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宇欽
俄羅斯總統蒲亭再度上任後,隨即規劃出訪中國大陸,除洽談俄「中」經貿合作外,更積極討論雙邊軍事合作。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實力竄起,俄羅 斯除了力爭成為繼日本後能直接兌換人民幣的國家,在國際事務與安全問題上,更與中共保持形影不離的立場,形成與歐美國家在國際政策上的對立態勢。
蒲亭訪「中」期間,對於邊界糾紛、能源與水資源合作議題也著墨甚多,其中,雙方討論進一步擴大軍事合作項目,企圖攜手宰制區域領導地位,更有志一同地聯手抗衡美國重返亞洲政策,成為美國實現亞太戰略的最大絆腳石。
俄「中」圖謀一致 分贓政治利益
今年四月間,俄「中」雙方在黃海舉行「海上協作—二○一二」軍演,演習內容雖然強調反恐及打擊海盜,但這個雙方近年來最大規模聯合軍演,仍被視為具有針對 性。由此可見,自美國總統歐巴馬宣示重返亞洲的戰略決心後,刺激俄「中」雙邊軍事合作日趨緊密,美國防部長潘內達提出將六成軍艦部署亞洲,更計畫將二○一 五年完工的福特號取代企業號,派赴亞洲執行任務,如此的兵力配置,不僅展現美國維護亞太領導地位的決心,更凸顯美國已將中共視為主要敵人,並加以防備。因 此,俄「中」雙邊聯合軍演可說是刻意針對美亞太戰略的武力展示。此外,俄「中」軍民航太軍工合作亦有所突破,除了Superjet100、IL—96空中 巴士攜手合作進軍民航市場外,中共也順利獲得俄羅斯的同意,爭取到逆火轟炸機與蘇愷系列戰機的生產技術轉移,但因中共仿冒本事驚人,俄羅斯仍保留戰機關鍵 引擎技術。
俄「中」加強合作的項目也延伸至國際事務與安全問題,財政吃緊的俄羅斯因重視中國大陸經濟潛力,進而深化與中共合作關係;中共則是為獲取更多俄國軍工科技,並聯合俄國「五常」地位,在許多國際議題上無理反對,圖謀分贓政治利益。
國際制裁力道不敵俄「中」勢力
近年俄「中」在敘利亞、北韓、伊朗等問題上,以一致性的立場,阻礙國際重大和平議案的推動,招致國際社會的強烈批判,更由於其具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身分, 若同時採取具有針對性的態度,更將使全球安全增加不確定因素。同時,俄「中」在伊朗具有大量經濟投資利益,並垂涎伊朗石油資源,根據美國「七二一條款」調 查報告追蹤顯示,俄「中」透過軍事科技與武器輸出,謀取伊朗石油與經濟利益,並暗中助長伊朗發展核技術。美國為加重制裁伊朗發展核武的力道,頒布「伊朗綜 合制裁、稽核與沒入法案」,期能斷絕伊朗發展核武所需的一切資源,該法案獲得日本、南韓、澳洲、加拿大與歐盟成員國的支持,紛紛立法制裁伊朗,但是俄 「中」在考量經濟利益與區域政治利害權宜之下,對伊朗不但未予以經濟制裁,反而提供更多軍事科技與經貿協助。中國大陸石油業者更趁日本石化企業退出伊朗石 油投資之際,大幅加碼對伊朗南阿札德干油田的投資;美國情報單位甚至經常攔截到俄「中」海運貨櫃,內藏大量對伊朗核能科技協助的原料;近年俄「中」飛彈技 術更是明目張膽的輸往伊朗,成為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的漏洞。
俄「中」在面對敘利亞問題的立場,也是以各自利益為優先考量,雙方宣稱堅定 支持維護敘利亞主權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並警告外界不要過分干預敘利亞情勢,所謂的「外界」,顯然是針對美國而言。然而,俄「中」不斷暗示華府不要破壞 敘利亞的和平穩定機制,但其一味支持阿塞德暴政,恐怕才是破壞敘利亞和平的最大元兇。
此外,在北韓問題方面,俄「中」雖然檯面上主張以六 方會談化解朝核問題,但私下卻縱容北韓發展飛彈與核武的雙面態度令人齒冷。近年來,北韓核武與飛彈科技屢獲突破性發展,完全是藉由俄助「中」、「中」助北 韓的武器擴散模式,俄「中」透過經貿合作交換軍事科技,中共再透過購買俄國公司及大陸境內北韓公司等中小企業交易,暗助北韓發展飛彈與核武技術。俄「中」 雖對北韓動輒挑釁的手段感到不滿,但仍持續默許北韓的種種恫嚇行徑。
結語
俄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曾公開表示,俄「中」在所有 層級的外交合作,堪稱成功典範。雖然雙方在天然氣與邊境問題仍有歧見存在,但在抗衡歐美方面及諸多國際議題的立場仍保持一致。俄「中」除緊密深化經貿合 作,藉由新興市場拉抬彼此經濟成長,也透過軍事科技與軍演合作,共同破壞美國亟欲穩定的國際秩序。
當中共軍力不斷外擴,周邊國家感到威脅 後,紛紛向美國求援,美國的重返亞洲策略,雖說是以保護盟友為出發點,但在部分層面,卻也壓縮了俄「中」的發揮空間,致使俄「中」合作更加緊密,以防範美 國及其盟友的反俄「中」聯盟。如今歐洲身陷債務危機、亞洲面臨中共的勢力擴張,歐洲、亞洲皆需要美國的協助,如此的相對與絕對利益影響下,俄「中」各自在 歐亞的發揮空間也不如以往,僅能利用緊密同盟,以抗衡美國的全球影響力,這也顯示中共已擺脫韜光養晦的低調政策,透過聯合俄羅斯與美國在各方面形成對立勢 力。另一方面,俄「中」深化政治、經濟、軍事合作的意涵,也可看出美國的重返亞洲策略已讓中共感到無比壓力,俄「中」軍事同盟,恐將為美國重返亞洲策略增 加許多挑戰與阻礙。(作者為軍聞工作者)
俄羅斯總統蒲亭再度上任後,隨即規劃出訪中國大陸,除洽談俄「中」經貿合作外,更積極討論雙邊軍事合作。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實力竄起,俄羅 斯除了力爭成為繼日本後能直接兌換人民幣的國家,在國際事務與安全問題上,更與中共保持形影不離的立場,形成與歐美國家在國際政策上的對立態勢。
蒲亭訪「中」期間,對於邊界糾紛、能源與水資源合作議題也著墨甚多,其中,雙方討論進一步擴大軍事合作項目,企圖攜手宰制區域領導地位,更有志一同地聯手抗衡美國重返亞洲政策,成為美國實現亞太戰略的最大絆腳石。
俄「中」圖謀一致 分贓政治利益
今年四月間,俄「中」雙方在黃海舉行「海上協作—二○一二」軍演,演習內容雖然強調反恐及打擊海盜,但這個雙方近年來最大規模聯合軍演,仍被視為具有針對 性。由此可見,自美國總統歐巴馬宣示重返亞洲的戰略決心後,刺激俄「中」雙邊軍事合作日趨緊密,美國防部長潘內達提出將六成軍艦部署亞洲,更計畫將二○一 五年完工的福特號取代企業號,派赴亞洲執行任務,如此的兵力配置,不僅展現美國維護亞太領導地位的決心,更凸顯美國已將中共視為主要敵人,並加以防備。因 此,俄「中」雙邊聯合軍演可說是刻意針對美亞太戰略的武力展示。此外,俄「中」軍民航太軍工合作亦有所突破,除了Superjet100、IL—96空中 巴士攜手合作進軍民航市場外,中共也順利獲得俄羅斯的同意,爭取到逆火轟炸機與蘇愷系列戰機的生產技術轉移,但因中共仿冒本事驚人,俄羅斯仍保留戰機關鍵 引擎技術。
俄「中」加強合作的項目也延伸至國際事務與安全問題,財政吃緊的俄羅斯因重視中國大陸經濟潛力,進而深化與中共合作關係;中共則是為獲取更多俄國軍工科技,並聯合俄國「五常」地位,在許多國際議題上無理反對,圖謀分贓政治利益。
國際制裁力道不敵俄「中」勢力
近年俄「中」在敘利亞、北韓、伊朗等問題上,以一致性的立場,阻礙國際重大和平議案的推動,招致國際社會的強烈批判,更由於其具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身分, 若同時採取具有針對性的態度,更將使全球安全增加不確定因素。同時,俄「中」在伊朗具有大量經濟投資利益,並垂涎伊朗石油資源,根據美國「七二一條款」調 查報告追蹤顯示,俄「中」透過軍事科技與武器輸出,謀取伊朗石油與經濟利益,並暗中助長伊朗發展核技術。美國為加重制裁伊朗發展核武的力道,頒布「伊朗綜 合制裁、稽核與沒入法案」,期能斷絕伊朗發展核武所需的一切資源,該法案獲得日本、南韓、澳洲、加拿大與歐盟成員國的支持,紛紛立法制裁伊朗,但是俄 「中」在考量經濟利益與區域政治利害權宜之下,對伊朗不但未予以經濟制裁,反而提供更多軍事科技與經貿協助。中國大陸石油業者更趁日本石化企業退出伊朗石 油投資之際,大幅加碼對伊朗南阿札德干油田的投資;美國情報單位甚至經常攔截到俄「中」海運貨櫃,內藏大量對伊朗核能科技協助的原料;近年俄「中」飛彈技 術更是明目張膽的輸往伊朗,成為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的漏洞。
俄「中」在面對敘利亞問題的立場,也是以各自利益為優先考量,雙方宣稱堅定 支持維護敘利亞主權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並警告外界不要過分干預敘利亞情勢,所謂的「外界」,顯然是針對美國而言。然而,俄「中」不斷暗示華府不要破壞 敘利亞的和平穩定機制,但其一味支持阿塞德暴政,恐怕才是破壞敘利亞和平的最大元兇。
此外,在北韓問題方面,俄「中」雖然檯面上主張以六 方會談化解朝核問題,但私下卻縱容北韓發展飛彈與核武的雙面態度令人齒冷。近年來,北韓核武與飛彈科技屢獲突破性發展,完全是藉由俄助「中」、「中」助北 韓的武器擴散模式,俄「中」透過經貿合作交換軍事科技,中共再透過購買俄國公司及大陸境內北韓公司等中小企業交易,暗助北韓發展飛彈與核武技術。俄「中」 雖對北韓動輒挑釁的手段感到不滿,但仍持續默許北韓的種種恫嚇行徑。
結語
俄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曾公開表示,俄「中」在所有 層級的外交合作,堪稱成功典範。雖然雙方在天然氣與邊境問題仍有歧見存在,但在抗衡歐美方面及諸多國際議題的立場仍保持一致。俄「中」除緊密深化經貿合 作,藉由新興市場拉抬彼此經濟成長,也透過軍事科技與軍演合作,共同破壞美國亟欲穩定的國際秩序。
當中共軍力不斷外擴,周邊國家感到威脅 後,紛紛向美國求援,美國的重返亞洲策略,雖說是以保護盟友為出發點,但在部分層面,卻也壓縮了俄「中」的發揮空間,致使俄「中」合作更加緊密,以防範美 國及其盟友的反俄「中」聯盟。如今歐洲身陷債務危機、亞洲面臨中共的勢力擴張,歐洲、亞洲皆需要美國的協助,如此的相對與絕對利益影響下,俄「中」各自在 歐亞的發揮空間也不如以往,僅能利用緊密同盟,以抗衡美國的全球影響力,這也顯示中共已擺脫韜光養晦的低調政策,透過聯合俄羅斯與美國在各方面形成對立勢 力。另一方面,俄「中」深化政治、經濟、軍事合作的意涵,也可看出美國的重返亞洲策略已讓中共感到無比壓力,俄「中」軍事同盟,恐將為美國重返亞洲策略增 加許多挑戰與阻礙。(作者為軍聞工作者)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