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整合區域經濟 提昇國際影響力

◎龔建華
 幾千年前馬雅人根據天象預言,提醒拉美後裔自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起,將走向全新文明的神聖使命。當美國正為財政減支煩惱、歐元區深 受高失業率所困、全球都為低成長窘境苦思之際,觀察擁有能源、糧食、土地三大資源的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國家,在去年國際會議上,以區域合作、貿易不平衡等 議題對美國、歐盟發聲,絕非偶然。拉美這些年的變化,不僅驗證了歷史學者保羅‧甘迺迪所著《世界強權的興衰》,隨著美國國力大減、歐洲經濟癱瘓,拉美新興 經濟體逐漸整合,標誌著拉美新時代的起步,也顯示我們正站在歷史的分水嶺前,見證拉美時代即將到來。
 善用經濟力量 拉抬國際地位
  一九八○至一九九○年代,拉美多國陷入外債困境,形成左派政府將反美情緒推向高潮。在外債高築急需外匯情況下,拉美國家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貸款,導致拉 美國家的經濟政策受歐美牽制,新自由主義成為當時拉美國家依循的經濟政策;新殖民主義及「華盛頓共識」則透過自由貿易、貸款、開發礦產,巧妙奪取拉美的資 源,將拉美民族工業發展扼殺在襁褓之際。直到中共對拉美地區的投資與拉攏,將所謂的「北京共識」導入拉美,動搖了長期主導該區經濟思維的「華盛頓共識」自 由市場觀念。
 當歐債危機發生時,「後華盛頓共識」也試圖主導拉美政策的各種假定,但在各項投資、技術、經濟援助、合資企業、金融機構等比 較下,拉美各政府間漸有共識,不願再參與美式全球化經濟體系。甚至部分拉美國家在「北京共識」影響下,開始涉入與國際秩序接軌,並利用國力實現來提昇國際 地位。
 拉美結合經濟決定論,運用國際政治縱橫合作模式,巧妙將經濟因素與政治過程連結,如去年四月的第六屆美洲元首峰會時,拉美國家爭取 創造議題主動權,如提倡毒品除罪化、區域安全、古巴參與事務及福克蘭群島主權爭議等,儘管因美國總統歐巴馬堅決否定古巴參與,導致「最後宣言」未能達成共 識,但也反映出美國在拉美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事實上,此現象不能歸咎於美國在拉美的經貿影響力下滑,而是拉美經濟實力上揚所致。由於拒絕古巴參與峰會及 福克蘭群島主權爭議立場,致使北美與拉美理念漸行漸遠,美國盟友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曾對美國政界與行政部門喊話,「拉美是美國長期戰略利益,而不是位處遙 遠的小國,應值得好好端詳南方價值」。
 由於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三國是G20成員,且智利、秘魯、哥倫比亞、巴拿馬、哥斯大黎加等國經濟 穩健成長,去年十一月第二十二屆拉美國家元首峰會期間,在西班牙積極尋求進入二○一五至二○一六年的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候選資格時,達成與拉美合作 夥伴來交換支持其他拉美盟友的承諾;並願意以專案計畫建立維護社會治安的警調合作體系,以利西班牙與拉美間的跨國罪犯情資交換與搜索、逮捕機制的推動;足 以說明拉美正將經濟與政治連結,以提昇國際形象。
 結合政治目標 改善經貿失衡
 二○一二年十月,美洲開發銀行總裁莫雷諾在 「第六屆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以「中國大陸和拉美國家必須改變其貿易關係」為題,發表共同妥處經貿失衡現象。拉「中」之間在十年間,雙邊貿易額從十五 億美元飆升至一百八十三億六百八十萬美元,平均年成長率為百分之二十八點四;預估至二○一四年,中國大陸將取代歐盟,成為拉美第二大出口目地。拉「中」經 貿關係結構不盡合理、貿易摩擦與糾紛亦時有所聞,帶給拉美國家許多憂慮,目前仍努力透過貿易結構的調整與轉變,要求中共改善這些不平衡狀況,並持續刺激中 國大陸在拉美投資。
 在第二十二屆拉美國家元首峰會上,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以「今天,拉丁美洲是歐洲發展經濟的機會」為題,說明西班牙 及歐洲部分國家需要拉美;為解決歐債危機,西班牙正尋找切入點來注入該國經濟新活力。該國總理馬里亞諾‧拉霍伊也表示,希望所有拉美國家應展望未來,並鼓 勵拉美加強與歐洲的構連,呼籲與會拉美各國共同努力,再創彼此社會進步和經濟成長。並以「西班牙是進入世界最繁榮歐洲的最近平台;就如同往昔,過去拉美是 歐洲的機會,現今歐洲則是拉美的契機」來相互印證。縱觀歐洲當前困境,西班牙亟需拉美國家協助其克服當前困境,拉美則趁勢歡迎西國營建與工程企業參與當地 之基礎建設,並提供西國失業青年就業機會、洽商國際合作與援助、區域互助與三方合作模式,凸顯出歐洲的經濟危機,成為拉美的經濟契機。
 二 ○一二年拉美經濟整合,因各國間經濟發展需求、保護政策思維及手段不相同,彼此間合作關係僅有少許進步;但從國際場合上的發聲現象觀察,南美洲國家聯盟、 美洲玻利維亞聯盟(ALBA)、安第斯國家集團組織(CAN)及太平洋聯盟框架協議(AMAP)等次區域經濟整合機制運作,則達成預期目標。特別是經濟整 合對外戰略方面,受歐債危機影響,拉美各經濟體合作對象,選擇了面向太平洋為拉美對外經濟戰略的首要對象,就連南方共同市場也改變了對外議程順序,朝向亞 太地區;另太平洋聯盟更是直指太平洋為對外戰略的發展重點,說明拉美地區正藉由對外經濟策略目標的整合,朝向對外國際政治戰略整合方向發展。
 美「中」強權消長影響拉美未來
  總體而言,全球經濟正呈現緩慢與不穩定復甦,拉美在思考自身利益時,縱然有一致的對外經濟戰略,積極與亞太發展經貿,但經濟互補性不足、工業製品國際分工 鏈尚未建構,且進口關稅調高、保障國產工業等本位主義措施,未來發展仍待進一步觀察。拉美國家在國際及區域間政治議題的發聲,意味拉美期望獲得國際政治影 響力,但各經濟整合機制關注的主要經濟利益與歐盟及中共仍存歧見,即使拉美分別傳達改善經濟的聲音,也會因美國、歐盟及中共對拉美各國經濟利益不同及觀點 差異,而成為阻礙拉美經濟的不利因素。拉美族群面對如何促進「將歐洲引入拉美,並將拉美帶領進入歐洲」的新挑戰,在區域和次區域地區藉著多元合作模式相互 連接時,也正同步上演著「後華盛頓共識」與「北京共識」的消長戲碼,值得持續觀察。(作者為致理技術學院拉丁美洲經貿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