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金融秩序未整 經濟危機難落幕

◎鄭宇欽
自雷曼兄弟與冰島銀行陸續傳出破產危機開始,歐洲金融運作與監管失序的漏洞,近年來不但尚未革除,反而有更多問題一一暴露,這股金融危機 烈焰不僅吞噬了歐洲經濟成長,更讓全球景氣連帶受拖累。歐洲的經濟現況,搖碎了前法國總統沙柯吉的連任夢,也讓歐盟國家部分支持撙節的執政者紛紛轉向,深 怕成為下一個「失利的沙柯吉」,致使上月二十二日德法義西元首會晤時,堅定支持撙節的德國總理梅克爾獨木難撐,成長派大獲全勝;但執政者為民粹所擺弄,一 味的反撙節、挺成長,恐將使金融革新逐漸失焦。
歐洲現正歷經一場脫胎換骨的經濟陣痛,意識形態上的撙節與成長對立,並非歐債的靈丹妙藥, 唯有成立強力的跨國金融監管機制,方能有效遏止類似危機再次爆發。梅克爾日前提倡成立歐洲政治聯盟,希望透過集權歐盟的方式,協助各會員國銀行實施體制與 運作改革,此構想看似頗有可行之處,但卻受政治因素影響,遭部分國家反彈,也讓這齣歐洲政治角力與金融鬧劇,仍持續上演中。
各國低估情勢 經濟危機擴大
歐盟承認眼前這波金融危機,是各國低估局部性不當金融運作所致。歐盟起初認為,這是各國內部金融問題,僅需透過該國境內金融監管機制即可以解決;此外,由 於各國之金融監管與金融發展情況互異,歐盟基於尊重各會員國金融治理權,以往未曾有過成立跨國金融監管機關的規劃。比利時前總理佛侯斯達提醒各歐盟成員國 領導人,歐洲金融與經濟危機不僅是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個別危機,在歐洲一體化環境下,這場危機已蔓延成全歐洲的危機。
歐洲自二 ○○八年爆發金融危機以來,歐盟執委會總計投入約四點八兆歐元(約占歐盟整體會員國百分之三十七GDP)來拯救經濟;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沉痛地表示,金 融危機讓歐洲了解加強跨國金融監督的重要性,因為金融危機不僅造成經濟成長衰退,更讓納稅人不再願意為國家付出必須盡的義務。
這場源起於 大企業運作失利所引發的破產危機,已從局部性金融危機,衍生成全歐政經危機。為喚起各成員國對跨國金融監管的重視,歐盟提出「預備與預防性機制」,讓體質 良好但面臨運作困境的金融機構,有一套完整復元計畫,期使危機不致擴散。另一方面,歐盟也採取早期預防治療模式,針對有問題的金融機構,進行預防性介入, 避免金融危機擴大後,造成更複雜的經濟衰退問題。其他解決方案如:保釋、銀行承接與出售,來重整金融機構,讓運作體質更好的金融機構接管,並提出「二十七 存保方案」(27DGS)保障存款人權益。然而,這次歐洲金融危機,不僅凸顯歐洲銀行的運作問題,也道出歐盟缺乏跨國金融監管的重大缺失。鑑於此次教訓, 歐盟重新頒布「資本需求指導」(CRD)要求歐盟會員國境內的金融監管機關,落實情資交換、協調危機處理流程與共同制訂危機管理作戰計畫。另一方面,歐盟 更將成立歐洲監管局(European Supervisory Authorities)與歐洲銀行監管局(the 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強化跨國金融運作監管。
成立集權歐盟 加強跨國監督
自從歐蘭德贏得法國總統大選、所屬政黨囊括 國會多數席位後,解決歐洲金融危機的辯論焦點,漸漸由金融機構改革,轉向政府預算支出。希臘、西班牙、義大利與愛爾蘭因政府預算支出浮濫,而爆發經濟危 機,雖然歐盟各國達成協議,加強境內與跨國金融監管,但對於「撙節政府支出以拯救歐洲經濟」的說法,則陷入一番舌戰。
從英國到保加利亞, 各國都在施行撙節政策,瀕臨破產邊緣的希臘、西班牙、義大利與愛爾蘭的民眾,更對撙節政策怨聲載道。尤其當反撙節政策的歐蘭德贏得法國總統大選後,更讓歐 洲國家領袖對於撙節政策卻步不前;因此,始終堅持財政撙節的梅克爾,就成了反歐洲經濟成長的代罪羔羊,至今仍飽受歐洲反撙節派領袖的批評。但她堅信,撙節 與成長並非互斥,而是互為助力。她強調,如果反撙節派人士打著經濟成長旗幟,卻不願反省行政部門支出浮濫,類似的經濟風暴未來仍將席捲歐洲。英國財長歐斯 柏更宣布,退出歐盟銀行聯盟,等待歐盟有更明確的撙節政策,英國再考慮重新加盟。歐斯柏認為,歐盟領袖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斷地提出「機制」,卻未見具體解 決問題的行動。
梅克爾在六月七日接受電視訪問時,率先提出成立「政治聯盟」的構想,認為歐盟會員國須釋出更多行政權給歐盟機構,透過集權 歐盟方法,讓歐盟機構有更多權限去化解金融危機,而非一味借貸紓困。梅克爾進一步說明,要加強歐洲人認同歐盟,才能使集權歐盟過程更加順利,雖然歐盟各國 早已在貨幣、內政管理與財政管理等聯盟取得共識,但深究爆發金融危機之根本,歐洲需要政治聯盟,才能順利解決這波金融危機。梅克爾堅決反對發行歐洲共同債 券,認為此舉並非解決歐洲金融與經濟危機的良策,並舉歐洲歷史為例,說明歐洲過去從未有共同承擔債務的前例(德國於一、二戰後,獨力背負鉅額國債),未來 也不會有例外。此外,她認為如果發行歐洲共同債券,將違反馬斯垂克條約中禁止歐洲央行進行金融擔保的條款。梅克爾表示,歐盟各國不應花太多心思在討論歐洲 共同債券的發行,而是期盼各國在「歐洲穩定機制」(ESM)的架構下,解決金融與經濟危機。她同時對倡議歐洲成長派的領袖喊話,撙節開支不僅是要求政府縮 減非必要開支,更是希望歐盟各國能重新檢視自身財政體系,因為若無健全的財政體系,經濟成長也只是畫餅,唯有熬過財政體系整頓的陣痛期,才能根本地擺脫經 濟再衰退的噩夢。
結語
歐洲經濟現況不僅需要預警機制,更需要中長期規劃;撙節政策與強化金融監管不但適用於歐元區國家, 且全體二十七個歐盟成員國皆需納入,歐洲金融與經濟體制得以健全,全球經濟的成長才不至於被拖垮。梅克爾提出成立歐洲政治聯盟的構想,在部分歐盟成員國領 袖各為其利的環境下,恐怕難以推動,其中,英國首相卡麥倫更批評梅克爾想成立的,其實是「德國的歐盟」;但在解決歐洲金融與經濟危機方面,歐洲政治聯盟確 有其必要性與效果,尤其歐盟成立的宗旨,就是促進歐洲一體化;因此,透過集權歐盟的手段,對歐盟會員國不當財政運作介入干預,才能根除當前歐洲金融與經濟 問題,發揮金融監管的功能。(作者為軍聞工作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