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育騰
中共近來連續發布多款軍事裝備測試訊息,特別於十八大之際,中共在「珠海航空展」發布第五代戰機殲三十一隱形戰機、武直十型攻擊直升機、 直十九型武裝直升機及新型無人飛機等裝備,其中,殲三十一戰機是目前世界最新一種以多功能對地攻擊為主的中型戰機,從其採用固定式大面積大傾角垂尾、整體 式大型前後緣襟翼與雙前輪等設計,因此,殲三十一有可能作為今後中共航艦艦載機之用。
殲三十一發展成艦載機可能性較大,徐勇凌指出,先前 專家媒體紛猜測,殲十是大陸航空母艦「遼寧艦」可能配備選擇之一,但殲十是單引擎機,加上設計限制,不適合做為艦載機,另外,殲十一和殲二十這兩款飛機屬 於三十噸的重型飛機,若大陸航艦裝載這兩款飛機,只能搭載二十至二十五架「遼寧艦」作戰能力是不足的,因此,殲三十一是雙引擎飛機,且機翼翼展較寬,較有 可能改裝成艦載機,航艦可搭載四十架以上,較有可能和美國航艦對抗。
殲二十、殲三十一 增強共軍傳統戰力
東亞因北韓核武 問題、釣魚台主權等發展趨勢,中共為因應可能的衝突,逐漸採強硬的軍事對抗,不斷提昇共軍的實力。隨著科技與國力的增長,研發隱形戰機逐漸強化傳統戰力, 將使其有效攻擊範圍涵蓋大陸沿海二千三百海里。殲三十一戰機試飛成功,中共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第二個同時試飛兩種第五代隱形戰機原型機的國家,若殲三十一 戰機成為大陸計畫的艦載機,如此攻擊範圍又將更為廣大。
共軍在過去二十年來,其科技與作戰能力方面,確實有重大進展,且未來十年可望持續 成長。在任何美、「中」可能爆發的衝突中(諸如臺海危機),中共皆須面對如何擊敗具有軍事優勢對手的嚴峻挑戰,例如二○○七年蘭德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 出,大量中共戰略著作,都在探討如何擊敗具有軍事優勢對手的問題,並列舉七項戰略原則:一、於衝突之初獲主動權,盡早發動攻擊。二、運用奇襲,以擴大初期 攻擊效果。三,在可能條件下,實施先制攻擊。四、快速提高優勢強權所付出需要付出的代價。五、縮小戰略目的。六、避免直接正面交鋒,將重點置於全力攻擊關 鍵弱點。七、攻擊美國資訊與網路系統,諸如指揮中心或衛星等。
中共空軍的速度、作戰範圍與日益提昇的技術精密度,將使其成為此類行動的關 鍵要角,殲二十、殲三十一匿蹤戰機的優越性能,正是成為執行此種任務的首選。整體而言,共軍正快速發展一支現代化空軍,共軍在未來十到十五年,發展與接收 大量新作戰構想、戰術與作戰系統過程中,中共在引進新戰機方面可說是相當成功。未來十年,若共軍匿蹤戰機加入戰鬥序列,將對美國在太平洋的空中作戰,構成 強大的威脅。
中共國家整體戰略的調整,在軍事上轉型為「積極防禦」的「攻守兼備」。二砲「核常兼備」、空軍「攻防兼備」與海軍「近岸防 禦」戰略擴張過程中,北京正建立「攻防兼備」的多層次大縱深防衛圈,在聯合作戰中,空中力量係用於高速、縱深打擊,以及戰役初期與全程使用,以掌握天空, 支援更廣泛的戰略目標。
區域國家的武器競賽日趨白熱化
對美軍而言,共軍逐漸具備機動打擊、快速反應與兵力投射的攻擊能力,在在顯示美軍處理亞太區域安全與臺海問題時,美軍航艦打擊群以往如入無人之境,現在則須考量共軍已能執行境外作戰攻擊所造成的傷害,與美國使用武力達成國家利益的成本考量。
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部署,漸令北京深感不安。美國總統歐巴馬去年十一月訪問亞洲時曾強調,儘管美國縮減國防預算,但亞太地區軍費卻反增不減,並同意從 今年起抽調二百五十名陸戰隊士兵進駐北澳,二年後將美軍兵力增加至二千五百人。美國也打破以往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的籓籬,在美國對亞太地區「空海一體戰」 (Air-Sea Battle Plan)戰略指導下,從北太平洋、東海、西太平洋、臺灣海峽、南海、麻六甲海峽與印度洋,所有海域與海線都將「一體化」。
美「中」關係 緊張與中共近來展現的強勢,不但影響美「中」互動,也衝擊亞太地緣戰略,造成區域國家的武器競賽。二○一○年「美國國家軍事戰略」報告中特別強調,美國 「戰略優先性和利益將會逐漸來自於亞太地區」,戰略性的發展趨勢,包括亞太在全球財富的分配比率日益增加,使區域國家更有能力提昇軍力。二○一二年中共國 防經費預算約為六七○二點七四億元人民幣(折合三兆一五○三億臺幣),比上年預算執行數增加約六七六億元(約三千億臺幣)、增長百分之十一點二。預計二○ 一六年至二○二○年服役,屆時中共的海軍將具備為航空母艦打擊群防空的能力。顯示在經濟、外交實力不斷增長的同時,北京領導層及共軍堅信,必須建立實力相 當的國防以保護領土和領海的安全。除此之外,北韓核武和權力移轉的潛在不穩定性,將對區域穩定及美國國家安全產生威脅。
共軍發展與戰略意圖不明
共軍軍力不斷增強,將會打破亞洲地區的安全平衡,依據「中共空軍的建軍指導思想」,空軍必須計畫建立攻勢與守勢空中武力。現今中共理論上開始強調,「進攻 行動是空戰戰役中,建立並保持主動,最基本和最有效的行動方式。」隱形戰機就是火力投射的最佳載台。尤其,隱形戰機的發展將引發周邊國家的軍備競賽,中共 領導人更應說清楚,共軍軍力未來發展計畫和戰略意圖。
中共決定發展軍隊現代化本身並不是問題,即使每年有兩位數百分比的軍費增加;但是發 展隱形戰機、反艦彈道飛彈、先進潛艦、地對空飛彈、反衛星武器,以及其他打擊電腦網路的能力,確實已讓美國和其他國家感到威脅,更不利於亞太區域的和平穩 定。因此,國人應時時關注中共擴軍動態,國軍更須在「預防戰爭」基礎上,持續精進現代化建軍,籌購防衛性武器,以強化嚇阻敵人,有效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發 展。
(作者為空軍官校上校主任╱中山政研所博士生)
中共近來連續發布多款軍事裝備測試訊息,特別於十八大之際,中共在「珠海航空展」發布第五代戰機殲三十一隱形戰機、武直十型攻擊直升機、 直十九型武裝直升機及新型無人飛機等裝備,其中,殲三十一戰機是目前世界最新一種以多功能對地攻擊為主的中型戰機,從其採用固定式大面積大傾角垂尾、整體 式大型前後緣襟翼與雙前輪等設計,因此,殲三十一有可能作為今後中共航艦艦載機之用。
殲三十一發展成艦載機可能性較大,徐勇凌指出,先前 專家媒體紛猜測,殲十是大陸航空母艦「遼寧艦」可能配備選擇之一,但殲十是單引擎機,加上設計限制,不適合做為艦載機,另外,殲十一和殲二十這兩款飛機屬 於三十噸的重型飛機,若大陸航艦裝載這兩款飛機,只能搭載二十至二十五架「遼寧艦」作戰能力是不足的,因此,殲三十一是雙引擎飛機,且機翼翼展較寬,較有 可能改裝成艦載機,航艦可搭載四十架以上,較有可能和美國航艦對抗。
殲二十、殲三十一 增強共軍傳統戰力
東亞因北韓核武 問題、釣魚台主權等發展趨勢,中共為因應可能的衝突,逐漸採強硬的軍事對抗,不斷提昇共軍的實力。隨著科技與國力的增長,研發隱形戰機逐漸強化傳統戰力, 將使其有效攻擊範圍涵蓋大陸沿海二千三百海里。殲三十一戰機試飛成功,中共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第二個同時試飛兩種第五代隱形戰機原型機的國家,若殲三十一 戰機成為大陸計畫的艦載機,如此攻擊範圍又將更為廣大。
共軍在過去二十年來,其科技與作戰能力方面,確實有重大進展,且未來十年可望持續 成長。在任何美、「中」可能爆發的衝突中(諸如臺海危機),中共皆須面對如何擊敗具有軍事優勢對手的嚴峻挑戰,例如二○○七年蘭德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 出,大量中共戰略著作,都在探討如何擊敗具有軍事優勢對手的問題,並列舉七項戰略原則:一、於衝突之初獲主動權,盡早發動攻擊。二、運用奇襲,以擴大初期 攻擊效果。三,在可能條件下,實施先制攻擊。四、快速提高優勢強權所付出需要付出的代價。五、縮小戰略目的。六、避免直接正面交鋒,將重點置於全力攻擊關 鍵弱點。七、攻擊美國資訊與網路系統,諸如指揮中心或衛星等。
中共空軍的速度、作戰範圍與日益提昇的技術精密度,將使其成為此類行動的關 鍵要角,殲二十、殲三十一匿蹤戰機的優越性能,正是成為執行此種任務的首選。整體而言,共軍正快速發展一支現代化空軍,共軍在未來十到十五年,發展與接收 大量新作戰構想、戰術與作戰系統過程中,中共在引進新戰機方面可說是相當成功。未來十年,若共軍匿蹤戰機加入戰鬥序列,將對美國在太平洋的空中作戰,構成 強大的威脅。
中共國家整體戰略的調整,在軍事上轉型為「積極防禦」的「攻守兼備」。二砲「核常兼備」、空軍「攻防兼備」與海軍「近岸防 禦」戰略擴張過程中,北京正建立「攻防兼備」的多層次大縱深防衛圈,在聯合作戰中,空中力量係用於高速、縱深打擊,以及戰役初期與全程使用,以掌握天空, 支援更廣泛的戰略目標。
區域國家的武器競賽日趨白熱化
對美軍而言,共軍逐漸具備機動打擊、快速反應與兵力投射的攻擊能力,在在顯示美軍處理亞太區域安全與臺海問題時,美軍航艦打擊群以往如入無人之境,現在則須考量共軍已能執行境外作戰攻擊所造成的傷害,與美國使用武力達成國家利益的成本考量。
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部署,漸令北京深感不安。美國總統歐巴馬去年十一月訪問亞洲時曾強調,儘管美國縮減國防預算,但亞太地區軍費卻反增不減,並同意從 今年起抽調二百五十名陸戰隊士兵進駐北澳,二年後將美軍兵力增加至二千五百人。美國也打破以往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的籓籬,在美國對亞太地區「空海一體戰」 (Air-Sea Battle Plan)戰略指導下,從北太平洋、東海、西太平洋、臺灣海峽、南海、麻六甲海峽與印度洋,所有海域與海線都將「一體化」。
美「中」關係 緊張與中共近來展現的強勢,不但影響美「中」互動,也衝擊亞太地緣戰略,造成區域國家的武器競賽。二○一○年「美國國家軍事戰略」報告中特別強調,美國 「戰略優先性和利益將會逐漸來自於亞太地區」,戰略性的發展趨勢,包括亞太在全球財富的分配比率日益增加,使區域國家更有能力提昇軍力。二○一二年中共國 防經費預算約為六七○二點七四億元人民幣(折合三兆一五○三億臺幣),比上年預算執行數增加約六七六億元(約三千億臺幣)、增長百分之十一點二。預計二○ 一六年至二○二○年服役,屆時中共的海軍將具備為航空母艦打擊群防空的能力。顯示在經濟、外交實力不斷增長的同時,北京領導層及共軍堅信,必須建立實力相 當的國防以保護領土和領海的安全。除此之外,北韓核武和權力移轉的潛在不穩定性,將對區域穩定及美國國家安全產生威脅。
共軍發展與戰略意圖不明
共軍軍力不斷增強,將會打破亞洲地區的安全平衡,依據「中共空軍的建軍指導思想」,空軍必須計畫建立攻勢與守勢空中武力。現今中共理論上開始強調,「進攻 行動是空戰戰役中,建立並保持主動,最基本和最有效的行動方式。」隱形戰機就是火力投射的最佳載台。尤其,隱形戰機的發展將引發周邊國家的軍備競賽,中共 領導人更應說清楚,共軍軍力未來發展計畫和戰略意圖。
中共決定發展軍隊現代化本身並不是問題,即使每年有兩位數百分比的軍費增加;但是發 展隱形戰機、反艦彈道飛彈、先進潛艦、地對空飛彈、反衛星武器,以及其他打擊電腦網路的能力,確實已讓美國和其他國家感到威脅,更不利於亞太區域的和平穩 定。因此,國人應時時關注中共擴軍動態,國軍更須在「預防戰爭」基礎上,持續精進現代化建軍,籌購防衛性武器,以強化嚇阻敵人,有效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發 展。
(作者為空軍官校上校主任╱中山政研所博士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