藏已有四座運營機場,另有一個機場興建中。二○○六年七月青藏鐵路通車後,大舉強化對西部地區的軍事運輸能力,一旦﹁中﹂印邊界情勢緊張,或是西藏地區發生動亂,中共能夠迅速將其他地區的部隊,調往衝突熱點地區,進行有形的戰略威嚇。
提高二砲部隊部署機動性
與卡車作為飛彈運輸載具相比,鐵路運輸具備速度快、機動距離遠的優勢,運輸速度可達每小時一百至二百公里,一次可機動轉移一千至二千里,因此適合進行大範圍的機動運輸與部署。除此之外,經過偽裝之後載運飛彈的列車,與一般貨運列車相近,增加他國獵殺飛彈列車的困難度。
中共正利用交通﹁八橫八縱﹂的鐵路優勢,仿效前蘇聯利用鐵路載運彈道飛彈,以提高飛彈的生存性與機動性。二○○一年四月,中共中央軍委會副主委張萬年宣布,在二砲部隊增加一個機動飛彈師編制。東南沿海鐵路沿線的二砲飛彈部署,大多數都已改為車載,可隨時機動部署。因此,一旦有狀況,中共的飛彈部隊可以很快從內陸駐地,經鐵路快速推進到沿海的前進部署陣地,甚至可以在鐵路上發射飛彈。
突破美國戰略圍堵
近年來,在美國過去﹁新月形包圍圈﹂的圍堵戰略基礎上,美國正在建構新的﹁C型圍堵﹂戰略。所謂的﹁C型圍堵﹂指的是從中國大陸東北部的韓國、日本島鏈、中華民國、菲律賓、印尼等東協國家到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建構起了對中國大陸的﹁C型包圍﹂態勢。
從二○一○年開始, 中共戰略學者就不斷的警告,美國將對中共建立﹁C型包圍﹂的戰略圍堵態勢。面對美國的﹁C型圍堵﹂戰略,中共戰略學者提出 ﹁東守西攻、北穩南進﹂的戰略操作,作為破解之道。
﹁東守﹂是指在東方採取守勢戰略,對於美國不斷透過軍演強化美、日、韓軍事同盟,中共也僅止於採取守勢的作為,並未進行強烈軍事抗爭作為;北方的俄羅斯,中共則力求穩定,不和俄國交惡。
﹁西攻﹂除了鞏固﹁上海合作組織﹂外,積極向西擴張,破解美國的圍堵態勢,最顯著作為,就是﹁中﹂伊鐵路的興建。倘若中國大陸通往伊朗、伊拉克與土耳其的鐵路通車,將使中共的戰略縱深,跨越到西亞和中亞地區。萬一中國大陸海上航道,被美國完全封鎖,便可由此取得應有的戰略資源,不只提供中國大陸更多出海口,更能避免麻六甲海上通道威脅。
中共鐵道戰略發展 鄰國擔憂
在青藏鐵路通車後,中共正在建造通向尼泊爾的鐵路;通往寮國、柬埔寨、泰國以及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高速鐵路,也在規劃中。詹姆斯頓基金會這篇文章即指出,中共建構的鐵路網,除了將大幅增強解放軍的戰略投射能力外,還能透過鐵路基礎設施建設,向周邊地區延伸之際,擴大在地緣政治上的影響力,將嚴重影響美國和西方國家在該地區軍事與戰略利益。
因此,在中共大興土木修築鐵路之際,免不了引起周邊與中共存有戰略矛盾國家的擔憂。二○一○年六月,越南國會否決了採用中國大陸技術的高鐵計畫,寧願採用成本更高的日本新幹線技術,主因為越南方面擔心,中共或許會利用鐵路來運送解放軍部隊。
由於青藏鐵路由西藏拉薩至日喀則的延伸工程,正在加緊施工,最終將通往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長期以來,尼泊爾在政治與經濟上依靠印度庇護,如今可能藉由青藏鐵路延伸,選擇將中共作為新的夥伴,試圖以此來制衡印度,如此將削弱印度在南亞地區的軍事與經濟影響力。
為了與中共抗衡,印度一方面將興建多條通往不丹、尼泊爾的鐵路外,還將斥資五點八億美元,向美國採購十架C-17﹁全球霸王三式﹂運輸機,以提昇戰略運輸能力,試圖削弱中共青藏鐵路的戰略價值。
結語
為了消弭鄰國對於中共崛起的威脅感,中共近年來不斷宣傳﹁和平崛起﹂的理念,並以經貿為武器擴大與周邊國家的交往。不過由中共發展鐵路戰略可知,在中共經貿發展的背後仍潛藏軍事企圖,顯見在與中共交往時,依舊不得不嚴加防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