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積極籌建藍水海軍 防堵中共軍力擴張

近年來,印度、巴西、俄羅斯與中共在經濟上的成功崛起,也帶動其在軍備力量上的成長。其中,印度在經濟起飛的同時,持續強化軍事採購與建設,並以維 護印度洋戰略利益目標,積極打造遠洋海軍,今年將有更多項新購武器投入服役;印度擴軍的腳步與力道既快且重,竄升成亞太地區不可忽視的海上強權。
 籌獲新航艦 一波三折
  長期以來,印度的戰略決策者咸認「印度洋為印度的海洋」,控制印度洋,便能夠支配印度洋及周邊國家,進而達到控制由地中海到太平洋區域的戰略目標。就地理 環境來看,印度位於印度洋中間位置,擁有長達五千五百六十公里海岸線,專屬海域面積約兩百多萬平方公里;印度的能源及對外貿易多仰賴海運,因此,掌控印度 洋成為目前印度國家安全戰略中的重要項目。
 由於印度在建國初期,為應付與中共及巴基斯坦的邊界問題,在國防預算有限情況下,只能優先發展 陸、空軍,以保障國土安全,使得印度海軍成為三軍規模中最小、武裝最少的軍種。在一九七○年以前,印度海軍以近海防禦為戰略指導原則,力求確保海岸線、領 海、專屬經濟海域的安全。隨著英國勢力於一九七○年後撤離亞洲,印度開始謀取南亞地區的主導地位,轉而重視海上軍力建構。隨著國力漸增,印度開始實踐「印 度洋控制戰略」,調整過去近海防禦的戰略指導方針,由過去的近海防禦轉變為區域控制,並著手發展重點性遠洋作戰能力。
 歷經三十餘年的努力,印度海軍艦艇數及總噸位名列世界前七,成為印度洋周邊最強大海上力量。為了實現戰略目標,印度仍持續擴大海軍投資。去年印度海軍預算達國防支出的百分之十九,去年底更進一步宣布未來五年花費兩百四十七億美元,採購先進航艦、潛艦。
  印度近年興起「控制戰略水道」和「前進遠洋」等戰略思維,希望將軍事觸角延伸到波斯灣和西太平洋地區;具備長程、立體打擊能力的航空母艦,已然成為印度海 軍的夢幻建軍目標。印度現役航艦維拉特號船齡高達六十年,印度政府積極尋求新航艦汰換,計畫在二○一五年建立以三艘航艦為核心的遠洋艦隊,其中一艘為俄羅 斯製二手航艦、兩艘為自製航艦。只可惜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印度新航艦獲得時程一再延宕。二○○四年,印度與俄羅斯簽約購買戈爾什科夫號(印度更名為「維 克拉馬迪特雅號」);原定二○○八年加入印度海軍服役,不過由於蘇聯解體,造船技師大量流失,致使修復工程再度拖延,維修費用也飆升至二十三億美元。更糟 的是,維克拉馬迪特雅號在去年六月海試時再傳故障,至今仍無法交船。氣急敗壞的印度政府已下最後通牒,要求俄方今年底前實現交船承諾。
 在 自製航艦方面,也同樣狀況百出。印度首艘自製航艦維克蘭特號總排水量四萬噸,於二○○九年二月開始建造,原預計二○一○年底完成兩萬五千噸排水量的建造工 程,不過因為動力齒輪箱和其他子系統組裝延誤,使得維克蘭特號僅完成三分之一進度,暴增的經費連帶影響建造第二艘航艦。由於籌獲新航艦之路一波三折,使得 老邁的維拉特號被迫延至二○一七年才能退役;因此,今年印度海軍最大的期盼,恐怕是祈禱新航艦一切順遂,別再發生意外。
 強化水下戰力 肆應威脅
  隨著巴基斯坦海軍力量提昇,以及中共在印度洋建立「珍珠鏈戰略」,為防範中共軍力不斷擴張,印度在發展航艦戰力的同時,也積極強化水下戰力。在傳統動力潛 艦方面,除對現有的十艘俄製基洛級潛艦進行升級外,還與法國合作建造六艘天蠍級潛艦,預計於二○一五至二○一八年間陸續服役;未來印度還可能再採購二十四 艘傳統動力潛艦。
 印度去年向俄羅斯租借阿庫拉級(俄國稱為九七一級)「獵豹號」核子潛艦,該艦租期十年,使得印度成為繼美國、俄羅斯、英 國、法國、中共之後,第六個擁有核子潛艦的成員。儘管依照合約,獵豹號不能攜帶核武,但是其優異的水下航行能力,成為中共海軍南侵印度洋的一大阻礙。根據 俄羅斯媒體報導,印度相當滿意獵豹號的性能,今年將再租借第二艘阿庫拉級核子潛艦。另一方面,在自製核子潛艦方面,印度採取自製與租借並行方式,藉由操作 向俄羅斯租借核子潛艦的經驗,著手研發自製殲敵者級(Arihant)核子潛艦,該艦能攜帶彈道飛彈實施核打擊,被視為印度「戰略鐵三角」的重要一環;首 艘殲敵者級潛艦已於去年海試,預計十年內將再建造五艘。
 為了汰換老舊的俄製Tu-142海上巡邏機,印度在二○○九年後,陸續向美國採購 十二架P-8A反潛巡邏機,該型機以波音737-800型客機為基礎,並特別針對新型潛艦而設計,擁有更持久的巡航時間及航程、更佳的性能,可有效執行各 種海上巡邏任務。首架P-8A反潛巡邏機今年也將投入印度海軍行列。藉由強化反潛能量,印度進一步提高對印度洋的監控,以應付來自中共等新興國家的軍事威 脅。
 此外,為淘汰舊式海上直升機,印度海軍今年也將採購一百二十架多用途直升機,採購總金額約六十五億美元。新型直升機要能執行特別行動,包含打擊敵潛艦和船艦的任務。
 結語
  自後冷戰時期結束後,印度奉行「東望」策略,也就是擴大與東南亞國家關係,強化印度的經貿與外交影響力,印度海軍冀望藉由發展「前進遠洋」新戰略思維,走 出印度洋,將軍事觸角擴張到西太平洋地區,成為「東望」策略的具體實踐。對東南亞國家而言,無不歡迎印度介入區域事務,以抗衡日益壯大的中共,特別是在南 海主權爭端上。另一方面,中共為了牟取海外資源,也強力發展藍水海軍,從大陸近岸向印度洋擴張;未來中共與印度雙方海軍,恐怕會在印度洋上產生更多利益衝 突,導致印「中」關係再度陷入緊張。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