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軍犬戰場貢獻 美軍設首座紀念碑

狗兒是人類長期以來最好的朋友,為表彰狗兒在戰場上的犧牲與貢獻,美國軍方為這些在戰場上陪伴士兵出生入死的好夥伴,設立首座國家紀念碑。

根據路透社報導,這座9英尺高的銅像,座落在德州聖安東尼奧(San Antonio)的拉克蘭空軍基地(Lackland Air force),銅像上刻著「美國自由的守護者」(Guardians of America's Freedom)。拉克蘭空軍基地自1958年起,為美軍各單位訓練軍犬。

這座銅像由私人捐贈,雕刻的4隻狗兒分別是杜賓犬、德國牧羊犬、拉布拉多犬與比利時瑪利諾犬,牠們是二戰以來美軍最主要的軍犬犬種。

一 戰期間,1隻名叫史都比(Stubby)的鬥牛犬在西線戰場嗅探到毒氣,成功解救美國大兵免於毒氣攻擊,牠的英勇行為因此獲得潘興將軍(General JohnPershing)授勳晉升為士官,成為美國第一隻晉升的軍犬;史都比一共在軍中服役18個月、投入17場以上戰鬥,後來牠也成為華盛頓喬治城大 學(Georgetown University)的吉祥物。

在二戰、韓戰與越戰期間,美軍軍犬的任務包括衛哨、偵查與追捕敵人;在伊拉克與阿富汗戰場上,軍犬更必須肩負偵查即造爆炸裝置(IEDs)與路邊炸彈的任務。

越 戰期間,美軍偵查犬幫助士兵尋找躲藏在茂密叢林中的越共,或是幫忙尋找失蹤的美國大兵;據統計,在越戰期間軍犬曾幫助拯救過至少1萬名美軍士兵的性命。不 過,儘管貢獻良大,基於防疫因素,美軍撤離越南時並沒有將軍犬帶離,而將牠們留在越南,越戰期間曾擔任領犬員訓練狗兒的柏南(John Burnam)因而有了為軍犬設紀念碑的念頭。

軍犬現廣泛運用於各國部隊中,軍犬目前可以區分成偵爆犬、巡邏犬與緝毒犬等三種類型:偵爆犬 可以嗅出爆裂物和發現隱藏的彈藥;巡邏犬可以在部隊巡邏時攻擊不懷好意的敵人,所以這些狗兒必須具備服從性高、攻擊力強的要求,以德國狼犬最廣為使用;緝 毒犬雖然和偵爆犬一樣都需要靈敏嗅覺,但通常來說個性比較活潑的狗比較適合,海關通常最常用米格魯犬來緝毒,主要因為牠的嗅覺細胞比較發達。

美 軍在挑選士兵擔任狗兒的領犬員時,有一套嚴格的選拔訓練程序。首先,要經過6個月的高強度專業訓練,頭幾個星期主要就是訓練如何遛狗、如何給軍犬洗澡和餵 食,目的是讓領犬員與軍犬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情感,然後才能開始對軍犬進行專門的訓練。最後,才是由領犬員訓練軍犬如何尋找槍械、彈藥、毒品。領犬員幾乎每 日24小時和軍犬相處在一起,和軍犬同吃、同睡、同生活共患難。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為減少爆裂物和流彈的威脅,美軍還專門為軍犬開發「軍犬盔甲」的防彈衣,更為軍犬配備護目鏡,以避免風沙的侵襲。

一條美軍軍犬大約價值10萬美元(約300萬台幣),平均服役年限為10年;美軍退役軍犬通常會由陣亡軍人家屬或者退役軍人收養,軍犬退役時,美軍會為其舉行隆重的退役儀式,並頒發國旗、勳章與退休金,保證軍犬能有尊嚴地安享晚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