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希望採購F-16C/D型戰機的原因

總統馬英九10月11日在總統府頒贈美國前國防部長倫斯斐(Donald Rumsfeld)「大綬景星勳章」致詞時強調,我國政府主張採取「不統、不獨、不武」的原則,根據「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一中即代表中華民國」的立 場。他也向「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N)慶賀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訪華團」表示,希望能取得美國免簽證待遇,並向美方採購F16C/D型戰機。

馬總統已經多次藉由各種機會,向美方表示希望能夠採購 F16C/D型戰機,我國之所以希望能夠採購F16C/D型戰機,絕非強調軍售的「量」,而是考量追求和平不能一廂情願,必須有足夠的防衛力量,才能使我 國政府與人民更有信心深化與中國大陸的交往;這一作法不會影響兩岸關係的改善與擴大,但可讓國人與友邦安心。

其實,不僅是我國希望能夠 採購F16C/D型戰機,以捍衛我國的國家安全,美國的軍火商也不斷向美國國會遊說,要求美國政府能夠對我國出售F16C/D型戰機,主要是F-16戰機 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目前只剩下57架訂單,如果年底前沒有新的訂單挹注,F-16生產線恐怕將於明年關閉。為了延續F-16戰機生產線,洛克希德‧ 馬丁公司也不斷的遊說美國國會議員,重新推動美國政府出售F-16C/D型戰機給我國。

而美國前空軍部長懷恩與其他7位退休將領日前也 致函國會,支持出售新F-16戰機給台灣。他們相信,新F-16戰機有助於台海與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 由此可見,不管是我國政府的想法,或是美國許多關心台海局勢人士的想法,其實都是一致的。因為在中共不斷發展各種武器與載具的情況下,兩岸的軍力對比早已 呈現失衡的狀態。儘管馬總統極力推行兩岸和平共榮的政策,但是沒有足夠捍衛我國國家安全的軍力,得來不易的和平,很可能在某種失控的誤判下,讓和平成為泡 影。

畢竟,從有史以來,人類的和平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都是利用自己有足夠的能力捍衛自身的安全,才能維持和平的穩定。二次大戰以 前,法國以屈辱的方式,想逃過希特勒的侵犯,但法國並沒有因此獲得和平,反而是被納粹給佔有;冷戰時期,南越沒有足夠捍衛自身安全的能力,即使美軍全力介 入,但最後還是不敵北越的武力,讓那一時期南越許多民眾變成海上漂流的難民。

由這些事蹟觀察,現在兩岸關係雖然在馬總統「不統、不獨、不 武」的努力訴求下,可以維持兩岸暫時性的和平穩定關係,但中共畢竟是採取「以黨領軍」、「以黨領政」的制度,跟我國採取的民主制度還有極大的差距,所以, 中共人治的制度變數相當大,如果我國沒有足夠的武力作為捍衛和平的保障,那麼極可能在擦槍走火中讓和平化為烏有,這也是我國極力盼望美國能夠出售F- 16C/D型戰機的主因,並非是要跟中共進行武器競賽的目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