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契攻擊直升機 戰場存活性高

陸軍航特部一架編號808的AH-64E阿帕契攻擊直升機25日上午墜毀在龍潭一間民宅屋頂,儘管飛機嚴重受損,但是機上兩名飛行員僅一人臉部受到輕微擦傷,顯示阿帕契直升機存活性高的特性。

阿帕契直升機主要任務為在樹梢高度攻擊敵方裝甲部隊,根據越戰經驗,直升機低飛時容易遭到敵軍防空火力襲擊,因此1976年休斯公司(後來被麥克唐納-道格拉斯收購,麥道公司又於1997年與波音公司合併)在設計阿帕契直升機時,就高度重視戰場存活性。

在外觀上,AH-64採類似昆蟲外型,以避免遭到敵人察覺,為了降低太陽光反射,駕駛艙也採用平面頂蓋設計;機身採全裝甲結構,在底盤、側面與駕駛艙加裝複合式輕裝甲,使阿帕契直升機能夠抵擋23公厘口徑砲彈攻擊。

紅外線導引飛彈為低空、低速飛行器殺手,為了降低被紅外線導引飛彈偵測機率,阿帕契直升機機上裝置減少發動機紅外線訊號排放的紅外線抑制裝置,此裝置能夠從外部吸收冷空氣,再與發動機排氣混合,降低紅外線訊號排放。

阿帕契傾斜旋翼的傳動箱即使被12.7公厘穿甲彈擊中,也能維持正常運作;變速箱即使中彈導致潤滑油滲漏,也能繼續飛行30分鐘。發動機內部裝設防火墊,就算單具發動機爆炸,也不會波及另一具發動機。

直升機墜毀時為了減少對駕駛員的傷害,機體下方接觸地面的同時會碎裂以吸收撞擊力,鏈砲會先被壓碎,接著機體下部才會被破壞,估計最大可吸收70%的撞擊力。

留言