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助西非打擊海盜 確保戰略利益

為因應幾內亞灣日益猖獗的海盜襲擊、走私與其他海上安全挑戰,奈及利亞與美國等十一國海軍,二月底在奈國東南部海域舉辦「共同特快二○一二」海上聯合演習。這項演習除宣示國際社會打擊幾內亞灣海盜的決心;更重要的是,美國積極參演所展現對非洲的重視,更凸顯西非地區的戰略重要性。

 海盜猖獗 威脅航運安全

 根據國際海事組織(IMO)報告指出,西非海岸、東非索馬利亞半島附近水域、孟加拉灣、紅海和亞丁灣一帶與東南亞麻六甲海峽,為全球海盜高度橫行的海域。二○○八年十一月,沙烏地阿拉伯超級油輪「天狼星號」在索馬利亞東北海域遭海盜劫持,由於匪徒要求的贖金高達二千五百萬美元歷史天價,使得國際間開始關注東非海盜猖獗現狀。並在國際社會攜手努力下,解決索馬利亞海盜問題,但西非幾內亞灣海盜迅速竄起,取而代之成為非洲海上航運新威脅。自二○一○年以來,幾內亞灣海盜和武裝搶劫事件明顯攀升,據IMO統計結果顯示,幾內亞灣海盜襲擊事件近年來不斷增多,該組織去年共接獲六十四起海盜襲擊事件,今年一、二月海盜襲擊事件也已高達十起。

 幾內亞灣海盜活動不僅危害該海域航運安全,甚至依賴海上進出口的非洲國家也遭受波及。據統計,海盜活動每年造成西非地區經濟損失達二十億美元,然而受限於國力,非洲國家大多無法獨力解決海盜問題,奈及利亞海軍部門官員坦承,單憑奈國一己之力,無法根除幾內亞灣海盜問題。鑑此,聯合國安理會二月二十九日通過《二○三九號決議》,呼籲制定和採取有效措施打擊幾內亞灣海盜行為,已成為當務之急,強調必須在現有基礎上通力合作,強化幾內亞灣海上安全。

 「共同特快」(Obangame)演習每年舉行一次,今年於二月二十七日至三月一日間,由鄰近幾內亞灣的奈及利亞主辦。奈及利亞軍方出動四艘軍艦、海軍直升機和海上巡邏機參加演習;美軍派出數艘軍艦,包括首次造訪幾內亞灣的辛普森號(派里級)飛彈巡洋艦。相較於前兩次由喀麥隆主辦的演習,「共同特快二○一二」規模更大,參加聯合演習的國家包括美國、比利時、西班牙及來自幾內亞灣地區的奈及利亞、迦納、多哥、貝南、喀麥隆、加蓬、剛果共和國、赤道幾內亞、聖多美普林西比等十二個國家。藉由此次「共同特快」演習,正好呼應聯合國安理會日前通過的海盜問題決議案,展現國際社會打擊海盜的決心。

 美戰略觸角伸入西非意涵

 一、確保能源來源無虞:西非尼日河、剛果河、沃爾特河等河流匯集於幾內亞灣,大量有機沉積物經過數百萬年形成原油,其中以奈及利亞受惠最多,奈及利亞為全球前十大石油生產國,同時也是非洲地區第一大產油國,據統計,奈國政府百分之八十收入來自原油出口;美國正是奈及利亞最大石油出口客戶,預計至二○一五年,美國四分之一的海外進口石油將會來自幾內亞灣地區,其重要性不亞於中東地區。因此,基於能源安全考量,美國唯有打擊幾內亞灣海上犯罪,方能確保該海域航運順暢、能源供應無虞。

 二、防範恐怖分子與海盜結合:過去普遍認為,海盜以掠奪船隻與貨物等劫財目的為主要動機,不至於輕易殺人;但恐怖分子則以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引起最高限度恐慌為目的,藉此宣示政治主張。不過海事安全專家認為,近年來,海盜與恐怖主義間的界線已日漸模糊。恐怖分子認為海盜行為是從事海上恐怖活動的最佳掩護,先竊取船隻,再利用炸毀或衝撞其他船隻與港口設施方式,達到散布恐懼意象目的。二○○二年,沙烏地阿拉伯曾破獲一起試圖攻擊波斯灣港口與輸油管的恐怖襲擊,恐怖分子即是藉此方式,企圖破壞波灣石油運輸。

 另一方面,海盜開始仿效恐怖分子殺害與恐嚇船員;今年二月,一艘中國大陸籍貨輪在幾內亞灣被海盜搶劫,二名船員遇害,凸顯海盜犯罪程度較過往更為凶殘。由於非洲部分國家境內伊斯蘭極端暴力有擴大態勢,如奈及利亞極端宗教團體—博柯聖地組織去年十一月起,陸續對奈國軍、警單位與教堂發動攻擊,造成上百人喪生。該組織宗旨為在奈及利亞北部建立伊斯蘭國度,與蓋達恐怖組織北非分部保持聯繫,但在奈國維安部隊的圍剿下,恐怖活動只能轉往海上發展。因此,美國參與「共同特快」海上聯合軍演的同時,即宣布將提供三千五百萬美元軍事援助,強化包括奈及利亞在內的幾內亞灣國家打擊海盜能力,確保海上航道安全。

 三、確保非洲軍事利益:冷戰期間,為防止第三世界赤化,美國積極投入非洲,然而隨著蘇聯解體,華府頓失主要競爭對手,認為經營非洲戰略已不符國家利益,逐漸撤出非洲。不過在「九一一事件」後,非洲部分秩序崩潰的「失敗國家」,成為恐怖主義孳生溫床,加上近年中共積極拉攏非洲,使得美國再度審視非洲的重要性。二○○七年二月,美軍成立非洲司令部,宣告美國決定重返非洲。但非洲司令部在尋址過程中遭遇諸多瓶頸,非洲國家擔憂美國干涉內政,相繼拒絕美國的設址請求;此外,中共是目前非洲主要援助者,非洲國家不願因為提供美軍基地而得罪財主,美軍只能轉而將非洲司令部設於德國斯圖加特。美國提出「非洲合作站」計畫,希望維持一定程度的非洲駐軍,「非洲合作站」為海上軍事合作,不需要固定基地,具有彈性運作特性,「共同特快」演習即為「非洲合作站」架構推展的軍事合作。

 結語

 儘管建立非洲司令部並非一路順遂,但美國仍積極維持在非洲地區的軍事存在。例如美軍無人機去年曾低調進駐衣索匹亞,協助打擊入侵的索馬利亞青年軍;五角大廈也提供烏干達與布隆地政府四千五百萬美元的武器裝備,用於協助打擊伊斯蘭極端分子。奈及利亞於去年四月大選過後,一直呈現動盪局勢,伊斯蘭極端分子也乘機發動恐怖攻擊,嚴重破壞地區安全。美國積極參與「共同特快」聯合演習,不僅確保商業航運通行,符合美國家利益,更以「反恐」之名協助該區域國家穩定國家安全,為美國「非洲政策」製造有利機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