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駐日爭議再起 日政府陷兩難


 駐日本美軍原定今年十月部署MV-22魚鷹(Osprey)傾斜式旋翼運輸機,不過當載運MV-22的貨輪日前抵達日本時,引發沖繩(琉 球)等地居民強烈抗議,魚鷹運輸機的安全疑慮再度被各界討論,也讓美軍駐日基地爭議考驗著美日關係,使日本政府陷入爭取民心與維繫友邦的兩難局面。

 美欲重返亞太 新式軍武陸續部署
  由於直升機的機動性能在二戰後獲得各國重視,但受限於飛行高度較低、速度緩慢、航程偏短等缺點,在運用上受到諸多限制。為克服這項缺點,美國航太廠商早在 一九八○年代時,即著手研發兼具直升機垂直起降能力及定翼飛機的高速、遠航等優點的傾斜式旋翼機。魚鷹運輸機正是在此需求條件下研發出來的,其最大特徵是 機翼兩端各有一組可變向的螺旋槳發動機,當螺旋槳發動機朝上時,能夠產生如直升機般垂直起飛的升力,以及起降、滯空等能力;待起飛後,發動機隨即轉到約 10度角的接近水平位置,產生足夠的前進推力,達到可與定翼飛機比擬的高速飛行速度。魚鷹運輸機還能讓引擎以四十五度前傾角,同時產生升力與推力,進行短 場起降,可說是近年美軍事科技的重大突破之一。雖然美軍以往鮮少將新型軍事科技,部署於本土以外區域,但亞太區域情勢瞬息萬變,正因為魚鷹運輸機具備如此 高度機動性,加上美國積極重返亞太,對於美軍亟欲完成魚鷹部署,則一點也不感到意外。

 魚鷹運輸機最多可運載二十四名士兵,最大速度可達每 小時五百五十六公里,巡航速度為每小時五百一十公里,是一般直升機的兩倍;其機身採用大量複合材料,不僅能緩衝一定程度的撞擊,還能抵抗輕型武器的攻擊, 更能在核生化環境中活動,特別適合惡劣條件下的作戰環境。目前魚鷹運輸機有美國空軍使用的CV-22A、海軍陸戰隊使用的MV-22,用於取代使用多年的 CH-46海武士運輸直升機,特戰司令部使用的CV-22B等型號;規劃中機型還包括用於反潛任務的SV-22及美國海軍特戰搜救型HV-22。美國海軍 陸戰隊是MV-22最主要用戶,共計採購五百五十二架;MV-22自二○○七年進入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後,曾參與美軍在伊拉克、阿富汗及利比亞等戰鬥與救 援行動。美國海軍陸戰隊指揮官阿莫斯在二○一一年曾表示,魚鷹運輸機自服役以來,每飛行小時的事故發生率,大約只有美國海軍陸戰隊飛行機隊平均事故發生率 的一半,更是美國海軍陸戰隊中,事故發生率最低的旋翼機;但此飛安佐證數據,似乎並不被沖繩居民所重視。

 魚鷹機動性高 亞太應變最佳利器
  魚鷹運輸機最大特點是無空中加油時,作戰半徑約六百九十公里,從美國西岸飛到太平洋中部島嶼僅需一天多,若採用傳統直升機則至少需要一週時間;魚鷹運輸機 不僅能夠滿足美軍任務的需求,更賦予戰場指揮官更多的選擇及靈活性,是美軍全球戰略部署的重要載具,也是美軍提昇西太平洋軍力機動性能的最佳選擇。五角大 廈去年宣布,今年十月份將在沖繩普天間美軍基地部署二十四架MV-22,以沖繩為起點,包括臺海、菲律賓,甚至東海都在魚鷹的飛行範圍內,有助於因應東 海、南海等日益增溫的國際情勢。
 這型運輸機在今年二月及六月,分別在摩納哥與美國佛羅里達發生事故,安全疑慮成為沖繩民眾反對魚鷹部署的 最主要理由。七月底時,當裝載的MV-22的貨輪進入美軍岩國基地時,立即引發當地居民強烈抗議,即使美方提出多項魚鷹飛安數據,試圖解開日本民眾對魚鷹 的安全疑慮,但仍無法減緩抗爭的情緒。致使美軍原定在日本本州、四國、九州各地進行低空飛行訓練,也不得不暫緩,美國駐日海軍陸戰隊表示,在今年的兩起魚 鷹墜機事故調查結果尚未出爐前,將不會在日本上空飛行。此外,八月初時,日本防衛大臣森本敏訪問華盛頓時,華府特地讓森本敏及隨行防衛省官員乘坐魚鷹運輸 機,從五角大廈飛往維吉尼亞軍事基地,不只為了證明魚鷹安全無虞,更希望日本政府能提供有力協助,讓美軍能順利完成魚鷹機的亞太部署。

 美軍普天間基地 遷移爭議未休
  普天間基地自一九五七年移交美軍後,與山口縣岩國基地成為駐日美海軍陸戰隊在日本的兩大基地。普天間基地包括一條長二點七公里、寬四十五公尺的跑道,以及 完善的行政、後勤設施,更是美海軍陸戰隊第三遠征軍的直升機基地,約有八十架軍機、十二架加油機、三千六百人常駐於此。但由於普天間基地位於沖繩市縣宜野 灣市區,約占整個宜野灣市面積的四分之一,對於都市發展影響甚巨;更讓當地居民介意的是,軍機起降時在住宅區周邊造成的噪音、空氣污染和公共安全問題,成 為沖繩當地長久以來的難解爭議。經過長達十年的談判協商,美日兩國雖然達成協議,決定在二○一四年底前,將普天間基地轉移至沖繩縣名護市。不過由於執政的 日本民主黨,對普天間基地的遷移決策始終搖擺不定,也使得日本內部對於駐日美軍遷移議題,遲遲無法達成最終共識,無形之中損害了美日關係。即使在今年二月 間,美日終於達成駐日美軍整編共識,將駐沖繩美軍遷往關島及普天間基地遷移分開執行,華府之所以同意修改駐沖繩美海軍陸戰隊整編計畫,一方面是因應中共日 益增長的軍事威脅,將部隊調整至第二島鏈,以均衡區域打擊能量;另方面則是迫於日本國內要求美軍撤出的輿論壓力,若美方仍堅持原構想,不僅無法實現,更嚴 重阻礙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部署規劃。

 不過,美軍修改駐沖繩陸戰隊整編計畫的同時,卻也取消了普天間基地在明年底前搬遷的目標,由於沖繩民 眾擔憂美軍優先移防關島,只是為了拖延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才會藉由這次美軍部署魚鷹運輸機的機會,提出強烈批評與質疑,其實主要目的,只是為再度利用輿 論聲浪,炒熱美軍基地搬遷議題。對美國而言,儘管部分駐日美軍逐步轉移至第二島鏈,但位於第一島鏈的普天間基地,仍具重要戰略價值,絕不可能因為沖繩居民 的抗爭而輕易放棄;此外,日本政府若強勢要求美軍搬遷,勢將重創美日同盟,對於近期陷入東亞島爭的日本政府而言,損害美日關係等同自尋死路。因此,即使沖 繩居民透過各項管道及民調數據,表達對美軍基地撤離的期盼,對於陷入進退維谷的日本執政當局而言,恐怕只能繼續採取拖延戰術的態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