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邁德
目前世界各國的戰鬥教練機都面臨汰舊換新的關鍵時刻,在各地航展中的主要候選機型是:俄羅斯Yak-130、義大利M-346、中國大陸L-15、南韓T-50等四種高級教練機。最引人注目的是南韓之外的前三架,原因是它們的外形與尺寸幾乎一樣;追本溯源,原來它們都來自於俄羅斯設計的Yak-130次音速雙座先進戰鬥教練機。
一九九三年俄羅斯「雅克列夫」(Yakovlev)設計局與義大利「愛列尼亞‧艾爾馬奇」(Alenia Aermacchi)公司合作研發Yak-130教練機,但到了二○○○年七月,義大利因訓練需求不同而正式宣佈與俄羅斯停止合作。義大利在二○○一年六月的巴黎航展中,首度公開的M-346教練機,其全尺寸模型即為Yak-130教練機的衍生型,原因是原設計十分優異,賡續研發可大幅降低成本。
至於中國大陸L-15教練機,係中航二集團洪都飛機公司於二○○六年五月十三日完成首飛,隨後在二○○九年十一月參加第十一屆杜拜航展的先進戰鬥教練機。其外型與尺寸雷同的原因是,該機係獲得俄羅斯雅克列夫設計局的技術轉移,但尺寸稍大一點以增加載重,俾兼負戰鬥與攻擊任務的作戰需求。本文針對Yak-130教練機的研發生產背景、戰鬥教練機性能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依序為讀者做一介紹。
研發生產背景
一九九○年代,前蘇聯計畫汰換逾齡的捷克製L-29、L-39 等二型教練機,一九九一年雅克列夫設計局的Yak-UTS設計獲選;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前蘇聯雖然解體改為獨立國協,但俄羅斯仍於一九九三年九月,順利完成Yak-130教練機的整體設計規劃。問題是,俄羅斯面對九○年代的經濟困窘,並無財力獨立完成後續的研發,因此向西方國家尋求合作伙伴。
正好當時的義大利,也面臨財力和技術不足的問題,無法獨立解決教練機的提昇需求,因此在一九九三年雙方的合作案一拍即合。義大利負責提升Yak-130教練機的軍用規格,以符合西方標準,這包括換裝西方研製的發動機和航電系統,俾有助於向西方世界銷售的專屬合約權利。
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五日完成首飛,隨即產製二架原型機進入作戰測試評估階段,二○○○年七月雖與義大利解除合作合約,但仍賡續進行相關的研發進度。二○○二年四月十日,獲選為俄羅斯空軍的先進戰鬥教練機。二○○四年四月三十日,首架先導生產型完成首飛,共計製造三架先導生產型。二○○五年六月首度參加法國巴黎航展,同年接獲俄羅斯空軍十二架訂單開始量產。二○○九年七月俄羅斯空軍獲得首架量產型機,並於二○一○年二月十九日加入高級戰鬥訓練任務。
二○一○年五月二十九日,俄羅斯空軍一架Yak-130教練機在執行試飛課目時,發生意外在俄羅斯中部的郊區墜毀,機上兩名飛行員跳傘逃生獲救,墜機現場雖引發大火但機體保持完整,有助於後續的失事肇因調查。戰鬥教練機性能分析 北約組織對Yak-130教練機所取的代號是「姆指手套」(Mitten),當一個人穿戴姆指外其他四指合併的手套時,大多數是要進行極為粗重的工作。Yak-130教練機擔負高級戰術與戰鬥動作的飛行訓練,是否能勝任此繁重的訓練任務,且看其性能分析。
機體氣動力外形
蚌殼式的雙座加壓座艙,增加前後座飛行員對外界的視野,且具流線型而不影響飛機的氣動力;此外,戰鬥教練機的訓練課目大都在次音速以下,因此梯形機翼的後掠角三十一度,係考量後掠角若加大,會損失低速性能;若後掠角減少,則會增大阻力。
值得一提的是,原設計在兩翼端加裝小翼,不僅可減少翼端繞流帶來的阻力,亦可增加機翼升力及大衝角時的方向穩定性;可惜的是,在一次試飛因強烈振動而使翼端小翼斷裂脫落;經檢討,考量加強翼端小翼的結構會增加機體淨重,所以只好放棄。反觀M-346教練機,則在翼根與機體間增設垂直小翼,大幅增強機翼的漩渦升力與氣動力的穩定性。
再從機內的航電系統來看。Yak-130為俄羅斯第一架配置全數位化「玻璃座艙」(Glass cockpits)航電系統的教練機,儀表採用全功能顯示器、抬頭顯示器(Heads-Up Display, HUD),大幅降低飛行員的操控負荷;此外,為配合目前先進戰機的航電系統,機上配置標準通訊、導航、辨識、預警等系統,有助於飛行員完訓後的換裝訓練。另裝設「目標情境」(Target Behavior)系統,可由飛行教官設定各種戰術目標模擬情境,在訓練學員時,除能即時進行戰術互動與模擬操控,更可大幅減少地面部署的後勤支援,以及空中飛行演練的架次與飛時。當然,亦可執行空對空、空對地飛彈發射、傳統炸彈投擲、火箭與槍砲射擊等之實彈訓練。
飛機使用壽限為三十年、一萬五千飛行小時、二萬五千次落地。前後駕駛座裝設K-36型「零速度/零高度」彈射座椅,並可在簡易機場跑道起降。
主要性能諸元:
機長十一點四九公尺、翼展九點七二公尺、機高四點七六公尺、翼面積二十三點五二平方公尺、淨重四千六百公斤、最大載重六千三百五十公斤、最大起飛總重一萬零二百九十公斤。最大平飛速度一千零五十公里/時、巡航速度八百八十七公里/時、失速速度一百六十五公里/時、實用升限一萬二千五百公尺、最大航程二千五百四十六公里、爬升率五十公尺/秒、G力限制+8/-3G。配裝AI-222-25型發動機二具(每具推力二十點五八千牛頓)、推重比零點六八。
武器系統:機腹、翼下、翼端共有九處外掛架,可視訓練或作戰需求在最大載重下,掛載俄製各型空對空、空對地飛彈、導引/傳統炸彈、火箭與機砲莢艙,以及自衛投放器(含熱燄與干擾絲誘餌)等。
未來發展趨勢
Yak-130先進戰鬥教練機除了俄羅斯空軍十一架服役中(墜毀一架),且下訂單再採購六十架以符合作戰訓練需求,總採購架數預計為二百架。至於外銷也有成績,諸如:阿爾及利亞採購二十六架,二○一一年十一月已交機三架;利比亞二○一二年一月下訂單採購三十六架;越南計畫採購八架;烏拉圭則尚在評估中。 Yak-130教練機每架造價約一千五百萬美元,相較於競爭對手義大利M-346教練機的一千九百萬美元,佔有銷售市場的低價優勢;問題是軍事裝備的採購部署,還有後勤維修、政治考量等諸多因素,誰能擁有最大的外銷紀錄,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