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精進反恐策略 力求奧運零危安

自從倫敦獲得今年奧運主辦權後,倫敦街頭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恐怖攻擊事件,以致各國對於「英國是否有足夠維安能力」的質疑層出不窮,華府更以實際行動,規劃屆時派遣聯邦調查局(FBI)擔任維安人員,諸如此類的不信任聲浪,也引發英國政府強烈反彈。由於奧運舉辦期間,全球焦點及各國元首重要官員均聚集於此,將使倫敦成為恐怖分子主要攻擊目標;因此,英國唯有不斷精進反恐戰略,達成舉辦史上最安全無虞的奧運目標,方能成功破除各界質疑。慕尼黑奧運慘案震驚全球

  一九七二年九月五日,也就是西德慕尼黑夏季奧運期間,八名巴勒斯坦游擊隊「黑色九月」恐怖分子闖入奧運選手村,殺死兩名以色列代表團成員,並挾持九名以色列選手做為人質,要脅以色列釋放兩百名政治犯,並且讓他們安全離開。面對恐怖分子的要求,以色列政府拒絕答應恐怖分子釋放政治犯的要求,但同意考慮將人質轉移到埃及開羅再進行談判的建議;西德政府拒絕了以色列方面派遣特別行動小組的請求,認為能夠獨立解決此次人質事件,西德警方原擬於恐怖分子與人質在機場由直升機換搭客機之際營救人質,不料恐怖分子察覺有異,用步槍與手榴彈,攻擊直升機內的以色列人質。

  這場失敗的營救過程,一共造成九名人質、一名西德警察與五名恐怖分子身亡,奧運賽事也因此中斷三十四小時,許多國家的參賽選手由於擔心自身安全,選擇退賽,使得當時西德政府顏面盡失。案後分析營救失敗主因,包括情報不足,未能正確判斷恐怖分子人數;反恐裝備不足,在關鍵時刻無法協助警方狙擊手狙殺恐怖分子。而慕尼黑奧運慘案也促使歐美政府,開始重視奧運期間維安工作,以及恐怖分子挾持人質事件的處理,各國紛紛開始組織專職的反恐部隊。

  英國反恐政策與作為

  為保護英國民眾免遭恐怖主義威脅,英國政府自二○○一年起,陸續制定相關反恐法案,同時隨反恐情勢的發展,不斷強化修正。「九一一」事件後,英國更制定《二○○一年反恐怖、犯罪和安全法案》,對於恐怖攻擊嫌犯,即使未採取行動,也可加以逮捕。由於此法案遭批違反人權,因此英國議會在二○○五年三月,通過修改後的反恐法│《二○○五年預防恐怖主義法》。根據修正法案,英國不得再無限期拘留外籍恐怖嫌犯,而是透過一系列控制,對證據不足的恐怖嫌犯進行嚴格管制,包括電子竊聽、限制上網、限制使用電子通訊、禁止與他人會面、禁止夜間外出,甚至完全禁止離開住處等。同年七月的地鐵恐怖襲擊事件,催生新的反恐法-《二○○六年反恐怖主義法》,該法把鼓勵、縱容恐怖主義定義為刑事犯罪,其範圍包括頌揚恐怖主義、散發恐怖主義刊物、計畫或協助恐怖主義活動、指導或接受恐怖主義培訓等。直至二○○八年十一月,英國通過《二○○八年反恐怖主義法》,該法針對舊反恐法的缺失進行補強,其中最大變革為對警察或軍事人員拍照屬違法行為。二○○九年三月,英國政府公布最新一波反恐策略,主要在四大方向努力,包含:預防(prevent)、追擊(pursure)、保護(protect)與準備(prepare),這份反恐策略又稱為「4P反恐戰略」。

  在預防工作上,其作為在防範民眾變成恐怖分子,或支持極端主義。社區居民是英國新反恐策略的重點,包括強化社會與社區依存的凝聚力量、增加社區對暴力極端主義的處理能力,透過每月在蘇格蘭警場舉辦的安全論壇,邀請各警政單位參加,對伊斯蘭社區表達關懷,以阻止極端主義的宣傳、保護易受傷害的個人,不受暴力意識形態吸引等。另一方面,英國政府調查發現,許多恐怖分子曾在英國接受高等教育,因此,新反恐策略更加強對英國大學的監察工作,以阻止恐怖組織利用學術網路,獲取非法資源。英國內政大臣泰瑞莎‧梅指出,目前已有四十所英國大學,被列入重點監察名單。

  在追擊工作上,主要包括追擊恐怖主義活動,阻止恐怖攻擊發生。英國政府情蒐、監視、追蹤恐怖分子之資金來源,以及替代起訴等方案,以遏阻恐怖攻擊活動於未然。自「九一一」事件至今,已經有超過二千名嫌犯遭到逮捕,其中三分之一遭到起訴。另為強化反恐情蒐能力,二○○一年起,英國安全部門大幅增加預算與編制,增加一倍人力、情蒐人員增加百分之七十,總計有四萬人參與各類型防止恐怖攻擊任務。二○○三年成立「聯合恐怖主義分析中心」(JTAC),整合軍情五處、秘情局、政府通訊總部所蒐集的各項反恐情報。

  在保護工作上,由於恐怖分子攻擊目標,以高知名度景點或公眾設施為主,藉此造成民眾恐慌和輿論關注。因此,英國政府加強對下列三大設施的保護工作,包括:(一)重要國家基礎設施,如電力、通訊、水利與運輸等設施;(二)人潮稠密的公眾場合,如體育館、交通網路、購物中心等;(三)邊境管理局強化機場、港口保安與安檢措施,全面杜絕恐怖分子利用安檢漏洞,走私製作恐怖攻擊裝置的材料。

  為確保倫敦奧運能夠順利舉行,英國政府投入六億英鎊用於保安工作,另籌備二十億英鎊緊急備用款項。日前,英國精英部隊與警察團隊,更在泰晤士河舉行和平時期規模最大的聯合安全演練「武衛奇火藥庫碼頭行動」,防範恐怖分子乘船登岸,進行大規模恐怖攻擊,藉由維安能量的展示,警告恐怖分子與宵小,切勿輕舉妄動。英國防部也宣布,奧運期間將有一萬三千五百名英軍進行保安任務,其中大多數為爆破專家,防止恐怖分子炸彈攻擊,人數比駐阿富汗英軍還來得多;此外,英軍將在奧運正式揭幕後,於倫敦周邊部署颱風戰機、防空飛彈,以及英國最大型軍艦「海洋號」,全面打擊恐怖分子的空中與海上襲擊計畫。

  結語

  

  由於英國為美國長期堅定盟友,大力支持美國外交與反恐政策,自然吸引伊斯蘭極端分子的注意,變成恐怖攻擊鎖定目標。二○○五年七月七日,倫敦地鐵爆炸案,犯案成員為英國新移民,受宗教聖戰的號召,策劃者正是蓋達組織分支「歐洲蓋達聖戰秘密組織」,目的為報復英國參與阿富汗與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不僅炸出英國國土安全漏洞,也炸出長期被忽視的英國新移民權益。此事件後,英國政府擴大反恐縱深,運用嚴懲與懷柔的方式,並兼用文化與宗教力量,成功瓦解數十起恐怖攻擊陰謀,顯示反恐轉型已獲具體成效。但隨著新形態的伊斯蘭恐怖主義不斷演進與發展,加上歐洲金融危機未見好轉,可能引發各種反社會動亂,英國政府在面對恐怖威脅這個課題,永遠不能掉以輕心。尤其在去年五月間,蓋達組織首領賓拉登被美軍擊斃後,該恐怖組織不僅明目張膽地呼籲恐怖分子發動個人恐怖攻擊,更揚言將伺機發動更大規模的「網路聖戰」。有鑑於此,英國政府為維護國家安全與名聲、破除各界質疑,同時把握這四年一度的體壇盛事,藉此振興市場經濟,去年七月起,英國警方已全體總動員,啟動為期一年的奧運安檢計畫,反覆演練各項反恐戰略,強化打擊恐怖攻擊防範作為,以求倫敦奧運會安全圓滿。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