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批准愛國者飛彈延役 延長至45年

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美國與日本均部署愛國者(Patriot)飛彈防範北韓可能發動飛彈襲擊。外電報導,美國陸軍批准雷神公司的愛國者飛彈關鍵零件延長服役申請,由30年延長至45年。

據荷蘭《航空國防新聞》報導,美國陸軍第二次批准了雷神公司(Raytheon Company)的愛國者飛彈和愛國者反飛彈系統關鍵部件的延長服役申請,將全球現存愛國者飛彈的服役時間從30年延長到45年。未來全球的愛國者飛彈使 用客戶能再進行檢定和升級,避免花費更多的錢去尋找新的攔截系統。

為了因應前蘇聯部署「蛙式」地對地飛彈,美國軍方在1960年代提出「陸軍野戰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因而開始孕育愛國者飛彈,由1976年起為反戰機用途發展,並於1984年成軍。不過早期型愛國者飛彈並不具備反飛彈能力。

此後,美國陸軍與製造商雷神公司不斷改良愛國者飛彈,並建立其反戰術彈道飛彈能力,即所謂PAC(Patriot ATM Capability)計畫。愛國者1型(PAC-1)僅改良雷達的系統軟體,使其具備搜索、追蹤SS-12、SS-21等短程戰術彈道飛彈的能力;愛國 者2型(PAC-2)則針對雷達系統軟體與飛彈破壞力加以改良,使攔截彈不再只是使來襲飛彈偏離目標,而是具備直接摧毀能力。

愛國者3型(PAC-3)比愛國者2型體積更小、更準確。愛國者3型飛彈彈頭上沒有任何炸藥,而是利用飛彈的動能去引爆目標。由於體積縮小,一輛發射運輸車得以攜帶16枚飛彈,為愛國者1與2型的4倍。
愛國者飛彈由TVM(Track Via Missile)導引系統、M901發射車、3人操作的AN/MSQ-104作戰管制站與AN/MPQ-53相位陣列雷達,其搜索距離可達100公里,並 可同時追蹤多達100個空中目標,再對9枚接戰飛彈輸出數位引導資料加以攔截。

1991年波斯灣戰爭讓愛國者飛彈一戰成名,不過之後許多報告質疑愛國者飛彈的攔截率。儘管如此,包括美國、台灣、南韓、日本、土耳其、希臘等國都部署愛國者飛彈防禦領空。

愛國者飛彈主要負責中程距離地對空飛彈防禦,最大攔截距離可達70公里,最大攔截高度則在24公里以上。2008年後逐步被戰區高空防禦飛彈(THAAD)取代部分功能。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