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強化水下戰力 南海波瀾再掀

 新加坡去年底宣布採購兩艘德國218SG型傳統動力潛艦,成為繼馬來西亞、越南及印尼之後,投入水下軍備競賽的另一個東南亞國家。觀察東南亞國家 自去年起,耗費鉅資以強化水下戰力,其戰略構想不僅是為維護海域利益,更是針對中共建構中的航艦戰力,東南亞海洋再掀緊張波瀾。
 東南亞爭購潛艦以制共軍
 一九九六年六月臺海飛彈事件期間,時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派遣小鷹號與獨立號兩個航艦戰 鬥群趕赴臺海,但是當美軍偵查衛星發現中共停於港口內的潛艦全都行蹤不明時,航艦戰鬥群暫時撤離三百海里,以防止共軍潛艦伏擊。小鷹號航艦駐紮日本橫須賀 港期間,曾多次與共軍宋級潛艦在國際海域「不期而遇」,二○○六年更爆發宋級潛艦逼近至小鷹號艦隊五海里內,由於此距離已在潛艦魚雷射程範圍內,因而引發 雙方一度緊張。
 隨著中共開始初步建構航艦戰力,東南亞國家礙於財政不足,無法發展航艦戰力與中共對抗,只能轉向發展水下潛艦戰力加以制衡。
 東南亞具備潛艦戰力國家如:
  一、越南:海軍長期以小型水面艦為主,隨著國家財政改善與海洋作戰需求,近年逐步推動海軍現代化。二○○九年,越南以二十億美元向俄羅斯訂購六艘基洛級 636型傳統動力潛艦。首艘「河內號」於去年底返抵金蘭灣海軍基地,並於今年投入服役;其餘五艘同級潛艦將於二○一六年前交貨,一旦全數成軍,將成為越南 爭奪南海主權的重要利器。
 基洛級潛艦為俄羅斯海軍在二戰後發展的第三代傳統動力潛艦,首艘艦一九七九年下水、一九八二年服役。基洛級的蘇 聯原型編號是877級鰈魚型,經過現代化改裝後,成為基洛級改良型。為了減少艦內噪音遭偵測,基洛級外殼使用零點八平方公尺大小的消聲瓦覆蓋,靜音性能與 德國209型潛艦相當;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稱基洛級為「大洋黑洞」。此外,基洛級擁有強大攻擊火力,艦首擁有六具五三三公厘魚雷發射管,除了能發射魚雷 外,636型還能發射反艦與巡弋飛彈。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印度同樣配備基洛級潛艦,未來將協助越南訓練基洛級操作人員,暗藏著聯手制衡中共海軍之戰略意 涵。
 二、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在二○○二年向法國採購二艘鮋魚級(又稱天蠍級)傳統動力潛艦,於二○○九年服役,為馬國海軍僅有的兩艘潛 艦。鮋魚級潛艦結合了西班牙傳統動力潛艦與法國凱旋級核潛艦的設計概念,由法國DCNS集團與西班牙納文提亞造船廠合作生產,該級潛艦包括標準型、絕氣動 力推進型(AIP)與縮小型。
 三、印尼:身為一個「千島之國」,印尼相當重視海軍發展,建國之初曾從蘇聯引進十二艘W級傳統動力潛艦,為 最早擁有潛艦的東南亞國家。印尼海軍曾計畫於一九九○年代採購德國新型潛艦,可惜遭逢亞洲金融風暴,導致其政治與經濟動盪,使得海軍現代化計畫受到延宕, 只能讓兩艘一九八○年代購自西德的二○六型傳統動力潛艦繼續服役。
 隨著經濟狀況改善,印尼開始大舉添購潛艦,印尼海軍二○一一年向南韓採購大宇造船生產,總價十一億美元的三艘209S級潛艦,並打算在二○二四年前將潛艦部隊擴增至十二艘;在一連串軍事採購之後,印尼軍方宣稱將成為「東南亞最大軍事強國」。
  四、新加坡:由於國土狹小,新加坡長期奉行「蠍子戰略」以嚇阻外敵,並積極建構水下戰力。一九九○年代中期,新加坡向瑞典採購四艘建於一九六○年代的二手 挑戰者級傳統動力潛艦;二○○五年新加坡再向瑞典採購兩艘二手的西約特蘭級傳統動力潛艦,這兩艘潛艦也於二○一○年取代艦齡較大的挑戰者級潛艦。
  去年十二月,新加坡與德國蒂森克魯伯海事系統公司簽約,採購兩艘218SG型傳統動力潛艦。218SG潛艦其實就是216型潛艦的外銷款,配備絕氣推進系 統,預計二○二○年交艦。218SG潛艦除能夠攻擊水面船艦外,還能投射特種作戰兵力,讓新加坡具備強大嚇阻力量。儘管新加坡並非南海主權爭端當事者,但 因位處連結南海與印度洋的麻六甲海峽,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去年十一月起,美軍在星國部署濱海戰鬥艦(LCS),目的即為制衡共軍艦隊拓展麻六甲海域的活 動。
 除前述國家外,菲律賓與泰國這兩個東南亞國家也都有添購潛艦的渴望,倘若未來數年國家財政許可,勢將投入潛艦「軍備競賽」的行列。此 外,在東南亞國家外,亞太地區尚有美國海軍太平洋第七艦隊、日本海上自衛隊十六艘技術先進、平均船齡低於十六年的傳統動力潛艦,未來更將擴編至二十二艘。 另在印度洋地區,印度本身已具有龐大水下艦隊,印度海軍於二○○五年簽約採購六艘法國鮋魚級潛艇,其中三艘為絕氣推進型,並獲得授權在孟買組裝;近年更向 俄羅斯租借兩艘獵豹級核子潛艦,同時打造國產核子攻擊潛艦。
 中共反潛能力仍不足
 根據英、美等海上強權過去經驗,至少需要 三艘航空母艦才能形成強大航艦戰力,其中一艘用於海上巡弋、一艘用於訓練用途、一艘則在港中進行歲修。因此,西方軍事專家推估,共軍在遼寧艦之外,應該至 少有兩艘航艦還在建造中;但即使如此,仍無法掩蓋共軍反潛能力不足的事實。在反潛機部分,一九八○年代末期,中共從西方國家引進先進的聲納與拖曳式陣列等 反潛設備、一九九○年代更從法國引進海豚直升機,並加以仿製生產直—九反潛直升機,但是共軍反潛戰術仍以淺海域反潛為主,且缺乏類似美軍S-3維京人式艦 載固定翼反潛機,就算從國外引進先進反潛設備,仍難掩反潛能力落後事實。在水面艦方面,共軍現役主力水面艦中,旅大級、江湖級、江衛級等船艦由於聲納性能 不足,導致欠缺反潛能力。共軍雖然擁有為數龐大的潛艦,但是現役潛艦中只有091G與093兩型核潛艦有能力直接擔任「以潛反潛」任務;然而,其數量亦無 法與美國、日本、印度等國先進潛艦數量相抗衡。有鑑於此,如果中共航艦貿然與周邊國家潛艦部隊發生衝突,勢必付出代價慘重,也成為中共海軍欲跨越遠洋作戰 的一大難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