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為拉美第一大國,土地面積與人口居拉美之首,因自然資源豐富,為全球最受矚目的新興經濟體之一。但多數國人或許不知道,巴西國防工業體系完整,武器生產自給自足,更大舉外銷,是拉美最大武器生產與輸出國家,更藉由高度國防自主力,累積雄厚研發技術與經費。擴大投資引進技術 厚實研發技術
巴西國防產業發展始於一九六○年代初期,巴西武器裝備主要來自美國,少部分從歐洲國家進口,由於高度仰賴對外軍購,導致巴西國防工業體系脆弱、貿易逆差巨大;一九六四年巴西軍政府掌權後,為減少對外國武器的依賴,並改善國家經濟狀況,決定提昇自製國防武器產業。歷經半世紀發展,巴西已建立完整軍事工業生產體系,武器製造商達三百多家,國防企業從業人員達二十萬人,巴西的陸、海、空軍採用國產武器比率分別為九成、八成與六成。分析巴西國防自主的策略大致可以歸納如下:
一、注重軍用與民用科技的協調發展:一九七五年巴西國會通過《全國軍工業法案》,成立巴西軍用物資工業公司,負責協調國營與民營企業軍用物資投資與生產;此後,巴西政府不斷強化對軍工企業投資,加速國防現代化進程,實現軍民兼顧、互相促進的國防工業指導方針;同時積極培育企業整合軍民用技術,提高軍工企業利潤,以彌補國防預算的不足,目前巴西軍品與民用產品生產線密切結合,且成為巴西軍工企業特點。
二、擴大國防工業投資,引進外來技術:巴西政府規定,對外採購武器裝備須實施技術合作,累積國防產業研發能力,此項規定必然提高武器生產成本,但卻能透過引進國外生產技術,創造工作機會與累積國防科技研發能量。目前巴西武器製造水準在開發中國家不僅名列前茅,其獨立設計、生產的先進裝甲車、火箭與火砲系統更是外銷的熱門產品。如巴西與法國於二○○八年簽署約新臺幣一二三○億元的潛艦生產協議,由法國提供技術,協助巴西建造四艘「?魚級」傳統動力潛艦與維修基地,首艘潛艦預定二○一六年完成,這項軍事採購案為巴西提供九千個直接與兩萬七千個間接的工作機會。巴西總統羅塞芙表示,這項採購案無論對國防或經濟成長而言,都是利多,日前更宣布著手建造核子潛艦。
三、以出口武器來促進國內國防產業發展:巴西向來重視武器出口,認為「出口便是出路」,不僅武器國產化,更大量外銷第三世界國家。由於一九六○年代後,拉美國家軍人干政頻繁,軍政府執政後,歐美國家拒絕向這些國家出售武器,巴西抓準商機,向這些軍政府兜售武器。一九八○年,巴西武器出口總額首度突破十億美元,擠進全球十大武器出口國,五年後更暴增三倍,金額達三十億美元,躍居全球第六,武器外銷收入僅次於咖啡、糖業,成為第三大外匯來源;巴西軍火出口種類繁多,從輕兵器、裝甲車到攻擊機應有盡有,武器外銷收入並轉為後續的武器研發經費。冷戰結束後,全球軍火市場蕭條,巴西國防工業出口額大幅下滑,為維持在世界國防工業領域的優勢,大力整頓軍工企業,引進更新的技術與更多資金,不斷研發新產品,帶領國防產業脫離困境。二○○八年巴西國防部發表「全國防衛戰略計畫」,內容包括提高五成武器裝備支出、對邊境和海岸防衛力量進行重組等,不同於周邊拉美國家對外大肆採購武器,巴西則是以研發、自製國產武器,逐步充實國防所需。
發展國防工業的挑戰與影響
對巴西而言,武器自製實現躋身軍事大國的目標,同時帶動經濟發展;巴西周邊國家對其境內蘊藏資源豐富也覬覦已久,因此,巴西必須透過強化國防,確保國家資源安全。然而,巴西國防自主也面臨到許多的挑戰與影響。
一、武器外銷極權國家引發爭議:巴西利用武器出口充實國防研發,但部分購買者為戰爭衝突邊緣國家,例如以阿戰爭與兩伊戰爭中,都有巴西武器的身影;政治因素的爭議為巴西將武器售予反美國家,此舉引發華府高度關注,特別是美國與委內瑞拉的關係自查維茲就任總統後急速惡化,美國為避免委內瑞拉成為第二個古巴,對於委內瑞拉的軍事現代化計畫採取高度防範。二○○五年三月,西班牙和委內瑞拉聯合宣布一筆包括軍艦與飛機的武器交易案,當時美國以這筆軍售內含美國輸出的技術為由加以阻止;二○○六年美國再度阻止巴西出售委內瑞拉二十四架「超級大嘴鳥」教練機/攻擊機,理由依然是這批飛機大量使用美國技術。
二、與中共軍事合作引起美國憂慮:巴西欲成為太空大國,於一九六一年成立太空研究院發展太空計畫,不過其後太空計畫接連發生三次嚴重意外,巴西轉而與中共合作,在諸多太空技術、航空及軍事等敏感領域的合作日趨密切。美國情報官員指出,巴西曾轉移敏感的衛星及遙感技術,換取中共的彈道飛彈技術;今年七月巴西國防部更宣布,共軍飛行員將在巴西航艦「聖保羅號」(原為一九六三年服役的法國「福熙號」航艦,二○○○年售予巴西)進行起降訓練,中共並將協助修復這艘老舊航艦做為回報,美國擔憂巴西與中共在軍事合作不斷增加,倘若雙方建立軍事同盟,勢必將破壞亞洲與拉美戰略平衡。
三、武器內銷導致槍械氾濫引發抨擊:巴西擁有拉美國家首屈一指的槍械製造工業,同時法律允許民眾擁槍及自由買賣,因此巴西槍械製造商除了外銷,也提供國內販售。據巴西官方統計,民間註冊的合法槍械約五二○萬枝,非法的約四四○萬枝,其中八成為國產槍械,槍械氾濫導致巴西成為全球犯罪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平均每年有四萬人遭槍殺,對於將舉辦二○一四年世界盃足球賽與二○一六年奧運的巴西而言,高犯罪率已成為巴西為人詬病的最大問題。今年四月間,一名巴西青年闖入小學校園槍殺十二名學生,這場槍擊事件也引發國際間對巴西的國內槍械政策高度質疑與批評。為挽回外界信心,巴西政府展開回收槍械運動,每上繳一枝槍械就能獲得約新臺幣五千元獎勵金,若上繳重型武器,金額更是加倍,巴西政府希望年底前繳收一百萬枝槍械,但截至目前為止,成效卻不如巴西當局預期,且多數回收槍械為老舊或民眾土製槍械,顯示巴西民眾擁槍自重觀念仍強烈。
結語
觀察巴西發展國防建設的過程,不難發現巴西為實現國防自主的目標,除投入大量研發經費外,民眾的支持及政府強烈的決心更是不可或缺,巴西不因國際情勢的轉變而放棄國防科技的研發與製造,此點足供我國加以借鏡。長期以來,我國軍事採購案常遭遇國際重重阻撓,因此,持續厚實國防自主能量更為我國現階段國防政策發展方向,不僅能有效強化國家防衛能力,更能在社會、經濟層面產生安定與振興之多重效果。
巴西國防產業發展始於一九六○年代初期,巴西武器裝備主要來自美國,少部分從歐洲國家進口,由於高度仰賴對外軍購,導致巴西國防工業體系脆弱、貿易逆差巨大;一九六四年巴西軍政府掌權後,為減少對外國武器的依賴,並改善國家經濟狀況,決定提昇自製國防武器產業。歷經半世紀發展,巴西已建立完整軍事工業生產體系,武器製造商達三百多家,國防企業從業人員達二十萬人,巴西的陸、海、空軍採用國產武器比率分別為九成、八成與六成。分析巴西國防自主的策略大致可以歸納如下:
一、注重軍用與民用科技的協調發展:一九七五年巴西國會通過《全國軍工業法案》,成立巴西軍用物資工業公司,負責協調國營與民營企業軍用物資投資與生產;此後,巴西政府不斷強化對軍工企業投資,加速國防現代化進程,實現軍民兼顧、互相促進的國防工業指導方針;同時積極培育企業整合軍民用技術,提高軍工企業利潤,以彌補國防預算的不足,目前巴西軍品與民用產品生產線密切結合,且成為巴西軍工企業特點。
二、擴大國防工業投資,引進外來技術:巴西政府規定,對外採購武器裝備須實施技術合作,累積國防產業研發能力,此項規定必然提高武器生產成本,但卻能透過引進國外生產技術,創造工作機會與累積國防科技研發能量。目前巴西武器製造水準在開發中國家不僅名列前茅,其獨立設計、生產的先進裝甲車、火箭與火砲系統更是外銷的熱門產品。如巴西與法國於二○○八年簽署約新臺幣一二三○億元的潛艦生產協議,由法國提供技術,協助巴西建造四艘「?魚級」傳統動力潛艦與維修基地,首艘潛艦預定二○一六年完成,這項軍事採購案為巴西提供九千個直接與兩萬七千個間接的工作機會。巴西總統羅塞芙表示,這項採購案無論對國防或經濟成長而言,都是利多,日前更宣布著手建造核子潛艦。
三、以出口武器來促進國內國防產業發展:巴西向來重視武器出口,認為「出口便是出路」,不僅武器國產化,更大量外銷第三世界國家。由於一九六○年代後,拉美國家軍人干政頻繁,軍政府執政後,歐美國家拒絕向這些國家出售武器,巴西抓準商機,向這些軍政府兜售武器。一九八○年,巴西武器出口總額首度突破十億美元,擠進全球十大武器出口國,五年後更暴增三倍,金額達三十億美元,躍居全球第六,武器外銷收入僅次於咖啡、糖業,成為第三大外匯來源;巴西軍火出口種類繁多,從輕兵器、裝甲車到攻擊機應有盡有,武器外銷收入並轉為後續的武器研發經費。冷戰結束後,全球軍火市場蕭條,巴西國防工業出口額大幅下滑,為維持在世界國防工業領域的優勢,大力整頓軍工企業,引進更新的技術與更多資金,不斷研發新產品,帶領國防產業脫離困境。二○○八年巴西國防部發表「全國防衛戰略計畫」,內容包括提高五成武器裝備支出、對邊境和海岸防衛力量進行重組等,不同於周邊拉美國家對外大肆採購武器,巴西則是以研發、自製國產武器,逐步充實國防所需。
發展國防工業的挑戰與影響
對巴西而言,武器自製實現躋身軍事大國的目標,同時帶動經濟發展;巴西周邊國家對其境內蘊藏資源豐富也覬覦已久,因此,巴西必須透過強化國防,確保國家資源安全。然而,巴西國防自主也面臨到許多的挑戰與影響。
一、武器外銷極權國家引發爭議:巴西利用武器出口充實國防研發,但部分購買者為戰爭衝突邊緣國家,例如以阿戰爭與兩伊戰爭中,都有巴西武器的身影;政治因素的爭議為巴西將武器售予反美國家,此舉引發華府高度關注,特別是美國與委內瑞拉的關係自查維茲就任總統後急速惡化,美國為避免委內瑞拉成為第二個古巴,對於委內瑞拉的軍事現代化計畫採取高度防範。二○○五年三月,西班牙和委內瑞拉聯合宣布一筆包括軍艦與飛機的武器交易案,當時美國以這筆軍售內含美國輸出的技術為由加以阻止;二○○六年美國再度阻止巴西出售委內瑞拉二十四架「超級大嘴鳥」教練機/攻擊機,理由依然是這批飛機大量使用美國技術。
二、與中共軍事合作引起美國憂慮:巴西欲成為太空大國,於一九六一年成立太空研究院發展太空計畫,不過其後太空計畫接連發生三次嚴重意外,巴西轉而與中共合作,在諸多太空技術、航空及軍事等敏感領域的合作日趨密切。美國情報官員指出,巴西曾轉移敏感的衛星及遙感技術,換取中共的彈道飛彈技術;今年七月巴西國防部更宣布,共軍飛行員將在巴西航艦「聖保羅號」(原為一九六三年服役的法國「福熙號」航艦,二○○○年售予巴西)進行起降訓練,中共並將協助修復這艘老舊航艦做為回報,美國擔憂巴西與中共在軍事合作不斷增加,倘若雙方建立軍事同盟,勢必將破壞亞洲與拉美戰略平衡。
三、武器內銷導致槍械氾濫引發抨擊:巴西擁有拉美國家首屈一指的槍械製造工業,同時法律允許民眾擁槍及自由買賣,因此巴西槍械製造商除了外銷,也提供國內販售。據巴西官方統計,民間註冊的合法槍械約五二○萬枝,非法的約四四○萬枝,其中八成為國產槍械,槍械氾濫導致巴西成為全球犯罪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平均每年有四萬人遭槍殺,對於將舉辦二○一四年世界盃足球賽與二○一六年奧運的巴西而言,高犯罪率已成為巴西為人詬病的最大問題。今年四月間,一名巴西青年闖入小學校園槍殺十二名學生,這場槍擊事件也引發國際間對巴西的國內槍械政策高度質疑與批評。為挽回外界信心,巴西政府展開回收槍械運動,每上繳一枝槍械就能獲得約新臺幣五千元獎勵金,若上繳重型武器,金額更是加倍,巴西政府希望年底前繳收一百萬枝槍械,但截至目前為止,成效卻不如巴西當局預期,且多數回收槍械為老舊或民眾土製槍械,顯示巴西民眾擁槍自重觀念仍強烈。
結語
觀察巴西發展國防建設的過程,不難發現巴西為實現國防自主的目標,除投入大量研發經費外,民眾的支持及政府強烈的決心更是不可或缺,巴西不因國際情勢的轉變而放棄國防科技的研發與製造,此點足供我國加以借鏡。長期以來,我國軍事採購案常遭遇國際重重阻撓,因此,持續厚實國防自主能量更為我國現階段國防政策發展方向,不僅能有效強化國家防衛能力,更能在社會、經濟層面產生安定與振興之多重效果。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