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科聖地恐攻不斷 阻礙奈國發展

呂烱昌
 西非國家奈及利亞蘊藏豐沛能源,國家發展前景本應看好,無奈伊斯蘭極端組織博科聖地在蓋達恐怖組織支持下,對奈及利亞政府與民間機構發動大量襲擊,造成巨大生命財產損失,也嚴重阻礙奈及利亞國家發展與區域穩定。
 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奈及利亞為石油輸出國組織第四大成員國,國家總收入約八成來自石油出口。可惜的是,奈及利亞出售石油獲利掌 握在少數統治精英手中,奈國人民極少分享,近七成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之下,加上紛亂的種族結構,政府貪污腐敗問題嚴重,造成這個原本前景看好的國家動亂不 已,軍事獨裁與不間斷的內戰,自獨立之後已在奈國境內持續了三十多年,直到一九九九年制定憲法、二○○三年才完成首次總統大選。
 博科聖地 奈國塔利班
 奈及利亞約四成人口信奉基督教,以南部居民為主、五成人口信奉伊斯蘭教,主要居住在北部地區、其餘信奉傳統宗教。自國家獨立以來,長期軍人獨裁統治、經濟不佳、社會狀態緊張,以及周邊伊斯蘭極端主義分子的搧風點火,造就博科聖地興起的背景。
  博科聖地(Boko Haram)二○○二年由穆斯林傳教士尤瑟夫(Mohammed Yusuf)所創立,發跡於奈及利亞北部的麥杜古里(Maiduguri),後來逐步擴散至奈國整個北部地區,博科聖地組織具有反西方、反科學、反世俗的 極端宗教理念。博科聖地的中文意思為「禁止西方教育」,其終極目標是將奈及利亞北部打造成一個奉行伊斯蘭基本教義派國家,因而有「奈及利亞塔利班」之稱。
  由於反西方教育,因此學校自然成為博科聖地恐怖分子攻擊目標,該組織武裝分子經常深夜突擊大學校舍,屠殺手無寸鐵的學生。二○一三年九月,博科聖地組織曾 攻擊東北部尤比州(Yobe)一所農業專科學院宿舍,造成四十多名學生喪生;二○一四年二月二十五日,寧亞迪(Buni Yadi)的聯邦政府學院遭到襲擊,造成四十三人喪生;博科聖地也經常趁著基督徒周日上教堂禮拜時,發動大規模攻擊行動。
 儘管創立者尤瑟 夫在二○○九年奈國安全部隊的圍剿行動中遭到擊斃,但是卻仍無法遏阻該組織暴力活動。二○一○年二月,來自南方、信奉基督教的強納森(Goodluck Jonathan)接替病逝的亞拉杜瓦繼任總統,並贏得隔年大選,打破了奈國南北輪治的政治傳統,引發北方穆斯林不滿,成為博科聖地擴大攻擊的藉口。同年 八月二十六日,博科聖地對聯合國駐奈及利亞首都阿布加的代表處發動自殺炸彈攻擊,造成十八人死亡,震驚全球。
 蓋達資助博科聖地 威脅區域穩定
 自博科聖地發動武裝襲擊以來,估計造成近四千人死亡,奈及利亞政府不得不將兩成的年度預算用於維持治安,嚴重阻礙國家建設發展;恐怖襲擊造成的恐懼,也導致外國觀光客與跨國企業對前往奈及利亞投資卻步,嚴重阻礙奈國經濟發展。
 博科聖地組織的資金主要來自於綁架人質贖金、搶劫銀行與毒品交易。更令人擔憂的是,西方情報單位表示博科聖地與其他非洲恐怖組織密切合作,讓非洲成為極端主義分子滋生的溫床,可能成為恐怖組織向全球發起大規模襲擊的跳板。
  二○一二年,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學者范姆(Peter Pham)的著作「非洲安全簡報」(Africa Security Brief)即指出,蓋達組織向博科聖地提供武器與訓練人員,以建立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存在地位。在蓋達協助下,博科聖地獲得AK-四七步槍、手榴 彈、炸彈等武器,同時建立了宗教網路,這套網路包含清真寺、宗教學校與聖戰團體,並透過這套網路散佈極端宗教思想、招募新成員,使博科聖地分子每個月都能 發動襲擊。
 支持奈國 美國重金懸賞
 在奈及利亞首都聯合國大樓遭攻擊後,美國政府於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將博科聖地列為恐怖組織,並凍結博科聖地分子在美國的資產,以表明美國大力支持奈及利亞政府反恐、解決奈國北方安全問題的決心。
  二○一三年五月,博科聖地組織領導人謝考(Abubakar Shekau)號召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拉克的激進穆斯林分子加入血腥戰鬥,以對抗奈及利亞的基督教政府。同年六月,美國國務院宣布將謝考納入「正義賞 金」(Rewards for Justice)計畫,懸賞七百萬美金追緝他的下落,比懸賞蓋達組織領導人哈曼(Yahya Abou Al-Hammam)的五百萬賞金還高,可見美國認為博科聖地比蓋達組織還危險。
 基於「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概念,美國國務院於一九八四年推出「正義賞金」計畫,發出的賞金高達七億美元,已成功緝拿或擊斃超過七十名重量級恐怖分子。
 改善南北差距化解問題
 強納森繼任奈及利亞總統後,對北方博科聖地分子大力圍剿,儘管擊斃大批博科聖地分子,不過博科聖地仍不時對奈國公家機關與基督徒發動恐怖襲擊,顯見成效不彰。追根究柢,在於奈及利亞存在南北差距失衡與利益不均問題。
  奈及利亞雖然已推行民主選舉十多年,但是缺乏公平選舉制度,致使近二十年來奈及利亞政府多由南方基督徒所領導,讓北方穆斯林認為政治地位遭到剝削,因而對 政府缺乏信任感。除此之外,奈國南北差距大,北方穆斯林多數生存在惡劣的貧困環境中,生活貧困、失業的憤怒年輕人為了生計加入博科聖地組織,只是為了求一 口飯吃,並非真心誠意支持分離主義。
 總而言之,改善奈及利亞政治生態,真正落實權力分享、加強民生建設,以化解南北差距、消弭奈國政府貪污腐敗問題,才能真正撲滅恐怖主義在奈及利亞生長的火苗。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