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挑釁愈加脫序 恐將玩火自焚

◎王崑義
 聯合國安理會於三月七日深夜,無異議通過對北韓的新一輪制裁「第二○九四號決議」,以懲罰北韓長期以飛彈及核武為戰爭邊緣手段威嚇鄰國。 這些伎倆嚴重危害東北亞區域安全,周邊國家見識數次平壤恫嚇後,也逐漸認清北韓內外不一的真面目;即使北韓再次以誇張言論,宣稱將以核武攻擊美韓,甚至切 斷兩韓熱線電話,恐怕也無法改變國際社會制裁北韓的決心,連以往北韓堅定的盟友—中共態度也不如以往堅定。北韓的挑釁手段,將朝鮮半島緊張局勢進一步推 升,稍有誤判恐爆軍事衝突;當戰爭邊緣伎倆漸失效果時,北韓與國際社會的和解機會也正慢慢流失,金正恩如何收拾這場鬧劇,成為各界注目焦點。
 戰爭邊緣策略 北韓故技重施
  北韓於去年十二月十二日試射火箭,國際社會均認為發射火箭為虛,實為測試長程飛彈技術。國際批評輿論尚未消除之際,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今年元旦新年談話 中,呼籲南、北韓共同努力,貫徹二○○○年,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與南韓總統金大中發表的《南北共同宣言》,以及二○○七年金正日和時任南韓總統盧武鉉發表 的《南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正當國際社會猜測北韓是否欲在新的一年釋出善意,緩和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北韓卻在二月十二日,不顧國際社會反對,執意 進行第三次核試,且不排除今年內再次進行核試,等同宣告先前營造的和解氣氛全為偽善假意,其軟、硬共施手法,也遭美智庫研究員評為作秀,甚至呼籲各界「別 被耍了!」
 簡而言之,戰爭邊緣策略即透過破釜沉舟方式,先將自己處於戰爭邊緣狀態中,再將對手也拉至戰爭邊緣狀態,企圖使對手因畏懼戰 爭,進而從中牟取利益。北韓的戰爭邊緣策略始於一九九○年代,隨著蘇聯解體、全球共產政權相繼垮台,仍奉行共產主義的平壤政府為維繫政權、分散國內經濟窘 境焦點,逐利用試射飛彈、發展核武來要脅鄰國,提供糧食與能源援助。一九九四年的核武危機中,北韓初嘗國際援助甜頭,隨後並與美國簽訂協定,獲得六十億美 元援助,每年更可免費獲得五十萬噸重油。
 南韓部署飛彈 期能先發制人
 不過北韓戰爭邊緣策略漸失效果,鄰國經過多次恫嚇 後,早已看出北韓的真面目,尤以其主要恫赫對象—南韓積極強化建軍備戰準備。首先,南韓強化飛彈打擊能力,以利在北韓發動攻擊前能先發制人。南韓與美國於 去年十月協議修改《美韓飛彈框架協議》,將地對地飛彈最大射程,由三百公里擴增至八百公里,將北韓全境軍事設施,都囊括在射程範圍內。在北韓今年核試後, 南韓更決定加快速度升級飛彈系統,研發射程達八百公里的地對地飛彈,以達先發制人功效。
 此外,南韓國防部加速部署具偵測、鎖定及摧毀北韓 飛彈的「殺傷鏈」武器系統。當北韓二月十二日核試後,南韓軍方於二月十四日公開展示可涵蓋北韓全境的艦射海星二型及潛射海星三型巡弋飛彈,不惜與北韓硬碰 硬。海星二型及海星三型飛彈均衍生自南韓自主研發的玄武三型巡弋飛彈系列,玄武三型巡弋飛彈主要由美國地對空勝利女神飛彈改良而成,內部改裝零件參考美國 的戰斧巡弋飛彈,及巴基斯坦的巴布爾巡弋飛彈。
 中共養虎為患 有損國際形象
 過去,中共利用北韓在東北亞地區挑釁作亂,以 凸顯其在朝鮮半島議題上的重要性。因此,北京方面往往只在嘴巴上呼籲北韓自制,但實際上仍每年無償提供數十萬噸原油及糧援,甚至是軍事技術支援。然而,倘 若中共持續一味支持北韓,未來恐將「養虎為患」;由於中國大陸近年經濟實力崛起,北京當局也愈來愈關注自身的國際形象,歐美等西方國家經常在國際議題上, 批評中共「不負責任」。北韓窮兵黷武、動輒挑釁鄰國的舉措,將嚴重打擊中共亟欲營造出的「負責任」區域強權形象。其次,北韓核試場地鄰近中國大陸東北地 區,且核試輻射塵可能隨季風飄向中國大陸,嚴重危害大陸民眾安危。因此,北韓此次選在中國農曆春節期間進行核試,也引來大陸民眾大肆批評。
  另一方面,北韓發展核武,亦刺激日本興起發展核武念頭。隨著北韓核武威脅擴大,近來日右翼人士,如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即開始提倡日本應該考慮擁核, 雖然日本政府堅持不擁有、不製造、不引進核武的「非核三原則」,但北韓軍事威脅,依舊給予日本擴軍的正當理由,日本強化軍備不只是針對北韓,對中共而言, 也是一大困擾。因此,在北韓去年發射火箭震驚全球之後,中共不僅投下贊成票,支持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制裁北韓的「第二○八七號決議」;在北韓今年核試後,中 共更罕見地與美國聯手提案,將對北韓實施「歷年最強硬」制裁。
 不過,中共這次贊成制裁北韓的態度,可能只此一次,因為如果過度強硬的制 裁,導致金氏政權垮台,恐將造成百萬難民潮湧入中國大陸;北韓的核生化毀滅性武器技術也將外洩,中共自然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害者。此外,倘若金氏政權瓦解, 兩韓統一機率大增,未來美「中」若爆發衝突,中共將失去一個東方屏障。事實上,中共如果真要懲罰北韓,只要斷絕糧食、能源的援助,就能讓金正恩與北韓軍方 叫苦連天,否則安理會通過再多制裁措施,也是徒勞無功。
 平壤蓄意挑釁 和解契機漸失
 北韓罔顧國際社會反對,進行核試對內 雖然可達到凝聚向心、鞏固政權的功效,但對外卻是弊多於利。南韓與日本的國家元首皆在今年進行更替,金正恩本可利用這個機會,向鄰國新元首釋出善意;然 而,北韓卻沿用戰爭邊緣策略來進行威嚇,使和解契機逐步喪失,即使日前金正恩與前NBA球星羅德曼稱兄道弟,甚至釋出「不想戰爭」的訊息,仍難以提昇周邊 國家對其的信任。
 最後,美國務卿坎貝爾在英國《金融時報》上撰文,針對北韓核試議題,向北京發出警告,指北韓不可能扮演唯命是從的附屬國 角色。如今,朝鮮半島局面已被推升至逼近一九九三年的緊張態勢,若戰事一觸擊發,中共勢將依據「中」朝友好互助條約,義務軍事援助北韓,但隨著中共支持北 韓的立場未若以往堅決時,平壤政權未來挑釁恐愈來愈脫序,最後終將玩火自焚,甚至連帶燙傷中共。中共長期餵養一頭「飢餓」的老虎,難保哪一天欲脫手時不被 反噬?(作者為臺灣戰略研究學會理事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