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芊
編按:當時序走入二十一世紀後,全球主要國家對海軍建軍的角度已不再局限於大型船艦,噸位較小,能夠執行近岸巡邏、遠洋巡防或護漁等任務的巡邏艦亦為建軍重點。以法國來說,除現役的花月級巡邏艦外,由法國造艦局(DCNS)開發的Gowind巡邏艦成為吸睛焦點,隨著Gowind級的首艘艦L'Adroit號即將服役,法國海軍再添生力軍,戰力可望提昇。二○一一年五月,法國造艦局為法國海軍帶來好消息,歷時一年建造的Gowind級OPV巡邏艦首艘L'Adroit號正式下水,預告該級艦即將加入法國海軍的陣容,扮演打擊走私、海上搜救、近海防衛、漁場監視等海事安全任務。易言之,Gowind級巡邏艦的設計正是為因應日漸複雜的海上環境,面對多元的海事狀況,希藉Gowind級巡邏艦具備的特色與功能,順遂執行相關工作,達到預期效果。
其實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各主要國家都非常重視巡邏艦戰力的提昇,其對巡邏艦建軍的積極態度不輸給一般大型作戰艦。環顧現今主要國家的巡邏艦建軍成效,美國海軍的LCS濱海戰鬥艦相繼成軍服役,實際的運作與任務表現受到肯定。
英國皇家海軍的河流級巡邏艦採模組化設計,擁有極佳的耐航能力,即使面對四級海象仍能保有二十節的航速;法國海軍現役的六艘花月級巡邏艦可以有與拉法葉級巡防艦一樣的海上作業時間;以MEKO A-100巡防艦為基礎設計,艦體採模組化結構的德國海軍布呂舍威級巡邏艦,能執行水面作戰、情偵、水雷作戰、近岸防衛等任務;義大利海軍的司令級巡邏艦除造價低廉,配備的新式戰鬥管理系統,讓該級艦的接戰動作更為迅速,大幅提昇作戰效率;至於荷蘭海軍投資六億歐元採購的四艘新型巡邏艦,首艘艦「荷蘭號」已於二○○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下水。偵測設備相當先進的荷蘭級巡邏艦能夠掌握狀況,一旦任務需要,可運用快艇臨檢或緝捕,或載運特種部隊執行沿岸偵察滲透任務。
三種構型各有特色
正是因為各國對巡邏艦需求甚殷,法國海軍雖然已有花月級巡邏艦做出貢獻,但不足以充分維護現今的海事安全,法國海軍委由法國造艦局設計研發Gowind巡邏艦,歷經數年的推動,如今終於見到實艦下水。更可喜的是,法國造艦局也為Gowind巡邏艦打開外銷市場,馬來西亞政府為整建第二代巡邏艦戰力,向法國造艦局採購六艘Gowind級巡邏艦,投入近三十億美元,若一切過程順利,法國造艦局預計二○一七年起陸續交艦;這六艘為馬來西亞海軍規劃建造的Gowind級巡邏艦噸位為二千四百噸,可搭載歐製的EC-275直升機,艦上武裝有五十七公厘艦砲、艦對空飛彈、魚雷。
當初法國造艦局為Gowind級巡邏艦設計出Gowind 120、Gowind 170、Gowind 200等三種構型,提供市場多元選擇,各種構型的噸位、艦體大小、容納乘員均有不同。Gowind 120的艦長八十公尺、舷寬十二點三公尺,排水量一千二百五十噸,最大航速三十節、最大續航二千浬,可耐航十天;Gowind 170艦長九十五公尺、舷寬十四公尺、排水量一千七百噸,最大航速三十節、續航力三千浬,可耐航二十天;Gowind 200艦長一百零三公尺、舷寬十四點二公尺、排水量一千九百五十噸,續航力三千浬,可耐航二十天。至於現已正式下水的首艘Gowind級OPV巡邏艦艦長八十七公尺、標準排水量一千一百噸、滿載排水量一千五百噸,航速二十一節,可容納三十名官兵與三十名一般乘員,算是介於Gowind 120、Gowind 170等兩種構型的改良設計。法國造艦局設計的三種構型各有特色,主要依客戶需求而有所增減,務求打造滿足客戶的理想船艦。不過,三種構型各有特色,包括均配備直升機甲板,可供五噸級直升機起降;除艦砲的基本火力外,還可配備垂直發射型的MICA飛彈或紫苑十五型飛彈,甚至Gowind 200可配備紫苑三十型飛彈。
航電設施先進
Gowind級首艘艦L'Adroit號採取CODAD的動力配置,亦可起降輕型直升機,特別之處在於直升機甲板的後方有兩個小艇出入口,當狀況發生時,小艇可迅速從泛水甲板駛出,追捕劫掠的海盜。事實上,這項特色正是主要國家對巡邏艦要求的設計重點,以便因應突發事件,讓巡邏艦保有快速突擊的能力。Gowind級的滑道設計可使硬質充氣艇快速駛出母艦,減少傳統艦艇吊放小艇的時間,小艇可快速接近可疑艦艇,遂行查緝任務。這種艦艉滑道設計首見於德國,日後也出現在巡防艦上,該級艦艦艉也有空間,可施放無人水面載具(USV),遂行海事巡邏工作。
Gowind的艦橋採三百六十度全景式設計,官兵置身艦橋內可充分掌握船艦周遭狀況,用肉眼就可以察覺是否有可疑船隻接近,有利於指揮管制。艦橋內部裝置的各種航電設施非常先進,光是戰鬥系統就採用大量的商用科技套件(COTS),可大幅降低艦艇配置成本;系統組成方面包括大型平面顯示器、多功能顯示操控台、分散式任務電腦等設備,透過艦內區域網路與各裝備與感測器做連結;該級艦的主要偵測系統是C波段的3D多功能雷達,海面搜索能力極佳。
艙內人性化設計
Gowind艦體前方為主要的武器配備區,容納一門艦砲與垂直發射器;艦舯則為人員居住艙間,可遠離後端推進系統所帶來的影響;艦艉則配備推進系統。動力系統可依照客戶需要,選配複合柴油機與柴油機(CODAD)或是燃氣渦輪與柴油機(CODAG)主機,推進器則以目前時下流行的水噴射推進器當主軸。這種噴水式推進器可大幅降低傳統艦艇?葉的噪音,同時在進出港靠泊上也相當快速。
Gowind級巡邏艦另有貼心的設計,採用減震座椅,可以依照每位乘員的體重自行調整座椅的氣壓,提供乘員更舒適的乘坐感,讓長時間作業造成的身心壓力,可以得到緩解。
基本上,法國造艦局設計Gowind級巡邏艦時,一些人性化因素都有納入考量。無論餐廳、廚房、艙房、交誼廳等場地,除盡可能爭取較大空間外,亦提供較好的生活用品或文康器材,讓艦上官兵工作之餘能調劑身心,保持最佳身心狀態。
編按:當時序走入二十一世紀後,全球主要國家對海軍建軍的角度已不再局限於大型船艦,噸位較小,能夠執行近岸巡邏、遠洋巡防或護漁等任務的巡邏艦亦為建軍重點。以法國來說,除現役的花月級巡邏艦外,由法國造艦局(DCNS)開發的Gowind巡邏艦成為吸睛焦點,隨著Gowind級的首艘艦L'Adroit號即將服役,法國海軍再添生力軍,戰力可望提昇。二○一一年五月,法國造艦局為法國海軍帶來好消息,歷時一年建造的Gowind級OPV巡邏艦首艘L'Adroit號正式下水,預告該級艦即將加入法國海軍的陣容,扮演打擊走私、海上搜救、近海防衛、漁場監視等海事安全任務。易言之,Gowind級巡邏艦的設計正是為因應日漸複雜的海上環境,面對多元的海事狀況,希藉Gowind級巡邏艦具備的特色與功能,順遂執行相關工作,達到預期效果。
其實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各主要國家都非常重視巡邏艦戰力的提昇,其對巡邏艦建軍的積極態度不輸給一般大型作戰艦。環顧現今主要國家的巡邏艦建軍成效,美國海軍的LCS濱海戰鬥艦相繼成軍服役,實際的運作與任務表現受到肯定。
英國皇家海軍的河流級巡邏艦採模組化設計,擁有極佳的耐航能力,即使面對四級海象仍能保有二十節的航速;法國海軍現役的六艘花月級巡邏艦可以有與拉法葉級巡防艦一樣的海上作業時間;以MEKO A-100巡防艦為基礎設計,艦體採模組化結構的德國海軍布呂舍威級巡邏艦,能執行水面作戰、情偵、水雷作戰、近岸防衛等任務;義大利海軍的司令級巡邏艦除造價低廉,配備的新式戰鬥管理系統,讓該級艦的接戰動作更為迅速,大幅提昇作戰效率;至於荷蘭海軍投資六億歐元採購的四艘新型巡邏艦,首艘艦「荷蘭號」已於二○○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下水。偵測設備相當先進的荷蘭級巡邏艦能夠掌握狀況,一旦任務需要,可運用快艇臨檢或緝捕,或載運特種部隊執行沿岸偵察滲透任務。
三種構型各有特色
正是因為各國對巡邏艦需求甚殷,法國海軍雖然已有花月級巡邏艦做出貢獻,但不足以充分維護現今的海事安全,法國海軍委由法國造艦局設計研發Gowind巡邏艦,歷經數年的推動,如今終於見到實艦下水。更可喜的是,法國造艦局也為Gowind巡邏艦打開外銷市場,馬來西亞政府為整建第二代巡邏艦戰力,向法國造艦局採購六艘Gowind級巡邏艦,投入近三十億美元,若一切過程順利,法國造艦局預計二○一七年起陸續交艦;這六艘為馬來西亞海軍規劃建造的Gowind級巡邏艦噸位為二千四百噸,可搭載歐製的EC-275直升機,艦上武裝有五十七公厘艦砲、艦對空飛彈、魚雷。
當初法國造艦局為Gowind級巡邏艦設計出Gowind 120、Gowind 170、Gowind 200等三種構型,提供市場多元選擇,各種構型的噸位、艦體大小、容納乘員均有不同。Gowind 120的艦長八十公尺、舷寬十二點三公尺,排水量一千二百五十噸,最大航速三十節、最大續航二千浬,可耐航十天;Gowind 170艦長九十五公尺、舷寬十四公尺、排水量一千七百噸,最大航速三十節、續航力三千浬,可耐航二十天;Gowind 200艦長一百零三公尺、舷寬十四點二公尺、排水量一千九百五十噸,續航力三千浬,可耐航二十天。至於現已正式下水的首艘Gowind級OPV巡邏艦艦長八十七公尺、標準排水量一千一百噸、滿載排水量一千五百噸,航速二十一節,可容納三十名官兵與三十名一般乘員,算是介於Gowind 120、Gowind 170等兩種構型的改良設計。法國造艦局設計的三種構型各有特色,主要依客戶需求而有所增減,務求打造滿足客戶的理想船艦。不過,三種構型各有特色,包括均配備直升機甲板,可供五噸級直升機起降;除艦砲的基本火力外,還可配備垂直發射型的MICA飛彈或紫苑十五型飛彈,甚至Gowind 200可配備紫苑三十型飛彈。
航電設施先進
Gowind級首艘艦L'Adroit號採取CODAD的動力配置,亦可起降輕型直升機,特別之處在於直升機甲板的後方有兩個小艇出入口,當狀況發生時,小艇可迅速從泛水甲板駛出,追捕劫掠的海盜。事實上,這項特色正是主要國家對巡邏艦要求的設計重點,以便因應突發事件,讓巡邏艦保有快速突擊的能力。Gowind級的滑道設計可使硬質充氣艇快速駛出母艦,減少傳統艦艇吊放小艇的時間,小艇可快速接近可疑艦艇,遂行查緝任務。這種艦艉滑道設計首見於德國,日後也出現在巡防艦上,該級艦艦艉也有空間,可施放無人水面載具(USV),遂行海事巡邏工作。
Gowind的艦橋採三百六十度全景式設計,官兵置身艦橋內可充分掌握船艦周遭狀況,用肉眼就可以察覺是否有可疑船隻接近,有利於指揮管制。艦橋內部裝置的各種航電設施非常先進,光是戰鬥系統就採用大量的商用科技套件(COTS),可大幅降低艦艇配置成本;系統組成方面包括大型平面顯示器、多功能顯示操控台、分散式任務電腦等設備,透過艦內區域網路與各裝備與感測器做連結;該級艦的主要偵測系統是C波段的3D多功能雷達,海面搜索能力極佳。
艙內人性化設計
Gowind艦體前方為主要的武器配備區,容納一門艦砲與垂直發射器;艦舯則為人員居住艙間,可遠離後端推進系統所帶來的影響;艦艉則配備推進系統。動力系統可依照客戶需要,選配複合柴油機與柴油機(CODAD)或是燃氣渦輪與柴油機(CODAG)主機,推進器則以目前時下流行的水噴射推進器當主軸。這種噴水式推進器可大幅降低傳統艦艇?葉的噪音,同時在進出港靠泊上也相當快速。
Gowind級巡邏艦另有貼心的設計,採用減震座椅,可以依照每位乘員的體重自行調整座椅的氣壓,提供乘員更舒適的乘坐感,讓長時間作業造成的身心壓力,可以得到緩解。
基本上,法國造艦局設計Gowind級巡邏艦時,一些人性化因素都有納入考量。無論餐廳、廚房、艙房、交誼廳等場地,除盡可能爭取較大空間外,亦提供較好的生活用品或文康器材,讓艦上官兵工作之餘能調劑身心,保持最佳身心狀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