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時代的南韓及東北亞局勢充滿挑戰

◎劉德海
 上個月,南韓新國家黨候選人朴槿惠成功當選總統,引起世人注目,這不僅是因為她崛起於女性相對社會地位比較低的南韓;而且是因為她成為了 東北亞的第一位女總統。令人感到興趣的是,究竟性別是否影響一國的外交政策行為與對外關係?朴槿惠當選南韓總統的另一個值得吾人注意的理由是,由於近幾年 來經濟成果亮麗,南韓的國際政治地位明顯上升,未來,朴槿惠政府的外交動向,勢將對朝鮮半島與東北亞的和平與安定產生重大的影響。本文剖析朴槿惠當選南韓 總統對未來東北亞情勢的可能衝擊,尤其聚焦在南韓與美「中」兩強以及日本與北韓的互動。

 就領導人個人特質而言,朴槿惠頗具優勢,因為她是 締造南韓經濟奇蹟的前總統朴正熙的女兒,出身政治世家,使她經常有機會與各國政要接觸,長期構建豐富的國際人脈,並熟稔外交運作與實務,因此,外交堪稱是 其能力的強項之一。在總統大選前夕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外交能力方面,五個評估項目,朴槿惠有四項領先於文在寅,獲得六十二分,高於文在寅(五十四點六 分);在改善國家形象和提昇外交地位項目上,朴槿惠分別獲得六十一點二分和六十點二分,也領先文在寅(五十六點七分和五十二點六分)。朴槿惠作為國家元 首,在代表國家的外交能力方面,比民主統合黨總統候選人文在寅等溝通方面尤為突出。
 儘管如此,她所面臨的東北亞國際環境卻是一個新舊參半 的領導人圈和充滿挑戰與變數的環境。朝鮮半島周邊國家出現新的政局,如中共進入第五代領導人習近平時代(誓言實現「中國富強夢」)、日本安倍晉三極右政權 重新掌權(力圖恢復往日勢力);另一方面,甫獲連任、主張積極重返亞洲的美國總統歐巴馬;以及剛剛試射人造衛星成功,又可能再度進行核子試爆的北韓金正恩 政權。

 韓美關係
 南韓保守勢力偏好在對外關係上,將對美外交視為第一優先,代表此一勢力的朴槿惠,自然是南韓兩位爭奪總統 寶座的候選人中美國最中意的人選。一向與美國維持緊密關係的朴槿惠,在與華府溝通上料將無礙,但是有意修正李明博過於偏向美國的戰略布局是否能與積極致力 重返亞洲、試圖在亞太地區構建包圍中共網絡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相互調和則仍有待觀察。此外,朴槿惠對美關係的另一項變數就是北韓。朴槿惠在競選時曾對李明博 的強硬北韓政策有所保留,主張應與北韓改善關係,以利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這對迄今主張對北韓採取戰略耐心的歐巴馬政府而言能否接受,值得吾人注意。

 韓「中」關係
  朴槿惠曾來臺留學,精通漢語;又曾是二○○七年李明博當選總統未上任前派往北京的特使,與北京黨政要人有密切的接觸。上月,北韓發射銀河三號人造衛星後, 在表決聯合國制裁案時,中共又投下反對票。這意味著胡錦濤確立的朝鮮半島問題三大原則(和平、穩定、無核化)仍未改變。換言之,北京將北韓穩定放在無核化 的前面。令人擔心的是,在美「中」發生矛盾的情況下,中共愈加重視北韓戰略價值的外交路線已對南韓不利。美「中」兩強的「新型大國關係」雖尚未成熟,且兩 國集團(G2)猶未建立互信與相互尊重對方戰略利益的基礎,兩大強國相互較量已波及朝鮮半島。朴槿惠所提「朝鮮半島信賴外交」,旨在維持對北韓嚇阻能力的 基礎上,推動兩韓間的經濟和民間交流。由此觀之,南韓與中共有強化合作的空間。

 但南韓內部擔心具有軍事經歷的習近平,會比胡錦濤更重視北 韓的戰略利益、傷及南韓的國家利益,朴槿惠如何說服習近平,取得中共新領導班子的信任並非易事。更何況,就算她能取得習近平的信任,卻可能失去美國的信 任。此外,朴槿惠亦可能會持續推動及早與中共完成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使南韓在進行中的韓日「中」自由貿易協定取得樞紐的地位。

 韓日關係
  儘管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派遣特使晉見朴槿惠,也表示暫緩獨島日活動以向南韓示好,但是其公布的內閣成員中有三人(總務大臣新藤義孝、行政改革大臣稻田朋 美與防衛省政務官佐藤正久)對獨島(日人稱竹島)立場激進的極右派人士,讓南韓政界對未來韓日關係改善的可能性感到悲觀。

 此外,自民黨的 競選綱領提及,廢除就強徵日本慰安婦道歉的《河野談話》等極右行為,安倍曾說過如果能在今年七月的參議院選舉中高票獲勝,將推進修改禁止擁有軍隊的現行憲 法等,皆是日韓關係的隱憂,也是朴槿惠難以迴避的課題。除了歷史的陰影與領土紛爭之外,經貿政策是朴槿惠新政府對日關係的另一個可能的頭痛問題。儘管朴槿 惠主張政府不宜介入韓元匯率,然而安倍所積極推動日圓寬鬆政策,以提昇日本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與走出經濟緊縮的政策,必將對南韓經濟造成負面衝擊。就中長期 而言,朴槿惠政府勢將在國內出口廠商的壓力下,介入匯率以貶低韓元幣值。

 兩韓關係
 儘管朴槿惠主張與北韓改善關係,但是在 總統大選期間,她曾指天安艦遭擊沉事件是北韓所為、延坪島也是平壤的挑釁。至於金剛山旅遊重啟問題,她表示金剛山旅遊專案,是南北交流與合作的象徵性專 案,此一項目中斷令人遺憾。但只要北韓當局承諾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採取負責任的措施,讓韓國國民信服就可以重啟旅遊。朴槿惠同時要求北韓道歉,並承諾 防止再次發生類似事件。所以,其北韓政策雖比李明博具彈性,但是未來兩韓關係仍待雙方的折衝與善意。

 另一方面,在南韓總統大選競選期間, 北韓媒體曾對朴槿惠進行抨擊,不過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金正恩在今年新年祝詞中,卻意外地暗示其有意與朴槿惠新政府改善關係。金正恩稱解除南北韓間對立問 題有其重要性,並以此為前提,言及尊重與履行兩韓共同宣言(二○○○年金大中與金正日簽署的六‧一五宣言,二○○七年盧武鉉與金正日簽署的強調北南關係發 展與和平繁榮的十‧四宣言)的必要性。由於朴槿惠與金正恩都有意改善關係,所以,朴槿惠執政後兩韓關係有可能出現正面發展,但仍視雙方能否建立互信而定。

 總之,以上分析顯示朴槿惠就任南韓總統後,對於朝鮮半島與東北亞帶來的正面意義大於負面衝擊。當然,東北亞未來能否走向和平與安定,仍有待實際運作與各國領導人互動的最終結果而定。(作者為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