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部長訪印度 兩國軍事關係步入蜜月期

美國國防部長潘內達(Leon Panetta)6日結束在印度的2天訪問行程,他承諾印度可向美國採購最先進武器,雙方同時可聯手研發武器裝備,這種深化國防交流宣示,象徵美印軍事關係步入蜜月期。

在與印度政府部門官員會晤過程中,美印官員討論到軍事裝備現代化和技術轉讓問題外,潘內達希望重啟搜尋行動,尋找二戰期間在印度東北地區陣亡的美軍飛行員遺體。

不 過,推銷武器才是他此次印度行的最大目的之一。美國先前錯失了印度價值近200億美元的戰鬥機採購大單,因此潘內達希望說服印度繼續購買其他美國武器裝 備。稍早之前,印度才與美國簽署了價值6.47億美元的超輕型榴彈炮採購合約、總價14億美元的阿帕契攻擊直升機的採購案也已進入最後階段。

事實上,除了推銷美國武器外,美印軍事關係邁入蜜月期有其他脈絡可循。1998年在印度進行一系列核試驗後,美國柯林頓政府對印度採取了制裁行動,但是到了小布希上台後,不但取消制裁措施,還擴大與印度的民用核能合作。
美印軍事關係邁入蜜月期有二大因素:
首 先是共同的反恐利益。由於鄰近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印度長期飽受南亞恐怖組織騷擾之苦,如今印度官員一直擔心北約部隊撤離後,可能會在阿富汗留下危險的真 空地帶,阿富汗政府及其成立的安全部隊可能無法阻止塔利班武裝分子,巴基斯坦政府從而暗中協助和教唆恐怖分子對印度發動攻擊。

另一方面,去年5月初擊斃蓋達組織領導人賓拉登後,美國與巴基斯坦關係陷入冰點,因此美國希望鞏固在南亞的反恐盟友,所以雖然印度未派兵阿富汗,但是美國仍鼓勵印度在阿富汗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第二則是圍堵「中國崛起」的共同利益。自1960年代初期的中印邊界戰爭後,印度將中國大陸視為主要戰略假想敵,以「壓巴制華」作為主要建軍準則,也就是一方面壓制巴基斯坦軍事發展,另一方面應對中國大陸的軍事威脅,因此印度的武器研發、軍事發展與大陸脫不了關係。

對美國而言,中國大陸的崛起威脅到其全球戰略利益,所以在與大陸經濟交往的同時,卻也圍堵中國大陸的軍事擴張。有鑑於此,美國與印度一拍即合,深化軍事交流,造就了兩國的軍事蜜月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