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日前由於美國民主、共和兩黨未能解決對臨時性財政支出法案的分歧,國會參眾兩院未批准聯邦財政年度預算案。因此自十月一日新財 政年度開始日起,聯邦政府財庫空虛無法維持正常運作,致使非核心部門被迫關門;近三分之一聯邦政府停擺,兩百一十萬聯邦雇員中的八十萬人被迫休無薪假。四 百零一個國家公園景點停止開放,航太總署一萬八千人只有百分之三正常上班。
該事件至今已經超過二週,但尚無解套跡象。歷史上,美國政府計有十七次關門紀錄,時間從一天至二十一天不等。這次是第十八次關 閉,此次事件絕非偶然,實乃美國政治長期嚴重分裂所致。此次關門事件若能在短期落幕,對其國內經濟所造成影響幅度會比較小;不過,若是不能儘早順利完成預 算審核及提高政府舉債上限,美國聯邦政府將無法支付債務,而債務違約的後果對經濟影響層面將不止於美國本身,更會擴及到美國主要債權國,甚至對於全球政治 經濟有翻天覆地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日,全球各經濟體都是互相牽連的,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可能帶來各國不同程度改 變及影響。蝴蝶效應說明,即使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有可能在未來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及影響。茲就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對其國內經濟的影響、 對全球的政經影響、以及對我國的經濟安全的影響,進行討論。
對美國自身經濟的影響
對於經濟正處於復甦進程中的美國而言, 政府關門所付出的代價,正逐步顯現。政府雇員停薪休假,就意味著大批「失業人群」出現,這對當前美國國內的失業問題無疑是雪上加霜。再者,美國有大約一千 萬人口的工作與進出口業務相關;目前已經有多家美國科技公司、鋼鐵公司、木材商的進口及出口,受到政府關門的影響。由於無法取得政府主管單位核發的准證或 是證明,因此無法順利辦理進口及出口。這些狀況也都影響就業人士的工作及生計。
根據穆迪信評統計,美國政府在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到一九九六年一月間關門的二十一日中,其GDP經濟成長率從百分之三降至百分之一點六。預計此次的政府關門,也將對整體國家經濟成長造成影響;產生的溢出效應程度則依關門的時間長短而定。
依經濟學家預計,若僅關門一至二天,衝擊較輕微;若關門每持續一週,將壓低美國第四季GDP增長率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換言之,若此次關門持續三週,將使 美國第四季的GDP增長率,只能達到百分之一點六。根據穆迪信評,若是關門超過二十天以上,也可能使日前狂漲的美股,往回修正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以金 額計算,美國政府關門三至四週,將造成美國經濟體損失約五百五十億美金。聯邦政府員工休無薪假,每週約損失十億美金薪資。
除了經濟成長率下降,也將會影響經濟信心面。可以預期的是,美國將頓失AAA最高信貸評等,企業和消費者信心也會遭受重擊,此皆為美國吸引投資者之股市利基。
同時,能源市場擔憂美國政府非核心部門關門,將影響美國經濟和石油需求,因此國際油價持續下跌。黃金價格走勢亦預期,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量化寬鬆政策將暫緩退場,美金匯率將逐漸走弱下,黃金的價格又有上升趨勢。
今年五月十九日,美國政府債務達到十六點七萬億美元法定上限。所謂債務上限,是指政府可合法舉債最高限額。目前美國政府採用非常規措施,籌措運轉資金;預 計該資金將於十月十七日耗盡,屆時美國債務將高達十七點六萬億美元。一旦美國運轉資金用盡,債務上限又未及時上調,勢將面臨違約,造成經濟信譽受損、財政 不確定性。因此美國不只是面對「政府關門」,亦會是「經濟關門」。誠如著名投資家巴菲特所說,美債違約之危害,不亞於擲下一枚經濟「核彈」,除將重創全球 股市,導致消費者信心頓挫,亦使美國和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甚至可能演變成為全球大蕭條。
雖然美國國債可以採用發行新國債償還到期舊債,但在債權人對美國國債信心動搖情況下,籌資作業可能發生困難。同時,國內支出不斷累積,也將使聯邦政府面臨無錢付款清債窘境。若美國國會不同意提高舉債上限,此將是美國政府有史以來首次債務違約。
對全球政治經濟的影響
美元是世界貨幣中心,如美國出現債務違約,美元信用基礎將會受損,並引發美元嚴重動盪,波及全球金融和貿易體系。短期內會造成美元匯率下滑,其他貨幣則相對升值,亦將影響各國正在復甦貿易體系。就中長期而言,美元全球霸主貨幣地位受損,對美元的匯率也相當不利。
美元匯率變動對於全球經濟復甦及各國發展進程有相當影響,例如日本以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推動出口經濟刺激政策計畫,將可能因為美元貶值而破功;世界各經濟體有可能繼續以降息政策刺激經濟。可以預期新一輪貨幣戰爭將一觸即發。
美債向為全球新興經濟體外匯儲備首選,也是借貸擔保機制。一旦美債出現違約狀況,將引發全球多國對其外匯儲備擔憂,隨之而來則是全球金融外匯市場盤整,美 債重要外匯儲備地位勢將不保,美元和美債長期避險地位都將受嚴重打擊。許多資金將撤離美國金融市場,轉向英、德、法、日等發達成熟經濟體,如此將產生另波 匯率不確定性波動,也將造成全球金融結構變化。
今年上半年,原有巨額資金撤離新興經濟體回到美國,恐將再度流向新興經濟體,美國金融和經 濟復甦勢頭都將不在。對新興經濟體而言,巨額資金再流入亦非幸事,恐將打亂其上半年資金流出因應計畫。美國經濟資料向為商品市場流動性增加指標,但因政府 部門臨時關閉,許多經濟、財務及統計資料都已推遲發布;此亦將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及商業體系運作。
美國財政僵局正產生令人不安擴散效應,各 地都遭波及。對全球金融系統到經濟發展都有影響。就金融系統而言,歐洲銀行系統仍很脆弱,美國金融不穩將使歐洲金融系統也發抖,導致歐洲競爭力下降,連帶 後果是世界金融體系會面臨無法預見後果。就經濟發展狀況而言,若美國違約將降低其經濟發展,美元將持續貶值,如此將打斷多國脆弱經濟復甦進程,加深全球經 濟衰退蔓延。
就政治面觀察,此次美國政府關門風波,使歐巴馬取消今年印尼峇里島APEC領袖會議以及東亞峰會行程,造成美國主導推動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進程推遲,亦將APEC領袖會議運作空間拱手讓給中共。
此外,美國之世界警察及秩序維護者角色,由於國內諸多部門暫時關門,或將產生國土安全漏洞,使許多極端勢力或是恐怖分子開始蠢蠢欲動,打算趁虛而入,造成全球安全動盪。
對我政治經濟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沒有國家可自外於他國所發生之重大事件。就美國政府關門事件而言,臺灣亦不能置身其外。經濟方面直接衝擊影響,包括某些經貿協商之相關 活動。美國是我第三大貿易夥伴,臺灣進出口都不可避免會受影響,減少對美出口,從而影響我國經濟成長與就業。跨政府協商計畫亦受影響,例如臺灣與美國針對 肥咖條款之跨政府協商計畫亦會延宕。
我國央行外匯計有一千多億美金,係以持有美債作為存底;國內許多金融機構資金,也投資美債。若美國無法解決舉債上限問題,我國央行及金融機構都將受損。
美國或可以金融手段暫時紓解此次危機,但政府長期入不敷出,靠舉債度日,這種財政危機將會不斷重演,日後也無法改變大局走向。對於美國本身及世界各國都有負面影響,各國政府應引以為鑑。
(作者為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務系助理教授)
日前由於美國民主、共和兩黨未能解決對臨時性財政支出法案的分歧,國會參眾兩院未批准聯邦財政年度預算案。因此自十月一日新財 政年度開始日起,聯邦政府財庫空虛無法維持正常運作,致使非核心部門被迫關門;近三分之一聯邦政府停擺,兩百一十萬聯邦雇員中的八十萬人被迫休無薪假。四 百零一個國家公園景點停止開放,航太總署一萬八千人只有百分之三正常上班。
該事件至今已經超過二週,但尚無解套跡象。歷史上,美國政府計有十七次關門紀錄,時間從一天至二十一天不等。這次是第十八次關 閉,此次事件絕非偶然,實乃美國政治長期嚴重分裂所致。此次關門事件若能在短期落幕,對其國內經濟所造成影響幅度會比較小;不過,若是不能儘早順利完成預 算審核及提高政府舉債上限,美國聯邦政府將無法支付債務,而債務違約的後果對經濟影響層面將不止於美國本身,更會擴及到美國主要債權國,甚至對於全球政治 經濟有翻天覆地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日,全球各經濟體都是互相牽連的,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可能帶來各國不同程度改 變及影響。蝴蝶效應說明,即使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有可能在未來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及影響。茲就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對其國內經濟的影響、 對全球的政經影響、以及對我國的經濟安全的影響,進行討論。
對美國自身經濟的影響
對於經濟正處於復甦進程中的美國而言, 政府關門所付出的代價,正逐步顯現。政府雇員停薪休假,就意味著大批「失業人群」出現,這對當前美國國內的失業問題無疑是雪上加霜。再者,美國有大約一千 萬人口的工作與進出口業務相關;目前已經有多家美國科技公司、鋼鐵公司、木材商的進口及出口,受到政府關門的影響。由於無法取得政府主管單位核發的准證或 是證明,因此無法順利辦理進口及出口。這些狀況也都影響就業人士的工作及生計。
根據穆迪信評統計,美國政府在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到一九九六年一月間關門的二十一日中,其GDP經濟成長率從百分之三降至百分之一點六。預計此次的政府關門,也將對整體國家經濟成長造成影響;產生的溢出效應程度則依關門的時間長短而定。
依經濟學家預計,若僅關門一至二天,衝擊較輕微;若關門每持續一週,將壓低美國第四季GDP增長率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換言之,若此次關門持續三週,將使 美國第四季的GDP增長率,只能達到百分之一點六。根據穆迪信評,若是關門超過二十天以上,也可能使日前狂漲的美股,往回修正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以金 額計算,美國政府關門三至四週,將造成美國經濟體損失約五百五十億美金。聯邦政府員工休無薪假,每週約損失十億美金薪資。
除了經濟成長率下降,也將會影響經濟信心面。可以預期的是,美國將頓失AAA最高信貸評等,企業和消費者信心也會遭受重擊,此皆為美國吸引投資者之股市利基。
同時,能源市場擔憂美國政府非核心部門關門,將影響美國經濟和石油需求,因此國際油價持續下跌。黃金價格走勢亦預期,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量化寬鬆政策將暫緩退場,美金匯率將逐漸走弱下,黃金的價格又有上升趨勢。
今年五月十九日,美國政府債務達到十六點七萬億美元法定上限。所謂債務上限,是指政府可合法舉債最高限額。目前美國政府採用非常規措施,籌措運轉資金;預 計該資金將於十月十七日耗盡,屆時美國債務將高達十七點六萬億美元。一旦美國運轉資金用盡,債務上限又未及時上調,勢將面臨違約,造成經濟信譽受損、財政 不確定性。因此美國不只是面對「政府關門」,亦會是「經濟關門」。誠如著名投資家巴菲特所說,美債違約之危害,不亞於擲下一枚經濟「核彈」,除將重創全球 股市,導致消費者信心頓挫,亦使美國和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甚至可能演變成為全球大蕭條。
雖然美國國債可以採用發行新國債償還到期舊債,但在債權人對美國國債信心動搖情況下,籌資作業可能發生困難。同時,國內支出不斷累積,也將使聯邦政府面臨無錢付款清債窘境。若美國國會不同意提高舉債上限,此將是美國政府有史以來首次債務違約。
對全球政治經濟的影響
美元是世界貨幣中心,如美國出現債務違約,美元信用基礎將會受損,並引發美元嚴重動盪,波及全球金融和貿易體系。短期內會造成美元匯率下滑,其他貨幣則相對升值,亦將影響各國正在復甦貿易體系。就中長期而言,美元全球霸主貨幣地位受損,對美元的匯率也相當不利。
美元匯率變動對於全球經濟復甦及各國發展進程有相當影響,例如日本以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推動出口經濟刺激政策計畫,將可能因為美元貶值而破功;世界各經濟體有可能繼續以降息政策刺激經濟。可以預期新一輪貨幣戰爭將一觸即發。
美債向為全球新興經濟體外匯儲備首選,也是借貸擔保機制。一旦美債出現違約狀況,將引發全球多國對其外匯儲備擔憂,隨之而來則是全球金融外匯市場盤整,美 債重要外匯儲備地位勢將不保,美元和美債長期避險地位都將受嚴重打擊。許多資金將撤離美國金融市場,轉向英、德、法、日等發達成熟經濟體,如此將產生另波 匯率不確定性波動,也將造成全球金融結構變化。
今年上半年,原有巨額資金撤離新興經濟體回到美國,恐將再度流向新興經濟體,美國金融和經 濟復甦勢頭都將不在。對新興經濟體而言,巨額資金再流入亦非幸事,恐將打亂其上半年資金流出因應計畫。美國經濟資料向為商品市場流動性增加指標,但因政府 部門臨時關閉,許多經濟、財務及統計資料都已推遲發布;此亦將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及商業體系運作。
美國財政僵局正產生令人不安擴散效應,各 地都遭波及。對全球金融系統到經濟發展都有影響。就金融系統而言,歐洲銀行系統仍很脆弱,美國金融不穩將使歐洲金融系統也發抖,導致歐洲競爭力下降,連帶 後果是世界金融體系會面臨無法預見後果。就經濟發展狀況而言,若美國違約將降低其經濟發展,美元將持續貶值,如此將打斷多國脆弱經濟復甦進程,加深全球經 濟衰退蔓延。
就政治面觀察,此次美國政府關門風波,使歐巴馬取消今年印尼峇里島APEC領袖會議以及東亞峰會行程,造成美國主導推動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進程推遲,亦將APEC領袖會議運作空間拱手讓給中共。
此外,美國之世界警察及秩序維護者角色,由於國內諸多部門暫時關門,或將產生國土安全漏洞,使許多極端勢力或是恐怖分子開始蠢蠢欲動,打算趁虛而入,造成全球安全動盪。
對我政治經濟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沒有國家可自外於他國所發生之重大事件。就美國政府關門事件而言,臺灣亦不能置身其外。經濟方面直接衝擊影響,包括某些經貿協商之相關 活動。美國是我第三大貿易夥伴,臺灣進出口都不可避免會受影響,減少對美出口,從而影響我國經濟成長與就業。跨政府協商計畫亦受影響,例如臺灣與美國針對 肥咖條款之跨政府協商計畫亦會延宕。
我國央行外匯計有一千多億美金,係以持有美債作為存底;國內許多金融機構資金,也投資美債。若美國無法解決舉債上限問題,我國央行及金融機構都將受損。
美國或可以金融手段暫時紓解此次危機,但政府長期入不敷出,靠舉債度日,這種財政危機將會不斷重演,日後也無法改變大局走向。對於美國本身及世界各國都有負面影響,各國政府應引以為鑑。
(作者為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務系助理教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