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地處中東地區的以色列強敵環伺,軍事威脅不斷。面對敵方可能採取的飛彈或火箭攻擊,以色列藉由愛國者飛彈系統、箭式飛彈系統及近來在以巴衝突一戰成名的「鐵穹反火箭防空系統」,建構堅強的空防體系,形成有效的飛彈、火箭攔截網,確保以境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歷時八天的以巴衝突在以色列與哈瑪斯達成停火協議後落幕,使加薩走廊暫時恢復平靜。以巴衝突期間,以色列面對哈瑪斯持續自加薩走廊發動多起火箭攻勢,以 「鐵穹」(Iron Dome)反火箭防空系統,攔截摧毀射向以國人口稠密區的火箭,寫下攔截成功率高達九成的紀錄,除有效確保以國境內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亦讓世人親眼見證 鐵穹的接戰效能,如同以色列打造的牢固防護罩,讓哈瑪斯發射的火箭徒勞無功。
事實上,當以色列於一九四八年五月中旬順利建國之後,中東成 為軍事衝突的熱區,以色列與周邊的阿拉伯國家結下難解的恩怨,甚至在以色列宣布建國的第二天,阿拉伯國家的領導人矢言發動「聖戰」,包括埃及、約旦、敘利 亞,伊拉克及黎巴嫩聯合出兵,揭開中東第一次戰爭的序幕。時至今日,即使以色列已與阿拉伯國家交戰多次,其整體國力亦達一流水準,但伊朗、巴勒斯坦哈瑪 斯、敘利亞仍是主要威脅,一旦兵戎相向,來襲的彈道飛彈與火箭不容忽視。為尋求因應,確保境內空防無虞,以色列目前已將愛國者飛彈系統、箭式飛彈系統、鐵 穹反火箭防空系統建構有效的攔截網,隨時可派上用場,接戰進犯的飛彈或火箭。
愛國者飛彈系統
若論當前全球何種飛彈防禦系 統實戰經驗豐富且攔截成功率高,首推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除美軍外,包括日本、中華民國、埃及、德國、希臘、以色列、日本、荷蘭、沙烏地阿拉伯等多個國家 均採用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捍衛國家空防。近日北韓宣布準備發射火箭運載人造衛星,引起國際社會對其可能試射彈道飛彈的質疑,日本為維護國境安全,海上自 衛隊派遣國東號運輸艦將愛國者三型飛彈防禦系統運至沖繩縣進行部署;南韓則啟動「綜合危機管理工作小組」,並考慮部署愛國者二型飛彈系統,因應北韓舉動。
南韓政府甚至計畫引進愛國者飛彈最新改良型的PAC-3,加強攔截北韓彈道飛彈的「殺傷鏈(Kill Chain)」系統效果;土耳其為防範敘利亞的威脅,特向北約提出在土敘邊境部署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的請求。從各國對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的重視與運用程度 可以得知,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為何能夠享譽國際,受到信賴。
回顧當年,愛國者飛彈是為因應前蘇聯部署「蛙式」地對地飛彈而發展,由美國陸 軍於一九六一年提出「陸軍野戰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研發計畫。當美國陸軍於一九八二年接收第一套愛國者飛彈系統時,愛國者飛彈暫不具備反彈道飛彈能力。之 後,愛國者飛彈系統正式部署後,經過改良,於是建立其反戰術彈道飛彈(Anti Tactical-ballistic Missile)能力,即所謂PAC(Patriot ATM Capability)計畫。提及改良型的愛國者三型飛彈,二○一○年上半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曾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白沙飛彈試驗場,成功進行「改良型愛國 者三型(PAC-3 MSE)」的戰術彈道飛彈攔截測試,當時的實驗寫下自一九八四年以來,首次攔截武器實驗能達成「首次擊殺」的紀錄;改良型的愛國者三型飛彈的攔截範圍更寬 廣,攔截高度更高,接戰表現更佳。
以色列現將一套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部署在境內北部海法市,因應伊朗的飛彈威脅。日前,美國與以色列實施一場代號為「二○一二嚴峻挑戰」的大型飛彈防禦演習,雙方參演部隊就曾演練鐵穹防空系統、最新版的愛國者飛彈系統,以及以色列和美國共同研發的箭式反彈道飛彈系統。
箭式飛彈系統
當年,以色列為抵禦來自伊朗的飛彈攻擊與核武威脅,投入高額經費,尋求與美國合作,共同研發改良式的箭二型飛彈系統。箭二飛彈的接戰精準度極高,足以攔截 對以色列構成威脅的彈道飛彈。箭二飛彈的研發工作始於一九九五年四月,美國與以色列正式針對箭一飛彈展開改良,發展箭二飛彈,同年就已進行多次飛行攔截試 驗。一九九五年七月三十一日,箭二首次測試,主要檢驗飛彈的推進系統、反飛彈系統、彈上傳感器及地面發射架的發射能力。
一九九六年一月, 以色列從距岸十公里處的軍艦上發射靶彈模擬飛雲飛彈進襲,箭二飛彈成功攔截;一九九六年八月,以色列再進行兩次發射試驗,以箭一飛彈模擬飛毛腿飛彈,箭二 飛彈飛行至約二十公里的地中海上空時,飛彈的紅外線探測器鎖定靶彈,戰鬥部再啟爆,將其擊毀。之後,以色列持續實施箭二飛彈的接戰測試,均能成功攔截。由 於多次的測試結果令人滿意,以色列於二○○○年三月部署第一個箭二防空飛彈營,二○○二年再部署第二個箭二防空飛彈營,後續再部署第三套系統。
箭二飛彈採用兩段式推進,發射助推器和續航火箭馬達均採固態燃料,飛彈的最遠飛行距離達九十公里,有效射程設定在七十公里,攔截高度則限定在八千至五萬公尺之間。
箭二飛彈系統的另一個核心要件就是綠松(GREEN PINE)雷達,首套已於二○○一年交付,綠松雷達屬長程搜索雷達,由艾爾塔公司製造,是一種採用電子掃瞄的固態相位陣列雷達,能夠同時以搜索、偵測、追 蹤和飛彈導引等不同模式操作,最遠可偵測五百公里的目標,即使目標移動的速度超過每秒三千公尺,綠松雷達仍能掌握,讓箭二飛彈的攔截效果大幅提昇。
基本上,箭二飛彈是以色列用來攔截彈道飛彈的武器,設定的攔截位置在中高空,在美國積極配合與參與下,箭式飛彈家族成員已出現箭三型號,可在更高空的位置攔截來襲飛彈,日後將是以色列反彈道飛彈體系打頭陣的狠角色。
鐵穹反火箭防空系統
此次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哈瑪斯之間因彼此互有歧異,導致以巴雙方兵戎相向,加薩走廊戰雲密布,烽火漫天。截至雙方同意停火為止,以色列派遣空軍戰機空襲加薩 走廊一千五百個恐怖組織據點;哈瑪斯則對以色列發射約一千五百枚火箭,鐵穹防空系統攔截四百二十一枚,作戰表現亮眼,打響鐵穹的名氣。
從 以色列二○一一年三月部署首套鐵穹防空系統後,直至以巴雙方開火前,共已部署四套。為因應哈瑪斯的火箭攻勢,以色列旋於今年十一月十七日部署第五套鐵穹, 直接參戰,提供首都特拉維夫更有效的安全防護。鐵穹防空系統採用卡車拖載,保持一定程度的機動力,足能對付俄製的卡秋沙火箭(Katyusa)與迫擊砲 彈。鐵穹的組成包括偵測雷達、戰鬥管理與武器控制系統、飛彈發射單元等三部份,採用的是以色列拉斐爾公司製造的塔米爾(Tamir)飛彈,有效射程在五至 七十公里之間。
鐵穹系統可全天候且在惡劣天候下執行任務,有能力同時應付多個威脅。其最具特色之處在於當偵測到敵發射火箭後,鐵穹系統能 夠立即計算火箭的彈道,將相關數據與資料傳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再依此判斷火箭的落點位置,一旦研判發現,來襲火箭的最終目標是人口稠密區,足以構成威 脅,鐵穹系統就會發射飛彈攔截;如果火箭進襲方向遠離市區,偏移至無人地帶,鐵穹系統則不予理會。這樣的特性能夠有效節約彈藥,否則以此次哈瑪斯發射一千 多枚火箭來看,鐵穹系統若是每枚都予以攔截,恐將耗費更多的塔米爾飛彈。(文:谷越)
地處中東地區的以色列強敵環伺,軍事威脅不斷。面對敵方可能採取的飛彈或火箭攻擊,以色列藉由愛國者飛彈系統、箭式飛彈系統及近來在以巴衝突一戰成名的「鐵穹反火箭防空系統」,建構堅強的空防體系,形成有效的飛彈、火箭攔截網,確保以境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歷時八天的以巴衝突在以色列與哈瑪斯達成停火協議後落幕,使加薩走廊暫時恢復平靜。以巴衝突期間,以色列面對哈瑪斯持續自加薩走廊發動多起火箭攻勢,以 「鐵穹」(Iron Dome)反火箭防空系統,攔截摧毀射向以國人口稠密區的火箭,寫下攔截成功率高達九成的紀錄,除有效確保以國境內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亦讓世人親眼見證 鐵穹的接戰效能,如同以色列打造的牢固防護罩,讓哈瑪斯發射的火箭徒勞無功。
事實上,當以色列於一九四八年五月中旬順利建國之後,中東成 為軍事衝突的熱區,以色列與周邊的阿拉伯國家結下難解的恩怨,甚至在以色列宣布建國的第二天,阿拉伯國家的領導人矢言發動「聖戰」,包括埃及、約旦、敘利 亞,伊拉克及黎巴嫩聯合出兵,揭開中東第一次戰爭的序幕。時至今日,即使以色列已與阿拉伯國家交戰多次,其整體國力亦達一流水準,但伊朗、巴勒斯坦哈瑪 斯、敘利亞仍是主要威脅,一旦兵戎相向,來襲的彈道飛彈與火箭不容忽視。為尋求因應,確保境內空防無虞,以色列目前已將愛國者飛彈系統、箭式飛彈系統、鐵 穹反火箭防空系統建構有效的攔截網,隨時可派上用場,接戰進犯的飛彈或火箭。
愛國者飛彈系統
若論當前全球何種飛彈防禦系 統實戰經驗豐富且攔截成功率高,首推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除美軍外,包括日本、中華民國、埃及、德國、希臘、以色列、日本、荷蘭、沙烏地阿拉伯等多個國家 均採用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捍衛國家空防。近日北韓宣布準備發射火箭運載人造衛星,引起國際社會對其可能試射彈道飛彈的質疑,日本為維護國境安全,海上自 衛隊派遣國東號運輸艦將愛國者三型飛彈防禦系統運至沖繩縣進行部署;南韓則啟動「綜合危機管理工作小組」,並考慮部署愛國者二型飛彈系統,因應北韓舉動。
南韓政府甚至計畫引進愛國者飛彈最新改良型的PAC-3,加強攔截北韓彈道飛彈的「殺傷鏈(Kill Chain)」系統效果;土耳其為防範敘利亞的威脅,特向北約提出在土敘邊境部署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的請求。從各國對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的重視與運用程度 可以得知,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為何能夠享譽國際,受到信賴。
回顧當年,愛國者飛彈是為因應前蘇聯部署「蛙式」地對地飛彈而發展,由美國陸 軍於一九六一年提出「陸軍野戰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研發計畫。當美國陸軍於一九八二年接收第一套愛國者飛彈系統時,愛國者飛彈暫不具備反彈道飛彈能力。之 後,愛國者飛彈系統正式部署後,經過改良,於是建立其反戰術彈道飛彈(Anti Tactical-ballistic Missile)能力,即所謂PAC(Patriot ATM Capability)計畫。提及改良型的愛國者三型飛彈,二○一○年上半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曾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白沙飛彈試驗場,成功進行「改良型愛國 者三型(PAC-3 MSE)」的戰術彈道飛彈攔截測試,當時的實驗寫下自一九八四年以來,首次攔截武器實驗能達成「首次擊殺」的紀錄;改良型的愛國者三型飛彈的攔截範圍更寬 廣,攔截高度更高,接戰表現更佳。
以色列現將一套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部署在境內北部海法市,因應伊朗的飛彈威脅。日前,美國與以色列實施一場代號為「二○一二嚴峻挑戰」的大型飛彈防禦演習,雙方參演部隊就曾演練鐵穹防空系統、最新版的愛國者飛彈系統,以及以色列和美國共同研發的箭式反彈道飛彈系統。
箭式飛彈系統
當年,以色列為抵禦來自伊朗的飛彈攻擊與核武威脅,投入高額經費,尋求與美國合作,共同研發改良式的箭二型飛彈系統。箭二飛彈的接戰精準度極高,足以攔截 對以色列構成威脅的彈道飛彈。箭二飛彈的研發工作始於一九九五年四月,美國與以色列正式針對箭一飛彈展開改良,發展箭二飛彈,同年就已進行多次飛行攔截試 驗。一九九五年七月三十一日,箭二首次測試,主要檢驗飛彈的推進系統、反飛彈系統、彈上傳感器及地面發射架的發射能力。
一九九六年一月, 以色列從距岸十公里處的軍艦上發射靶彈模擬飛雲飛彈進襲,箭二飛彈成功攔截;一九九六年八月,以色列再進行兩次發射試驗,以箭一飛彈模擬飛毛腿飛彈,箭二 飛彈飛行至約二十公里的地中海上空時,飛彈的紅外線探測器鎖定靶彈,戰鬥部再啟爆,將其擊毀。之後,以色列持續實施箭二飛彈的接戰測試,均能成功攔截。由 於多次的測試結果令人滿意,以色列於二○○○年三月部署第一個箭二防空飛彈營,二○○二年再部署第二個箭二防空飛彈營,後續再部署第三套系統。
箭二飛彈採用兩段式推進,發射助推器和續航火箭馬達均採固態燃料,飛彈的最遠飛行距離達九十公里,有效射程設定在七十公里,攔截高度則限定在八千至五萬公尺之間。
箭二飛彈系統的另一個核心要件就是綠松(GREEN PINE)雷達,首套已於二○○一年交付,綠松雷達屬長程搜索雷達,由艾爾塔公司製造,是一種採用電子掃瞄的固態相位陣列雷達,能夠同時以搜索、偵測、追 蹤和飛彈導引等不同模式操作,最遠可偵測五百公里的目標,即使目標移動的速度超過每秒三千公尺,綠松雷達仍能掌握,讓箭二飛彈的攔截效果大幅提昇。
基本上,箭二飛彈是以色列用來攔截彈道飛彈的武器,設定的攔截位置在中高空,在美國積極配合與參與下,箭式飛彈家族成員已出現箭三型號,可在更高空的位置攔截來襲飛彈,日後將是以色列反彈道飛彈體系打頭陣的狠角色。
鐵穹反火箭防空系統
此次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哈瑪斯之間因彼此互有歧異,導致以巴雙方兵戎相向,加薩走廊戰雲密布,烽火漫天。截至雙方同意停火為止,以色列派遣空軍戰機空襲加薩 走廊一千五百個恐怖組織據點;哈瑪斯則對以色列發射約一千五百枚火箭,鐵穹防空系統攔截四百二十一枚,作戰表現亮眼,打響鐵穹的名氣。
從 以色列二○一一年三月部署首套鐵穹防空系統後,直至以巴雙方開火前,共已部署四套。為因應哈瑪斯的火箭攻勢,以色列旋於今年十一月十七日部署第五套鐵穹, 直接參戰,提供首都特拉維夫更有效的安全防護。鐵穹防空系統採用卡車拖載,保持一定程度的機動力,足能對付俄製的卡秋沙火箭(Katyusa)與迫擊砲 彈。鐵穹的組成包括偵測雷達、戰鬥管理與武器控制系統、飛彈發射單元等三部份,採用的是以色列拉斐爾公司製造的塔米爾(Tamir)飛彈,有效射程在五至 七十公里之間。
鐵穹系統可全天候且在惡劣天候下執行任務,有能力同時應付多個威脅。其最具特色之處在於當偵測到敵發射火箭後,鐵穹系統能 夠立即計算火箭的彈道,將相關數據與資料傳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再依此判斷火箭的落點位置,一旦研判發現,來襲火箭的最終目標是人口稠密區,足以構成威 脅,鐵穹系統就會發射飛彈攔截;如果火箭進襲方向遠離市區,偏移至無人地帶,鐵穹系統則不予理會。這樣的特性能夠有效節約彈藥,否則以此次哈瑪斯發射一千 多枚火箭來看,鐵穹系統若是每枚都予以攔截,恐將耗費更多的塔米爾飛彈。(文:谷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