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軍備競賽增溫 牽動亞太局勢

◎曾復生
 由於美「中」軍備競賽升溫,須審慎觀察雙方在亞太地區發展軍事聯盟及軍事外交之新形勢,並保持高度警覺以適時調整戰略位置。
 中共當局認為,當美國決定把軍事戰略重心移往亞太地區,並積極介入亞太軍事、經貿活動,以及推廣民主價值,事實上,美國此舉顯然是為制約「中國崛起」的整體布局。
 相對地,中共軍方高層近期頻密出訪東協國家和印度洋國家,就是為了要化解潛在的圍堵威脅,並建立大陸與這些國家有意義的軍事合作關係。
 美「中」戰略競合特質
  隨著中共與美國在亞太地區綜合實力的對比,出現消長變化的新形勢,亞太地區的公共領域(Global Commons),包括公海國際水道、空中航線、太空領域,以及網路電磁頻譜空間,都已經出現美「中」兩強競合的格局。因此,以美國為首的亞太主要國家, 包括日本、南韓、澳大利亞、印度,以及部分東協國家等,積極展開新一輪的軍事合作計畫,從陸、海、空、太空,以及網路電磁空間等領域,著手因應來自「中國 崛起」的挑戰。
 現階段,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要利益包括:(一)反恐保衛美國本土安全;(二)防範亞太出現反美的新興強權國家;(三)鼓勵 亞太國家進行經濟自由化與政治民主化改革;(四)保障亞太公共領域(Global Commons)的自由使用權;(五)保護美國跨國企業在亞太地區的市場、資產和人員安全。華府戰略規劃圈的主流意見認為,美「中」在亞太地區政治目標的 衝突,是促使兩國進行軍事競爭的關鍵因素。美國一方面想爭取大陸的合作,並將其納入國際規範的體系,成為「負責任的大國」;但另一方面,美國也積極在亞太 地區進行軍事戰略部署規劃,並爭取亞太地區的國家,加入美國陣營,以確保當美「中」關係惡化時,美國仍然可以在亞太地區維持優勢地位。與此同時,亞太地區 的主要國家也在密切觀察,美「中」綜合實力消長變化趨勢,以做為調整本國與美「中」相對權力位置的判斷基礎。
 美置戰略重心於亞太 共軍高度警覺
  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鄧普西表示,面對崛起的中共,美國無意與之為敵,同時也將盡量避免落入老牌強國與新興大國之間的「戰爭陷阱」;同時,美國希望中 共軍方能夠更透明一些,讓其他國家能夠較了解中共軍事發展能力的意圖內涵;此外,鄧普西強調,美國與中共應加強在軍事領域的交流活動,以進一步增加了解並 減少誤判。但是,從今年初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習近平、中共「國防部長」梁光烈、副總參謀長馬曉天和蔡英挺等的美國行,以及今年六月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 洛克利爾訪問北京,和隨後於九月間國防部長潘內達在北京與習近平、徐才厚、梁光烈等共軍高層會談的成果顯示,美「中」兩軍交流的質量仍屬有限,因為這些軍 事高層互訪,都沒有辦法化解美國對中共武器禁運,以及限制高科技出口的問題,也無法針對美國對臺軍售、美軍在中國大陸沿海偵察,以及美國立法限制與中共軍 事交流質量等議題,達成較具突破性的協議;反而是美國國安高層人士,包括國務卿希拉蕊、國防部長潘內達、美軍參謀首長主席鄧普西,以及美軍太平洋司令洛克 利爾等,分別於今年六月到九月間,頻頻出訪亞太國家,包括南韓、日本、蒙古、菲律賓、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柬埔寨、緬甸、阿富汗、澳大利 亞、斯里蘭卡、印度、土耳其等國,甚至歐巴馬連任後,將首次外訪選在東南亞,十一月十七日起前往包括緬甸、泰國和柬埔寨,並與希拉蕊、潘內達在東南亞等國 分進合擊,拉攏關係,讓中共軍方高層感受到,美國正在積極部署圍堵中共的聯合陣線,所以必須要加強推動軍事外交策略,以制衡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動 作。
 現階段,大陸戰略圈人士認為,美國正針對大陸部署「新三線」的戰略架構,包括「熱點線」、「動態線」,以及「威懾線」,其中的內涵是 指美國在大陸周邊不斷製造熱點問題,另外通過聯合亞太各國的軍事演習,在大陸周邊地區形成軍事壓力;此外,美國加強建設關島、澳洲達爾文港,以及印度洋的 迪戈加西亞島三處戰略武器軍事基地,形成對大陸能源及貨物航運生命線牽制的威懾能量。因此,中共軍方高層近期頻密出訪東協國家和印度洋國家,就是為了要化 解潛在的圍堵威脅,並建立中共與這些國家有意義的軍事合作關係。
 美「中」競逐加劇的影響
 美國為了牽制中共在亞太地區軍力 擴張,正以對抗北韓之名,積極規劃「亞太飛彈防禦系統」,但此舉也深化中共擔心被圍堵的恐懼,進而加速發展彈道飛彈計畫,並將引爆美「中」軍備競賽,導致 亞太地區整體安全形勢趨向複雜。美國國防部長潘內達表示,美「中」在亞太地區軍力消長變化,將會成為影響亞太國家每日決策的重要變數;同時,美國是否能夠 繼續保持在亞太地區的軍力優勢,也會牽動亞太國家政局演變和外交決策方向,進而影響到美國在亞太地區關鍵利益。
 目前,美國一方面想爭取中 共的配合,並將其納入國際規範的體系,成為負責任的大國;但另一方面,美國也積極在亞太地區進行圍堵中共的軍事戰略部署,以確保當雙方關係惡化時,美國仍 然可以在亞太地區維持優勢地位。但是,美國的這些動作卻引發中共軍方高層的警覺,並祭出更細緻的軍事外交策略,以反制美國的圍堵孤立措施。今年五月下旬, 美國國防部公布「二○一二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指出,兩岸關係過去幾年雖有良性發展,但中共為因應臺海可能發生戰爭的軍力部署,並未因此而減少;同 時,兩岸在人員、兵力結構、武器裝備等軍力動態平衡方面,已朝大陸方向傾斜;此外,儘管共軍大規模兩棲登陸進犯臺灣能力有限,但中共已提昇攻擊臺灣經濟和 軍事目標能力,一旦兩岸爆發軍事衝突,中共將有能力嚇阻、拖延或拒止第三國的介入。換言之,面對美「中」軍備競賽升溫,需審慎觀察雙方在亞太地區發展軍事 聯盟及軍事外交之新形勢,並保持高度警覺以適時調整戰略位置。(作者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